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赝品帝国 > 第二百七十章 盐商鸣冤

第二百七十章 盐商鸣冤


压在人们心头的阴霾终于渐渐散去,除了出多一个打着巡视旗号实则是被绑来却占了大半个衙门的大金国太子之外,牟平城内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百姓们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朱熹依旧在各个教学点之间奔走不停宣扬着那套迂腐的理论,辛弃疾和翟崇俭依旧在玩命地折腾着那些倒霉青壮,城内外的各个作坊里依旧能时不时地看到鱼寒忙碌的身影,就连柳芳芳夫妇也在忙着挑选符合要求的义军成员并派往莱州建立防线。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安宁与祥和仿佛又回到了牟平。唯有日渐冷清的街市在此时显得有那么一点碍眼让民众们不是太习惯,特别是在完颜雍遵照协定撤出登莱二州的大金国官员以及富绅后,这种情况就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不过要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前不管怎么说牟平都还是大金国名义上的领土,虽为贼寇所盘踞却也不乏胆大的商人前来从事贸易活动。而如今鱼寒都率军攻破了大金国的中都城,狠狠扇了大金国君臣一耳光还讹走了那么多东西,完颜雍就算是顾忌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安危、碍于城下之盟不好意思立即展开反击,也还可以下旨对被割让出去的三州之地实施物资禁运!在金国实施围堵,前往大宋的海上走私船队运量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会出现商业的萧条自然也是在情理之中。

        没办法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因为鱼寒现在的实力还太弱,能守住三州之地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哪还有能力去揍得完颜雍再签署一份极不平等懂得贸易合约?不过好在这年头还是以自己自主的小农经济为主,民众们对于生产生活物资的对外依赖程度并不太高。而且况鱼寒手里还有一件大金国君臣们不得一边禁运一边臭骂却又要一边进行大量采购的必需品,偶尔也能换回一点物资补充日常所需,也还不至于使得商业活动戛然停止。

        盐,更准确的说是熬制的食盐销售,已经成为了鱼寒治下唯一还能顺利开展的贸易活动,不仅能够换回急需的物资,更起着稳定人心的关键作用。而这个小混蛋显然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接收登州之后的第一时间就让桑伯带着熟练工匠们赶往了巨风盐场并在那里招募人员扩大生产。

        然而,这种单一的商品输出是非常容易遭到破坏的。事实更是证明古人缺的是见识而非知识,完颜雍和他手下那票大金国重臣更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善茬!就在鱼寒回到牟平还不足一个月,朱熹等人各自忙着重振民心士气,柳芳芳所部还没有完成对新占登莱二州完全控制的时候,大金国君臣出手了,而且还是一拳直接打到了鱼寒等人的要害之处!

        “咚——咚——”沉闷的鸣冤鼓声在清晨响起,不但引得正准备开始新一天劳作的民众们驻足观看,还把那个因为娘子不再身边而孤枕难眠刚睡着不到一个时辰的小混蛋从梦中惊醒。

        “大人,您可要替小民做主啊!”为了能够给鱼寒制造出尽可能多的麻烦,完颜雍已经严旨要求登莱以及宁海洲大金国官员尽快撤离,即便是一时半会儿因为家大业大还得筹备些时日,也绝对禁止处理任何公务。如今在这三州之地也就只有牟平衙门里还能找到管事的人,而那位击响了鸣冤鼓的大叔肯定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才会一看到睡眼朦胧的鱼寒出现在眼前就赶紧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嚎了起来。

        “大叔,咱有啥事能不能好好说?这大清早的,你这一哭起来还真有些个渗人!”虽说是来到这个时代后就没少奉大宋朝廷旨意做官,可就鱼寒那性子也确实没办法板着个脸跟治下民众抖搂什么官威,况且以前不管是在罗殿还是喻口甚至是牟平,衙门里的日常事务基本都是朱熹在负责打理根本也不需要这个小混蛋亲自参与。若不是朱熹已经忙得两天都没露面,鱼寒还真不愿坐到堂上。

        “大人,小的冤枉啊!您若是不主持公道,小的那一大家子可就没法活了啊!”到了衙门之内就得喊冤,这是规矩是传统,虽说眼前这个大人看上去有那么点不靠谱,但前来告状之人还是决定先把这个流程走完。

        头一次升堂审案,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只是瞧着人家哭的那么悲切,又说得这么严重,鱼寒也不得不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却依然毫无官威地对着临时充当衙役的护卫道:“来,给这位大叔找张椅子,让他坐着说!”

