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麻衣探案 > 第一回:开封书肆

第一回:开封书肆


引言:游侠

游侠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对政治、社会产生了不同的作用。

游侠在战国、西汉时期盛行,战国四大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都仗义疏财、具有豪侠之风。而另外崇尚兼爱、非攻的墨家,则是一直传承着兼济天下苍生的理念,在战国时候,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唐朝游侠之风和游侠文化思想,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是影响极其深远的。从初唐以李白、王昌龄等为代表的游侠诗歌、绘画等,到中唐及后唐的唐传奇、小说等,都有着太多描述游侠的佳作。

那么,到底什么是侠?游侠是什么样的社会面貌呢?游侠可以是士大夫里偏向尚武的一类,作为一特殊的社会人群。游侠很多时候做的是刺客的事情,但是和刺客又有着不同,刺客,顾名思义,是对受人雇佣怀挟兵器进行暗杀之人的称谓。而侠除了感人恩义、忠义所托,不惜牺牲外,他们明大义所在,绝不盲目信于雇主的指派,充当低级杀手。

更多的是儒家、墨家思想下,出于墨家,入于儒家。故人有言: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而游侠则儒墨风格,历代墨家巨子均以急天下之难,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主张以富济贫。

总之,墨家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勤生薄死,不惜以身报之的行为,还有渴望平等相待,嫉恶如仇,在墨家看来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在常人看来就是侠之行为。

墨家在春秋战国时,其学说、主张和行动,都赫赫有名,后经过历代的洗礼,墨家慢慢衰败下去。到了隋唐时期,理想主义的墨家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已经在社会上没有其影响力了。

而我们的故事,也正是和墨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开封

定都开封后,朱全忠对开封进行了大规模的建造工程,才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开封已经有了都城的感觉。宏伟的建筑,宽阔的道路,巍巍的宫墙。

其实,开封早在战国时候,就已经是都城了。当时不叫开封,而是叫大梁。那时交织着毁灭和新生的时代,那时个大师辈出的时代,那时个文明在灿烂中碰撞的时代,它就是百家争鸣的的战国时代。在战国最让人们耳顺能详的故事之一就是“围魏救赵”而围的“魏”就是魏国的首都大梁。

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时代,而在战国第一个强大起来的就是魏国。魏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两代人的努力,通过变法改革,任用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国力逐渐强盛,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诸侯国。

陈御风闲来无事,便会带人在开封到处转转,是不是会想起,在春秋战国时候辉煌一时的大梁城,经过千年的洗礼,这时应该就沉睡在开封几十米的黄土之下。有时他是带着余天衣,有时是童遥,也有时候是何闫子秋。可每次闫子秋看陈御风的眼神都有些躲闪,陈御风自然也明白为什么,可在儿女私情上,他似乎并没有喜欢谁,而是和闫子秋在一起,他觉得温暖,他每次讲古论今的时候,闫子秋静静的听着,一脸崇拜的眼神,让他觉得心里暖呼呼的。

开封的四周都是平原,而土质良好,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由于受到黄河水冲积、淤积等影响,使得开封周围河泽密布。附近还有济水、颖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大力发展了农业灌溉,开封一带成了当时中原农业最发达的富庶地区。

随着农耕兴旺,工商云集,店铺林立,形成了当时天下第一大市——魏市。魏市分为老市、新市两个城区,未做魏都前的市区叫老市,做了都城后扩展的市区叫新市。经过一番发展,老市街区便成了私市交易的大市场,当时一切不受官府控制的货物都可以在区域交易:丝绸、衣物、珠宝、家具、车辆、牲畜、五谷、并各种日用器物分做了几条大街,琳琅满目,市声如潮。新市却被民间称为“官市”,举凡官府控制的物品都在这里交易。

在官市有许多商家,虽然熙熙攘攘,喧嚣异常,但是陈御风还是喜欢闲来无事的时候来这里逛逛,逛并不一定要买东西,在逛的过程中,陈御风可以看来来往往的人,通过骨相判断,他们是做什么的,从他们的气色上看,过得好不好。这几年,虽然战乱不断,但是从人民的脸色中,陈御风也感觉到了难得的安定。

更多的时候,陈御风喜欢坐在御风楼的楼上,喝着各地的茶叶,有闽地的,也有南召的,喝茶的时候,他喜欢用烧得滚烫的泉水冲开,然后茶水还在有些烫的时候,咕噜噜喝得直响,几盏下去,便觉得后背生津,舒坦异常。

这天,陈御风、余天衣和闫子秋三人坐在二楼,看着来来往往的人。陈御风又玩起了老游戏,说道:“我们猜几个人,看看准不准?”

