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 > 第51章 取字,启明

第51章 取字,启明


“他们?”
李世民愣了下,才想起来李蒙身边经常跟着的一对护卫,“你到底还有多少这种……这种傀儡人?”
“什么傀儡人!”
李蒙招手唤来夏洛,用夏洛拇指的打火机功能,点燃了一片落下来的树叶。
扔掉树叶,他看着眼睛瞪圆的李世民继续说道:“这是后世的技术,AI机器人!”
知道李世民会继续追问,李蒙索性就直接讲述AI机器人的一些常识。
至于自己带出来的这些人,他就解释说自己以前一个人居住,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帮手。
如今要在大唐展开变革,才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些库存,以前自己盖房子时候买的,现在正好用的上。
“这种什么挨人,你到底一共有多少?”李世民微微后退半步,脸上带着些许警惕。
看着皇帝谨慎小心的样子,李蒙感到有些无奈又好笑。
明明是他请人出山的,现在出现了一些不能掌控的东西,就感到了些许害怕。
帝王心思,实在是难以让人理解。
“有什么问题吗?”
李蒙微微翻了个白眼说道,“我要抢皇位在入长安城第一天就能抢,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李世民张了张嘴,却有闭上,被问得不知道如何回答。
看到这样的情形,李蒙心里也是开始不爽起来,继续呵斥道:“发现我踪迹的是你,看穿我身份的是你。想要了解我读过历史的也是你,最后要请我出山的还是你,现在你竟然对我再次怀疑起来了?
“我在山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也是看到的,不会因为什么破礼仪被人指着鼻子骂。更不会被一些毫无关系的人刺杀!你现在怀疑我是什么意思?
“你知不知道你在我的历史中,要是评价还不错的话,你以为我会出山帮你?”
当然,还不是因为破系统的原因,他才会来到大唐这个地方。
李蒙心里没说出来,这才是他最大的秘密,其他的能糊弄过去他都糊弄过去了。
气氛变得尴尬起来,一旁的房玄龄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贤弟,朕不是这个意思……”
清楚自己不占理,李世民开始回话道,“朕是觉得你既然有这么多宝物,为何不早点拿出来,如此你就会更轻松了。”
李蒙撇了下嘴回道:“你能考验我,我难道就不能考验你?”
“是,贤弟说的对!”李世民摸了摸鼻子,表情讪讪道,“是我唐突了,还望贤弟莫怪!”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李蒙盯着李世民的眼睛,语气似乎带着一些威胁。
李世民点头,言辞恳切道:“自然如此,你的出现本就是上天赐予我的祥瑞,是朕多虑了。”
话说开了,李蒙也不想多做计较,简单介绍了一下AI机器人的一些功能。
当然其中一些秘密,他是没有透露的,鬼知道他乱说的话会不会被系统警告或惩罚。
房玄龄这时候站出来,转移话题说道:“贤侄,有一件关于你的成亲的事情,需要问一下。”
“成亲?”话题转变的太快,李蒙没有反应过来,“成亲不都是皇后帮忙操持吗?”
房玄龄耐心的解释道:“是这样的,无论是皇室牒谱,还是成亲问名交换庚帖,都需要写下你的表字。所以敢问贤侄取字为何?”
“呃……”
原来是这样情况,李蒙才回道,“我们那时候都不取字,姓氏都混为一体,单纯就是一个姓名了。”
“前段时间你去洛阳治理蝗灾耽误了,入乡随俗,不如你也取个表字如何?”李世民插嘴说道。
“行啊,取个什么不较好?”李蒙没有拒绝,直接问道。
“蒙卦彖辞曰'蒙以养正',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道——”
房玄龄目光扫过李蒙远处的工坊和玉米田,抚着胡须说道,“便取'启明'二字,望尔启民智、明天道。贤侄以为如何?”
李启明?
提到这个名字,不知道为什么,李蒙脑子里突然蹦出根闪着寒光的绣花针——容嬷嬷。
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李蒙连忙摇摇头甩掉了脑子里,李老师可是一位好演员,从不扎坏人。
启明,这个字确实不错。
既有开启民智的期许,又暗合黎明破晓之意,倒是很契合自己在大唐推行革新的使命。
在星象与占卜中,启明星,也是金星主杀伐。
取这个字的话,似乎也符合他在变革期间会有战事,毕竟哪有不流血的变革。
只是李蒙忍不住腹诽,后世某位影视角色给自己留下的深刻阴影。
“房公大才,这表字自然是极好的。”
李蒙压下嘴角的笑意,假装正经地作了个揖。
当他直起身时,目光扫过远处试验田里摇曳的玉米苗,忽然觉得“启明”二字沉甸甸地压在了肩头。
那些埋在地下的马铃薯块茎、工坊里待组装的蒸汽机模型、还有藏在系统空间里的太阳能充电板,此刻都像是化作了实体化的历史责任。
李世民敏锐地捕捉到他瞬间的恍惚:“贤弟可是想到了什么?”
