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车间里堆满产品
第二天,彭凯和张骐一起来到二分厂。
二分厂的前身是校办工厂,是□□期间学生学工学农的产物。后来校办工厂停办,就一直空着,直到天讯公司租下来。面积看起来不算小,但厂房相当简陋。
彭凯说:“先到车间看看吧。”
俩人先到的是一车间。
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车间里堆满了成品和半成品,地下有滚落的零件、烟头、纸屑和丢弃的护袖等,显得很杂乱。
几个工人看到彭凯与张骐进来,停下手中的活,交头接耳地小声地议论着。
一个推着小车的小伙子,因为眼睛注意彭凯,不小心碰倒了旁边堆着的产品,产品散落了一地。他紧张地用两手去归置,再一层层码起来。
彭凯打量着车间:“怎么车间里堆满了产品?”
张骐解释说:“都是半成品,还要继续加工的。”
彭凯蹲下身,帮那小伙子去码产品:“为什么不能采用货架?”
小伙子摇摇头说:“不知道。”
出了一车间,俩人又进了二车间。
这里与一车间比,堆得产品也不少,但显得整洁和有条理了许多。成品和半成品都是贴墙码好,工作区里正在生产的产品也堆放齐整,地上看不到滚落的零件和杂物。
彭凯感到这里的管理要好许多,他问:“这边车间是谁负责?”
张骐招招手,一个小伙子跑过来:“张总,什么事?”
张骐指着小伙子对彭凯说:“他叫金泉,是二车间的主任。科技大学毕业的,来公司已经好几年。这是公司的彭总。”
“你车间管理得不错。”彭凯打量着金泉,小伙子皮肤有些黑,看着倒是纯朴大气。
“你就是彭总?”金泉惊呀地看着彭凯。他还没见过彭凯,见彭凯如此年轻,瞬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彭凯问:“什么专业?”
金泉说:“通讯设备,算是对口吧。”
彭凯又问:“这车间里一直就堆放这么多半成品?”
金泉说:“最近一个时期都这样,仓库放不下了。”
彭凯正要再问几句,张骐指着手机说:“彭总,刘厂长来电话,问是他过来,还是我们过去?”
彭凯说:“你跟他说,我们马上过去。”
金泉带着四川口音的普通话引起了彭凯的注意,他走了几步又回头问道:“你是四川人?哪里的?”
金泉回答说:“宜元县的。”
宜元县是四川东北部的一个县城,与彭凯的老家永清县相邻。
来到刘充的办公室,刘充已经泡好茶:“小凯,噢彭总,你微服私访啊?”
彭凯和张骐一进厂,刘充就看到了。要是以前彭其川来,他会立即迎出去,现在是彭凯,他觉得彭凯毕竟是晚辈,自己迎出去未免显得太殷勤了。
彭凯在沙发上坐下:“你是长辈,叫什么都行。”
刘充笑笑说:“还是应该叫彭总。只是以前叫惯了,一下子还改不了口。”
“没关系。只是我在公司里就不称呼你们叔叔了,上次在会上我已说过。”彭凯打量着刘充的办公室,只见桌上杂乱地堆放着图纸和零件。有一张图纸上面还有一个大脚印。
刘充在彭凯对面坐下,习惯地架起二郎腿:“我这里都是老设备、老产品,跟老纪的三分厂是不能比的。”
彭凯说:“我不懂通讯器材,现在也看不出什么。只是车间里产品堆得很多,看着不安全,为什么不用货架?”
刘充说:“临时性的,平常没有这么多。”
张骐接口说:“刘厂长,彭总的意见你考虑考虑就是。”他提醒地看了刘充一眼。
“好,好,如果影响到安全生产,我一定考虑上货架,或者其他措施。小凯,噢彭总,你喝茶。”刘充明白张骐是提醒自己顺着彭凯的意思说。但心里却不以为然,对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晚辈,用得着这么小心。
彭凯喝了口茶:“刘厂长,你上次会议上说工人把你赌在办公室,是怎么回事?”
