第72章 父亲的两个大手笔
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张骐说自己手上有还两件要紧的事要处理,让彭凯等一会儿。
等张骐的空当,听到颜慧乐的办公室里很热闹。彭凯信步走了进去。
颜慧乐在公司被戏称为小道新闻发言人,他朋友多,消息来源也多,锦江市只要有事发生,他这里就必然有风吹草动。只听他说:“你们听说没有,政府的行政中心又准备改址了,一个书记一个主意,如果这任书记不开工,没准下任书记又要换地了。”
锦江市政府的办公楼还是70年代未老地区时留下来的,离市商业中心新街口很近,有人测量了一下,说还不到三百米,这算是城市发展中出现在新问题,因为老地区选址建设时,新街口还只有一家小店铺,那时的商业中心在老街。而现在老街上只有一些三、四十平米的临街小店了,而新街口却树起了一家家商场。市政府早就计划把地方让出来建都市商业圈,而行政中心另选址建设。
这一决策无疑是正确的,难就难在地址选在何处,前前任书记选在锦江市的北部,意图使整个城市向北部扩展,因为南部是长江。但他还没来得及实施,人就调走了。
前任书记上任后,提出在锦江东南部建行政中心的思路,也就是靠近长江边上,理由是建在长江边上有气势,可以提升城市的品味,这一思路可以说已经开始有点动作,一些要求新建办公场所的部委办局,批地已经向东南部倾斜,开发商也闻风而动,开始在东郊寻找商机,只是不知为什么,行政中心的主体工程一直没有动静。而这一思路同样随着前任书记的退休,而变得无声无息了。
现任书记上任后,对两个前任的选址不置可否,就有传说他两个前任的方案都不打算用。网上开始有人调侃,说还有西部地区待选。
纪源泉说:“我听说政府现在选址复杂着呢,要请风水先生。你们知道景山市政府大门为什么改了方向?就是两任书记都进去了,风水先生看了一下说风水不好,要破解必须改个方向。”
景山市是锦江所辖的县级市。前年突然把朝北的大门改向了南,引起了一阵社会的热议。
王一龙说:“你别跟着传谣了。这事我知道,是因为扩建马路。”
纪源泉说:“什么扩建马路,找的理由。政府总不能说风水先生说要改门吧?”
颜慧乐一副看穿一切的样子:“现在是个领导就不想走前任的路,都想着自己出新,苦了规划部门,不断为领导意图进行论证。锦江市就这么大的地盘,没准哪天让他们的出新折腾散了。”
见到彭凯进来,颜慧乐停止了议论:“小……彭总,我们在说行政中心的事。听说以后建都市商业圈,我们可能也要搬迁。”他过去称“小凯”习惯了。
彭凯第一次听到这一说法:“是吗?”
王一龙说:“别听他的,还不知是哪辈子的事。”
颜慧乐坚持自己的说法:“就是这几年的事,要不然彭总建秦湖基地,就是为搬迁做准备的。”
纪源泉说:“彭总这叫未雨绸缪。至于绸缪到何时就难说了,全看政府的。”
这时,张骐电话打过来,说是手上的事处理完了。
车很快出了市区。今天车是公司驾驶员小余开的。彭凯和张骐并排坐在后面,他想在路上向张骐了解些秦湖基地和天河围场的情况。
彭凯问:“张总,从市区到秦湖基地有多远?”
张骐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说:“从市中心算,大约有12公里吧,路况不好,开车要半个来小时。”
“秦湖基地占地多少亩?原计划是什么时候搬迁?”彭凯望着车窗外问。没有听到回答,他转过头,看到张骐正在打盹,他打开车毯给张骐盖上。
张骐并没有睡着,他只是不想谈秦湖基地的话题。
彭凯从五台山回到公司后,张骐借着彭凯要看公司资料,让闻欣把一大堆资料塞给彭凯,原想先让彭凯在资料堆里埋一阵,没想到彭凯很快提出各处转转,昨天实在拖不过去了,只好陪着到了二分厂和一分厂。在二分厂,他真怕彭凯看出库存积压的问题,更怕刘充主动汇报此事,还算好,刘充很配合。
秦湖基地是他和李广森计划的主要部分,让彭凯关注得越晚越好,最好彭凯能无暇顾及。这样在公司出现资金紧张、要卖秦湖基地的时候,彭凯就可能少些感□□彩。
车进了秦湖基地的大门,张骐装作刚醒的样子:“到了?唉,打了个盹,昨晚没睡好。”
彭凯看到秦湖基地,不由精神为之一振。
虽然周围很空旷,但带着现代企业气息的厂房仍然看着很壮观,有一种拔地而起的感觉。老爸还是很有魄力的,彭凯想。
张骐走到彭凯身边:“我们要快一点了,要不然来不及到天河围场。”
彭凯边走边问:“张总,如果秦湖基地明年初交付,那么明年底有可能搬迁吗?”
