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入戏人生 > 第四章 三门启

第四章 三门启


江小鱼:啊啊啊,我要开金手指啦,书虫们,感受我的荣光吧!

        围观书虫:曼妮?梅NUI?……谢谢。

        咖啡君:不要只看到金手指,这不是脑洞大开,里面是有思想滴!

        公元1989年8月,江小鱼9岁大吉,王飞虎61岁大寿。

        这一年,华国首都发生学生思潮运动,以米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华国吧啦吧啦,华国人民在吧啦吧啦的领导下吧啦吧啦,自由化思潮得到吧啦吧啦,全国经济复苏中缓慢推进,社会吧啦吧啦……全社会人民表示情绪稳定。

        这些跟我们的江小鱼同学暂时没有一毛钱关系,他在蝉联学渣这荣誉称号后,舒服的享受着暑假。暑假过后,他和阿伦、阿建要升4年级,小丫升3年级。小丫在零食的诱惑下,没有理会大人们的教导,依旧和野孩子江小鱼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对四人团来说,暑假最大的快乐是放牛和玩水。深井村几乎家家都有用于耕作的水牛,老王头家不种庄稼,用不上膘肥体壮的水牛,但为了给江小鱼找点事做,也是为了能让他和小伙伴们融合在一起,特意给他买了一头小牛犊,放养着玩。

        也就是说,我们的小鱼目前有了3个宠物:前院的大公鸡、一条温驯的狼狗,一头不足一岁的小牛犊。大人们用牛进行耕作,耕作之余,一般都是小孩子来牵着牛去野外放养。放牛的快乐不在于骑着牛溜达,而取决于在野外怎么玩。

        到了野外的开阔地,或者说是丢荒地,把牛绳往牛头上一缠,牛就能干净利索的四处穿行,或者是采用最偷懒的方法,接驳一根长牛绳,然后找一固定点绑住,牛就只能在一个圆周范围内吃草。

        怎么样让牛吃的饱,4人团其实是不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出来野外怎么玩。自制一根简易的钓竿,可以钓青蛙和鱼;拿弹弓打各种动物,无聊的话可以打马蜂窝或瓶子;有时候带一副扑克牌出来,也能玩一下午。而最让人期待的是,听到江边传来的“滴答,轰”这二重奏。

        “滴答,轰”二重奏一出,意味着有人在江边炸鱼,滴答声专属于**,轰是火药炸开的声音。火药、**和石块捆扎在一起,是深井村部分有能力的书虫有能力搞到的炸鱼道具。

        有经验的书虫能根据水面的气泡,也就是鱼呼吸产生的附属物,来判断水底的鱼群类别,再专业一点,扔一捆竹枝下水,每天固定时间放点吃食下去,相当于在江里圈养鱼群,等时机成熟了,扔一炮下去,就等于是收获了。

        这年头,打渔还没开始各种管制,火药炸鱼是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尤其是对小孩子来说。一个火药炮扔下去,,落着点对应的水底能起一个坑,掀起的水花根据起爆的深度各有不同。运气好,或者够专业,水面就能翻起一片的鱼肚白,水底下还有更多的收获,大部分的鱼都没有了生命,少数还有半条命或者仅仅是晕了的。

        深井村火药炸鱼的规矩,是见者有份。主人的鱼炮一响,附近的小孩,有时加上无聊的大人,会前往事发地,然后等待主人把战场先清理一遍,围观者就可以下水去收获剩余的战利品。绝大部分主人都会很宽容,或者是第一遍就允许同时下水,或者是自己草草清理第一遍。

        围观者要想在炸鱼现场有所斩获,需要水性好,基本上水面上飘浮的鱼是不会留给围观者的,必须要潜到水底去寻找。“滴答、轰”一响,4人团把牛一扔,迅速跑到河边,3人下水,捡到鱼就往岸上扔,小丫把战利品麻利的整理成一堆,最后经常是每个人能分到上斤的鱼。

        深井村的书虫们水性都很好,因为江湖湖泊沟渠星罗密布,不会水是不行的。夏天的小孩子们通常是做完担柴挑水淘米等家务后,就兴匆匆的跑到小北江玩。4岁多的小娃就能独自在近岸边的水域蹦达了,蹦达来蹦达去,也就学会了游泳。

        (围观书虫:我路过,我是打酱油的。)

        (咖啡君:城里的?还是北方的友友,留下票票啊。)

        江小鱼最喜欢在水底下潜行,他6岁就能在深水区蹦达,7岁能在水里玩的抓人游戏中留到最后,8岁横渡300多米的小北江,9岁能在水底闭气接近2分钟,这在同龄人中是极为突出的。对此,小伙伴们见怪不怪,因为名副其实嘛,谁让他叫小鱼儿呢。

        我们的小鱼儿能有这样的水性,是出于天赋么?这很难说,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得益于老王头的敲打。不知道从几岁起,老王头给他灌那些不知名药汁后,往往把他泡在农历七夕清晨收集到的江水里,美其名曰“王母娘娘的尿液能治百病”。

        还有,在夏天里,老王头会纵容小鱼儿玩水,不像其他人家,通常给小孩规定每天的玩水时间,所以,他整个白天泡在小北江里,这都不是事!甚至有时候在晚上,老王头会带他出来畅游一番,说是锻炼胆量。

        很奇怪的一点是,每年七夕,老王头都会带他到一个地方去下水,这地方叫白石崖!

