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刘氏三国 > 第二十九章 来客 上

第二十九章 来客 上


随着虎牢关以东的关东军的集结,董卓表现出了他的强硬,发表檄文,立誓决不妥协,并不断从雍凉调集精兵,准备决一死战。

        此时的洛阳城,虽谈不上风声鹤唳,却也是人心惶惶,有害怕关东联军来袭,想逃出城的;也有为避战乱,而躲进来的。

        傍晚时分,几辆满载人或物的马车结队出城,守城兵士也只是略加检查,就放行通过。自董卓专政,朝中官员请辞的已有十之六七,如今战事将起,均纷纷外逃避祸,士兵们也是见怪不怪了。

        车队经过了城门,缓缓向南而驰,周围七七八八的跟着十多个骑手,想来是应该是家将护卫之流。只有两骑显得不甚合群,远远的缀在后方,不紧不慢地走着。而马背上的人,正是刘琦和周瑜,二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刘琦一脸悲相道:“公瑾,此去路途遥远,你我兄弟还不知何日能够再见!”

        周瑜看不惯他的做作,啐了刘琦一口,道:“少拿这些个陈词滥调在我这肉麻!你爹不也快去荆州了嘛,到时候你在南郡,我在丹阳,也就是十几天的水程,见面也不麻烦嘛!容易,容易的很!”

        周瑜的叔父周尚正是丹阳县太守,此次他是举家往丹阳避难。

        刘琦苦笑道:“你当我去荆州是玩哪?如今那里纯就是一个烫手煎饼,无论谁想吃,都先要脱层皮。我爹也是整日的愁眉苦脸,想不出法子。”

        周瑜哂道:“董卓此举摆明了就是要对付令尊,又不好明着下手,只好用这种龌龊手段。”细想想,又道:“此行关键,就是朝廷不给兵马,若是能变出两万,不,只要一万精兵,那荡平荆襄还不是轻而易举?”

        “有这么容易?荆州割据势力不下数十股,总兵马更是超过二十万,就凭一万人,你胡吹吧?”刘琦顺口就用上了激将法。

        周瑜哪会中计,知道刘琦要套自己的话,可偏偏闭口不语,脸上还摆出一副“老子不说,你奈我何”的模样,气得刘琦牙根痒痒,又放不下面子请教。

        两人谁都不先开口,就这么相互屏着。

        最后,还是刘琦奈不住性子,叹道:“行啦!我认输了,你还是说吧。”

        周瑜故意板脸道:“你这可不是求人帮忙的态度!”

        刘琦恨恨瞪了他一眼,咬牙道:“还……还请……先生多加指教!”说完,立马朝地上“呸,呸”地唾了几口,仿佛不小心吃进了脏东西一般。

        周瑜自尊心大获满足,不计较刘琦的怪腔,认真道:“荆州局势表面复杂,实际上是泾渭分明。大致来说可归为三类。其一,即趁乱而起的山贼匪帮,人数众多,但装备训练,以至民心声望,均无法与令尊所凭借的朝庭名望相比,应个个击破,且必须尽剿;其二,即当地的土豪大族,这些人顾及身家,不会与朝廷相抗,只要许之以利,就可收为己用。”

        乘隙瞄了刘琦一眼,接着道:“其三,也是最麻烦的,就是诸侯军阀,简单说就是南阳的袁术和长沙的孙坚。这两人,有兵有马,决不会轻易交出荆州的控制权。不过还要感谢董卓帮你的忙,把他俩都引到洛阳来了,趁他们后方空虚,一举端了,那大事可成。如果不想正面冲突,那等令尊控制大局后,封他们个太守当当,也算给足了面子。”

        刘琦经周瑜提点,立时茅塞顿开,当下没口子的称瓒:“公瑾,你这一席话当真是字字珠玑,一下子就点醒了我。佩服!佩服!”

        周瑜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声作谦,看了看天色,道:“伯瑗,时候不早,已经送得够远了,我们就此作别吧!”

        气氛顿时沉重起来。

        二人一路上虽有说有笑,但谁都不去刻意触及分别的话题,等真的到了这一刻,不舍之情还是油然而生,心中均不好受。

        刘琦点点头,低声道:“你先走吧,等到看不见你了,我就回去。”

        周瑜抱拳行礼,又牢牢的对着刘琦了看半天,似乎想把好友的样子深刻进脑子里,才拍马离去。

        刘琦目送着周瑜远行,直到走出视野,才牵着马往回走,手上的马鞭无意义的乱挥,心中涌起阵阵失落。

        刚到家门外不远处,就看到管家刘福站在门口,四处张望,见到刘琦回来,赶忙跑过来道:“少爷,你总算是回来了,小的正倒处找你呢。老爷吩咐了,要你一回家,就立刻去书房见他。”

        刘琦翻身下马,顺手把马鞭抛给刘福,随口道:“知道找我什么事吗?”