“不可能,这中间的工作量还有很多。工程完工后还有内装饰,内装饰完了是各类设备的安装调试,还有办公楼、职工宿舍等等。今年已经到年底了,后年能搬就是快的了。”张骐有意将时间说长些。
来到生产区,彭凯说:“最好能早些搬过来,现在公司分三处,管理上很不方便。”
“我们已经习惯了。”张骐笑了笑,接着说:“我也想早点搬。不过,现在这里交通不便,要准备充分了才能搬,不急在一时。”
彭凯点点头。
出了生产区,张骐带彭凯顺大路来到办公区,介绍了规划中的布局。
前后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张骐就把彭凯带回了原地。
彭凯第一次到秦湖基地,尽管很想知道得多一点,却又不知道该问些什么。
张骐见彭凯意犹未尽的样子,看了看手表说:“彭总,今天只能走马观花的看看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再好好琢磨吧。”
彭凯临上车前,又回头看了看秦湖基地的全貌,不禁鼻子有点发酸。老爸从小作坊开始干起,如果说有梦的话,应该就是这带着现代企业气息的厂房。现在厂房建起来了,老爸却永远看不到了。
车到天河围场时,已经快中午。车刚进大门,场长康伟就从迎面一排平房中跑出来:“张总,你们来了,欢迎欢迎。”
张骐给二人介绍:“这就是小彭总,已故彭总的的儿子。这是康伟,天河围场的场长,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
彭凯跟康伟握握手:“辛苦了,康场长。”
康伟三十多岁,个子至少有1米8,长得很精干,可能是长年在室外的原因,脸色黑里透红。
康伟打量着着彭凯:“太象你爸了。”他转向张骐:“张总,你看是先吃饭还是先到里面转转?食堂里已经准备好了。”
张骐看看彭凯,意思是:你说呢?
彭凯原地转了半圈说:“先转转吧。”
康场长前面带路,三个人沿着一条四米宽的水泥路向前走去,两边都是树木和农作物。
康场长介绍着:“围场有600亩地,分为四个区,种植区、林木区、果园区和养植区。种植区主要是水稻和玉米,还有一些蔬菜;林木区主要是银杏和金桂,去年还种了一些红豆彬。果园区主要是葡萄、水蜜桃和桔子。养植区有鱼、野猪、草鸡……”
三个人围着农场转了一圈,最后到的是养植区。
彭凯在鸡场外站住:“这里的鸡蛋都是草鸡蛋了?”
康场长说:“这里的鸡和鸡蛋都是绝好的,一般的草鸡蛋是不能比的。我们从来不给鸡喂外面的饲料,喂的都是用有机肥料种出来的玉米,这里出的鸡和鸡蛋,你等会一吃就知道了。那味道又纯又香又鲜。吃过了就忘不掉。”
彭凯觉得有些新鲜:“有这么神?”
康场长说:“一点不夸张。我上次给我老妈带了一只回去,老妈说多少年没吃到这么正宗的草鸡了。这是这个农场建起来的第一批鸡,我准备过年给各位老总送去尝尝。”
彭凯问:“这个农场全是有机肥料?”
康场长说:“全是的。这里的产品应该算是真正的绿色农产品。”
彭凯又说:“也不用农药吗?”
康场长说:“一点不用是不可能的。但这里使用的都是毒性最低的,且用量很少,产品的后期是绝对不用的。而且是能不用的尽量不用。比如说水稻,我们现在用一种物理杀虫灯,效果还是不错了,只是一次性投入多一点。”
他们边走边聊,很快到了食堂门口,张骐禁不住说了句:“好香。”
彭凯想,天河围场可能是老爸为晚年准备的,老爸想退下来后过过“悠然见南山”的日子,在林场的晨曦暮霞中理一理自己的一生的经历,与老朋友下下象棋,喝喝茶……
自己那时要是接受老爸的安排,老爸的晚年该是多么美好……
老天是为了惩罚自己吗?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9/39525/23717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