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鹿鸣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叶孟言由李华梅一言而恍然大悟,海军大学士助理、执掌兵工司,只是通向未来无尽可能的一个小站,如果他妄图“螳臂推车”,以一人之力完成风帆海军向蒸汽时代的转型,那是做不到的。他需要盟军、需要同僚、需要足够的资源和力量。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英语里power也意味着强权、权力。他需要驾驭知识带给他的力量来获取权力,而不是成为知识的工具。
有了这种觉悟后,他一改过去忙得团团转,连帮手都没有(纯属下属跟不上他的思维)的窘局。他转而规范了兵工司的架构,设置了火炮及炮弹研发总监、工厂总监等诸多的辅职,将转入预研和技术储备的项目外交给了春田造兵厂和陆军的星辰军械局。
蒸汽辅助的项目,他外包给了明美船业,同时改装了十二艘运输船用来试验。试验中将一台三马力的蒸汽机装在第二层甲板,通过滑轮组连接着前桅、主桅和后桅。实验证明这一台蒸汽机足可以取代原来甲板上密集的、时刻等待操帆指令的水手队。这台机器同时可以用来操作锚、交通艇。美中不足的是,在把蒸汽辅助动力装到战舰上去,必须为煤仓和烟囱的布局上也费了一番脑筋。在试验中,煤烟一定会把张开的帆布弄脏,操帆的水手们虽然负担减轻,也煤灰洋洋洒洒,日子也不好过。
星辰军械就是禁卫军新式步枪的制造者。他们在大炮、步枪领域堪称是北美的权威,他们有水力、蒸汽力的镗床、各种大钻头和一台奇迹般的蒸汽锤,在汽笛声中,许多大铁块在堪称“鬼斧神工”的蒸汽锤的锻打下如同艺人手中的橡皮泥一样,任何人们看到这一情景禁不住发出了阵阵惊叹。有了星辰的技术支持,还不等叶孟言提议,身在第二舰队的李云睿就命人设计一艘以甲巡为基础的螺旋桨蒸汽风帆混合动力的巡洋舰。他对叶孟言说:“你我总是要造条船出来向大学士交代,才不显得无能吧。”
在齐报国(兰度)的牵线作用下,海军兵工司和星辰军械签署了制造达尔格伦炮的协议,星辰对这种酒瓶大炮很感兴趣,许诺说两个月即可为海军造出第一批二十门八十磅的炮。星辰还与春田签订了合约,合作研究装甲板,允许春田按照禁卫军新式步枪设计,为海军制造新式的海军步枪。
海军步枪在1740年的明美,是一个佳话;在1820年,则是个彻头彻尾的笑话。从1738年仿照英国皇家海军“海上勤务步枪”生产而来,装备部队八十年,这种成本低廉、便于量产的武器设计、外观就都没有改变过。而同一时期,明北美陆军的步枪和步枪战术换了三代,从穿着红色军装,使用褐贝斯进行集团射击,到身着绿色军服的线膛枪山地兵,到田野灰和新式击发枪械。陆军在和花旗十三州的大战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才最终消灭花旗,这个被称为“新大陆虽大,却容不下你我两国”的顽强宿敌。而海军则没有从陆军经验中学到东西,这一点令人十分惊诧。
叶孟言在参观星辰那座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蒸汽锤时,还从星辰买到了一批二十五管的“毕林”管风琴枪,25根枪管平架在一个装有轮子的金属架上,活动式的枪机机构由一个杠杆控制,由事先装好药的弹仓供弹。25发枪弹全部由手工装填,在弹仓中依次排列,安放在枪管尾端。枪机锁定后,通过一个撞击式火帽点燃引火药,可使25根枪管同时发射。尽管结构非常粗糙,但毕多管排枪采用弹仓装弹,并且其枪机开闭相对较快,使得射速有所提高。以一个3人作战小组为例,该枪每分钟可发射7组枪弹,即175发弹,有效射程可达1188公尺。
叶孟言让兵工司买这种枪,目的是用来弥补主力舰接舷白兵战能力降低的不足。因为未来在采用蒸汽辅助后,一等主力舰水兵数量从过千人降低到八百人。他预计这一点降低都会被杯葛,所以提前做了准备。“毕林”管风琴枪还有一个名称叫桥上枪,因当时很多桥上都放置了这种枪而得名。由于其有效射程大,因此在防卫桥梁时非常奏效。该枪最大的弱点就是引火药可能会受潮而致使不能发火,因此一般只用作防御武器,而非进攻武器。
这些管风琴买回去后,海军部怎么看、怎么欢喜。这种枪凭借其射程,足可以取代葡萄弹,在敌火炮射程外扫掉对方战舰的露天人员,包括后甲板的指挥军官。
