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赝品帝国 >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为己而战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为己而战


一场意外的胜利,换回来的却是一次意外的沉重打击。学问不配给朱熹当鞋垫,谋略差了辛弃疾不止十万八千里,武艺更是会被柳芳芳夫妇用一只手给揍得满地找牙,鱼寒想要在短时间内就解除这些人的心结并通过他们去提振登莱海宁三州民心士气,已经无法采取正常的手段。无奈之下这小混蛋只能冒险以毒攻毒,彻底摧毁身边之人对大宋朝廷的幻想,让他们看清楚更严酷的事实,以期达到破而后立的效果。

        事先没有想过这种方法是否可行,更没有想过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鱼寒就如同一个已经输红了眼的赌徒押上了全部筹码。毫无预兆地在众人情绪最低落的时候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等待着要么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要么糊弄的这些千古名人与他同心携手一起胡闹。

        抛出了最后的赌注,静静等待着答案揭晓的那一刻。结果却是牟平民众再次听到了府衙内传出凄惨而熟悉的呼救声,愕然发现他们那个不着调的鱼大人被揍了个鼻青脸肿,稍微细心一点的人甚至还可以连着十好几天看到一个包得跟个粽子似的小混蛋行走在最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处。

        “哎哟哟……”终于能有空倒在床上发出凄凉的哀呼,鱼寒现在总算是明白了被三大武林高手外加一个当世大儒给联手痛揍其实并不好受。更这小混蛋人感到伤心的是,那几个行凶的家伙非但没有在事后表示出任何悔意,反倒把他从金人手里讹来的那几坛好酒全给抢了去,还美其名曰要借酒浇愁!

        “公子……”翟崇俭忙着练兵,凌文佑早已南下,上官倩妤更是在出兵的时候就去替自己的混蛋夫君办一件重要且不能为人所知的大事,整个府衙内也就只有那个善良却无依无靠的赵芷嫣还能对鱼寒的遭遇表示出同情。

        “芷嫣,俺苦啊!”大宋君臣认为能借赵芷嫣尴尬身份将某个小混蛋逼入绝境的诏书已经发出,奉命前往牟平宣读大宋朝廷旨意的洪适也即将离开临安北上,没脸没皮自讨苦吃的鱼寒却对此一无所知,还在想着要去骗取别人的安慰。

        “少爷,要不您先把这碗药给喝了?”并不知道自己即将恢复金枝玉叶的身份,只明白眼前这个有些混蛋的男人是自己的依靠,也正是因为他刻意忽视却不失真心关怀的态度才让自己放弃了恐惧渐渐变得开朗。努力做好婢女本职工作的赵芷嫣却答非所问,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汤递到鱼寒面前,轻声劝慰道:“牛大夫说了,您只需再喝半个月就能康复如初!”

        “啥?还喝半月?”大宋临安城北土门外平民聚居区内的牛大夫,鱼寒心中永远的痛。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再也不会碰上那个庸医,却没想到对方竟然也会跑来北方行善。而由于曾经有过将鱼寒所患失心疯治愈的经验,朱熹也自然而然地把这位老熟人给选到府衙作为某个挨揍小混蛋的主治医生。

        “嗯!”非常肯定地做出了答复,完全不懂医药常识的赵芷嫣为了能让鱼寒不再讳疾忌医还不忘耐心地进行解释道:“牛大夫说了,他这次为了您尽快能好起来可是下了猛药的,仅那黄莲就用了半斤!”

        半斤?黄莲?这是在治病还是要命?差点被吓得从床上蹦起来掩面而逃的鱼寒敢肯定,若是自己真那庸医熬制的药汤给灌到肚子里,下辈子想不投胎做苦瓜都难。看来是该想个办法把后院居简出的大金国太子殿下身边那些御医换成这个姓牛的神棍兼庸医了,只不过想要实施这个阴谋还得先保住自己的小命,而瞧赵芷嫣那副认真的神态,想要逃过这一劫似乎并不容易。

        牛大夫配置的这份药肯定不能喝,但也不能直接拒绝目前唯一能对自己表示同情的赵芷嫣那份好意,俩眼珠子贼溜溜一转,还真就让鱼寒想出了个转移对方注意力的借口。“俺瞅这药还挺烫,要不芷嫣你先放下,给俺说说朱大忽悠他们这几天都在忙啥?”