刘充说:“事情说起来也不大,就是物价上涨,伙食标准还是原来的,吃得差了一点,工人就抱怨起来了,午餐本身是免费的,还挑肥拣瘦。现在的工人不好管,动不动就一帮人围住你。”天讯公司规定午餐二菜一汤,一晕一素,标准是三块钱。
彭凯问:“刘厂长,快到年底了,这边还有什么困难?”
“这……”刘充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现在日子应该算是最难过的了。
整个二分厂已经做了二个月的备货了。从大环境说,是因为移动、联通等大公司的通讯线路铺设高峰已过,订单在逐年减少。从小环境说,由于天讯公司出现变故,用户持谨慎观望态度,给的订单数量也在减少。
彭凯未回来之前,刘充几次请示张骐,张骐的意思都是要维持生产。
彭凯回来后,他本想立即告诉彭凯二分厂面临的形势,张骐提醒他说:“小凯刚回来,你就跟他说这些不愉快的事,不是给他出难题吗?再怎么说我们也是叔叔辈的,要尽量帮他挑点担子。不就是备货多了点吗,以前彭总在的时候,备货比现在还多,你也做了不少年的厂长了,要有些担当。你总不至于一上来就让小凯认为你无能吧。”他听了后觉得也有些道理。
然而,这备货越做越心慌。昨天,他再次找到张骐,张骐拍着他的肩膀说:“再等等吧。我的想法是小凯刚回来,等他熟悉公司情况后,再慢慢告诉他。你现在跟他说,他既听不懂,也拿不出办法来,不是干着急吗?你现在应该做的是一边维持生产,一边拓展销售,这才是真正的帮助小凯。”
刘充想来想去,尽管心里不踏实,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现在彭凯动问,他有心把情况全盘托出,但见张骐不动声色,正低头看茶几上的一份生产日报表。只好含含糊糊地说:“困难有,最主要的是订单跟不上……”
张骐从报表上抬起头说:“是啊,明年订单不足啊。这些我也跟彭总说过了,是当务之急。彭总正在一边了解情况一边想办法。刘厂长,你要多帮彭总挑挑担子。”
刘充意识到张骐还是不主张现在把二分厂的情况全盘托出,于是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去:“挑担子是应该的,我也正在想办法。彭总要尽快熟悉起来,有些事还要你最后拿主意。”
彭凯说:“我正在努力,还请前辈多多指教。”
彭凯和张骐离开了二分厂后,刘充急忙进了车间,看着倒处堆着的备货,他有点发呆。
金泉跑过来:“刘厂长,再不向外发货,车间也快放不下了。”
刘充想了想说:“给工人放两天假吧。另外,把所有调休的都安排了,对工人说今年的调休条必须在一个月内休完,过期作废。”
彭凯去过二分厂后,又紧接着去了一分厂。
一圈看下来,他对公司生产规模有了些概念。他想,难怪老爸要建秦湖基地,三个分厂的格局的确不适合发展的需要。不仅仅是加大了运输成本,也多了管理成本。
回公司的路上,彭凯说:“张总,我打算明天去秦湖基地和天河围场转转。”
张骐沉吟了一会,用商量的语气说:“秦湖基地刚刚完工,还没交付。天河围场与公司业务无关,我觉得你最好先熟悉公司生产经营这一块。”
彭凯心想熟悉公司生产经营可不是一、二天的事,可这话也不便直接说,他想了想说:“听凌叔叔说,秦湖基地和天河围场是我老爸的大手笔,我很想看看,了解了解我老爸的发展思路。”凌方仪曾经向他描绘过秦湖基地,告诉他那是他老爸的发展蓝图,只是那时的他没有任何兴趣。至于天河围场,他只知道是公司发展起来后,父亲与朋友聊天时产生的一个动议。
“去看看也好。”张骐不便再反对。
彭凯说:“张总你如果明天有事,就请负责总务的王总和我去一趟。”
张骐笑笑说:“还是我陪你去吧,情况我比他清楚。”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9/39525/23717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