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边寨风云 > 第75章捐出大洋

第75章捐出大洋


历史的遗迹经不起愚昧行动的摧残,本该记忆的事实在愚昧行为的冲击之下荡然无存,笔者在写作这部长篇小说的时候,曾经有过寻觅,有过细心的寻觅,但是无论笔者怎样努力,失去的的历史遗迹再也没有找回来了,我找到的只是内心里的一种失落,只是内心里的一种疼痛,我把这种疼痛长久地埋在我的心底里。

        到了现代,到了今天,云里县人,那些生活在山间角落里的云里县人,在金钱这个世界性的幽灵面前渐渐地失去了曾经拥有的抗战情怀,把曾经拥有的抗战情怀忘记到了毫无保留的程度。

        杨问梅晓得赵唯城也不容易,就在心里打消了又一次骂他的想法,说:“你派人去平坡大桥下游找一找,看一看,尽量把死掉的骡马找回来,弄干净,送到修路工地,以此来改善民工的伙食,上面拨出的钱已经不多了,再有,就是拿着钱也买不到物资,我们总不能叫民工把钱当肉吃吧?”

        赵唯城有点迟疑,说:“云里县人吃驴子肉,不吃骡马肉,我看这事就算了吧?”

        杨问梅不信村民在生活陷入绝境的时候,还能保持从前的国有的生活习惯,说:“人到没有东西可以吃的时候,不要说骡马肉,连苍蝇肉都敢吃,你先去把死骡马拖回来,弄干净,如果村民不敢吃,我带头先吃,我来做示范动作,总之要尽量让村民保持体力,叫没有体力的村民去修公路,是天空里的云,说散去就会散去。”

        赵唯城走了出去,他请茶马石派出了五个宪兵,赶着十几匹骡马来到平坡大桥下面,顺云里江而下找了半天,到底找到十几匹死骡马,还有几驮物资,叫活骡马驮了死骡马,几个人背起物资,赶着骡马回到云里县城,叫来几个村民,连夜把骡马弄干净,于第二天上午送到了修路工地,以驴子肉来掩饰真相。

        修路民工心里虽然明白,但是他们中没有哪个愿意揭露了赵唯城的谎言,只管煮了骡马肉,吃到了肚子里,然后到工地上去干活,在生活物资极度短缺的时代,再来讲生活习惯显得有些多余,而且也不符合时宜,修路民工不想做显得多余而又不合时宜的事情,他们只能屈从于现实的存在。

        现在来说边寨村民修路问题。

        分给边寨村民的修路款越来越少了,杨楚林心里十分着急,好在出门的时候,杨楚林已经想到工地上可能会用到钱,把李云生悄然送给他的十块大洋带到了工地,又担心走路时大洋碰大洋会弄出了响声,被别人晓得自己带着大洋,面临着被打劫的危险。

        杨楚林在出门之前用稻草搓成的绳子把大洋捆起来,李云彩看见,说:“不就是去修公路么?带大洋干嘛?现在世道有些不平静,土匪强盗又多,就是平常人看见你带有大洋也会见财起意谋害你的,你这样做是想叫我第二次做寡妇,被人家骂我克夫,导致我的名声不好听,不好在村里做人。”

        在李云彩面前,杨楚林非但硬不起来,相反,他还显得很温柔,他听了老婆的话语,感觉老婆的话虽然有些不中听,但是老婆的心却是很好的。

        男人是坚强的,有时候又是脆弱的,他们在心爱的女人面前有时候会显得很脆弱,这样就会得到女人的关爱,而女人则从关爱男人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有些女人甚至因此而飘然起来。

        有些女人以为自己的关爱打动了男人的心,随后更加关注起男人来,最后她们达到了依恋男人过生活的程度,她们把这种情愫叫做事情,爱情往往伴随着痴情女人的一生,被渲染到了极致。

        李云彩年纪比杨楚林小十余岁,然而在她的心里自己并不具备什么优势,农村女人白天要到地里干农活,回到家里要做饭带孩子,晚上还要给男人当马骑,男人什么时候想骑,女人什么时候提供,她们从来不会拒绝。

        过度的劳累促使云里县农村女人比男人要更出老相,好在云里县男人晓得其中的原因,他们对出了老相的老婆不仅爱戴,还特别关心,至死不离不弃。

        李云彩晓得自己虽然比杨楚林年轻十余岁,但是,李云彩并不以此做为资本,把自己小杨楚林十余岁的事情做了忽略,保持了谦逊的心态,杨楚林不仅得到了生理方面的满足,还得到了心理方面的满足,在心里萌生了对李云彩的爱意。

