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第二卷第五章:勉王宗九
“先生,据我所知,现在这个蜀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的儿子能有什么好种?”余天衣说道。
“天衣你说的不错,王建年轻时是个无赖之徒,杀牛、偷驴、贩卖私盐,在百姓眼里是个不务正业的人,大家都很讨厌他,正巧他姓王,又排行第八,所以乡里人给他起了一个不好听的外号贼王八。后来又是投机倒把,见缝插针,苦心阴谋才让他得到了巴蜀这块肥沃的土地,而他更是骄奢淫逸,不顾巴蜀百姓安危。但天下大乱,这些也不是你我能左右得了的。”陈御风叹道。
“那先生为什么还去找这个勉王呢?”余天衣说道。
陈御风没有回答余天衣的话,转而问老里正:“老丈,这个勉王是什么来路啊?”
江小封说道:“勉王,也可以说是无冕之王,据说他是王建的第九个儿子,前面八个兄长的父母都是明媒正娶的,而这个勉王的母亲是被王建强暴后生下的勉王,后来王建也不好封,就给了他称号,叫他来勉县经营,但是并没有实权。因为是王建的第九个儿子,也就取名王宗九。正是有他的影响,勉县的县官什么事情都会问他,听他的意见,所以我们勉县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啊。”
“是啊,要是没有勉王,我们江家村也没这样的平静生活。”老里正旁边的一个后生说道。
宗九邀请陈御风见面的地方有些奇怪,并不是在县衙,也不是在勉县的城中茶楼或者酒楼,而是在定军山的山顶汉升亭上。
汉升亭顾名思义,就是为了缅怀当年黄忠将军在这里奋勇斩杀夏侯渊,为刘备取得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后刘备建立蜀国后就便下令在定军山山顶建了这个汉升亭,在亭子旁边竖着黄忠手握宝刀的雕像。而这个亭子俯揽勉县,当年法正正是在这个亭子的位置观察夏侯渊的军情然后用旗语告诉黄忠。
陈御风和余天衣到亭子的时候,朱侯陪着一个青年公子已经坐在亭子里了。亭子旁边有着一个火炉,火炉上正烧着滚烫的水,火炉旁边有一个茶盘,茶盘旁边正放着一个土陶的茶罐和茶壶。陈御风只是瞟了一眼,就知道这些茶具不一般,这些土陶都是汉朝的土陶,朴素中又透露着一种大气。
见陈御风到来,那个青年公子起身,说道:“御风先生应邀而来,宗九深感敬佩。”
“大乱之世,四处流荡,不值一提啊。”
四人在亭中做下,朱侯取水泡茶,一时之间也没说什么话,直到茶水泡好,亭中茶香四溢,滚烫的茶水顺喉而下,三盏下去顿时精神为之一振。
“宗九本不敢打扰先生仙踪,但确实有一事又不得不打扰先生。”
“勉王不必客气,有什么事情尽管只说。”
“先生久历天下,应该能看出仙踪天下大势一片混乱,大争大乱之世,最受苦受难的就是百姓。巴蜀锦绣之地,如今也难安稳,四周南诏、梁随时都有把战火燃进巴蜀之心。如果是有德之君,巴蜀能得到他的管治也是幸运。而如今有德之人何在呢?所以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先生相助,保巴蜀百姓平安,保巴蜀水土肥沃。”
“勉王,我只是一介野道,你说的这些我真不知道如何帮你。”
“先生,是我没说明白。这么说吧,先生是否听说过一个传说。关于蜀汉宝藏的传说?”
“恩,这个传说我大概听说过一些,说是当年诸葛亮藏下的一批绝世宝藏,但也只是传说而已。”
“先生,这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东西。”
“勉王何以这么说?”
宗九伸手做了个示意,说道:“先生,这个宝藏据我所知,就在勉县,具体在哪里我现在还不知道。这位就是诸葛亮先生的后人,为了避免被世人骚扰,改名叫朱侯。他是诸葛亮的第四十代孙。”
朱侯起身,向陈御风和余天衣行了个礼,说道:“先生,这批宝藏我们历代都有一个以口相传的东西,当时卧龙先生把这笔宝藏藏好后,只告诉了诸葛家的后人和姜维,后来蜀汉灭亡,姜家的后人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蜀汉皇帝流落在巴蜀的后人。于是这个秘密就有三家人知道了。”
陈御风问道:“既然这个传说是真实的事情,那那么六七百年来,难道没有人去寻找吗?”
