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卧薪尝胆 二
我憋着气听完了这出意义重大的天雷报,中间慈禧不时的转脸看我,见我一直恭谨的站在那里,认为我是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表情很是满意,一直到下一出戏,我才松了口气。
突然慈禧的眼睛一亮,这南府戏班为了出新,竟然让新进宫的小太监来出演了,这出是武生的戏《挑滑车》,只见一个小太监带髯口,穿靴子,手执刀枪、马鞭出了台口,就来了个造型,好一个英俊潇洒的小武生!当演到挑滑车情景时,这个小“高宠”动作逼真,“噔噔噔”单脚跳退八九步稳稳站住,慈禧情不自禁
道“好!”然后缓缓回顾。李莲英忙趋身上前:“这孩子叫游小禄,进宫才半年。”
“这么短的时间就学的似模似样的,倒是个招人喜欢的孩子。回头赏他二十两银子。”
“喳!”二十两银子相当宫中赐给宫外知名戏子的月俸了。
我离的很近,听到了慈禧的话,心里高兴坏了,看来我的心思没有白费,这小禄子果然是个材料。
今天,是小禄子第一次随戏班来到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南府戏班的小太监们排的新戏今天排的是《挑滑车》小禄子因为练功刻苦,进步最快,连高宠挑起铁滑车,作负重状单腿“噔噔”后退的“跺步”的绝技都练得差不多了,所以这次首领太监让他担当主演,其实小禄子在后台就瞧见戏台对面的阁楼里,一群女眷,众星捧月般,中间是一位雍容华贵、相貌端庄的贵妇人。知道这是圣母皇太后慈禧了。转眼一看,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小皇帝,心中顿时一热。想起了这小皇帝几次三番对自己的照顾和帮助,家里面捎来信说那姓陈的侍卫帮着找大夫,治好了父亲的病,又替他们家还了一屁股的债,最后还让父亲到他府上当了个门房,衣食无忧的,也算是找了个好差事。
自己找到陈侍卫表示感谢时,陈侍卫告诉自己这些事都是当今万岁爷交待下来的,小禄子打心眼里感激这个小皇帝,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但是陈侍卫却说:“只要你能有出息,那万岁爷才高兴,你明白了吗?”
小禄子精着那,是一点就透的主,从此小禄子更加努力的练功了,再加上人又聪明,这劈叉、踢腿、下腰、身段的基本功,几乎是一点就通,戏班里的总提调总是端着烟锅子对总管首领说:“这小禄子将来肯定是块长靠武生的好料子。”
小禄子一出场就博得了一阵的喝彩,首场演出一切顺利,当小禄子到台前谢赏时,一抬头正看到我微微点头表示嘉许,心里顿时感到兴奋莫名。卸装后,慈禧又把几个崭露头角的“新秀”召到座前,勉励有加,挨着个儿又问他们的家世、年龄。
慈禧赐寇连材平身后,问道:“你叫什么来着?”
“回圣母皇太后,奴才姓游,游小禄。”
臭汉脏唐,埋汰宋乱污元,明邋遢清鼻涕,男爱娇来女爱俏,这个青头粉面,眉清目秀,看上去就机灵聪慧的孩子让慈禧觉得很可爱。心里就有几分喜欢,“家里是干什么的,小禄儿?”
小禄子想起陈侍卫的话:“要是哪一天太后问起你来,你就说你家里是剃头的。”所以小禄子想也不想说道:“回太后的话,奴才的父亲是一个剃头的。”
“噢———”慈禧若有所思,她还是真喜欢这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童监,于是说道:“好,那你从今儿起就跟在哀家身边吧。”
小禄子磕头谢恩:“谢太后恩典。”
我站在边上一颗心都快喜疯了,真是老天爷保佑啊,我的计划就是这步意外的一招走的顺利,但愿其他的步骤也能如此。
四川总督府,大刀王五和谭嗣同风尘仆仆的赶到了这恢宏气派的四川最高权利机构,大刀王五是个急脾气,翻身下马,走上前就高喊着要见丁宝桢,丁总督,门上的人只瞟了他一眼,以一种人看狗的架势傲慢地说道:“我家总督正召集各位大人议事,二位尊驾改日再来罢。”便坐下不理了。
久闻这总督府里的狗架子都大的吓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要不是这大刀王五身背大刀,凶神恶煞的站在那里,估计早就被人乱棍打出了,谭嗣同按住王五,上来施礼,说道:“在下谭嗣同,家父乃是湖北巡抚谭继洵,和丁大人熟识,请您老代为通传,说完想了想,从怀中取了一锭小银递上,笑道:“劳烦门官走一趟了。”
这些人并不去接银子,只瞅着他们笑道“哦,谭继洵的公子,倒是听大人提起过谭大人,但他的公子我们不认识。您还是把门包收了吧,丁大人的衙门口不兴这个!为了您这点银子挨那水火无情棍,我们哥几个实在是划不来!”
