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喜忧参半
鉴于事先的约定,皮雅利并没有把与王大头的交易详情向同伴们详细讲清楚,此时见到了武器才放心大胆的和盘托出。
“……皮雅利兄弟,只是租用港口吗?请不要多想,我觉得条件有点过于轻巧了,背后说不定会有其它目的,必须谨慎一些。”
对于皮雅利所说的交易代价,在座的所有马穆鲁克贵族和贝都因部族首领都觉得不太靠谱。租用港口抵偿武器费用根本算不上条件,而是理所应当。
马上有人提出了疑虑,事出反常必有妖。大家就要拿着武器去和奥斯曼守军拼命了,冒这么大险不能连能获得什么、又要失去什么也没搞清。
“我也曾这么问过,片甲不留先生详细回答了,我认为比较合理。他说他是日本人,早年受雇去葡萄牙商船上当领航员,逐渐成为了船长。
后来他在吕宋岛买了块地,与大明华人一起种植烟草,还成立了烟草公司,专门售卖雪茄烟。生意做得很大,从日本、大明帝国、大城、缅甸、莫卧儿帝国、波斯,到葡萄牙、荷兰和英格兰都有生意。
但是在红海遇到了大麻烦,奥斯曼海军不仅扣押了他的货物,还以贩卖烟草的罪名将船长和货主全都绞死在吉达港。
很不幸,货主正是片甲不留先生的弟弟,这也就解释了他听闻我们的遭遇之后为什么会慷慨的大力协助。
如果能给奥斯曼人找点麻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获胜,他不光能为弟弟报仇,还可以利用苏伊士港扩展雪茄烟业务。”
皮雅利对于这个问题并不陌生,因为他也曾这么问过。两人虽然算的上生意伙伴,私人关系不错,但这种事已经超出了普通朋友能提供帮助的范畴,要说无所图真没人信。
果然是有所图,不过片甲不留图谋的东西与自己毫无关系。不对,也不能说毫无关系,至少在对付奥斯曼人的问题上是高度重合的。
“雪茄烟是好东西,能让人的这里安静!”听了这个解释,在座的人大多表示认可。按照伊斯兰教法规定是不能抽烟的,可贵族们只是表面上遵守,到了家里就没那么虔诚了。
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就在满屋子人都陷入短暂沉默之际,贝都因部族长老穆哈穆德却赞美上了,还是公开的。
“不管他是为了什么,都是我们的朋友。皮雅利兄弟,现在是不是可以把货物接上岸了?”但在场的众人谁也没露出不满神色,都在关注着那批在海上飘着的枪炮。
倒不是他们看不起这位长老,而是贝都因人比较特殊。他们虽然也属于穆斯林,却过着纯粹的游牧生活,常年游荡在沙漠戈壁之中,除了家人和骆驼几乎不与外人交往。
越是封闭的族群越不在乎外人的看法,贝都因人很虔诚,但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理解。在艰苦的环境下,没有遵循所谓的条条框框,该吃吃该喝喝该抽抽,没人因为这些而把他们视为叛教者,但也没什么外族愿意接近。
“帕迪沙阿,城北守军抵抗的最不积极,如果可以给我多调20门火炮,10天内破城的可能性比较大!”就在王大头的商船抵达苏伊士港第20天,穆拉德四世在巴格达城外也有所收获。
近一个多月的围攻并没有用全力,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奴隶炮灰冲锋陷阵。看上去挺热闹,实则是在佯攻,旨在试探守军的弱点。
“30门,我给你30门火炮,还有2000近卫军团,10天后把北城拿下来……做什么?谁让你进来的!要做什么!”
闻听手下找到了巴格达城的弱点,穆拉德四世万分得意,刚想给将领们讲一讲更具体的指示,结果帐外黑影闪动,一名衣衫不整、风尘仆仆、头上插着根黑色羽毛男人闯了进来。
“尊敬的帕迪沙阿,我是来自埃及的信使,效力于侯赛因帕夏。这里有他的亲笔信,非常紧急!”原来是名来自埃及的西帕希骑兵,不过多了根黑羽毛就变成了信使。
“……该死的马穆鲁克!该死的侯赛因!你离开苏伊士时城里是什么情况?”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一页纸,但穆拉德四世的反应很激烈,脸色肉眼可见变红,呼吸急促,脖子上的青筋凸显。好不容易压制住内心的起伏,可语气却怎么也平缓不下来。
“我没有见到侯赛因帕夏,信是由卫队长送出城的。当时他身负重伤,血流了一马背,只说让我用最快速度把信送到巴格达城外,亲手交给尊敬的帕迪沙阿。”
被帝国苏丹如此凶狠狠的追问,信使不由自主的开始紧张,说话变得结结巴巴,还有些颠三倒四。好不容易才把顺序捋通顺,却忘了回答重点。
“帕迪沙阿在问你苏伊士城里的情况,把看到的、听到的仔细说清楚!”
这时帐内的将领说话了,他从穆拉德四世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上看出了危险,生怕这位性格刚猛的苏丹抽刀把信使砍了,那就什么都问不出来了。
“听卫队长说,叛军大概有2000多人,由几位贝伊指挥,在好几个地方毫无征兆的同时叛乱,围困了军营和帕夏府。他带着卫队从房顶冲出来,抢了叛军的马才冲出包围,但身上中了两枪,应该活不成了。”
有了旁人劝说,信使稍微安定了点,一边想一边说。但也只能是听到的,他驻扎的营地在城外,根本没见到任何叛军,更不知道城内的情况。
“2000多人就能包围军营和帕夏府?难道当地的军队都是赤手空拳,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叛军!”对于这个解释,穆拉德四世仍旧很不满意,继而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而且很关键。
此时必须搞清楚叛军的规模,如果能靠当地以及周边的西帕希骑兵弹压住,就没必要千里迢迢派遣帝国军队过去了。到底因为什么叛乱,是谁的责任,可以等巴格达战役结束之后再慢慢讨论。
(本章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84051/84051576/1213980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