尽管蒸汽辅助动力还没有确定下来,凭借这些新步枪、管风琴、实心炮胚钻孔试造出的达尔格伦炮,他为兵工司付出的辛劳还是获得了海军大学士的称赞。而他自己也从在海军部忙碌、在工厂忙碌、在设计台忙碌的生活里解脱。第八舰队故人请他去鹿鸣馆吃春茗,几个老朋友见到他一副神清气爽的样子,都很是啧啧称奇。
回华府跑批文的郑思楚见他完全不复昔日辛劳,惊讶说:“好日子又回到你身上了嘛。”
他们肆意的开玩笑,这一座鹿鸣馆是十年前第八舰队和定边总军联合在华府开设的办事处。取的是“鹿鸣,燕群臣嘉宾也”之义,但却是一座砖式二层洋楼,整体建筑呈英伦风格,兼有一定的故国韵味。开馆时这里全然一片英国派,演奏的是亨德尔的音乐,供的是土豆、炸鱼还有苏格兰羊肚。前年起,这里及时贯彻与英经济文化全面绝交精神,咸与维新,撤去了英国风物,挂着颜柳笔体的条幅,写的是公安派的古文,呈上的是令人大起莼鲈之思的江南风味,连侍者都取下了英国的假发,换上了古样的青衫。
此情此景,不伦不类,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好在鹿鸣馆生意不错,来这里的人多有上层人物,因为鹿鸣馆无他,无论何时来,总有第八舰队从东洋运回来,“外面见也见不到的”物品。正如建立这座办事处时,还在安康的叶孟言从舰队刊物上看到的《开馆致辞》所说的:
“友谊无国境,为加深感情而设本场……吾辈借《诗经》之句名为鹿鸣馆,意即彰显各界人之调和交际,本馆若亦同样能成调和交际之事,乃吾辈所期所望。”
那个时候,在安康港的冰天雪地里,在冲泡海军藕粉的时候,郑思楚总是异常愤愤,据他所说:海军藕粉,是不接地气的海军本部强制推广的玩意儿,既不能如可可般提供热量,也不能如茶叶补充养分。他不止一次的向往这座馆所,用他的话说:“第八舰队的资财,仰仗的是极北之地的金矿、皮草。这座馆子,建立在我们的辛苦工作上啊,有朝一日咱去了华府,总要去吃他一次才好呀。”
今天,当日的老伙伴终于有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再次聚在一起,坐下来幸福地细细听昆曲、品茶艺。美洲有茶园,然而他们喝的是上一年的唐山福建乌龙茶,这些茶叶在去年清明前后,从武夷山的沟沟壑壑云山雾罩中运到广州,英国商船将它们运到南洋,然后明海军买下它们,用快船运回北美。茶叶从树梢到茶杯的这趟行程,每每要耗时四个月。
随着明英战争的持续,英国茶叶商船从东洋消失了(他们转向东印度公司把守的印度发展),战争为北美带来了英国和英国殖民地输入产品的短缺和涨价大潮,福建茶在北美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原来的三倍。原来坚守唐山茶的人士开始转向原本不屑一顾的北美茶。而与东洋有关系的人士和单位,特别是海军,总是能够保证自己的福建茶供给。
有人说这是第七舰队在福建海峡扫荡战的战利品,也有人说这是第八舰队与清人做不正当生意的应没收赃物。不过喝茶之人总是默默避开此一节,默默地享用着从唐山那一边传递来的香气。
李华梅说:“好怀念福建的乌龙,总有一天我们能光复这些美丽的茶园。那时候,我要在杭州的龙井泉边买一块地种茶,你们说好吗?”
叶孟言点头:“会有那一天的,而且不太远。也许就在五年之内?”
“珍贵的茶叶,故国的味道。终于圆了梦想呀。”
放下茶杯,郑思楚满足的叹了一口气,斯斯文文地吃起了侍者送上的干丝、虾饺一类点心:也不知道是哪位如此学贯中西的天才,把这些点心摆满了英式的三层茶点架。
“明也是我的国家,这就是来自祖先国家的味道吗?”
齐报国(兰度)举着茶杯疑惑的问道。那双湛蓝色的眸子紧紧地盯着茶人壶中慢慢舒展的茶叶,时刻关注着红泥火炉上氤氲的水汽,他极其投入地品茶,每杯茶水都细细地品咂。
“这还真是难得的珍品啊。”
他身边的苏烟也交口称赞,听了这话,齐报国(兰度)品起茶来就更用心了。
这一天鹿鸣馆中人,都暂时放下了千般心思,沉浸在去年茶叶的香气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29855/16740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