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入戏人生 > 第十六章 和学渣一起的美好时代

第十六章 和学渣一起的美好时代


江小鱼: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当家,大风大雨满街跑,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围观书虫:我得意的笑,得意的笑,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老王头:娘子,啊哈!我们去哪里呀……

        咖啡君:跟我走吧,说走咱就走啊,天亮就出发,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公元1992年9月,12岁的江小鱼入读张北镇初级中学,此时的他,身高1米70,体重52公斤,还算清秀。

        让我们开启卫星定位模式:张北镇初中,紧挨着镇中心小学,是全镇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整个校园区域为标准四方形,短边为东西侧,东侧是教学楼,西侧教师平房宿舍;长边为南北侧,北侧是学生宿舍楼和教师楼,包括校长家开的小卖铺,南侧无建筑,与中心小学相连,通往小**动场。

        四方形围着的中央地带,就算是校园区域,几个花坛,一个篮球场,几张乒乓球桌,一块自行车放置区,较为显眼的是西边一颗青年龙眼树,茂密的枝叶,很轻易就能爬上去,它是江小鱼课间最喜欢待的地方。

        教学楼为传统三层扁长型建筑,每层一个年级,但每个年级的人数基本是递减的。一楼初一4个班,二楼初二3个班,三楼初三2个班。剩余的房间,或办公室,或仓库。

        全镇10几所小学的毕业生,几乎都聚集在这唯一的初中,初一200多人了,然后往上递减。之所以学生越读越少,跟90年代初南下打工潮有关,粤东省部分地区的私营经济发展愈演愈烈,外出打工的人,带回来的是“外边到处是黄金”的信息,强烈的诱惑着无数书虫家庭。

        家里壮劳力出去了,不够!带上老的,女的,小的也不放过。九年义务教育么……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有的小书虫,甚至小学毕业就去打工了。或许,有极少部分的小书虫,是被家里强迫辍学的,但大部分的,是兴高采烈的出门。读书?那么辛苦,外面的世界,精彩着呢。

        90年代初期的粤东省,不只吸引着华国无数的民工南下,众多“有文化”的书虫们也齐聚粤东,闯荡,淘金,相当于后世的“北漂”。这段时期的粤东,说是全国的文化娱乐经济中心,不为过!

        杨钰莹的《轻轻告诉你》《我不想说》,毛宁的《涛声依旧》《晚秋》,甘萍的《大哥你好吗》《丹顶鹤》,李春波的《小芳》《一封家书》……红遍全国大街小巷,还有港台的四大天王,小虎队,童安格……这是华语乐坛短暂辉煌的黄金时期,磁带卖的很火。

        (围观书虫:我想说我一个也不认识!这样就不会暴露年龄啦。)

        (咖啡君:我是度娘度出来的,嘿嘿。)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中学的第一天,我们2班全体54名同学,来自全镇各村,以后你们将会在一起,共同度过3年的学习时光,希望你们好好珍惜……”开学第一天,啪啪啪鼓掌声,班主任姓罗,居然是体育老师,蛮帅的,据说体校刚毕业。

        “林雪花同学,带上一名男同学吧,你们一起跟我去领课本……”第一节课是班会,自我介绍什么的,是没有的。成绩好就是有优势,老师能叫得上名字。“其他同学暂时待着,不要喧哗,大家也可以互相认识一下。”

        陪着林雪花一起的,是一位外表憨厚的男书虫,她并没有喊江小鱼同去。江小鱼坐里侧靠墙第四组第3排,也就是著名的“讲台右侧VIP阳光SPA专区”,窗户外面能看见一片田地,林雪花的位置在“学霸专区”第二组第2排,初中已经取消了男女同桌。

        剩下的52人,大多东张西望,窃窃私语。面对一个赞新的环境,新鲜的面孔,还有未知的学习,懵懂的书虫们,已经开始相互打量起来。相熟的在一起聊天,尤其是比例最大的中心小学毕业生,天然的有心理优势,其他村小毕业的,稍微要紧张一点。

