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四十六章 为君伊始 二

第四十六章 为君伊始 二


户部尚书翁同和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了进来,一番繁文缛节后,我急不可耐的问道:“翁师傅,左中堂平定西北的借款,朝廷可有什么对策没有?”

        翁同和轻捻须髯眯着眼睛说道:“我大清今年的总税收,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计约六千万两。虽然最大部分的收入仍然来源于田赋,但厘金仍达到一千八百万两,占到了三成,关税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两,占到了二成。由于旧税源乃至厘金几乎完全被指定作为既定的和不能机动的开支,所以对我朝的一些新办事业以及紧急需要来说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了。这一千多万的关税基金主要支持了如京师同文馆、神机营,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赴美留学使团、驻外使馆和皇上亲自主持的皇家海军计划,现在按照前例已经将五成的关税分拨给有关各省,一成留给皇上钦定的的兴建工程。余下四成差不多有五百万归为臣的户部掌管,五年前李大人提出每年应从这笔款项中拨出四百万两作为海防经费,今年这笔款项已经准备好了,不知道皇上是否如期拨付。”

        我一听就晕了,我把慈禧准备重修颐和园的银子和前几年克扣李鸿章北洋水师的军费加上内帑银子凑了一千万给李鸿章,差点忘了还有一笔年年要拨的四百万两,这个李鸿章胃口也忒大了。

        李鸿章这次如此的高兴就是因为能拿到这总计一千四百万两的军费,但看到少年皇帝一副穷疯的样子,不由心中一紧,我看着李鸿章闪缩的眼神乐了:“哈哈,李大人,朕已经特别照顾你了,今年的一千万两银子差不多够了,这四百万两的年费可就不能再给了,朕认为左宗棠在西北用兵的军费应优先使用这百分之四十款项的权利。左宗棠,你回去让胡雪岩和外国银行商议一下,这笔一千多万的借款就由大清的关税作担保,分批偿还,朕估计加上给西北各省的军费和朕的那一成内帑银子付利息应该够了吧,希望左大人借的可别是高利贷就好了。”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有人嚎啕大哭,转眼一看正是沈葆桢,他刚才一时走神就被左胖子抢了先招,听到皇帝分配完毕仍然没有自己的份,怎能不伤心,要是空着麻袋回去怎么面对那些望眼欲穿的同僚们那,沈葆桢呜咽着哭诉道:“皇上,我南洋水师难道就不是大清的军队了吗?现在倭寇虎视我台湾省,需要加强海防力量,以防日本人再次入侵宝岛台湾,这可是当前最重大的事情了,还请皇上三思啊。”

        李鸿章同情的看了看悲痛的沈葆桢,出班奏道:“皇上,臣以为可以再次的削减全国的绿营军,把节省的经费用于南洋水师以及其他急需的地方。”李鸿章的主意可以说是老的不能再老的了,从同治时期各省督抚例如丁日昌,左宗棠等人就不停的裁减绿营兵了,但是由于朝廷对于只知道主将而不知道朝廷的淮勇,湘勇十分的不放心,所以绿营兵的规模还是不小,清朝在这个时候的总兵力为一百多万人,其中八旗兵二十五万四千人,绿营兵四十二万四千人,乡勇三十二万三千人。军队的规模可以说是在世界都能够排的上号,但是战斗力就不敢恭维了。

        我看了看李鸿章意味深长的说道:“李鸿章,朕知道你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大臣,身为当国者应该知道兵贵精而不在其多,绿营兵早该裁撤,大裁军是必然的趋势,不光绿营兵,朕以为八旗兵也没有再保留的必要了,你怎么看那。”