“先生可能不知道,当年卧龙先生把这个秘密刻在一块石碑上,这个石碑后来随着蜀汉的灭亡就落在了姜维的后人那里。而姜家人和刘家人后来就居住在一起,相互通亲,姜家的女孩只能嫁给刘家的儿子,而刘家的女孩也只能嫁给姜家。互相之间表面上都守着这个秘密,暗地里都在互相较劲都在寻找这笔宝藏。”
“哦,原来是这样啊。”陈御风接着说道:“那这个石碑是不是坏了?不然怎么会一直没找到呢?”
朱侯接着说:“这个秘密本是先祖卧龙先生藏的,姜家的人和刘家的人自然没有悟道这里面的秘密。而我们诸葛家祖上为了逃避魏晋兵祸,后来迁离巴蜀,去了江南,直到唐朝时期才重新回到巴蜀的,只是祖上去了江南后,先祖卧龙先生的一些奇门八卦失传了,石碑几百年都在那里,但是就是无法明白上面的意义和线索了。”
“石碑?姜家?”陈御风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说的姜家后人,莫非就是江家村?”
“先生果然敏锐,姜家后人为了隐藏秘密,悄悄把姜姓改成江姓,并且在定军山脚下生活了下来。而刘家也悄悄改了姓,在汉水对面建起了柳家庄。”
“什么?柳家庄在江家村汉水对面?”
“是的,先生有什么疑问吗?”
陈御风忽然想到了那个逃离汉水的鬼影,难道这鬼影就是柳家庄的人?难道就是为了石碑而来?
“没有!你接着说!”
这时朱侯没有接着说,反而是宗九说道:“先生,我想请你帮忙找到这笔财富。但是这笔财富并非为我的私欲。而是为了巴蜀百姓。我和朱侯聊过,卧龙先生当年留下这笔财富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巴蜀百姓,本来这笔财富就是巴蜀百姓的,现在如果能用这笔财富保护巴蜀百姓免于战乱,我想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
“恩,勉王说得很好,我也很感动。可是这几百年都没法找到的秘密,我且不说有没有这个秘密,就算有秘密,我又如何能找到呢?我想要让勉王失望了。”
“先生难道置巴蜀百姓于不顾?”宗九说着都给陈御风跪下了。
“天衣,我们走!”陈御风说完也不去扶宗九,径直走下汉升亭。随后骑马准备回江家村。
“先生,我看勉王言辞恳切,你为什么拒绝呢?”余天衣在路上的时候问道。
“天衣啊,你看我们才到江家村一天的时间,就出了那么多的事情。你难道没觉得这也太巧了吗?”
“先生,你的意思是?”
“不管如何,我看我们是要在勉县待一段时间了。”
走了一般的路程,陈御风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对余天衣说:“天衣,走,我们去江家村对面的柳家庄看看去。”
两人打马下了定军山,绕道去往较远的一座浮桥,过了浮桥,又行走了一会,这时远远的就看到了一个较大的村庄。
松柏掩映,依山临水,江家村本来就是一个大村庄了,而这个柳家庄显得更大,而且风水也显得更好。
“看来勉县在勉王的调理下,确实显得非同一般啊。”余天衣叹道。
“天衣,你看这个柳家庄是不是有些奇怪?”陈御风问道。
“先生,奇怪?什么奇怪啊?”
“你看现在是什么时辰?”
“现在是申时啊,你看天上的太阳都渐渐西沉,再过一个时辰应该就天黑了。”
“是啊,申时,牧童晚归,田地里干活的人也要回家了。可是奇怪的是,你看那么大的村庄,竟然没有一丝炊烟。难道这还不够奇怪的吗?”
“是啊,先生,莫非村庄里出了什么事情了?我记得当年在贺兰山的禾木村也是看不到炊烟,进村才知道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已经死亡了。”
“走,我们去看看!”陈御风说完打马朝村庄奔去,余天衣也抽了一鞭,紧紧的追了上去。
到了村庄门口,一个硕大的牌坊,上面写着四个大字“忠义千秋”,旁边竖着一块碑,上面有三个大字“柳家庄”。
庄子整体呈一个圆形图案,陈御风把马停下,对着里面村里的道路和屋舍仔细看了看,对余天衣说:“天衣,你看这村庄像什么形状?”
余天衣眯着眼睛看了看,说道:“先生,这个形状怪怪的,不像一般的村庄布局,倒是有点像八卦。”
“恩,没错,这个村庄就是按照五行八卦来建的,这里的每个村舍和每条道路都是按照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来建筑的。看来我们今晚还得先回江家村了。”
“先生,我们好不容易到这里,也不进去看看吗?”
“天色将晚,五行八卦有很多种类型,这个村庄又透露着一股阴森之气,贸然进去并非好的选择。走,我们赶紧回江家村吧。”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6530/76530684/141413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