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酿酒、制墨、行医、做饭,样样不行
苏东坡对历史有两大贡献,诗词书画以及水利工程。
论到诗词书画的综合成就,东坡居士可以当仁不让的坐到前排交椅上。
论到从政能力方面,就比较复杂了。
单论资历,他无法和同为大文豪的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等人比肩,但是作为一个终身为官,身后皇家赏识(特别是后宫娘娘、太后赏识),并且一度和弟弟苏子由同时位极人臣的文人,苏轼明显比李白、杜甫这样终身仕途不得意的诗人要顺遂、资深的多。
苏东坡做官爱惜百姓,善于、喜欢修水利,他早年从官,大旱时常去求雨,时灵时不灵,于是慢慢滋生了靠人不靠天的思想,从此只要在干旱或易涝的地方做官,就修堤做坝,着实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不过,东坡为后世所敬仰,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诗词书画,其实,他还有很多爱好,而且他都自认为自己干的不错。
比如酿酒。东坡终日饮酒,虽然酒量很小,一饮就醉,但是不妨碍他乐享其中,喝酒多了,就开始自己酿酒,东坡文好,又会说,对自己的酒颇为宣扬,其实呢,据他儿子说,喝父亲酿的酒的朋友,一般都会腹泻。
苏轼流放海南时,没有好墨,作为文人,这是件很痛苦的事,他又开始制墨。没多久,苏东坡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做出了好墨。有一个杭州的叫潘衡的墨商,专门跑来学东坡制墨法(那时这位潘衡先生其实已经是制墨名家了)。潘衡回去后,声称自己的墨用的是苏东坡的法子,结果价钱比别家高两三倍,还供不应求。
后来,有些文人问苏东坡的儿子,他父亲的制墨之法,这个“不孝子”又拆台了,其实当时潘衡和苏东坡做了一晚上墨,差点把房子烧了,就做出了一点墨,而且质量相当那个,潘衡第二天就回去了。只是这个潘衡会做生意,打着苏东坡的名号卖墨而已。
苏东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他自认为会医术。晚年痔疮严重,他给自己开的方子是不吃寻常粮食(不吃寻常粮食是苏东坡最爱开的方子,有次肚中有虫,他的方法是不怎么吃饭,饿瘦自己,饿死虫子),痔疮竟然暂时好了,想来他肯定又得意洋洋了,但是没多久,痔疮又发,把他疼了个死去活来。就这样,他还常给别人治病,想来也真够惊心动魄的。
由此观之,流传甚广的东坡肉也好吃不到哪里去。除此,东坡还发明了很多吃食,比如发明素汤,给穷人和和尚吃,但是按照他的做法,听起来好喝不到哪里去。
苏东坡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情趣的人,瑜伽、炼丹、种花、栽树、造房子等爱好还有一大堆,还种过很久地,根据他之前的事迹,想来都应该稀松。
不过,这些爱好,显示出了一种强健的人格力量,委顿的人生重要的标志就是缺乏爱好。这种力量,和他诗文中雄浑的力量和旷达的情怀互为佐证。
东坡有个道士朋友,一生用脚游遍天下,东坡自己一生为官,只是因为不断贬官,游遍了天下,这对他的写作帮助也非常大。
想要文章写的好,千万不能当个榆木疙瘩。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8/48662/26021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