历来在猜人的时候,最后去落实是否正确的就是童遥,童遥在楼下听到也是哑然失笑,摇摇头。

这时,一个书生打扮的人,沿着石桥正走过来,一身布衫,但走起路来不急不慢,头也是抬得不高,没有看周围,好像也不在乎周围的人和事,以及开封的景色。

“好,就他了,谁来猜?”陈御风说。

“我试试吧,此人年龄三十四岁,开封人士,从步伐上看,应该是练家子,走路不急不慢,不看周围事物,那是因为他今天有事情要办,他应该是从事文房四宝相关的生意往来的。”余天衣说道。

“几天不见,天衣,你的进步让我惊讶,童遥,你去核实一下,此人的身份,看看天衣说的对不对?”陈御风说道。

“先生莫要被他诳了,这个人余天衣认识的,他就是学步人书肆的老板李添荷,闲来无事余天衣经常去他的书肆看书喝茶的。”闫子秋鄙夷了一眼余天衣,说道。

“闫姑娘何必戳穿我呢?我正想打趣一下先生嘛。”余天衣愤愤的说。

“原来如此,天衣也学会诈人了,哈哈哈!”陈御风大笑,看着远去的李添荷的身影。

学步人书肆

最近这段时间,余天衣经常外出,平日里很少看书的他,竟然天天往书肆里跑,这不禁让陈御风赶到惊奇。

有时候,竟然连童遥都跟着去,一去就是大半天,有时候甚至很晚才回来,回来的时候还和余天衣喋喋不休的讨论书中的情结。讨论来讨论去,陈御风听了个大概,原来他们两人都在追着看传奇小说。唐传奇小说从唐朝中叶就开始流传,到唐末盛行,如今是大梁了,唐传奇小说依旧非常火,之前大多的是描写唐朝的事情,比如说聂隐娘啊,昆仑奴什么的,现在发展到春秋战国时候的四大刺客,汉代的游侠等等。

其实也不奇怪,盛世无侠客,乱世梦英雄。在这些年天下大乱,老百姓心中总是渴求出现一位英雄,惩奸除恶,劫富济贫,这也是天下百姓的梦想啊。

闫子秋好像对这个没什么兴趣,依然每天照顾好御风楼的生意,闲暇的时候,就会陪陈御风去钓鱼,去采药。几年过去了,闫子秋好像都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仵作了,闫子秋的父亲前些年也因病去世了,现在更多的时候,闫子秋把陈御风是当家人看待的。只是有时候觉得他像自己的父亲,时刻都在关心着自己,有时候又幻想成自己的爱人,可一直都是无法触摸的距离。

开封城不算大,没多久,陈御风便对每条大街小巷都非常熟悉,甚至通过青石板,泥土墙,触摸到开封的温度和脉搏。

学步人书肆在京运大街南段,位于闹市区与居民区只见,好像到了这里,一下子就位于动静分区的地方。左边依旧能看到南市的热闹和喧嚣,右边一座小桥,一下子就幽静了下来,一种禅茶一味的感觉呼之欲出。

这天,陈御风见余天衣和童遥都外出了,自己闲来无事,闫子秋正在把买来的杏花村封装窖存,于是一个人到大街上闲逛,逛着逛着就到了南市。

南市的热闹是有道理了,到这里差不多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都买得到。当然,长安鬼市的东西这里肯定是买不到的。据说开封也渐渐有了一些交易秘密的地方,陈御风还没去过。

南市有马戏团,远远就能听到小丑的锣声,还有狮子、老虎和马的臭味。菜市场也非常大,大到山珍海味,小到瓜果菜蔬,这里都能买到。绸缎庄、镖局、饭馆什么的都杂乱的一个接一个开着。开封,虽然在建,但是怎么能有长安的繁华啊。

说来奇怪,在一个巷子旁的一座三层高楼,陈御风看到了弄香司的字号。不管和当年长安的有没有关系,但有些东西自然是少不了的。在大街上闲逛着,陈御风并没有想进去一探究竟的想法,不知不觉就逛到了学步人书肆。

也不算是好奇吧,可一到门口,陈御风就觉得有一种想亲近的感觉。门口古朴之风,一杆大旗,上面一个遒劲的“书肆”二字。门匾“学步人书肆”也是有着张旭的骨体。整个书肆三层布局,一楼为卖书的地方,二楼是喝茶待客的地方,三楼是掌柜起居之所。

一楼书肆布局整个以“井”字布局,书柜上摆着成千上万的书,其中靠近门口的是最近新印制的连载传奇小说,此时也围着好多人在选看或购买,最后一排是一些上古独本,还有些竹卷,陈御风随意看了几本,都是颇具收藏价值的书,可老板并没有刻意的把这些书放在柜子里。当然,这些书寻常人也不大会来翻看的。

这里书肆的书咋一看很杂,基本上三教九流的都有,有高雅难寻得读独本,也有低俗下流的小说。这不就有一本取名《弄香记》,上面描写的竟然都是赤裸裸的各大州市寻欢作乐指南之类的,还取个挺文雅的名字。

也难怪余天衣和童遥会喜欢这里,果然是包罗万象啊。陈御风正在看着,忽然,一个看着眼熟的人过来给他打招呼。陈御风想了想,这正是那天打赌余天衣所说的李添荷啊。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6530/76530684/141413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