        “烫吗?”庸医所配,用来疗伤治病的药可不是谁都能有事没事尝一口的,小心翼翼地用手背试了一下发现温度并不是太高,可又实在不忍强迫自家那个看上去很可怜的公子,赵芷嫣稍作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先把药碗放到一边,这才回答道:“元晦先生?他最近都挺忙的,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听说今天还要去兵营那边……”

        或许是因为发泄出了心中愤怒的缘故,虽然很少有人知道那一天牟平衙门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所有人都看到那位原本已经心灰意冷的榆木脑袋不顾身心俱疲的现状,重新投入了对本地民众的教化之中。表情无比的沉重,眼神中充满了悲切,有细心的人在偶然间发现认真履行职责的朱熹宣扬他那套极其迂腐的愚忠理论的时候却不再提及大宋王朝。

        是的,迂腐的朱熹再也没有对民众们灌输效忠大宋朝的理论。因为通过这次的出征,他已经无比悲哀地发现,大宋失去北方领土实在太久了,以至于民众们都开始淡忘在繁华似景的江南还有一个华夏正统王朝的存在。而包括他们在内的北地义军之所以很难获得更大发展,恰恰就是因为民心已经在大宋王朝的等待之中渐渐偏向了金国。

        以前的想法之所以会荒唐可笑不堪一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宋代的民众还没有形成牢固的国家观念以及坚定的民族认同感。当一批又一批亲身经受过金人蹂躏痛苦的老人逝去,新生代的青壮们虽然依旧遭受奴役却能够相对安稳地生存下来。生命已经获得了部分保障,在普通百姓们看来,甭管是谁坐上那个九五之尊的位置,也甭管统治阶层是汉家士人还是异族蛮子,他们不都还得种地纳粮忍受压榨么?

        活着,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对于普通民众们来说,与其提心吊胆地防着被人洗劫,成为统治者可以随手抛弃的草芥,又一次在战火纷飞中痛失家园,何不干脆就这么听天由命?尊严,那是官老爷们才有的东西;反抗,那是义士侠客们才会去行的壮举!而他们,这些艰辛求存的普通人,只愿意活着,及其卑微地活着!

        或许对于宋金两国的君臣来说,百姓们有这种观念是他们非常愿意看到的,因为那就意味着他们的统治将变得更加牢固。一群没有反抗精神,只是卑微求存的百姓,是不会对任何统治者构成威胁的。

        然而对于鱼寒等人,对于那些不愿意屈服的义军将士们来说,任由百姓们形成这种麻木的观点将会非常致命!特别是在如今这种领土骤然扩大数倍的情况下,若不能尽快获得民众的支持,强大的金军将会很容易就把他们碾成齑粉!

        要改变民众们的思想观念,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只有让民众们能够不安心劳作,他们才有可能为了那些保护自己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毕竟这天下并非人人都是义士,并非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抛家舍业为了能够有尊严的活着而进行抗争。

        想要做到这一点,一支强大且拥有坚定意志的军队就必不可少。鱼寒可以凭借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见识以及精妙的手艺让麾下将士们拥有最为精良的装备,辛弃疾和翟崇俭能够通过已有的和将来会有的严格训练方式让这支军队掌握更巧妙的战场杀敌技能。但这还不够,因为这支军队还缺少灵魂,而这正是朱熹需要去努力塑造的!

        为谁而战?这就是朱熹最近必须要去忙着解决的首要问题。或许这是一个连这榆木脑袋自己都还想不明白的问题,但他身边的那个小混蛋却给出了一个极端自私的回答,为自己而战!不是为了卑微求存已经渐渐变得麻木的北地同胞,也不是为了幽云十六州那些已经不再认可他们的汉人,更不是为了将曾经的治下民众无情抛弃并视为心腹大患的大宋朝廷!只为自己,为了自己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必卑躬屈膝!

        很是混蛋的理由,却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取得效果。因为这一次的出征让鱼寒麾下所有将士都看到了危险,看到了北地民众在生活逐渐变得安稳之后会对他们采取的态度。而金人的崛起则让他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活法,一种能够高傲地抬头挺胸的活法!

        或许这种活法已经完全违背了朱熹所信奉的儒家思想,甚至显得是那么的残暴!但残酷的现实让他认识到,在现阶段只有采取这种颇具矫枉过正之嫌的手段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凝聚起军心士气,才能够保证他们在登莱宁海三州暂稳脚跟,进而积累起足以逆天而为的实力。

        至于在使得全军将士甚是辖区内所有民众开始变得有侵略性之后,如何还能保证他们不会变得跟金人一样野蛮残暴,鱼寒只是极其无耻地将玉玺在另一个时空中老年才会形成的观念略作修改后抛给了这榆木脑袋。而如何将“存天理,抑**”与已经施行的严苛军纪结合起来,起到部分遏制却又能充分利用那股贪念的效果,这是朱熹需要去头疼的事情!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