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三河酒厂 > 第32章

第32章


2.  三河的反击

马东海迅速的把情况向胡适雨做出了汇报,同时拿出了解决方案。胡适雨对宿敌的无赖行为大为恼火,全力支持马东海的方案,明确的告诉他:输给谁也不能输给他!

马东海感到了压力,迅速拿出了反击方案:首先在电视、报纸和户外投放广告,突出三河白酒悠久的历史,广告词就用八个字:百年三河,真情不变。其次,迅速叫李清成采购了一批电热壶、电饭煲和电视机等电器,投放在新一批的产品中;接着,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喝三河,中大奖”的活动,让业务员把传单洒遍大街小巷;最后,联系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调查金珍酒厂涉嫌不正当竞争和侵权问题,并且在新闻中持续发布调查情况。

白酒的投奖也是有技术的,可以分为定向投奖和定点投奖,如果单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积极性,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投放固定数量的产品,内设一个或几个奖项,随机产生中奖者,以此产生带动作用;如果想要推动消费趋势,短期内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可以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刻投放奖项,产生爆炸性的吸引力,提高影响力。

马东海采用的是第二种方式。他把装好奖券的产品分散到业务员手中,等在人流密集的餐饮店里,等待着客人点酒,在服务员的极力推荐和引导下,只要喝三河白酒就会“非常幸运”的中奖,业务员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条幅、标语还有奖品与中奖者亲切的合影,成为第二天新闻的精彩内容。尽管这种操作耗费人力物力成本,但是影响力却非常巨大,一夜之间,“喝三河白酒中了一台电视!”“喝三河白酒中了一个电饭煲!”的信息就传播开去,引得大家都想试试手气。

三板斧下去,金珍酒厂的产品逐渐被冷落,加上广告的不断轰炸,消费者都开始把金珍产品视为劣质产品:好歹三河酒厂也建厂多少年了,新建的小酒厂能有啥好酒?便宜没好货,还得喝正经牌子!

三个月之后,金珍酒厂的产品逐步消退,只能在农村的乡村里靠着价格优势卖一些,但是在三河散酒的夹击下,逐步销声匿迹。马东海舒了口气,虽然有惊无险,可还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一旦局面失控,他可能会成为第一个下台的人。与其说薛为民打击的对象是三河,还不如说他瞄准的是自己,这种时不时放一记冷枪的做法,让他简直如坐针毡。

尽管马东海拿下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但是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不可忽略的,他深深的知道,不知道什么时候薛为民会再来一个突然袭击,他的存在意味着风险的存在,没人知道他会采用什么方法,也没人知道他会从哪里攻击。商场如战场,一旦反映不够迅速或者应对不灵,多年的市场运营很可能就会毁于一旦,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行动的缓慢就意味着灭亡。

“和则两利,斗则俱伤。”马东海想,事实上他很想和胡适雨说这句话,但是他知道,胡适雨明白这个道理,薛为民也明白这个道理,两个人的争斗不仅仅是利益上的,更是包含着极大的个人因素。不是不能和,要看各自得到的利益有多大。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63827/63827034/192582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