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二十八章 卧薪尝胆 四

第二十八章 卧薪尝胆 四


林则徐一见左宗棠那混沌的眼睛顿时一亮,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左宗棠和林则徐这位民族的英雄谈了一个晚上的话,想要说的话太多了,最后林则徐说左宗棠就是可以托付终身大事的人。他将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年逾年甲的林则徐是用滴血的心说这段话的,好比临终托孤,那颤抖的声音犹在耳边,征战新疆,带的就是林则徐亲自绘制的地图。此刻,左宗棠想着林则徐和自己的对话,以及对自己的期望,眼睛不由得湿润了,心里暗暗立下誓言,决不负重托!临别,林则徐就是写了这幅副对联相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这是传世名言,左宗棠将这对联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时时激励自己。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现在左宗棠凝视着眼前的对联,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御俄于国门之外,保我大好河山。”

        第二天一大早,左宗棠就端坐在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中,身穿黄马褂,头戴宝石顶戴,三眼花翎,手执鹅扇,面容饱满,威严无比的进入了紫禁城面圣。

        左宗棠来的太早,只好先到了漏舍内等候,刚进门,一眼就看到了直隶总督李鸿章了,李鸿章也看到了左宗棠,两人的目光在空中撞出了火花,李鸿章突然笑着对边上的一个官员说道:“吾前几日在家里读三国,发现这诸葛武侯的确是神机妙算,堪称一代之杰。”那官员不明白这李二爷是什么意思,只是诺诺连声。李鸿章肃容道:“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左宗棠平日总是喜欢自诩当世之诸葛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李鸿章突然夸赞起诸葛亮来,众人都认为李鸿章是向左宗棠示好,气氛顿时大为缓解,但是李鸿章接着说道:“但是如今自称诸葛者有如牛毛,多不胜数,此葛亮之所以为诸也!哈哈。”众人皆愕然,这左宗棠本来就是体胖腹大,有个气喘的毛病,这下被李鸿章一嘲讽,喘的更厉害了。

        这左李二人分别是朝中塞防与海防的倡导者,两个人的辩论,思维方式是两条路线的斗争。面对滚滚硝烟笼盖天山南北,一个是要紧快扑灭硝烟、平息浩劫;一个是听之任之,只求不伤元气。当然是水火不容,都认为自己正确。平日里两人就经常吵架。李鸿章有一批支持者,自从独掌淮军,平定捻军功居第一后,历任湖广、直隶总督,官拜文华殿大学士。他是安徽合肥人,而左宗棠是湖南人。李鸿章从心眼里看不起这个湖南佬,认为他读书不成,三试不第,要想入阁拜相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左宗棠很生气,于是在同治十三年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向皇帝写奏章,准备赴京参加殿试。此时的左宗棠已经是陕甘总督的一品大员,怎么可能去参加当官晋级的入门考试呢?两宫皇太后聪明,马上下道谕旨:特升东阁拜为东阁大学士。李鸿章闻讯十分的恼火,丧气,在无奈之下还要写信祝贺。从此两人结怨更深。

        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湘黔多坚毅不拔之人。江淮平原,水乡曲港,则人性柔和,其间也不乏圆滑怕死之辈。李鸿章属于后一种人。他说的话,他对祖国河山的冷漠,他以“海防”重于“塞防”来搪塞收复新疆之举,实在骇人听闻。生命一旦失去民族感,就会在瞬间变得卑贱起来,而无论物质上是如何殷实和富足,地位是如何高贵和显赫。虽然李鸿章后来热心洋务,以图自强,后人有过一些赞誉,但在收复新疆问题上的态度,他的看法的确是太让国人失望了。

        左宗棠喘了半天气,才说道:“李大人,我神交古人,心忧天下之鸿志,岂是燕雀之辈可以猜度的?”

        李鸿章刚要说话,外面进来一个太监对着这些官员施礼道:“各位大人,今儿皇太后身体欠安,请李大人和左大人长chun宫觐见。”

        慈禧太后面前,李鸿章和左宗棠自然是互不相让,吵得是天翻地覆,日月无光,就差互相问候祖宗了。把个慈禧吵得是头晕眼花,胸闷恶心,最后左宗棠大声说道:“李鸿章放弃国之疆土,实是误尽天下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臣六十许人,哪里还有什么贪功之念?臣将一力承担重任,不复国土誓不还朝,臣的忠心,太后应该能够分辨。”慈禧摆了摆手说道:“既然前次两宫太后都已经同意出兵,此番改弦易辙,仓促退兵恐怕不好,这件事就不要再提了,至于如何对付俄国人明儿再议,哀家头疼的利害,你们两个先贵安吧。”

        左宗棠率先出了长chun宫的殿门,回头看着李鸿章嘿嘿一笑,拂袖而去。把李鸿章气的差点当场背过气去。

        左宗棠得意洋洋,志得意满的走在甬道上,双手捧着大肚子刚要转过一个弯,突然从对面蹦出了一个小太监,把左宗棠吓了一跳。喝道:“什么人?”定睛一看原来以前见过,是东太后那边的小太监,那小太监打了个千,恭敬的说道:“左大人,慈安皇太后请左大人到钟萃宫觐见。”左宗棠一愣,这东太后向来是不大管事情的,怎地这次要见自己,满腹疑问,但又不好细问,只好捧着大肚子转了个方向跟着小太监朝着钟萃宫走去。

        到了钟萃宫,太监通禀后,左宗棠气喘吁吁的走了进来,跪倒磕头口里说道:“臣左宗棠给太后请安了。”慈安端坐在榻上,柔声说道:“左卿免礼平身,赐座。”左宗棠心里一热,这慈安太后对臣子就是好,在西太后那里自己跪了半天,连个座位都没有,实在是天壤之别。连忙谢恩坐好。

        左宗棠一抬头这才发现在慈安太后的身边还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正用一双饱含热烈感情的双目盯着自己上下打量。只见这少年神气清朗,雍容自若,明黄服色,衣纹云龙正是皇帝才有的装束。左宗棠下意识的再次跪倒,心中甚是纳闷,不是说当今圣上刚六岁之龄,怎么是个十多岁的少年。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