“只是突然意识到,'启明'不仅要开启民智,还得开启工业文明的火种啊。”李蒙随手折了根柳枝,画出了一个大概的世界地图。
房玄龄蹲下身端详,指尖顺着纹路描摹:“贤侄此言精妙。不过老夫倒觉得,这表字还有第三层深意——”
他抬眼望向太极宫方向,“启明星永远追随太阳,却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李蒙听懂了弦外之音。
他冷笑一声,说道:“房相多虑了,我这人最怕麻烦。刚才的话我白说了?”
话题又变了回来,李世民连忙说道:“启明,确实是一个好名字,十分符合贤弟的身份。”
虚伪,骗人的场面话。
李蒙没有理会两人,接着去检查工坊的情况。
君臣二人相视一眼,只好跟上一起走。
李蒙转身大步流星走向最近的钢铁工坊,铁腥味裹着热浪扑面而来。
李世民与房玄龄对视一眼,忙不迭跟上。
“这新式高炉的日产量抵得上三十座土窑!”房玄龄指着吞吐黑烟的烟囱,话音被锻锤声撞得支离破碎,“前日兵部奏报,陌刀锻造速度比贞观初年快四倍有余......”
李世民弯腰拾起块淬火废料,眉头紧拧道:“这铁胚纹路竟比百炼钢还细密?”
“用焦炭替代木炭,炉温能高两成。”李蒙靴尖踢开挡路的煤渣,“等水利锻锤全换成蒸汽动力,产量还能翻番。”
转过弯便是水泥工坊,灰白粉末在传送带上淌成溪流。
几个工匠正将石膏掺入熟料,石灰混着矿渣的刺鼻味呛得房玄龄连打三个喷嚏。
“此物真能替代糯米灰浆?”李世民用指尖捻了把未凝固的水泥,“朕昨日见他们将此物掺了碎石铺路,半日便硬如铁板。”
“何止铺路。”李蒙踹了脚堆成小山的预制板,“等渭河大桥用上钢筋混凝土,突厥骑兵撞上去都得折了马腿!”
房玄龄适时翻开账册:“上月水泥产量已达五千石,洛阳新城墙用去三成,余下的......”
“余下的全给朕留着!“李世民突然拔高嗓音,“等秋汛过了,朕要把朔方到长安的官道全换成水泥路!“
李蒙嗤笑一声掀开化肥工坊的草帘,恶臭熏得君臣二人齐齐后退。
发酵池里翻涌的粪浆正通过竹制导管汇入沉淀池,几个戴面罩的工匠正往陶罐里灌装褐色液体。
“此等污秽之物……”李世民捏着鼻子话未说完,就被李蒙抓起把颗粒肥塞到眼前。
“污秽?”李蒙指尖搓开肥粒,“这里头每粒都掺着骨粉和硝石,亩产增收三成就靠它!试验田看过吗?施过肥的麦穗比指头还粗!”
房玄龄忙打圆场:“司农寺测算过,若全国推广此肥,两年后太仓存粮可翻五番……”
“所以陛下急什么?”
李蒙放下化肥,“之前早就说过教育要等民生稳固,今日又问?是嫌五姓七望反扑不够狠,还是觉得突厥人刀不够快?“
空气骤然凝固,锻锤声都仿佛轻了三分。
房玄龄怀中的账册“啪嗒”落地,惊飞檐下偷食的麻雀。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顿了顿,突然长揖及地:“是朕心急了,贤弟莫怪。只是眼看格物院空有典籍,国子监生连勾股定理都算不利索......”
“算不利索就对了!”李蒙扯开领口透气,锁骨处还沾着玉米花粉,“让那些之乎者也的酸儒先学会用游标卡尺,比教耕牛拉犁地还难!”
他转身指向玉米地,一人高的植株正在抽穗,宽大叶片在风中翻起银浪:“等这些种子撒遍大唐,等边军都换上钢弩明光铠,等百姓不再为半斗粟米卖儿鬻女——”
突然掐断话头,李蒙从防火水缸里取出冰镇的西瓜扔进李世民怀里:“到时候不用你催,老子亲自把教科书拍在那些腐儒脸上!”
李世民拍着冰凉的西瓜,忽然轻笑出声:“是朕错了,明日就让户部再拨三千贯给化肥工坊。”
他抬脚碾碎一粒煤渣,眼底映着锻炉火光:“只是贤弟答应朕,待漠北王庭化作焦土之日……”
“自然让你看到十万蒙童齐诵新学的盛景。”李蒙语气稍缓,从玉米秆上掰下个灌浆的嫩穗,“但在这之前——”
嫩穗“啪“地掰成两截,乳白浆汁滴在李世民掌心。
“先让百姓吃饱。”
正当李蒙掰开玉米穗时,一匹快马嘶鸣着冲入试验田。
传令兵滚鞍下马,铠甲上还插着半截突厥箭矢:“报——!阴山烽火台燃起狼烟,郑彦昭引突厥三万铁骑,已逼近云州(大同市)!”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57106/57106295/171342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