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贼寇 > 第二十五章 怀远舍近难通玄

第二十五章 怀远舍近难通玄


自剑南至苗疆,崇山绵延,古老的驿道亦常有断绝。莫怀远辗转先行至泸州,打听到了四海盟分舵的所在,便往泸州城内赶去。苗疆之人极喜金银器饰,是以他这次前去寻五毒蛊,那五百两黄金,是一定要带在身上的。

        这四海盟在江湖上名声赫赫,自前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如今分舵遍布各道、各州,财路之广,便是中原几大商会亦有不及,所经营的典当钱庄、奇物鉴宝,无不是令人眼热的行当。但四海盟之所以在江湖上有这般名声,却是另有他因——四海盟最大一桩买卖,乃在这“消息”二字上,其消息之灵通,放眼当今天下,任何组织、任一号人物都无出其右者,

        究竟这四海盟消息灵通到了何种程度,以江湖秘辛为例,坊间传言,就连少林寺罗汉堂首座易经洗髓到了第几重、七十二绝技练就了几种,唐门门主唐观海身上惯有多少种暗器、各有多少数量,均了如指掌,且消息之可靠,从来极少有误差,以至于朝廷六扇门都愿意花费重金,从四海盟买来急需的办案线索。

        可以说,自古以来,消息如此灵通的帮会组织自是世所罕见,能将“消息”当成买卖经营得这般红火,更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据说四海盟在前朝时,一度有钱必应,“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甚至干过暗杀的勾当,在江湖上掀起不小的腥风血雨,以至几大门派掌门不得不联手发出“江湖追杀令”,号召天下武林同道共同讨伐,四海盟也一度销声匿迹。只是及至两朝相争,天下大乱,四海盟突又死灰复燃,重现江湖,因而一直都有人怀疑,这四海盟神秘的的背后恐是与本朝几大势力脱不了干系。

        各地四海盟分舵布局大致相同,都是前厅后堂,三层阁楼,前厅只负责通兑金银、典当物品,后面阁楼一层乃是鉴定珍宝与拍卖奇物,阁楼二层才是买卖“消息”的地方,至于阁楼三层,据说一律是各分舵总管亲自接待,非持有四海盟令牌等级最高的“歃血令”、“兄弟令”者不得入内。

        待莫怀远来到那四海盟的分舵,出示金玉令后径直来到阁楼一层厅内,待询问有无五毒蛊虫时,果然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原来炼制蛊虫极为不易,不仅是苗疆人不愿将蛊虫、蛊术外泄,且中原汉人更是闻蛊色变,朝廷明令禁止养蛊使蛊。于是莫怀远便将五百两黄金尽数取出,清点后自有四海盟的伙计替他以一口铁皮箱装好,在他的马匹背上安放妥当。

        莫怀远却不急着离去,向那管事之人报出一串数字,那人查阅了一番账簿,顿时脸色一变,苦笑着接连摇头,说道:“实在抱歉得紧,贵客要打探的那人,目前仍无讯息......”

        见莫怀远表情平淡,似对这回答早已见怪不怪,那管事之人又道:“在下曾在本盟总舵干过几年活,有一句感叹,还请贵客勿怪,原来被总舵几大管事一致认定,自本盟成立以来最赔本也是最失名声的一桩买卖正是接自您这......”

        “本来以一枚价值一百两白银的青铜令,打探一活人行踪,即便对方无籍无贯、无名无姓,对于我四海盟来说亦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买卖。谁知这位贵客要打探的道长自离开扬州府山阳县后,当真如真仙隐世,各道各州,各山各庙,乃至塞外海外,俱探查不到踪影,可谓生不见活人,死不见尸首,唉......”

        莫怀远亦是苦笑,原来他当年在扬州府时,便与四海盟打过交道,以百两纹银的代价要求打探那些瞎眼老道的下落,谁知这一年多时间过去,一向消息灵通的四海盟花费巨大人财之力,居然查探不出丝毫踪迹。

        那管事之人又告罪道:“在下入这行二十多年,从未遇见这般事情,聒噪之罪,还望贵客海涵。”

        莫怀远道:“他本来就是个瞎子,说不定失足摔入某处深沟野流,尸首都被野兽吞噬干净,也是可能......”

        那管事之人摇头道:“即便如此,以本盟的实力,也不会全无线索。不过贵客但请放心,本盟向来以信义为先,自会继续替贵客打探下去。”

        莫怀远谢了一声,取出三个紫金锭,说道:“还想请贵盟出手相助,帮我在天下有名的酒肆散布一条消息,只道八个字便可:怀远舍近,愧难通玄。”

        另取出一个紫金锭,说道:“还请让在下察看一番九州榜信息。”

        四海盟消息灵通,原本曾衍生出另一门倍受江湖各派人士瞩目的行当:九州十八榜,武林中各门各派高手武艺、功法、兵器等等,分门按类,各有榜名。奈何武林人士极重名声,这九州榜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彼此间就互不服气的各大门派如何按捺得住?又是好一番争斗之后,各派只得再度联合,逼着四海盟取消排榜,于是九州十八榜也便沦为仅综述记载各地武林界最新动向信息的空洞榜文了。

        但是这些信息毕竟出自四海盟,不仅内容详实全面,一些不为人所知的隐秘也会穿插在其中,外人看起来扑朔迷离的一些江湖中的时局变化,通过四海盟的九州榜往往能一目了然。

        那管事便按照莫怀远要求取来九州榜的苗疆、塞外两篇,并令人奉上茶点,莫怀远自是认真研读一番,方知张圣医所说苗疆几年前遭逢骤变果然不假,原来苗疆各部世代供奉的祝融裔圣女几年前竟被人莫名掳走,至今仍是一件无头公案,自此不仅苗疆对外来者提防日深,各部之间亦是相互指责,渐生嫌隙,如今又为是否再立圣女以及新的圣女人选争得不可开交。

        那塞外的近来局势变化自是玉门关外“塞外双狼”这一伙马贼异军突起,自招募了“大漠寒枪”这一新当家,已是接连击败吞并了五股马贼,麾下马贼已有两千余人,大有一统整个大漠东南的兆头。

        两篇九州榜文看完,莫怀远已对苗疆局势有了大致了解,便离了这四海盟分舵,驱马直奔泸州城南。

        行至一处密林,莫怀远却突然勒马停下,朗声说道:“朋友,此处林茂地偏,人迹罕至,既想打劫,此时若不动手,更待何时?”

        只听“嘎嘎”几声大笑,一旁的树木上“嗖嗖”翻下五六名强人,将莫怀远连人带马往当中一围,一人挑着明晃晃的尖刀,冲莫怀远便叫道:“呔!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话音未落,突然“唉哟”一声跳将起来,原来一旁的强人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摇了摇头不去理会他,只将莫怀远细细打量了一番,道:“阁下好眼力,好定力,若再能识相点,乖乖将箱子里的金货拱手呈上,老子会更加瞧你顺眼,你这条小命说不定也能因此得保......”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41/41978/24660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