        杨楚林听了李云彩的话,嘿嘿而笑,说:“我说把这些钱给你和姑娘买衣服穿,你不要我买,丢在家里这么长时间也没有用掉,现在世面上开始用纸钱了,这些大洋怕是不值钱了也难说,再说现在这世道,原本日子就很难过,偏偏日本人又打了进来,今后的日子或许会更加难过,命丢了兴许都不晓得,我看还是拿出来的好,看看能不能把大洋兑换成纸钱,我先带上,遇到什么好东西就买了回来,我们自己不用,给姑娘用也是好的,钱这东西如果不用就不是钱,而是纸,把纸放在家里能有什么好处?”

        在边寨,女人向来奉行夫唱妇随的生活原则,渝晓梅这样做,渝琴这样做,李云彩也这样做,她们把男人的位置看得很高,高到什么程度?高到碧空之上。

        女人把自己的男人看得很重要,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们死了以后要入夫家的祖坟,她们不愿意在死了以后没有名分,没有归宿,对老公往往退让三分,甘愿做老公的帮手,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种现象在边寨继承着,延续着,看起来倒也和谐,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没有人会去质疑其中有什么不好。

        李云彩听了杨楚林的话,感觉老公说得在理,笑了笑,说:“我这是在关心你,你晓得不?你呀,以前还聪明,自从跟我再建了家庭以后就变得不聪明了,都是我的错,是我把你变得愚蠢起来了。”

        “这怎么能怪你呢?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人老了,脑筋不够用了,自然是变得愚蠢了,有什么奇怪的?”

        杨楚林说过这话,把大洋缠在腰间里,在外面捆上一根粗粗的腰带。腰带是边寨男人常用的东西,女人在收了苎麻以后退掉麻皮,把麻皮放到水中浸泡十余天,捞起来,加入石灰或者火碱,放在平整的石头上,用棒槌使劲地捶打。

        等到麻皮变得柔软起来时,她们把麻皮拿到竹竿上晾干,取下来做成丝,拿到大腿上用力地搓成线,最后把线拿到织布机上,或者做成布匹,或者做成毛巾,通常情况下,做老婆的往往会给老公做一根粗粗的腰带,其作用是用来洗澡和揩汗,还可以在挑重东西的时候,保护腰杆不受伤害,腰带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物件。

        杨楚林把大洋收好,跟老婆道了别,来到边寨本主庙前,汇合村民,随后去了太平,进驻八达河畔,开启了修筑滇缅公路的旅程。

        现在,村里民工遇到了资金不足的困难,杨楚林顾不得这些大洋带有羞辱自己的意味,当即拿了出来,他把几个青年叫到身边,说:“你们几个到太平街去一趟,把这十个大洋换成纸钱,买几个猪脑壳回来打牙祭,他娘的,既要马儿跑得快又不让马儿吃得饱,我都有些弄不懂了,你们快去快回,莫要在路上耽搁。”

        几个青年接过杨楚林手中的大洋,脸上现出既惊讶又疑惑的神情,他们惊讶杨楚林身上会带着十个大洋,惊讶杨楚林会把十个大洋用在村民修建滇缅公路上,这是什么品德?这是无私奉献的品德,这是值得敬仰的无私奉献的品德。

        几个青年怀疑杨楚林的十个大洋来路不正,杨楚林以前是个马锅头,行走古道,购买村民手中的山货,卖出村民所需要的货物,赚取两头的利润,赚到钱是很正常的,但是杨楚林孩子多,开支大,家里能有三两个大洋就不错了,现在杨楚林拿出了十个大洋,能不令人产生怀疑?

        杨楚林拿出了十个大洋,这是他的全部积蓄?还是部分积蓄?如果是全部积蓄,还可以说得过去,如果是部分积蓄,就是问题了。

        许多年前,杜黑贵偷了罗伍顺家里的一百个大洋,杜黑贵在罗伍顺的追杀过程中跳了石门山舍身崖,至死都没有说出一百个大洋的下落,现在杨楚林于突然之间拿出了十个大洋,这十个大洋是不是杜黑贵送给他的?是不是杜黑贵送给他的大洋中的一部分?

        几个青年心里充满了疑惑,在场的民工,除了李云生,他们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过了几天,李云生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他拿出了比杨楚林还要多的大洋,两人的举动令村民大感意外,他们在这个时候,才晓得边寨村里藏有太多的闷头财主。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25313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