谭嗣同刚要接着说,那大刀王五早就不耐,愤然说道:“哼,这丁宝桢老儿,一升官就翻脸不认人了,我大刀王五就不厚着面皮往上攀了。嗣通,我走了!”说着拔脚转身便走。
这群兵勇一听“大刀王五的名号”像是被人打了一棍似的,都跳了过来,吓了王五一跳,手扶刀把准备应战,岂止领头的那个客气的一揖,问道:“您就是北京城了顺兴镖局的镖头大刀王五么?”
王五环眼一瞪道:“正是你爷爷我,你待怎样!”
“啊?”这几个兵勇都像是见了亲爹一般,大叫一声后,通通翻身拜倒口中胡乱说道,“小的瞎了狗眼,有眼不识金镶玉,啊,有眼不识老泰山,王镖头多多包涵!”前面的那个伸腿踹了后面的一脚,骂道:“他妈的,怎么这么没有眼力劲,还不快去通传。”后面那人嘴里嘟囔道:“怎么老是我?”起身又打了个千儿转身跑了进去,到了那高大的门槛,差点拌了个跟斗。谭嗣同惊讶万分,愕然的看了看王五,王五也是有点莫名其妙,难道自己的名气真的那么大,这么好使?
只过了一会,就听里面是号炮齐响,总督府中门砰的打开,这可是迎接高级贵宾的礼节,百余名亲兵卫队成几个纵队鱼贯而出。谭嗣同素闻丁宝桢有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美誉,却从未谋面,留神观看,只见那中间一人,身材高大魁梧,一部花白的大胡子飘摆在胸前,五十多岁的年纪,并未穿官服,一身干净利落的便装,健步迎了出来,后面跟着几个官员,还有一大堆白衣幕府文士,一个个嬉笑开颜。谭嗣同心想:“人道这丁宝桢是南人北像的贵相,文官却有武将风范,看来果然是如此。”
就见丁宝桢快速的移动到大刀王五的身边,豪爽的笑道:“恩人!是那阵风把你这个小家伙吹到这里来了,怎地也不先告诉我一声儿,好让我到北京接你啊?”
王五双手抱住丁宝桢,笑道:“您老的官坐的这么大,我一草民怎么敢来讨饶啊,要不是有要紧的事情要找你,我是生不进官府。”两个差了二十几岁的人如此的亲热,倒让谭嗣同吓了一跳,这可是当朝一品的封疆大吏啊。
丁宝桢转脸看着谭嗣同问道:“敢问这位小兄弟的贵姓、台甫?”
谭嗣同一见这封疆大吏待人如此的客气,慌忙还礼,笑道:“不敢,免贵姓谭,草名嗣同,贱字复生。”
丁宝桢笑道:“哦,令尊就是湖北巡抚谭继洵,好,谭世兄有你这样的儿子,真是福气啊!”说着便将二人往里让。两边的兵丁一个个抬头挺胸,站得笔直,丝毫不动。谭嗣同心中暗赞:“久闻丁宝桢在同治年间统军平乱时就以治军严厉,用兵有道而著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要是皇上能有此等贤臣相助,那愁大事不成。”
这时就听旁边一个人呵呵笑着挤了出来,说道:“大人今日喜从天降,我长庚也要凑个热闹!”说着潇洒地向王五和谭嗣同各作一个长揖。丁宝桢捧着大胡子笑着介绍说:“这是府中幕宾长庚先生。”
那长庚笑道:“大帅每天都要念叨的就是义侠大刀王五,王镖头,今日二位重逢我们可是沾了这喜庆了!”回头又吩咐旁边的兵勇:“你们还楞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快快摆酒来!”丁宝桢对于这幕宾长庚的喧宾夺主并不在乎,反而使频频点头表示同意。
当下这盛大的筵宴摆齐,丁宝桢强按着王五坐了上首,王五连称不敢,最后丁宝桢佯怒道:“你若是不肯,那就是不愿意到我府上吃酒,你可以走了,我就不远送了。”王五只好如坐针毡一般蹭了半个屁股在椅子上,谭嗣同,丁宝桢一左一右相陪,亲自把盏劝酒。剩下的是几个亲信官员和幕宾依次而坐。倒是其乐融融,热闹非凡。
丁宝桢看到众人安排妥当,自斟了一杯酒,兴奋得满面红光,大胡子厥的老高,朗声说道:“诸位!你们很多人都是跟我从山东过来的,这位王五大侠你们肯定是熟识的,知道我和王大侠过命的交情,我们先饮了此杯,表示对王大侠的欢迎!”
