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第二卷:引子:蜀国宝藏
泥泞不堪的道路上,一匹骏马载着一个军士飞奔而过。
不远处已经是一片军营,但军士没有丝毫懈怠,狠狠的给马加了几鞭。这匹黑色的马一看也是奔驰了好些天,迈起的四蹄明显有些吃力了。
微弱的公元234年,公元234年,诸葛亮作好充分准备,发动十万大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他派使者到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南北策应,使魏国两面受敌。
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领魏军渡过渭水,也筑起营垒防守,和蜀军对峙着。孙权接到诸葛亮的信,马上三路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也厉害,他一面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的进攻;一面通知司马懿在五丈原坚持,只守不战。
诸葛亮等待东吴方面的消息,但是结果使他很失望:孙权的进攻失败了。他想跟魏军决战,但是司马懿始终稳守营垒,诸葛亮几次三番向他挑战没有用。双方在那里相持了一百多天。在这相持的时间里,诸葛亮由于过度辛劳,终于在军营里病倒了。
刘禅得到诸葛亮生病的消息,赶快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李福跟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问诸葛亮未来该怎么办?诸葛亮说:“可以由费祎接替。”
“丞相,丞相,皇上要问的是那笔财宝藏哪里了?”李福还想再问下去,诸葛亮闭上眼睛不回答了。没几天,这个年纪才五十四岁的丞相终于在军营里去世。
李福感到很失望,因为他想问的一件事情,诸葛亮并没有给他答案。回到成都,李福被刘禅狠狠的骂了一顿,刘禅也气得摔桌子打板凳的。但这事是诸葛亮悄悄藏起来的,一方面不宜声张,一方面知道的人也不多,一时间这笔财富就没有了踪迹。
那么,这笔财富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件事情起因还在十二年前,那是蜀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在东吴用吕蒙为将军,明里向关羽示弱,让关羽与曹军交战,暗地里悄悄渡江,一举夺了荆州,关羽被杀。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师讨伐东吴,起初连胜,后被陆逊找准时机,一把火把刘备大军烧得一败涂地,刘备也病死在白帝城。
而在白帝城,刘备死之前找了诸葛亮做了托孤,希望诸葛亮能辅佐刘禅则辅佐,若不能辅佐则可取而代之。诸葛亮感恩涕零,承诺一定好好辅助刘禅。而就在这个时候,刘备有了一个主意,因为他一生奔波,知道创业的艰难,于是和诸葛亮做了一个约定,每年把蜀国国库十成中的一成悄悄的找了个地方藏了起来,为的一是以后以备战时所需,或者未来蜀国遭遇大难的时候应急之用,或者一旦蜀国灭亡,作为未来蜀汉复国之资。
诸葛亮主政蜀国的十二年中,每年都按照约定从国库中取出一成银两,悄悄的派身边最为紧要的部队把这些银两藏了起来。刘禅当然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诸葛亮声明这是刘备要求自己做的,也不便多问,就这样,十二年中,诸葛亮也藏起了一笔巨资。但是这巨资在什么地方,除了诸葛亮没人知道。
后来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李福就是奉刘禅之命,要问清这笔财富藏在什么地方,但是诸葛亮并没有说出答案,便死了。刘禅得知也非常懊恼,但把诸葛亮身边的人问了个遍也不知道藏哪里。
其实,诸葛亮把这个秘密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自己的后人,一份给了姜维。并且严厉告诫,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去寻找宝藏。而且世世代代都要保守这个秘密。
公元262年,司马昭召集群臣商量进兵灭蜀的事宜。他命邓艾和钟会全权筹备灭蜀之役。司马昭大举攻蜀的消息,姜维自然也知道了。他立即上表后主刘禅,请求增派援兵加强阳平关及阴平桥头的防守。刘禅看到后,先问问黄皓啊。黄皓向来迷信,来个“不问苍生问鬼神”,然后告诉刘禅,没事!刘禅这下子放了心,从此将姜维的动议束之高阁,连朝中的大臣都不告诉。大家莫知大祸临头。
