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贼寇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故地重游今非昔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故地重游今非昔


大梁朝廷抑道扬佛,不过道门并未从武林中除名,道门弟子参加武林大会并无不妥之处,此前数届便皆有道士赴会的情形。

        不过如今莫怀远既寻到了瞎眼老道,念想只在西域及昆仑之事上,已无意在中原武林中再闯出什么名头。

        昆仑派的变故,他并未向瞎眼老道提及,一则昆仑老掌教仙逝前将讯息留于他,定是希望他能告知翟流云;二则他在白伽蓝寺中已与那所谓“陀迷绝僧”隔空交手,及至蜀中竹溪一战,亲见翟流云以一敌三,将唐观海重创致死,他便确信翟流云功力不在对方之下,定可报得杀师之仇。

        九星连珠降临之日已然近在眼前,即便瞎眼老道不说,他原本也要回到此处,再与张珊儿、孙余庆等人见上一面。

        张珊儿乃是寒冬时出生之人,眼看就要十岁了,自小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让她显得格外的懂事,做事冷静而又果断,医术更是一直有长进,已颇有一代名医的风范。

        如今唯有在莫怀远面前,她才会展露出几分孩童的天性来,与他问东问西。

        “珊儿,大哥哥我将要远行一趟,短时间内可能无法来看望你。”莫怀远取出几件重要的物件,将几枚四海盟的金玉、青铜令牌,甚至是万贼盟主的金蝠令都交给张珊儿,言称要其代为保管,等他以后来取。

        “孙兄,我也有一物也赠你罢……”莫怀远递给孙余庆一卷绢书,后者展开一看,面色不由一变:“这,莫非是圣……”

        莫怀远道:“如假包换……若世有异变,也许将来孙兄能用上。”

        此刻孙余庆捧着盖着天子玺印的盘龙黄绢细细看着,酒意都醒了大半:“果然莫兄就是当年那个夜盗御书房的飞贼……可惜这绢的成色显得旧了些。”

        边说将这要紧的物是小心揣入怀中,冲莫怀远神秘一笑:“不过并不碍事,这世上有人能将新物做旧,也有人会将旧物做新,只要这大红玺印为真便可……”

        莫怀远又问及“小夜叉”等中原各路贼首的近况情形,孙余庆道:“当今圣上旨意里说得严苛,不过自安宁公主回宫之后,朝廷并未对他们动手……这些贼首们本身了得,在各道州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哪会轻易倒掉?”

        莫怀远默然,如今塞外征伐,商路断绝,塞北马贼的日子也极不好过,细数去年一齐随他在西域闯荡厮杀的众人,现时皆身处困顿,只在江湖间徒留凶名罢了。

        美酒饮罢,众人离散,莫怀远回房时刚刚歇下,窗外便传来瞎眼老道的一声咳嗽,只听他道:“年纪轻轻就想过当师傅的瘾,好在你寻的这个徒弟,笨是笨了些,心性倒也不赖。”

        一句话勾起往事,莫怀远笑道:“我这可是跟真人学的,找个笨些的徒弟,张嘴便是‘白痴’骂着,比较有成就感……”

        瞎眼老道亦是笑骂道:“那么好的美酒,不惦记着老道,只顾自己痛饮,还说不是‘白痴’?”

        莫怀远辩解:“在这座庄子里,显然真人那位老友说话更算数,不去找他要,反倒来寻我的不是……难道吃了闭门羹?”

        此时瞎眼老道却沉默了,只轻叹了一声,显得颇为惆怅,少时莫怀远又道:“真人,我欲回一趟山阳县……”

        瞎眼老道说道:“去吧,老道亦有多年未曾故地重游了,当年受你娘的接济之恩,总该回去好生祭奠一番才是……”

        于是第二日一早,莫怀远便辞别众人,孤身前往楚州府山阳县。此番他也不购买马匹,径直施展轻功身法,星夜兼程,不足三日已至平桥村。

        至于瞎眼老道,既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绝世高人,说清了会面地点,等莫怀远赶到之时,其已然坐在村头的酒铺挑旗之下,小酌一口碗里的浊酒,叹息道:“物是人非,连酒味都变了,大不如前……”

        此番故地重游,莫怀远数年间模样变化不小,也还倒罢了,瞎眼老道却很快被村人识出,或有成年之人前来招呼,或有顽劣的少年冲他戳戳点点,这位道门宗主也不气恼烦躁,只顾笑吟吟地应着。

        “所谓大隐隐于市,云淡风轻,逍遥无为,便是如此罢。”莫怀远心有感触,亦有同村之人不住朝他打量,有人甚至来查探他的底细,莫怀远神态自若,只淡淡回应一句“认错人了”。

        在乡民们的记忆中,原来莫家那位小子后来沦落为飞贼,在楚州府犯事被抓,已经被当众处斩了。只是如今眼前的青年模样实在生得与他相像,又偏偏与这瞎眼道人坐在一齐,自是令人心生疑虑。

        不久后这消息传入当初侵占莫家酒铺、被莫怀远手刃性命的几名泼皮家中,一众亲眷便携带棍棒、气势汹汹奔村头酒铺而来,岂料两人已然离去了,四处搜寻不得,其中一人一拍脑袋道:“若真是那小子,定要要去祭拜他娘亲。”

        于是众人又急忙杀奔乱坟岗,寻到那莫母的坟前,只见这坟头原本生长的乱草已被拔去,修葺一新,坟前焚烧的纸钱飞灰未散,显然刚刚才有人在此祭拜,众人四顾之下,哪里能寻到那人的踪影?

        这日夜晚,扬州城内纵横连接的水道之中、二十四桥之下,处处隐现火光,画舫花船往来穿梭,箫声悠扬。

        潇湘馆所在的花船内,花魁云袖正在整理妆容,略施些粉黛,一名妇人便风风火火地跑来,唤道:“云袖,快快,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有人要替你来赎身了,出了大价钱……”

        花魁展动盈盈一握的腰肢,慵懒之色尽显:“吴妈妈,跟你讲过几次了:赎身的钱,云袖自己便已攒足了……寻不到一个好人家,还不如流落在这红尘醉梦里。”

        那**道:“这次可不一样,对方乃是一名模样俊俏的公子……”

        其时这**也舍不得这花魁离去,只是美人迟暮乃是早晚之事,云袖已当了数年花魁,年纪终究有些偏大了,早晚要离去,不如趁现在让人赎出,捞个高价也罢。

        见这花魁犹豫,**道:“这样吧,你去厅中唱上一曲,右首那位一身石青排穗锻褂的公子便是此人,先瞅瞅合你心意不合……”

        须臾后花船内便有袅袅歌音飘出,其声婉转悦耳,不仅花船内的访客听得如痴如醉,一旁晃撸而过的乌篷小船也停了下来,有人自内探头张望。

        这乌篷内二人一老一青,此刻那老者翻动盲眼,打趣道:“人不风流枉少年,这姑娘可是不错,你何必要委屈自己……难不成,真打算以后要攀龙附凤?”

        那青年自不理会他,取出一个封得极为严实的布包,一纵身,已消失在舱外的夜色之中。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78/24662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