众人都起身举杯道:“总督大人请,王大侠请,谭公子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谭嗣同起身笑道:“丁大人!久慕总督大人文武双全,豪爽待人,为官清正严明,造福一方,在下初到贵宝地,体会极深那。”
丁宝桢捻须笑道:“呵呵,贤侄过誉了,令尊为官也是久负盛名啊。”
大刀王五并不说话,看着手中的小酒杯,郁闷的说道:“丁老哥,你们这么大的衙门,酒杯却如此之小。是不是怕我喝光你府上的好酒啊?”
丁宝桢闻言大笑道:“好,我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那,真是失礼啊,来人啊,去把酒缸直接抬到桌子上来。”
说罢二人相视大笑。
一场酒喝到夜深才散,丁宝桢邀王五和谭嗣同到内宅叙谈,长庚依旧陪同。几人相继进入丁宝桢的书房,只见这宽敞的书案内置有斗大的山石菊,由ju花石雕镂而成,造型古朴典雅。宽大书橱旁边的墙上挂一口乌龙青霜剑,一幅王右军《晴雪》帖立轴,一支精工刻镂的玉屏洞箫。显示着主人高估典雅,文武双xiu的内涵。
丁宝桢又让手下人备好小菜送到书房里,这次特意做了一道丁宝桢亲自研发的一道菜,就是用花生仁和嫩鸡肉制作炒鸡丁,肉嫩味美,后世人称宫保鸡丁。是丁宝桢的最爱,也只有他的至好亲友才有机会品尝到。
谭嗣同不善饮酒,漫步踱到窗边。这书房的位置临水背风,外面就是一个小人工湖,湖上曲曲折折的一道长廊,红荷碧叶,柳枝低垂。蛙声一片,临窗观景说不出来的一股舒适自在。
丁宝桢喝了口酒说道:“王兄弟,我知道你是从来不喜欢往满洲官的家里跑的,这次来这么老远跑到这里,是不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王五动了动嘴,一指谭嗣同道:“还是让谭兄弟说吧,他是读书人,讲的明白。”
谭嗣同闻言转过身来肃容说道:“丁大人,我们此次前来是奉了皇帝的密旨的。”
丁宝桢顿时大吃一惊,一双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发出丁丁当当的一阵轻响。
谭嗣同道:“丁总督莫慌,皇上只是催你赶快将四川教案了解,最好在朝廷钦差刚毅来之前办成,否则那西太后是不会放过你的。”
其实丁宝桢早就耳闻朝中有人参奏他这件事,丁宝桢在朝中也有耳目,知道小皇帝在朝会时替自己说了话,马上撤职查办变成了调查后查办,心里分的感激这刚登基不久的小皇帝的,今日召集亲信官员和幕僚正是商议如何处理,商量来商量去总是没有办法,因为这西太后跟自己有仇那是天下皆知的事,看来这次要栽倒这桩教案上了。万没想到这小皇帝竟然派人专程来传旨。
丁宝桢有点半信半疑的看了看王五,王五肯定的点了点头,表示确有其事,丁宝桢对于王五那是极为信任的,当下不再怀疑,离席冲北跪好磕头说道:“臣四川总督丁宝桢接旨。”
谭嗣同从怀里掏出一个明黄色的信札,读到:“朕初登大宝,太后垂帘,未及亲政,然卿乃国之栋梁,西太后欲携私报复,诛戮贤臣,朕不忍卿徒遭构陷,特派义士王五与谭嗣同共赴四川协助卿平息教案,汝等可见机行事,朕会在朝中替卿周旋,以保万一。钦此。”
丁宝桢双手捧过圣旨,展开观看,谭嗣同念的是一字不差,再瞧最后的印章,上面赫然是金瀚海三个字,丁宝桢脸色低声念道:“金瀚海?”