        刘福道:“小的不知。不过下午府里来了位客人,一直和老爷在书房呆着,没出来一步。之后,老爷就吩咐找少爷您了。”

        刘琦心中诧异,整了整衣衫,就往书房赶去。刘福跟在后面侍侯周到,不停帮刘琦掸着身上灰尘,直到书房外,才道:“老爷,少爷到了。”

        “琦儿进来。刘福你去忙吧。”刘表的声音听不出异常。

        “是。”刘福退下。

        刘琦推门而入,行礼道:“父亲。”房中除刘表外,尚有一人在旁,想必就是那客人。

        刘表指着身边的男子,道:“琦儿,这位是蒯越蒯先生,也曾是为父的同僚。”

        刘琦恭身道:“刘琦见过蒯先生。”

        蒯越也起身回礼:“不敢,蒯越见过公子。”

        “公子?”刘琦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称呼,不禁打量起眼前人。这蒯越相貌俊伟,身材高大,魁杰而有雄姿,最吸引人的,是他举手投足之间,有一股世家子弟独有的风范,想来定是出自名门。

        刘琦观察着蒯越,蒯越也同时在细看着眼前的少年,他来此是有家族要事与刘表商议,可刘表一听之下,非要等刘琦回来后,听了儿子的意见才做决定,蒯越曾被何进辟为东曹掾,与刘表共事过一段时间,深悉刘表的才略,见其对刘琦的如此重视,也勾起了蒯越的好奇心。

        “当然是称呼‘公子’了,在下不久之后,就是刘大人的臣属了。”蒯越彬彬有礼。

        “‘不久之后’?”刘琦醒悟过来,先请对方坐下,自己再入座,“先生是特意为荆州之事而来?”

        蒯越脸上闪过笑意,点头表示肯定,心中也赞叹刘琦的心思敏捷。

        刘表道:“异度,人已经到齐了,就开始吧。”异度是蒯越的表字。

        “是。”蒯越理了理头绪,“在下前来,其一,是祝贺刘大人担任荆州刺史;其二,如今荆州纷乱,想必大人也有为难,在下是奉了兄长蒯良,也就是蒯家家主之命前来,以示愿为大人治理荆州分忧。”

        刘琦笑问道:“蒯先生,家父获任荆州刺史,不过是三两天的事,可荆州距京师足有半月路程,先生是未卜先知,还是可以日行千里?”

        蒯越道:“二位有所不知,自原刺史王睿被杀后,家族就猜想朝庭必会另派官员接任,故家兄早就命我进京,以便打点一切。”

        刘表父子对视一眼,心惊这兄弟俩的手段。

        刘表借饮茶掩饰自己的脸色变化,定了定心境,问道:“那异度想如何与我合作呢?”

        蒯越客气道:“‘合作’还不敢当,只是荆州局面紊乱,而大人又无一兵一卒可用,故我蒯家愿向大人效忠,助大人平定荆襄。自然,也希望大人能给予一定的回报。”顿了顿,又补充道,“在下此次也代表了荆州另一大族,蔡家的家主蔡瑁,蔡家也愿助大人一臂之力。”

        “既然愿出手相助,我父子自也不是小气之人,理当有所回报。”刘琦满口子空话,就是不落实到底回报些什么,“只是小子有一事不明,还希望蒯先生不吝赐教?”

        “不敢,公子请讲,在下知无不言。”

        “南阳袁术,出身名门,四世三公;长沙孙坚,江东猛虎,威名素著。此二人有将有兵,声望又隆,而家父除了个刺史的空名,其他的一无所有,若投效于他们,大事易成。又何必跑来洛阳,找上我们呢?”刘琦很现实地问道。

        蒯越直呼厉害,怪不得这小子被刘表看重,一下子就看穿了自己心中图谋。

        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孙袁两家什么都有,不必借重于蒯家。而刘表不同,既无兵马,又是外来人,不依靠当地氏族,根本难以立足荆襄。两者相较,帮前者只不过景上添花,助后者则是雪中送炭,其中利益所在,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可蒯越当然不能就这么明说,幸好他早备有说辞:“袁公路量小无度,孙文台有勇无谋,皆非可以托身的明主。而刘大人则……”

        “好了,异度,”刘表笑着打断他,“好话就不必多说了,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即可。不过,你们既然能看中我刘表,于我来说到底也是件好事。我也可保证,若真能扫平荆襄,决不会亏待你们。”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911/9403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