        “ABCDEFG,满天都是小星星。”一个哼唱声从后面传来,打断了江小鱼的思考,貌似有学霸在后面出没啊,都已经自学英语了。转头一看,一个平头男书虫,正用笔在课桌上写写画画,见江小鱼看来,微笑的打了个招呼,“嘿,江小鱼,我认识你,我以前是你隔壁班的。”

        “你都学过英语呀,厉害厉害!”江小鱼还以一笑。“啊哈哈,见笑见笑,我哪有你学习厉害。”平头书虫连忙摆了摆手,他自己学习是什么水平,自己清楚得很,在座的全部学生,怕是没人学过英语。

        是的,张北镇所有小学都不教授英语课程,到了中学才有,江小鱼之前最多学过“窝特”。没一会,三人就抱着一堆书本回来了。初中课程比小学可是多了很多,粤东省英城市《中学生手册》记录的课程就有:政治,语文,数学,几何,三角,代数,物理,化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植物,动物,农基,卫生,体育,音乐,美术,劳动。

        当然,有些课其实是根本没上过的,比如几何、三角、代数和农基,剩下的课程,分散在初中3个年级里,比如初一就没有物理、化学、生物和动物。基础课程3个年级都要上,那是中考记成绩的,其他课程嘛,自然老师不会认真教了,比如生物其实是生理卫生,老师都不好意思上。

        江小鱼要想从动植物课程,学习到点什么,帮助自己修行,恐怕是做梦了,不过,里面都是常识性的知识,倒是一个入门和培养兴趣,并且是打发时间的教材。领来一大堆新课本,学霸们会想“里面好多知识吧”,学渣们想的是“以后能卖好多钱吧”。还有,著名的韩梅梅同志,没有出现在发来的英语课本上。

        “江小鱼,我们到操场玩吧?”平头书虫一看就是坐不住的主,挺自来熟的,一下课就喊人,江小鱼欣然跟随,他们在操场上东踩这花,西踏那草,越过篮球场,很快就发现那龙眼树,从此,那个地方就成了他们课间聚会的场所,美其名与“龙眼树沙龙”。

        平头书虫名叫冯剑,1米6多,性格开朗,他以前是中心小学2班的。“你以前敢打6年级的,真让我佩服啊,哈!”冯剑说的是那次流血事件。“以前我是冲动了,呵!”江小鱼可没有敷衍他,那次之后,不知从哪里淘来这么一句话“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不足为勇也!”一直奉为座右铭。

        冯剑的最大爱好就是唱歌,学习嘛,一般般。他唱的歌,如魔音入耳,很容易让人沉醉。

        “葫芦娃,葫芦娃,一棵藤上七个瓜,风吹雨打都不怕,啊~啊,啊啊啊黑猫警长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书包上学堂

        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在岸上走,哦~~我俩的情,我俩的爱,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妈妈的吻,甜蜜的吻,何不潇洒走一回

        地道战,嘿,地道战,嘿,黄超和马汉在身边。”

        (围观书虫:尼玛,我居然跟着全唱出来了……)

        (咖啡君:就要这么唱,就要这么欢乐。)

        冯剑的歌一出,江小鱼惊为天人,问他怎么学的,他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江小鱼自然不信。

        虽然不信冯剑的穿越,但还是挺佩服他的本领,江小鱼自己也在偷偷的学。“早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你又何苦一往情深,于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却回不了神”放学一路就这样哼着,进村碰到一小书虫,送他一句“宝贝宝贝,我是你的大叔,你爸是隔壁老吴。”

        这夜,晚饭后,院子里清风习习,天空星光熠熠,四周各种小动物,吱吱唧唧,好一副夏夜星空图,好一首乡村奏鸣曲……

        “爷爷,你会唱小星星吗?”

        “会呀!”

        “那你教我吧?”

        “好啊!”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80/24664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