谭嗣同说道:“正是,皇帝还未亲政,没有御玺,只能刻私章一方,金瀚海是皇上自己取的汉名。”
丁宝桢神色阴晴不定,他实在是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道圣旨。谭嗣同看到一笑,从怀里又掏出一封信说道:“皇上知道难以取信于你,所以这还有一封帝师翁同和的亲笔信作证。”说罢将信递了过去。
丁宝桢展开信笺自己的观瞧,这翁同和的书法那是很容易辨认的,丁宝桢一看就知道是翁同和亲笔所书,大致的意思是:皇帝年纪虽小,但是聪明睿智,见识不凡,心怀天下,立志中兴,这道旨意确实皇帝亲笔,金瀚海是光绪皇帝的私章,谭嗣同及王五可以信任等等。下面盖着翁同和的印章。
丁宝桢这才舒了口气。
几人再次坐定,丁宝桢皱眉道:“老夫思虑这太后还不至于定我的罪名吧,毕竟我是有人证物证的。”
谭嗣同正色道:“大人!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是进是退,您可要想清楚了。”那幕僚长庚拿过圣旨和信笺仔细的观瞧,说道:“大人,我看咱们倒不妨来揣摩一下,这李鸿章也是中兴名臣,大人和他并无仇恨,他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就敢一口咬定大人纵容百姓闹事,如果没有那老太婆的授意,李鸿章似乎没有必要树立大人这样的强敌。老太婆也实在太煞费心思了。”
一句“老太婆”叫出了口,座中人无不失色,丁宝桢更是惊骇,瞪了长庚一眼,谭嗣同反倒舒了一口气,他本来并不是十分了解丁宝桢的心意,难保他不会翻脸用这件事向慈禧邀功请赏,但是现在丁宝桢亲信幕僚的一句“老太婆”出口,他便明白,这丁宝桢对于西太后是极为不满的,这长庚为何要如此的帮助自己?谭嗣同倒是很想知道。
谭嗣同看了一眼长庚淡然一笑道:“只要大人按照圣上的意思迅速的平息此事,皇上自然会授意翁同和清流一派保奏,让东太后与恭亲王替大人说话,这件事倒也不难,但是皇上另一件大事却要多多仰仗大人了。”本来我并没有想着将夺权这件事告诉丁宝桢,只是期望着丁宝桢到时候自觉的行动,这谭嗣同的胆子是极大的,性子里也有豪赌的一面,要不然他日后就不会把一切希望压到袁大头身上了。这次他瞅准机会又把我压了上去了。幸好对象是丁宝桢。
谭嗣同说道:“与其让东太后乱政,把国家弄到不堪收拾的地步,不如设法让皇帝亲政,皇上也有意剪除老妖婆,亲政掌权,对国家进行变革维新,还望大人谨守机密待时而动。”
这丁宝桢听完谭嗣同的话,脸上的汗水成行的往下流,大胡子都粘到一起了。
丁宝桢抬起袖子胡乱的在脸上抹了抹说道:“皇帝年纪如此幼小,那西太后羽翼强悍!即使成功,天下也必将大乱,对国家没有丝毫的好处,还是等皇帝亲政后在缓缓图之。”
谭嗣同冷笑道:“如今之国势如同病入膏肓的病人,与其等他慢慢死去,还不如趁着现如今慈安皇太后尚在,恭亲王掌权,尚可图之的机会,下一剂猛药,力挽狂澜。”
丁宝桢心烦意乱,挟了一块鸡丁胡乱嚼了一通,问道:“依你们看,老夫现在怎么办?”长庚笑道:“为今之计,大人应先保全自己,躲过这次的劫难,这次有皇帝在幕后操纵,慈安太后和恭亲王保驾,估计那老太婆尚奈何不得大人,大人可以明里向老太婆请罪,暗修甲兵,笼络势力,待机而动。”
谭嗣同笑道:“长庚兄果然是好见识,皇上也是此意,他让大人在局势稳定后就向朝廷奏明要在四川创办机器局,建造经费在省内土货厘金和茶引中拨付。招集国内外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在立足自我设计建造的同时购进先进的外国制造设备,主要生产枪械大炮,研发先进的兵工技术,到时候皇上一旦发动政变,大人在四川就可马上竖起旗号进京勤王,压制后党势力,使权力平稳过渡。”
丁宝桢这次倒不紧张了,因为他的下巴都惊讶的掉到了地上了,因为他的关于建造四川机器局的奏章他早就写好了,这可是他毕生的愿望,只是这段时间忙于教案,才没上达天听,这皇上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而且比自己的设想还要全面。”丁宝桢这回是真的是出离惊讶了,大脑立刻就当机了。
长庚一看连忙轻声叫道:“大人,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好半天丁宝桢才伸手把下巴拾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这真的是皇上亲口说的?”
谭嗣同疑惑的说道:“当然是的,这是皇上的贴身侍卫亲口转达的,还说当时皇上想起此事时,是相当的兴奋,像是自己猛然想起的。”
丁宝桢顿时托着大胡子乐了:“好,好啊,我大清终于又出了一位中兴令主啊,我丁宝桢既然有幸赶上,敢不尽力么?”
由于网络问题昨天未能上传,今天补上。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