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雪国
陆战开始后,光复舞台自然而然地就更换了主角,光荣的舰队可以尽量深入内河,护卫舰丹阳号甚至一度沿乌苏里江挺进五百海里,但是这并不以为真的能够把战舰开到岸上。在陆地作战,就必须要有强大的陆地武力。可是既便如此,这个雪国里的舞台上依旧没有马粪:主角是海军步兵,舰本警备步枪队,海军长崎忠孝军,乃至越前海兵队等等,他们统统不是陆军。
主角大任的移交并不意味舰队可以过几天清闲日子了,虽然舰队的确过了几天舒心日子:军官们在烧着木炭火的帆布甲板天棚不断举行茶会、酒宴、牌摊、诗社。兵士在舱里吹牛,喝酒,玩叶子牌,演布袋戏,甚至还有舰际的叶子牌和布袋戏比赛。
叶孟言刚刚望着尚未消融的春季积雪雪写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可以遮盖世上一切丑恶,这干净的纯白来自天国,雪国山水冰雾,与你一起前行……”这么几句,还没来得及在预定于英德号上举办的诗社上朗读,就得到了他代理舰长以来的第一个独立任务:
在这地广人稀交通稀少的北海,一座木制哨所,一个猎兵伍,一艘单桅小帆船,再带着一门鹰炮就可以有效地控制一百里的海岸线。英德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向北做深远的推进,在东海滨海地区不断的设立一系列这样的独立哨戒站,把俄国人同太平洋永远地隔离开来。
“我们挽起袖子,举起武器。对贪婪的叶尔马克的传人说不!你们休想偷走我们的海洋!”
舰队的其他舰船,将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支队向南扫荡,直到朝鲜领土。如有可能,长官还决定派遣一个军官去汉阳,对那些仍然使用崇祯年号的孤臣孽子进行宣慰。
三月十八日,英德扬帆北进,身后拖拉着一串临时制造的单桅船,海程面临的最大敌人是自然而非俄国,在增加了抗击自然灾难的准备工作后,在鄂霍次克海的高纬度海区任凭风浪侵袭,不断向北挺击。
这天晚上,暴风大作,军舰稳稳下了锚在留了值班兵士后,全员都已休息。在艉部舱室里,就着昏黄的蜡烛,叶孟言正在和张澍,余英男等高谈阔论。引起他们讨论的是新闻纸上的一段社论,这张过期一个月的新闻纸是刚刚从长崎送来的《东洋论谈》。
这份新闻纸因为浓郁的东国文风(开设有古典文学入门专栏和拼字游戏、脑筋急转弯等栏目)和坚定的科学立场,非常受海军军官的喜欢。在名为龙之天空的版面,刊登着一篇名叫《新年展望》的社论,这篇社论热情洋溢,充满激情地地写道:
“展望新一年,我们自问,反攻是否依旧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故园是否还只是梦里山河?不,在我们自问之前,请大家注意道今年有两个先决的条件:
1英国海权的基石——皇家海军被新大陆摧毁,英国虽然未被隔离在世界市场外,但是她失去了安全依赖。扫荡了竞争者,世界海洋向大明真正臣服了。如同郑和舰队一样,今天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无论是桑给巴尔的商人,还是卑尔根的渔民,没有再敢忤逆吾皇者。
2法国的力量因为在过去一年里得到新大陆的补充而变得更加强大。因为拿破仑陛下有意识的开始复员法国军人补充本国国民经济,所以大军团开始更多地使用外国人。昔日的法国军队如今因为波兰人的效忠和德意志邦联的加盟,变得更加具有“欧洲”色彩。
四个标志性事件
1“第二次特拉法加大海战”,英国海军被击败,以此为契机,明着力于逐步捣毁英国一系列的海外贸易据点和军事基地。
2“明法亲善”:1816年,罗马王访问新大陆。横渡大西洋的过程里由整个明海军护航,抵达华府后,举行了盛大的招待仪式。坊间谣传:罗马王为入赘而来,对象为与他同年的莲安公主殿下。
3直布罗陀投降。在两年的围攻后,1817年冬天该要塞终于投降了。而在葡萄牙作战的英军最高指挥官阿瑟韦尔斯利在8月份的波尔图战役中,被法军达武元帅的部队击毙。
4黛作战。“黛作战”,即今年规划的爱尔兰解放之战。在明舰队掩护下,三万法军开始解放这个拥有凯尔特人独特文明历史的古老岛国。从而为开展苏格兰作战,打开不列颠王国的最后门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个期待
“眉作战”——计划中的1919年度的由明独立承担的拜占庭解放作战和克里米亚登陆作战(执行过程中具体到马格里布黎凡特的划分,还会有波折的)。同时,法军以歌德兰为跳板,深远入侵芬兰湾,夺取塔林、里加和赫尔辛基,直逼俄罗斯的门户彼得格勒。
遥远东方的“苏作战”(第八舰队北方战役),“醒作战”(第七舰队台湾福建战役),与这些宏大的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史诗事件相比,犹如星光之于太阳,不值一提。”
最后这一段,令军官们很不满,他们辛苦努力的“苏”作战,居然被这帮家伙同第七舰队的“醒”作战摆在一起?并且放在什么“黛”、“眉”的后面!
