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乱世边寨风云 > 第76章砸死野猪

第76章砸死野猪


几个青年接过杨楚林递过去的十个大洋,他们的心里既惊讶,又怀疑,他们兴致高昂地走向太平街,把大洋换成了纸钱,然而手里拿着纸钱,却买不到可以吃的东西,李天明望着手里的纸钱,心情显得格外沉重。

        李天明说:“现在工地上有这么多人,不要说肉,就是平常吃的包谷也是极为稀少了,要想买到肉,我们只能去山里,可是山里具体是哪里呢?罗师白地,对,我们到罗师白地去看一看,我以前听人说那里的牲口多得要命,一石头砸过去,不是砸死一头猪就是砸死一只羊,至于鸡鸭,砸死的就是一群。”

        罗师白地属于云里县顺濞乡管辖,位于老和尚山深处,跟太平乡背靠背,站在老和尚山上可以看到这两个地方。

        在云里以及周边县份全面派出民工修筑滇缅公路的时刻,罗师白地自然不能例外,村里也派出了大量民工,生活物资也是极度的短缺。

        李天明以前听人说起过罗师白地,说罗师白地村民喜欢养牲口,牛羊多得很,现在来到了太平街,眼看未能买到猪肉,当即想起了罗师白地。

        几个边寨青年希望自己能在罗师白地买到一些猪肉,改善村民伙食,使得村民有力气干活,争取早一些把滇缅公路修好,然后回边寨展生产,把多余的粮食捐给云里县政府,运到抗日前线。

        同行的几个青年心里没有主意,他们看到李天明说起到罗师白地去买猪肉,当真以为罗师白地是一个满地生猪乱跑的地方,附和答应,几个人翻山越岭,费尽精力来到罗师白地,然而,他们失望了。

        罗师白地除了老弱病残,没有几个成年人在家,村里的牲口几乎被杀光,都被送到了修路工地。

        李天明看到这种情况,心里灰灰的,仿佛没有装修过的垛木房,内外都是空的,说:“这是什么样的情形?既然叫我们来修公路,又不提供足够的生活物资,快要被饿死了,还能修公路?走,走,我们赶紧回去,等会儿没有了力气,想回去都困难。”

        李天明感觉到了一种空旷,一种无比的空旷,随即在的眼里,景致也变得空旷起来,变得无比空旷起来。

        世上的事情是凑巧的,有时候凑巧到不能再凑巧的程度。几个人沮丧地离开了罗师白地,走山路回八达河,山路上方突然出了一阵巨响,李天明意识到出现了山崩,赶忙叫几个人躲避,说:“赶快跑,垮山了!”

        李天明说完话,率先向侧面跑去。

        长期生活在山里的人们,面对山体垮塌,总会有应付的办法,那就是朝侧面跑,如果朝下方跑,人跑不过泥石,有被泥土埋没的危险。

        泥石以极快的度朝下落,几个人听到李天明的呼喊声,赶紧朝侧面跑。

        这时候,两头野猪从飞落的泥石里跑了出来,跑向侧面,或许是躲避不及的原因,两头野猪被泥石砸伤了,跑到几个人面前时猛然倒下,头伸进泥地里,屁股朝向天空,不停地哼叫,样子很狼狈,也很滑稽。

        踏破铁屑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几个青年看见两头野猪受伤,岂有放过它们的道理?他们赶忙俯身拿起石头和木棍,朝两头野猪一阵猛打,把两头野猪打死,正想扛起野猪回八达河时,李天明说:“等等看,既然有大野猪,兴许还会有野猪崽,请你们想想看,这里为什么会有两头野猪?可以肯定它们是两口子,在这里做了窝,繁殖了小猪崽,我们何不把小猪崽也捉了回去?”

        几个青年左看看,又瞧瞧,到底瞧出了端倪,他们扒开泥石,找到了一个山洞,看见山洞里有四五头野猪崽挤在一堆,李天明扯出来一头,是死的,几个青年接连扯出来几头,也是死的,这些野猪崽没有被泥石砸中,怎么会死呢?是不是它们看到父母死了,晓得自己难以长大了,心里悲伤,就在洞里自杀了?