        “多谢大人!”长这么大可还是头一次听说能够坐着喊冤的,看来眼前这位大人确实不太靠谱,但谁让如今这地界上就他还能管点事呢?琢磨着也就是豁出去试一次,实在不行就赶紧回家收拾行囊跟着大金国官员们一起开溜,告状之人也收起了眼泪真按照鱼寒的要求坐着开始讲述起了自己的遭遇。“小的姓邹名昌乃是莱州莱阳人氏,月前听闻大人兵威突降复我汉人河山,小的也是兴奋莫名……”

        莱阳?那不就是在牟平边上么?曾经还是金国提防牟平的最前线,俺可是在这折腾了好几年,怎么能说是兵威突降呢?还有这名字,周仓?还能不能再唬人一点?暗地里对这告状之人表达了一番鄙夷,鱼寒赶紧制止了邹昌的吹捧。“这位大叔,咱直接说正事行不?”

        “是!是!”事先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位据说曾经是大宋朝廷命官的家伙会这么另类,原本纯粹是在按照传统流程进行喊冤的邹昌也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去尽可能地适应鱼寒的这种作风。“小的因薄有家资,故而在听闻大人收复故土之后亦想略尽绵薄之力,可谁知……”

        周昌,莱阳城内也能排得上号的富商,按道理说他这次完全有资格随同大金国官员们一起撤离换个地方一起去继续过那种舒坦的小日子。可问题是他所从事的买卖有那么点特殊,他是靠贩运官盐为生的,别人只要可以顺利转移家产还能换个地方重操旧业,但他不行啊!他若是离开了巨风盐场,这买卖可就彻底断了,一家人就只能是坐吃山空,即便将来大金国赶跑了鱼寒等人,他也不一定还能继续这个营生。

        和普通民众的想法类似,周昌也琢磨着反正甭管是谁来主政这三州之地,他只要能知情识趣一点懂得孝敬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麻烦,即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也还可以继续维持住原有的人脉关系把现在这个营生给继续干下去。所以这次在鱼寒接管巨风盐场,桑伯等人开始负责对外进行销售之后,邹昌是第一批跑去进行采购的商人之一。

        洁白如雪,细腻无比的熬制精盐,再加上比晒制粗盐贵不了多少的采购价格,这放在任何一个精明的盐商眼里也能看出其中所蕴藏的巨大商机。同样是不存在什么国家观念,同样只是为了一己私利,试了一次发现在大金国那边唯有这玩意不禁运,周昌也觉得这么好的买卖不能轻易就让别人给占了先机。一咬牙一跺脚,干脆就砸了八成的家当进去,可谁知道就是这一次的销售却出现了麻烦,以至于让他即将陷入家破人亡的境地。

        “嗨!就这事啊?俺这就让盐场那边修改一下售价,金人不是要抽您九成的税赋么?俺这就给他把售价番十倍,这样您就不会再亏本了吧?”为了能够恶心完颜雍,顺便摧毁金人自己的食盐产业,鱼寒在对外销售精盐的时候是规定了最高售价的,所有前往巨风盐场进行采购的商人也必须接受这种极不平等的规则。

        但如今金人既然敢出损招用抽税的法子来断掉鱼寒所辖区域内唯一的财路,这混蛋也就只有涨价这一种应对手段可以采用。虽说这样做肯定没办法继续对金国原有的食盐产业形成冲击,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总不能为了坑人把自己的活路也给断了吧?反正现阶段能用得上精盐的除了完颜雍的皇宫大内也就是大金国的那些个官员富绅,人家能买五百文一斤的精盐还怕再多花上十倍的价格?

        “多谢大人恩典,如此一来小的们总算是有条活路了!”一次就把售价番十倍?要说这位不太靠谱的大人那心眼也确实够黑的,却也挺和商人们的胃口,毕竟这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也是传统么!更重要的是,宋代商人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饥饿营销却深谙物以稀为贵的道理,若不是鱼寒派去监督销售的人员太过负责,邹昌等人可就不止能把采购来的精盐留下一成来以二十倍的天价进行抛售!

        进价不变,售价却翻了十倍还不用担心没有销路,要说鱼寒这种胡闹的行为还真就可以解决邹昌等人现在所遇到的困难。只是这位来自莱阳的奸商似乎对此还有些不太满意,继续苦着一张老脸在踌躇半晌之后才小心翼翼地继续述说道:“大人,此计虽可解我等眼前之困,然则金人如今之策实在缺德,小的怕是下次若再前往潍密二州之时还得前来麻烦您老……”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