        白石崖,位于小北江和大坑河的交汇处,距离深井村的直线距离有1公里远,说是涯,其实就是岸边到水面的垂直落差有点高,就小北江流过村子的这个河段来说,少有的没有任何坡度的一个地方。那里的水很深,鱼也多,在那炸鱼,只能收获浮在水面的。

        传言白石崖闹水鬼,那里水下有东西会抓人,使劲往水里拖,还会吸人血,因此几乎没人在那下水。之所以叫白石涯,是因为有一个巨大的白色石头立在那,也或许是2个石头,很难分的清楚,石头实在是太大了,称之为石头丘陵也不为过。

        白石很丑陋,不是一般的丑陋,仿佛是大自然刻意为之,以此打消别人对它的兴趣。白石扎在岸边很深,它的基部很难确定延伸到水底多深,岸边上陪伴它的是一段残败的古树桩。白石崖是雷暴密集区,古树桩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闪电洗礼,断了再生,生出又断,别看它残败,每年春天发出的嫩芽,显摆着它顽强的生命力。

        1989年的七夕前夕,老王头豪宅前院纳凉处。

        江小鱼麻木的提出了每年都要问的问题。

        “爷爷,为什么我们要到白石崖那去玩?”

        “那里很好玩的!”“那里的水能让你不生病!”“那里的水能让你变聪明啊!”……每年老王头的回答都会不同,“小鱼是越长越大,已经是不好忽悠了呀。”他也很是憋屈,感觉编不下去了,总不能说,“那里有个秘密!”什么秘密呢,说出来也没人信啊。

        “吱呀”一个开门声传来,对门的书虫妹子一副出门的样子,“有了!”老王头眼前一亮。

        “小子,你总说自己水性好,白石崖现在你也知道了,是个大胸……危险之地,你要在那潜水2分钟,才能证明自己厉害。”能想出这样的理由,老王头也不由的得意起来,继续忽悠自家的小子,“你想想,白石崖是不是很大胸……很危险,危险才能锻炼出胆量来,那样你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围观书虫:我观那书虫妹子,印堂发黑,必有胸罩,不宜出门啊。)

        (咖啡君:有老王必能丰胸化吉……咦,逻辑不对,有凶兆不宜出门,那么宜出门必无那啥……流氓。)

        “哦!”江小鱼似懂非懂。

        七夕,正午,太阳高悬,白石崖。

        不管是怎么的忽悠,老王头絮叨着每年的嘱咐,“你下去后,不管看到什么,出来告诉我!”

        “噗通”,江小鱼也不言语,麻溜的脱光光,一个猛子就这样扎下去,难度系数怎么的也上3了。白石之上,老王头默默的看着水花泛去,心绪却难平静。

        憋着一大口气,江小鱼奋力的往下潜行,干净的江水能保证能见度,但越往下,四周变得清深起来,视线往远处方向,则是有一些绿幽幽的,又好似黑漆漆的团状物。经过多年的经历,小鱼儿已经不像第一次那样,紧张的只想往上浮。内心虽然有点恐惧,但还在可承受范围内,当然,耳膜受到的压力也一样。

        就在耳膜承受压力到临界的那一刻,很突兀的,江小鱼看到了远处的一个光点。光点很亮,很亮,感觉还在移动,就这样,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在出来水面后,视界内仿佛依然停留着那个光点。

        “爷爷,我看见一个发光的东西”,终于不用说自己连条鱼也没看到了,江小鱼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空气,“不过我游不过去啊。”

        “啊!?……真的,小子等着。”老王头激动了,手忙脚乱的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掏出一副耳塞,噗通的跳了下去。

        带上耳塞,吸一大口气,两人往水底潜去。在水底深处,老王头的抗压能力显然比江小鱼要好得多,只是江小鱼指着的光点方向,在他的角度看去,深幽一片。摆了摆手,示意江小鱼往光点方向游。

        光点往岸壁那游动,似乎在指引着江小鱼。在身体极限就要到来的感觉中,“啵”的一声,江小鱼觉得通过了一个泡泡膜,在这个泡泡里,水的压力消失了,呼吸,居然能呼吸了。“不怕不怕,可能沙和尚住在这里,沙和尚不是坏人。”江小鱼给自己壮了下胆,跟着光点,在经过一个只能一人通行的石缝台阶时,光点变成光束,照样着他前行的道路。

        石阶尽头,一个平台,头顶上是一个弧面,此时光束映照整个空间,形成一个弧面光影。正对光滑的石壁上,赫然有3个门,每个门都紧闭着,看不清门是什么材质构成。中间那门的上方,悬空停留着一个大大的圆饼,圆饼下挂着1个小人形状的图标。饼上刻有一个字。

        这个字,撇横点横撇捺……好吧,老师说,遇见不认识的字,有边读边,那么,这个字,就是“三”。

        “三门启,光孕育,九转万物生”

        一个声音轰然传出。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80/2466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