军官们更担心的是这些被胜利,不断的胜利冲昏头脑的文人会影响政府作出怎样的决策来。文章作者在结尾引用辛弃疾的《玉楼春》,大声疾呼道:
“风前欲劝春guang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员几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韶光春华,简短易逝,人不负春,春花自负。某些当道诸公,其速醒乎!”
如今俨然和叶孟言很熟的兰度,不羁的敞开风纪扣,翘着腿懒洋洋的喝茶,彷佛世界任何事情都不能影响他一样。听到叶孟言念完,终于放下茶杯皱着眉头说:“海权,海权不是仅通过一两次海战就能摧毁的。我国仅以八百万之众要开拓和控制北美,同时与英国争夺全球海权,根本不现实。此时我国应更具有大陆国家色采,特别是当宽广的内陆带来更多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怎么处置加拿大的英国势力?在西北海岸的开拓及发达的五大湖地区必然引发与英国的陆上对峙……”
“可是,民气如此啊。”张澍欲言又止。
余英男乐呵呵的道:“好啊,打罢。”
“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应当从长远计。”
叶孟言也皱了皱眉头,大家都不说话,但他们的眼光已经看到了遥远的将来。他们打一个俄国就这么吃力,更别说第一舰队当年二次特拉法加海战的艰苦,海军家属家家戴孝,户户恸哭的记忆,就这么容易忘记?
“盲目的乐观而已。”兰度将茶叶吞下肚子,站起来激动地道:“在安全,看不见危险的后方摇动笔杆子,那是如何简单!新的英国舰队正在组建,此时此刻不想着如何跟英国回复关系,反而要妄图发动爱尔兰战役,甚至进入法国传统势力范围马格里布和黎凡特,去争夺基督教世界最耀眼的明珠君士坦丁堡!”
“他们也不怕法国人背后的小动作!老奸巨猾的波拿巴,从来都擅长利用盟友达成自己的目标,然后再把他们无情的舍弃。意大利军团出身的他在登上执政官的位子上,是如何对待莱茵军团的将军们的?”
也许是海军天生的亲英态度,也许是身处局外的明智,这些军官们看得都很长远,后来证明:1810年代正是因为一系列军事上的胜利带来了政治上的冒进和过度滥用国力。以事后诸葛的科学眼光看,苏作战、醒作战、眉作战、黛作战……根本就不应该发动。
可是当时人又是怎样的观点呢?
海军内部刊物《船锚》写道:“只有不断的前进,不断的扩张。以最大的意志,以最大的决心,实现以战养战,达到雪球效应,才能确保十万忠魂二十亿国币换来的绝对利益!”
从来都不曾缺少的铁血少壮派挥舞着军刀叫嚣道,他们恨不得用红蓝铅笔去冲锋陷阵。
“我们缺乏足够的用来稳定全球防线的防守兵力,因此我们只能进攻。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哪条防线是可以成功守住的。特洛伊人建了很大一堵墙,可希腊人还是攻进去了。罗马的哈得里安建过一堵墙;中国人也建过长城;法国人出于对当时情况的考虑建了一墙大头朝下的墙。我们在北美统一战争的时候也建过墙——战壕其实不过就是大头朝下的墙。打赢一场战争的推一办法就是进攻,再进攻,然后再进攻……”
这是另一个古怪的理由,某些打老仗的老人,忧心忡忡的当心只要明国一旦流露出退缩和脱力的任何征兆,看得见的敌人和看不见的敌人就会受到鼓舞,再度猛扑上来。
因此我们只能一往无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但愿,不要在苏醒眉黛这些无谓的华丽行动里面牺牲掉太多的宝贵战士,消耗掉太多珍贵的资源和物质吧。”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29855/16740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