        李天明沉思了一阵,到底晓得了野猪崽死亡的真相,说:“泥石从上面崩落下来时堵住了洞口,洞口里面没有了空气,野猪崽于是被憋死了,人们常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没想到野猪也是这样的情形,大难临头时做父母的连儿女都不要了,只管自己逃命,看来牲口的性格跟人有些类似,都是自私自利的家伙,你们赶紧找,看看还有没有?我不信只有五头,我家里的老母猪去年一窝就生了十二只。”

        云里县村民说话,有时候会把几头猪叫做几只猪,随便怎么叫旁人都能听得懂,有些人干脆把头换成了只,李天明就是这样,把几头猪叫做几只猪。

        几个青年听了,没有怪异的感觉,因为他们心里也是认同这种说法的,平时也是这样说话的,说习惯了话,本身就是一种习惯。

        有一个青年拿起一根木棍伸进洞里,搅动了一阵,但见洞里传出来稚嫩的猪叫声,跟着跌跌滚滚地跑出来一只野猪崽,跑到几个人脚下,跑不动了,用眼神望着站在面前的几个人,眼神是极度的凄楚,是极度的恐惧,是极度的无奈。

        几个青年抬起脚,正想踢向小野猪崽时,李天明赶忙出声制止,说:“不要打死这只野猪崽,我们把它捉回去养大了再杀吃,何况这只野猪崽现在没有了父母,没有了兄弟姐妹,很可怜,我们做人的总是要朝好的方面想,千万莫要做赶尽杀绝的事,老天在看着呢!到时候要遭报应的。”

        几个青年听李天明说老天在看着他们,看着他们做赶尽杀绝的事,生怕以后遭受老天的报应,不会有好下场,当即停了下来,一个人把野猪崽拎起来,头朝下,屁股朝上,说:“我们不打死这头野猪崽,这么可爱的野猪崽,我们爱都爱不过来,怎么舍得把它打死了呢!我们不做赶尽杀绝的事。”

        边寨村民在八达河畔修建了临时的住房和临时的厨房,两百来号人吃饭,尽管物资是极度的短缺,但是不管哪天,总会有一些汤汤水水剩下来,用这些汤汤水水,足以养大这只野猪崽。

        几个青年听从了李天明的提议,他们背起死野猪,抱起这只活下来的野猪崽,走向八达河工地。

        或许感觉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兄弟姐妹,独自难以生存,猪野崽把生存下去的期望寄托给了这几个青年,收敛了固有的野性,表现得乖巧,温顺,谦恭,他安静地趴在李天明的怀里。

        过了太平街,上行至八达河工地,几个青年把死野猪交给了杨楚林,说了经过,杨楚林赶紧叫负责做饭的女人把死野猪收拾干净,说:“把这只野猪崽好好地养起来,我跟大伙儿说,你们可以欺负人,但是你们不可以欺负这只野猪崽,人家没有了爹妈,没有了兄弟姐妹,是一个孤儿,大老爷们欺负一个孤儿能有什么意思?一点意思也没有。”

        杨楚林说过这话,把小野猪崽交给了李云生,叫他好生把野猪崽养大,养大以后杀了,以此来改善村民的生活。

        李云生晓得杨楚林这样做是在间接骂他身上带有一种野性,跟野猪是同一种性格,然而李云生没有把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总归是自己得罪了杨楚林,在有机会补过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补过呢?

        李云生笑着接过了野猪崽,在自己住处的背后给野猪崽建了一个窝,把野猪崽养了起来,这里不再表述这件事,接着说李云生的事情。

        李云生看到杨楚林拿出了十个大洋,在心里感叹杨楚林有定力,有节约精神,那么长时间了,也没有用掉这十个大洋,直到这时候才拿出来用。

        村民或许会在心里怀疑杨楚林拿出十个大洋,是家里大洋中的一部分,但是李云生没有怀疑,他断定杨楚林只有这十个大洋,不可能再有大洋,杨楚林虽然能够赚到钱,但是家里开支也大,不太可能有余钱。

        李云生不晓得,在杨楚林的心里,这十个大洋是李云生对他的侮辱,是李云生在欺负了他老婆之后对他的所谓补偿。

        如果不是生活十分艰难,杨楚林是不会接受这十个大洋的,男人的脸面和尊严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是要靠自己去保护的,杨楚林走南闯北,见证过无数事情,在他的心里,自尊自爱永远比大洋更为重要。

        杨楚林自己不用这十个大洋,不等于不能用这十个大洋,他需要转换一种方式,把自己不想的钱转换给别人用,杨楚林最后默认了这种转换方式,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跟大洋过不去。

        渝晓梅得急病死了,杨楚林过了几年单身生活,李云彩随后走进了他的视野,走进了他的生活。

        第77章陷入困境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13/113144/4825788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