        李鸿章机灵灵的打了个冷战,这裁撤八旗军可是满清的立国之本,政权支柱,全部都是旗人,那可是贵族阶级,虽然知道八旗兵早就是一支不堪任战的糜烂之师,但是清朝历代皇帝都没有勇气去打破这个贵族制度,此时在朝中的满清贵族顽固势力已经形成一股不得不加以认真考虑的力量,现在皇上提到裁撤八旗军,难道是在试探自己对于大清的忠诚?于是李鸿章谨慎的说道:“这八旗军是太祖皇帝一手所创建,建立了黄、白、红、蓝、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八旗。皇太极时,又按民族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军八旗。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堪称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劲旅,作战时军纪颇严,有进无退,甚至在死伤惨重、尸相枕籍的情况下仍很少有人退缩逃阵。为建立我大清王朝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现在战力下降,但是如果骤然裁撤,恐怕会引起动乱,还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左宗棠接口道:“李大人此言差矣,这八旗军现在完全靠国家供养,今天的八旗兵早已无可练习,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一只完全没有用处的军队,我看完全没有保留的必要。至于说什么动乱,依臣看可以循序渐进的裁减,安排好裁减人员的生活,尽量减少动荡,实在不行军事镇压也在所不惜。”

        翁同和点头道:“臣以为皇上先要有这个决心,慢慢行事,不可操之过急,要裁撤八旗军就要先有顶替它的新军,唉,八旗军臃肿不堪。为了维持八旗成员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朝廷将八旗官兵及其家属全都包下来,给予他们授官袭爵,zhan有土地、人丁等许多方面的好处。而长期供养这数十万不士、不农、不工、不商、非兵、非民之徒,安坐而仰食于王家的八旗军,军费支出中,一半以上都耗费在人数最多时仅有27万人的八旗军身上。对于本来就捉襟见肘财政无异于是雪上加霜。是该有所行动了。”

        我仰头想了想说道:“你们说的也对,那就先裁撤绿营兵,希望湘,淮的乡勇也要相应加以裁撤,左中堂你的子弟兵入疆时不过两三万人,如今竟然扩充到了十几万,依朕看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朕想将全国按照省份划成几个军区,由朕统一指挥,你们几人担任军区的统帅直接对朕负责。统一后勤供应,全国上下一盘棋,各军区负责把所辖省份的乡勇和绿营兵剩下的人员混编成一支军队,采用德国陆军建制,军队分步、马、炮、工、辎重各兵种,打破以前那种一锅粥的大杂烩的军制,每军分设师,团,营各级战斗单位。还有就是要建立步兵、炮兵、骑兵的随军学堂,聘请外国教官开办军校,并选派军官赴德国学习军事,同时,配备新式军事武器,依西洋之法勤加操练,你们看可好?”

        我这番话说完,下面的几个人顿时就惊呆了,一个个托着下巴作无知状,一时之间还不能接受这么先进的军事思想。我看了看下面的左宗棠和李鸿章,知道如果没有这两个军方巨头的支持,那我所说的一切都白费,于是我安抚道:“朕以为湘军,淮军比较绿营兵的确是进步了不少,装备上较先进,管理上也多采用现代军队管理方略,但也只能算是过渡性质的军队,装备上,制度上和管理上都是如此,毕竟乡勇是属于私人招募的军队,地方势力严重,有排外情绪,调遣困难,不利于统一指挥,依朕看来这两支军队都带有有明显的家长个人作风,把兵丁将勇看作自家的财产,外人不得插手,就是插手也指挥不动,不利于朝廷的统一调用。朕有意建立新军,由朝廷统一指挥,湘军,淮军可以仍旧归左宗棠和李鸿章二位大人统领,只是中层军官必须要统一调排使用。那种地方军队发展,人人占据一方,形成地方的割据势力。这是朕所不能够容忍的!”说完我猛的一拍面前的桌案。这突如其来敲打,把左宗棠和李鸿章吓了一跳。慌忙跪倒磕头齐声说道:“臣万万没有拥兵自重的想法,望皇上明察啊。”

        我笑道:“如果你们二人真的有此意,朕就不会专门召见你们商议这件事情了,君臣之间就是应该肝胆相照,有什么话都搬到桌面上来,你们看朕的这个建议可好啊?”

