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刘副书记停下了自己的叙述,拿起一只烟,横在鼻子下面闻着,并不点燃。他原来是抽烟的,一年前戒了,但他的办公桌上从戒烟时就摆着一盒烟,吴三兵猜想,他这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
已临近中午,墙上时钟的指针指向11:00。阳光透过百叶窗帘斜切在地上,将地面分割成明暗交织的几何图案。
吴三兵正听得入迷,期待着刘副书记继续讲下去,刘副书记却问吴三兵:“听出点名堂了吗?”
吴三兵说:“还没听出来,到目前为止,您讲得是一个还没结尾的故事,不是案例。”
刘副书记说:“案例来自于故事。像我们目前遇到的这件事,还只是一件事,连个故事都不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和内情,这对于我们处理这个问题很不利。”
吴三兵说:“您能把刚才的那个案例,或者是故事讲完吗?”
“当然。接下来我就讲得简单一点,不考虑故事的完整性了。”刘副书记说。
那天晚上,姜某气得晕了过去,李某没有理她,从衣厨里拿出一条毯子,铺在地板上,又从床上拿下自己的被子和枕头,躺下睡了。
此后三天,姜某没去上班,李某也没有再折腾,家里很平静。
第四天,姜某失踪了。
姜某失踪的那天下午,张某收到一封信,信很厚,贴了三张邮票,寄信地址只写了“本市”两个字,笔迹似曾熟悉,但也看不出是谁的。
张某觉着有点奇怪,近两年与他书信往来的人不多,大家已经习惯于用电子邮件了。
他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信封,因为信太厚,他怕把信纸剪坏了。
当把信打开的时候,他一眼就认出是姜某的笔迹。他来不及看全文,翻到最后一页,见落款写着姜某的名字,他的心“砰砰”地狂跳起来,意识到出事了。
张某开始仔细看信,刚看了两页,头上就冒出了一层汗。
姜某在信中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张某,包括他与李某的对话,但在信中只字没有提张某。信的最后一句话是“永别了,来生再见!”
看完信,张某瘫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愤怒和惋惜。姜某在信中没有要求张某做什么,只字未提张某显然是在保护他,但是,张某此刻却想做点什么。
他看了看表,已经下午4:00多了。他不知道姜某信中说的那座水库里有没有发现尸体,也无法打听。思考了一会,他把信放进手提包,匆匆地出了办公室。
他找到一家打印社,对工作人员说要复印一份材料,但由于涉及个人隐私,得自己亲自复印,工作人员说可以。复印完,张某打了一辆车,直奔派出所。
他报警了!
警察看了姜某的信,觉着案情不小,立刻上报,市局迅速反应,三辆警车直奔那座水库而去。
警察找来水库管理人员以及附近的村民调查,大家都说没有在水库里发现尸体。
警方下令在水库中打捞,结果打捞到第二天上午,整个水库搜了一遍,也没有发现尸体。又在岸边附近区域进行搜索,同样也没发现尸体。
技术方面,警方把姜某的信做了笔迹鉴定,证明此信是姜某亲笔写的。
昨天,在张某报警后的第一时间,警察就把李某带到了派出所进行询问。李某坚持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全部否定姜某信中所说的事情,并说自己与妻子的感情很好,没有闹矛盾,妻子一直很正常,没有出轨,只是这几天感冒了,没去上班,并举例说,今天早上妻子还给他们做了早餐。
警察问录音带的事,李某说,没见过录音带,我们家里也没有录音机。
李某被控制在派出所快24小时了,一句话也不多说。警方没有发现姜某的尸体,也没有找到其他证据,只好把李某放回家。
警方又对报警人张某进行了问询。先是了解了写信人姜某在单位的一些情况,张某如实回答。警察又问姜某为什么要给你写这封信?张某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回答说这封信不是写给我的,因为这封信没有抬头,只能说是寄给我的。至于为什么寄给我,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和她在一个科,我是她的副科长。
警方对张某尽管也有怀疑,但同样找不到证据,便让他回去了。
十多天过去了,此案没有新进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找不到姜某的尸体。
张某这十多天是在煎熬中度过的。尽管自己与姜某的私情并没有暴露,但是姜某在遭受了巨大的精神虐待之后失踪了,生死不明。单位上开始有人背后议论他,各种猜测和流言也出现了。姜某为了洗清自己,也是为了给姜某报仇,他查阅了有关法律,委托律师以虐待罪再次报案。
李某再次被传唤,但警方还是没有找到证据,只好再次把李某放回家。
一周后,李某以遭到张某诬陷、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为由,向警方报案,并从北京聘请了著名律师代理。
此案的最终结果是,张某以犯诬陷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一年。
刘副书记结束了自己的叙述,吴三兵皱着眉头思考,办公室里一时安静得很,墙上电子钟的微弱滴答声清晰可闻,从百叶窗帘透进来的阳光已经不再倾斜,快12:00了。
吴三兵说:“这个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
刘副书记说:“对,这个案例不具有代表性,但是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办案必须要有证据。只有掌握确凿的证据,才能胜诉,才能惩罚坏人。”
吴三兵说:“这个案子可以说是法律的悲哀。恶人最终没有受到惩罚,而好人,哦,张某也算不上是好人,他有错,但绝不是有罪,结局有点颠倒是非啊。”
刘副书记说:“我们不再评论这个案例了。你听了这个案例,应该明白我的用意了吧?”
吴三兵说:“谢谢刘副书记一片苦心,我懂了。可是,”吴三兵指了指那盘录音带说:“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刘副书记说:“这要看接下来的事情怎么发展。还是那句话,必须要有证据,现在证据不足,揭不开盖子。我的意见是,此事对于你来说到此为止,下一步的事情由我们纪委负责,需要你配合的时候我会通知你。你目前需要做的就是保密,切记!”
吴三兵说:“知道了。”
刘副书记说:“惩罚坏人的渠道和办法不是一种,要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吴三兵说:“今天这一上午我收获很大,十分感谢刘副书记。”
刘副书记说:“我再啰嗦一句题外的话吧,凡事都要有个正道。人在做,天在看,歪门邪道总是不得善终。我们不讲迷信,但是要敬畏自然规律。刚才那个案例中的李某,结局也不怎么样。”
吴三兵问:“什么结局?”
刘副书记说:“张某获刑半年后,李某查出恶性肿瘤晚期,已经无医可救了。”
吴三兵听后,少一沉思,哈哈的笑了。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72262/72262689/497539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