不知道是黄皓不够虔诚还是他根本就拜错了菩萨,公元263年八月,魏军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后,在三个方向上同时发动了对蜀汉的大规模攻势。西路军由征西将军邓艾带领三万人进攻沓中,其目的是纠缠住蜀汉的主力姜维,使他无法支援东边;中路军为雍州刺史诸葛绪带领的三万部队进攻阴平桥头,目的是切断姜维增援汉中的道路,确实保证攻取汉中的成功;东路军为主力十二万人,由镇西将军钟会统领,分兵数路直取汉中,得手后继续攻击西川。三路大军共十八万人,互相没有隶属关系,统一由司马昭指挥。
这个时候的蜀军总兵力为九万多,其中大约五万由姜维率领,在沓中屯田;成都守备预备队有两万多人,后来断断续续派出增援各地。
面对魏军的三路大军,蜀汉按照既定部署放弃了汉中各个险要,退守汉、乐两城和阳平关。东路魏军主力顺利通过谷道后进入汉中平原后,钟会对姜维的城防战术采取了相当高明的对策。来了个围而不攻,只要限制住他们不出来捣乱就行。其余的十万大军越过两城后直扑汉中咽喉阳平关,姜维精心部署的城防战术,就这么被轻易化解。
姜维听说魏军进入汉中平原,再也不敢在沓中逗留,急忙撤兵去救援汉中。邓艾的责任就是纠缠住姜维,当即派出部队穷追,将这个无心恋战的姜维击败。
此后姜维原计划增援阳平关,但半路上得到了阳平关已经失守的消息。不得已,他转向白水关,并遇到了停留在此地的成都增援部队,商量之下,大家合兵一处,退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
邓艾见到姜维逃远了,当时就有了偷渡阴平直取成都的设想。他建议:“如今敌人已经元气大伤,应当趁此良机落井下石。我愿意率军偷越阴平小道,经德阳亭攻击涪城,这里离成都只有三百里。这样一来,如果剑阁守军回军攻打我,钟会的主力就可趁势强攻剑阁,若剑阁守军不回军,则涪城方面兵力不足将不是我的对手,我便在他肚子里大闹天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定能一举攻克益州。”
公元263年十月中旬,老当益壮的邓艾以精选的一万轻装士兵开始凿山通道,翻过海拔3000米高的摩天岭,穿越700里无人之地,开始了对蜀汉的致命一击。征途中艰险异常,邓艾本人身先士卒,在遇到险阻时裹着毯子从高处滚下,他的部下则是攀岩附葛,最终征服了天险,大约在十月底突然出现在江油。蜀汉本土多年不曾动武,防备松懈,江油守将突然见到魏兵从天而降后大吃一惊,手足无措之下没有抵抗而投降。
江油失守的消息报到成都,蜀汉震动,后主刘禅只好派出成都仅有的部队由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统领前去阻击邓艾军。邓艾一鼓作气大败诸葛瞻,诸葛瞻在乱军中战死。此后魏军畅通无阻,并且再也没有雄师天险阻挡。成都与剑阁的联络同时被切断。
这时的刘禅虽然还有南逃的想法,看到群臣都主张投降,泄了气,终于来了个少数服从多数下令投降,并下命令让姜维停止抵抗。
这时的姜维,正在撤退的路上。他听说诸葛瞻战死后就知道不妙,不知道刘禅会往哪里跑。原本打算撤退的钟会也重新出手,进占剑阁后紧追不舍。半路上姜维得到了后主刘禅的命令,也被迫举起了白旗。这时身负诸葛亮遗命的姜维,也知道诸葛亮曾经藏有复国宝藏的事情,于是想到了能否借钟会之手复国,但事情还没实施,就走漏了消息,钟会和姜维一同被杀。公元263年,魏国全面征服了蜀汉,称帝四十二年的蜀国灭亡。
而诸葛亮十二年藏起来的宝藏,自此就无人知道其下落。司马昭曾经旁敲侧击问过刘禅,一方面刘禅确实不知道这笔宝藏的下落,另外一方面刘禅为谋求自保,就用乐不思蜀的方式搪塞了过去。
奇怪的是,诸葛瞻和姜维战死后,一部分家将在战争中战死,一部分离开了巴蜀之地,当然还有一个分支的家族,在战争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悄悄的消失得无影无踪,别说是刘禅,就是后来派到蜀地的魏晋官员,都没有再找到这两个家族的消息。而这个十二年富可敌国的宝藏,就一直藏了下去,渐渐的就变成了一个传说,巴蜀之地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巴蜀那么大,没人知道诸葛亮当年藏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藏在什么地方。但是几百年来,依然有一些阴谋家和幻想一夜暴富的人,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来寻找当年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财富。
而时过境迁,唐玄宗在安史之乱逃入四川的时候,曾经专门派人寻找过这传说中的宝藏,只是还没有结果的时候,战乱平息,他又匆匆回到了长安,于是这寻宝的事情就再次没了下文。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6530/76530684/141413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