        左李二人连连点头道:“皇上圣明,臣等一定依照办理。”

        我点了点头道:“此事事关国家日后的命运,依照朕猜测过不了多长时间,日本就会有所行动,如果朕的军队再没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朝气和士气那到时候我们大家都下岗算了。”

        日本国,睦仁天皇全副披挂,一身戎装。手持长刀,身着缀满勋章的统帅服,留着仁丹胡,巍然而坐。

        自从一八六七年继承皇位起,他就率领手下将士们东征西讨,破幕府,平叛乱,建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皇”。他是领导日本向近代国家体制迈进的守护神和“明治精神”的缔造者。

        此刻,这位开国皇帝正端坐在御案前,对他的臣僚们畅论着他的梦想:“英国人的国旗是米字旗,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国旗是太阳旗。太阳,是这个地球上唯一的、无所不在的存在。我们要建立起自己的日不落帝国。”他使用一种威严的声音,想说给别人听,更想说给自己听。“我们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大臣们在静静地听。他们对天皇的这种梦想并不感到陌生。早在即位之初,睦仁天皇就在自己的《御笔信》中提出了这一梦想。作为臣僚,他们既震惊于这一梦想的狂妄、冒险,更为这一梦想的气魄所折服,而对实现这一梦想的憧憬以至迷狂,更是紧紧地攫住了他们的心。很奇怪一般战争狂人都有演讲的天才,如同希特勒。现在的睦仁天皇也有相同的疯子特质。

        稍顷,睦仁站了起来,踱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他停顿下来,白细的手指伸向地图的一角,以斩钉截铁的口气宣布:“几年前我们没有占领这里,我已经等了五年了,不想再等另一个五年!”

        日本在一八六八年时成功的进行了明治维新,由于新政的推行打破了封建社会原有的各种关系,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不安。为了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稳定社会秩序,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了对外侵略扩充的主张,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如同豺狼般为了生存什么灭绝人性的勾当都是干的出来的,每次日本国内的矛盾激化,军国主义必定抬头,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国内要求推行大陆政策及南进政策的呼声也甚嚣尘上。这只永远喂不熟的狼一直思考如何向外侵略扩张。而清政府的无能正好给它提供了目标。日本在一八六八年时成功的进行了明治维新,由于新政的推行打破了封建社会原有的各种关系,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荡和不安。为了转移国内民众视线,稳定社会秩序,日本政府内部出现了对外侵略扩充的主张,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如同豺狼般为了生存什么灭绝人性的勾当都是干的出来的,每次日本国内的矛盾激化,军国主义必定抬头,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国内要求推行大陆政策及南进政策的呼声也甚嚣尘上。这只永远喂不熟的狼一直思考如何向外侵略扩张,不幸的是中国成了日本狼目标。

        文臣武将们的眼睛随着天皇的手指,一齐移向地图的那一角。日本这一班战争贩子看的明白真切,这里正是天皇实现其梦想的第一步。真是太英明了!他们不禁从内心发出一声赞叹。这里,与日本岛国遥遥相望。这里不仅有白灿灿的稻米和绿葱葱的森林,而且是西太平洋战略前哨,控扼着日本出入南洋的必经之路,是一个永不沉没的战列舰。更诱人的是,在这个岛的旁边就可以到达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巨大商品市场潜力的“黄金国”!那里有着广袤无边的土地和贫乏的岛国日本花钱都买不到的急需的自然资源。日本本土与之相比小的就像是一只可怜的小毛毛虫子,啊!他们的眼珠都瞪圆了。如同一群嗜血的禽兽,谁都知道,天皇手指的这地图一角,正是中国的宝岛台湾。

        睦仁天皇咬着牙说道:“五年前我们只是试探懦弱的清王朝对于被侵略的反应,当时我们的实力还弱,所以棋差一着,但是清朝仍然赔款,可以想象他们的领导层是多么的无知和腐朽,现在我们已经又准备了五年,我国兵强马壮自当一举破之,把台湾收归我有,大久保利通,你把上次和清朝签订的北京条约再给众位读一遍。”

        跪坐在旁边的一个猪头胖子连忙点头,挺直了腰板背诵道:“北京条约中提到照得各国人民应有保护不致受害之处,应由各国自行设法保全,如在何国有事,应由何国自行查办。兹以台湾生藩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国本意为该藩是问,遂遣兵往彼,向生藩等诘责,今与中国议明退兵善后办法,开刑三条于后:第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依据,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第二,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中国愿留自用,先行议定筹补银两,别有议办之据。第三所有此事两国一切往来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为罢论,至于该处生藩,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另有《会议评单》规定中国先准给抚恤银十万两,日军于十二月二十日全行退出后,中国准给日本在台修道、建房等费用银四十万两。”

