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二十七章 卧薪尝胆 三

第二十七章 卧薪尝胆 三


丁宝桢与谭嗣同又说了几句闲话,最后再次表了忠心,才让下人带着王五和谭嗣同到客房休息,丁宝桢看着谭嗣同的背影幽幽的说道:“长庚,你刚才逼我表态是什么意思啊?”

        长庚笑道:“主翁,您还看不出来吗,这是恭亲王要夺权,宫中早就有传言说是同治皇帝当初是要传位给恭亲王的,现在恭亲王只不过利用小皇帝做个幌子,来拉拢大人,反正大人已经不见容于西太后,不如就顺势倒向东太后那边。”

        丁宝桢叹道:“也不知道小皇帝背后到底有何高人,竟然能够未卜先知,实在是厉害。”

        长庚道:“大人,反正我们又不吃什么亏,如果皇帝成功发动政变,我们出兵勤王就是大功一件,如若政变失败,只要我们装作不知道详情就可保住平安,这等好事为什么不做?”

        丁宝桢仔细的看了看自己的幕僚道:“长庚,你想的倒是十分的周全,要是小皇帝真的有如此的见识,我义无反顾又有何妨。”

        长庚笑道:“大人,你相信一个六岁多的小孩子能有这样的见识吗?我看这些都是恭亲王和东太后想出来的吧,想当年大人前门接旨,后门杀安德海,不就是前有东太后的懿旨么,发动政变推翻西太后,到时候肯定不是恭亲王摄政,就是东太后垂帘罢了,我看我们口头表示一下站到东太后一边的立场就是了。切不可有什么书面的东西。”

        丁宝桢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道:“就依先生所言。”

        乾清宫陈倚兴奋的向我禀报着大刀王五和谭嗣同带回来的好消息,最后陈倚说道:“皇上,有丁宝桢在四川经营,我们就进可攻,退可守了。”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进倒是可攻,但退就是死,丁宝桢只能锦上添花,不可能雪中送炭。能升到四川总督就说明这个丁宝桢深谙为官之道啊,这等厚黑之学,朕还是明白的。”

        陈倚有点摸不着头脑,问道:“那皇上怎么还下这么大的力气拉拢丁宝桢?”

        我看了看那盘旋在石柱上的巨龙,说道:“*,一遇风云便化龙,九霄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四海游,朕等的是时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朕只要丁宝桢锦上添花就够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过芒种。京城内甚是燥热,热的我难受,怎么想个办法造出一台空调,那就爽了,我边扇着扇子边想,当然是身后的宫女替我打扇。这段时间里,日子过的倒是平静,那丁宝桢赔给洋人十几万两白银,外国鬼子捞够了便宜,就对着晚到的钦差大臣刚毅大讲丁宝桢的好话,弄得刚毅是老鼠拖王八无从下嘴,最后不了了之,朝中恭亲王和慈安见这丁宝桢这事作的漂亮。自然是乐见其成,只有慈禧的脸黑的和鞋底子似的。没过几日,丁宝桢关于成立四川机器局的折子就递到了慈禧的面前,慈禧召集各军机大臣一议,这帮军机都是恭亲王一派的洋务派,还滞留在京的李鸿章也是大大的支持,都认为可以一试,慈禧不好横加阻挠,显得自己公报私仇。所以只好点头同意。其实在清朝后期,这批大臣还算是有才学的,有见识的大有其人。

        我除了每日去听翁同和评讲《资治通鉴》外,便带着陈倚斗蟋蟀捉迷藏,讲拳论脚,练习骑射,在朝堂之上一言不发,很好的,出色的完成了我傀儡的脚色,慈禧见这小皇帝整日的玩耍,自然要管教,但是一考问我的学业,慈禧就只好闭嘴了,因为我学的太好了,慈禧看我这么听话,加上寇连材帮忙掩饰,政务繁杂也就没有再理会,只是暗暗纳闷:“这个六岁的小孩子没几天怎么个头窜的这么快,学问也是日见长进,当真天与神授?”

        我自己也是奇怪,难道是习武和心理的双重作用,我现在的个头比同龄人要高出很多,陈倚看我的眼神除了惊奇就是崇慕,我正懒洋洋的躺在椅子上,端着极品进贡龙井茶,后面宫女轻摇折扇,微风轻拂,真是他妈的爽。正在享受,就见陈倚从外面闯了进来,跪倒见礼,我赐他平身讲话,陈倚凑到我耳朵边说道:“皇上,左宗棠回京了。”我当时就从躺椅上蹦了起来,两眼放着亮光喊道:“这是真的?”

        光绪二年三月十三日,左宗棠移驻肃州。四月初三日,刘锦棠率老湘军自肃州西进,六月初一日抵达济木萨,连败白彦虎与阿古柏兵,本来战事顺利,但是朝廷突然召左宗棠回京商议。

        寓善化会馆内,左宗棠奉命回京暂住在这里,他在来京的路上就听说这次自己被召回京,是那个权倾朝野的三朝重臣李鸿章向慈禧太后上奏说什么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请慈禧太后收回出兵的旨意。

        在左宗棠看来,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沙俄老毛子早就虎视眈眈,伺机入侵,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民族情感在左宗棠心里最为浓烈,最为深刻,当民族最危急的时刻到来之际,只有了一种选择,那就是为和平而战,为捍卫民族的光荣而战,直到最后胜利。

        这李二先生的话也忒无耻了,简直就是卖国。左宗棠暗骂。看着墙壁上自己刚刚挂好的那副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心中又是一阵激动。这幅对联是林则徐相赠,那时自己三十七岁,隐逸在老家读书,林则徐途经长沙,指名道姓的要见自己。

        去见林则徐是在夜里,自己行色匆匆,心情激动,一脚踏空,落入水中。林则徐看到后笑道:“这就是你的见面礼?”

        此书是纯粹就是快餐,大家觉得好的,就多多支持。不喜欢的去看清史稿。谢谢。

        风飘雪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