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三司会审 1
(说.b.新)大明风云史24:更新时间:24-9-7:29:9。到六月份,叶向高、史继、沈潅、何宗彦、朱国祚到京任职。。b.新
七人内阁中东林党人叶向高任首辅,目前敢强烈反对东林党的一个也没有,东林党人仍能牢牢地控制内阁,在实际权力仅次于内阁的六部六科都察院要职中也占相当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天启四年。7662
当天晚上,整个京师又知道大明辽东有又大事发生,广宁大撤退,三人帮要跑路了,一个令人尊敬的英雄要死守广宁城。
朝廷是有派别的,出于不同派别的利益,或出于个人的私怨,反对派和与王化贞不和的官员纷纷要求追究起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三人的责任来,撤退令那可是盖着官印的,那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
幸好第二天上午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三人的联名奏疏就到了,写的自己比窦娥还要冤,广宁撤退令是卞为鸾这个武夫欺骗和鼓动的产物,并且表示自己已经和熊廷弼到了广宁城,在自己的部署下广宁城将万无一失,广宁会战暂时没有提及。
紧接着下午是卞为鸾的奏疏,请求朝廷立即撤掉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三人的职务,三人也太不堪用了,一战把半个广宁军都毁掉了,辽东巡抚就不要设了,军政就交给熊廷弼全权负责。
朝廷暂时把两种说法放下,十月初三经内阁票拟天启皇帝批复: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不能推卸罪责,姑且准予戴罪守城,立功自赎,要服从熊廷弼的指挥,看来天启皇帝还给他们三人一次立功赎罪的机会,立刻发往广宁城。
虽然有几个人提起了功罪一体,但此时还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十月初九,卞为鸾先发制人的辽东十支独立军队编制到了朝廷,卞为鸾、戚金、柴国柱、梁仲善、侯世禄、尤世功、毛文龙、赵率教为预定的八支独立军队的将领,卞为鸾毛文龙两人还有两千的水师,水师还是一支独立的军队,一半为海军,一半为内河军,这两个就留给朝廷定吧,免得朝廷一个也定不了,给点面子给朝廷吧。
其中只有卞为鸾自己有一万八千人,其他的都只有一万人的编制,卞为鸾还勇担重任,独自防御辽南三卫,为一镇,毛文龙也是一镇,其他的都在辽西大地。
辽东经略熊廷弼驻守广宁城,直接指挥剩余的八支独立部队,两镇有独立的军事作战指挥权,事急时可以先干后报,属于间接指挥类型的。
天启皇帝命内阁和兵部讨论讨论商议商议,定个调,结果两个月也拉不出调来。
十月十五朝廷也感觉到了辽东局势不是那么坏,争吵又开始了,广宁会战的罪责由谁来承担呢?
十一月初一日朝廷接到广宁以南以东地区没有堡垒可守,收复大军要撤回去广宁城,王化贞弹劾卞为鸾不服从军令,擅自逃跑,狂奔两百里,从三岔河岸边直回广宁城而去,影响极为恶劣,要是后面有建奴的话,肯定会跑路到了山海关,要求朝廷立即解除他的职务,自己本来想直接解除他的职务,可是人家说是大明野战军的,随时可以不服从辽东巡抚的命令,自己拿着尚方宝剑也没有派上用场,朝廷又是一片争吵,七七八八的人不主张返回广宁城,要求就地驻守,大明的土地可是寸土必守的。
要求辽东严守三岔河,不得后退半步。
接着卞为鸾感到在辽西泥潭,不用奋战,自己都快要完蛋,只得上疏朝廷说自己需要返回辽南,建奴明天就到盖州,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不是明天也是后天,直接跑到大凌河边准备乘船返回,说了声,再会了,广宁!
这一下,好戏就上演,三大参将纷纷请求辽东经略熊廷弼准许其返回辽南,去组建辽东野战军,王化贞立即上疏说要是自己能接管盖辽军或者野战军,朝廷的大人们和皇帝又可以天天睡觉了,辽东的战事就交给我吧,立下了三年平辽的军令状。
熊廷弼本来是看戏看的入迷的,哪知给三大参将一搞,天天都睡不好觉,没办法,只能第一次上疏,提出自己的打算,辽南就交给捣蛋分子卞为鸾,其余部队一律调至广宁。
然后是组建八大总兵八大参将的防御策略,卞为鸾、戚金、柴国柱、梁仲善、侯世禄、尤世功、毛文龙、祖大寿为预定的八大总兵,每人一万兵力。
除了卞为鸾外,八个参将先搞赵率教、江朝栋两个出来,每人五千,水师加上其他防御部队计二十万大军,人称八八辽东军。
卞为鸾快点滚蛋,把辽南的几万人马先搞过来,再从关内调五六万军队过来,辽东全部的,每一根毫毛都得听我的。
朝廷内阁一接到三人的奏疏,觉得辽西的兵力还不够,那可是京师的左臂,断了人会昏死过去的,请示皇帝经被准后紧急叫卞为鸾停停停,接果卞为鸾只得偷偷摸摸的假装出海打鱼把两个步兵营撤回去了。
十二月十一日,不是中秋节,皇帝正在吃月饼,突然想起,怎么就糊涂了?广宁会战的罪责还没有处理,那个大臣在忽悠朕?守住广宁城的战功也没有奖励,怎么就这样完事了?撤退令事件也没有了下文?
十二月十六早朝,天启皇帝就发话,熊廷弼与王化贞作为朝廷一度最信赖的封疆大吏,专主辽西守战。
朕曾寄予厚望,特别是王化贞的才望更为人们所推重,以为他经略辽西,一定会使局势转危为安,有一个明显的起色,他也说朝廷可以高枕无忧的,六万三月灭建奴。
但事实完全相反,他们拱手将广宁以东的地区让给建奴。
这一严重事件,我为之震惊。
按大明律,封疆失守,情罪深重,国法难容。
前有经略杨镐三路丧师,已正典刑,如今熊王应得那种处分?
这一下乱战降临朝廷,兵科都给事中蔡思允首先发难,奏请惩治熊廷弼王化贞方震儒高邦佐卞为鸾等五人功罪一体。
大明风云史24: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