        睦仁狂笑道:“这纸条约上写的明白,琉球王国已经明明白白的属于我们大日本帝国的藩属国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宣布推行废藩设县,将整个琉球全部纳入冲绳县,然后再以此为基地蚕食台湾岛,不久的将来我。”

        乾清宫内,李鸿章问道:“皇上怎么知道日本要有所行动,难道日本人对我台湾岛仍旧野心不死?”

        我赞许的点了点头道:“李大人的眼光果然是犀利,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到了间谍的巨大用处。”说着我从屁股底下摸出一本精装的孙子兵法翻看了一下,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读到:“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乡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多么精辟的语言啊,可惜的是我们的东西都被日本人学了个十足十而不自知,我大清信息不灵已经到了聋子和瞎子的地步,根本不了解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详实的情况。消息的来源只有外国驻华公使或者外国人,像海关的外轮上的一些不相干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过时的没用的垃圾信息。而小日本在中国什么信息都能掌握,你们被动,朕也被动,整个国家都被动!不输才怪那!”我越说越生气,最后是拿着那本孙子兵法拼命的敲打着书案。

        下面的几个人吓得低着头不敢再看我,还是李鸿章首先接口道:“皇上,在这方面臣等以前确实没有注意到,今后一定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办。”

        我烦躁的说道:“不是注意,全国的五大军区的划分朕已经订好了,你们回去后要建立专门的情报机构,不惜一切尽快将间谍网扩展到日本本土,朕已经任命陈倚为情报大臣,专门负责整理各种情报,最后汇总到朕这里,大家一定要有紧迫感,对了,李中堂,你的东北军区一定要尽快完成新式陆军军队的整合和新式武器的装备,以便应对日本人的挑衅,谭嗣同,你来讲解一下现在的具体情况。”说着挥手示意寇英才将造就准备好的大地图打开。

        谭嗣同应声而出,站在殿角的地图下指着台湾岛和日本列岛之间的呈弧状的琉球群岛说道:“琉球王国所辖的岛屿,从南到北散布于一千公里海面,覆盖的面积甚至比日本的本州还大。而从冲绳最西端的岛屿与那国岛,晴天可以望得见台湾。最南端的岛屿波照间岛,和台湾岛的位置甚至有所重合,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琉球一直是独立存在的国家,但深受中国影响,琉球历代国王就通过与我国朝贡与册封的关系,与我国建立起紧密的外交与贸易关系,也从频繁的贸易往来过程中,受到我国文化,特别是福州人的风俗习惯强烈影响。明太祖年间,琉球王正式向朝廷进贡,接受中国保护和册封,派出大量学生学习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鲜、越南、缅甸一样成为中国的附属国,成为我国中之国,后来,日本的萨摩藩侯就象当时的日本海盗倭寇偷袭中国沿海一样,武力胁迫琉球归为藩属,在遭到反抗后,派岛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虏琉球王,派兵监督琉球内政四十五年。康熙年间琉球王终于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国的厚道皇恩,主动遣使臣到中国请求册封。当时的圣祖皇帝封琉球王为尚质王,定二年进贡一次。此后二百多年,尚质王朝贡不绝,采用中国年号,沿用汉唐文化,称中国为父国,与我大清是父子之国的亲密关系,但是朝廷在同治十三年九月和日订立《台事专条》中无视历史被迫承认琉球难民为日本国属民,实属不智,我想日本人迟早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的,侵吞琉球是迟早的事情,还请皇上和各位大人早做打算为妙。”

        另外说明:乾隆晚年执掌朝政的和绅。他任军机大臣达24年之久,专权和贪婪之名,连外国人都知道得清清楚楚。1799年,乾隆死后,嘉庆将他治罪抄家,仅其家产的一部分就值2.2亿多两,相当于当时国库5年多的收入。和坤的两个仆人被抄没的家产也值700多万两白银。和绅要是只贪污一千万两那就不算巨贪了。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