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694章 张献忠和林丹汗

第694章 张献忠和林丹汗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众军听令,下船上马,随我征服科尔沁!”

听到阿鲁科尔沁和林丹汗交战的消息,张献忠仰天狂笑道。

去年江陵公国和黑龙营劫掠嫩科尔沁发了一笔横财,让张献忠很是羡慕。

没想到他也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趁着阿鲁科尔沁和林丹汗交战,劫掠这个部落。

想着高迎祥去年的收获,他就感觉到心痒难耐。催促大西营将士下船,逼抓获的信使带路,前去阿鲁科尔沁各部留守人员驻地。

胡良辅听得大惊失色,劝阻道:
“张将军,皇爷给我们的命令,是拉拢阿鲁科尔沁。”

“你这擅自出兵,坏了此事怎么办?”

张献忠“哼”了一声,对此毫无顾忌,一边下船一边道:

“只要把科尔沁部打服了,自然就拉拢过来了。”

“你这没卵子的老货休要多言,赶紧跟我下船!”

催促旁边的士兵,带着胡良辅下船。

胡良辅被他骂了一通,忍着羞辱继续道:
“将军,不能这样啊!”

“宸妃娘娘出身嫩科尔沁,和阿鲁科尔沁很多首领是亲戚。”

“您是宸妃娘娘的人,不能打她的亲戚啊!”

张献忠听得火冒三丈,大骂道:
“什么我是宸妃娘娘的人?那娘们还是我献给皇上的!”

“高迎祥连她老家嫩科尔沁都打了,我就打不得阿鲁科尔沁?”

“再敢多说一句,我就送你上战场!”

这种威胁从其他人口中说出,胡良辅不会相信。但是从张献忠嘴里说出来,他却吓得胆寒。

他去年上任时带来的亲兵和小太监,就是这样被张献忠弄死了,再多“战死”他一个,也没什么希奇。

甚至更离谱些张献忠能报他个“降虏”,说他想做中行说,投靠建虏对付大明。

那他就不止是自己战死的问题,还会牵连到家人。

所以胡良辅吓得再也不敢多言,只是尽监军职责,记录出战将士。

这件事情,张献忠是不会阻止的。因为这是朝廷的要求,他不可能完全把大明的监军制度当摆设。

而且战后如何叙功,也需要这些记录。张献忠对这种琐事很不耐烦,也是他留下胡良辅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在收到张同奎隐含的警告后,张献忠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杀监军太监。

否则大明皇帝恼了,断了他的后勤或者少卖些火铳,就会让他很难受——

熟悉了手上的活门铳后,他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武器对战争的改变。这是能完全取代弓箭的好东西,甚至能把所有的冷兵器都淘汰。

所以张献忠此时,只想着多装备些火铳。以前使用的弓箭,则完全抛在一边。

此次能抓获阿鲁科尔沁的信使,也多仗火铳之力。否则他们派去岸上的几个探子,很难轻易抓获这些人。

这次战斗,他也以火铳手为主力,把他们放在中间,负责把敌人阵型打乱。

索伦兵等骑兵在放在两翼,在敌人散乱后包抄。

这个阿鲁科尔沁部落留守的兵马刚出来,就被大西营的火铳手远远地用火铳速射打乱。而后索伦兵一拥而上,驱赶着溃兵冲进营帐。

大西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这些留守的老弱,面对大西营不堪一击。

任由麾下士兵劫掠,张献忠迈步走进最大的营帐里,向跟在身边的胡良辅道:

“看到了吗?”

“这些草原部落,根本不堪一击。”

“要我说根本不用拉拢他们,全都征服了事。”

“把刀架在脖子上,他们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命人去抓这个部落的权贵,把他们带到大帐里。

胡良辅这时能说什么?只是陪着笑而已。

对于武将来说,能打胜仗就是硬道理。张献忠这次打胜了,他说的话自然就是有理。

就是朝廷知道了,也会给他叙功,而不是责怪这支深入草原的军队。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张献忠又指着胡良辅道:

“你去,把这里漂亮的娘们找出来,别被人随意糟蹋了。”

“挑最好看的献给皇帝,其他的赏给有功之人。”

献了一个宸妃,就让自己得到独自组建大西营的权力。张献忠期望献上更多的人,让皇帝给自己更多的权力。

至于他本人,则对女色不看重。所以他打算把这些女人赏给有功将士。

胡良辅听到后小心翼翼说道:

“按照皇爷定下的制度,所有战利品应该收缴之后统一分配,防止争抢战利品打起来,伤了军中和气。”

“何况将军还要筹钱买火铳,任由士兵抢劫破坏,恐怕有些不妥。”

张献忠“嗯”了一声,想到了张同奎说过的火器价格,拍着胡良辅的肩膀道:
“你这老货,看来还是有点用的!”

“你带我的亲兵去传令,所有战利品统一分配,本将亲自定下规矩。”

“谁要是把缴获的牛羊随意杀了,老子就把他的头吊起来!”

严令众军不得随意杀牛宰羊,破坏已经俘获的战利品。现在这些牲畜和人口都是他的财产,能够卖了换钱或者换取赎金。

在从张同奎那里知道新式火铳的价格后,张献忠想的就是尽快筹集十万元,购买一个卫的装备。

他相信,只要有五千支新式火铳,自己就能横扫草原,征服整个漠北。
——
无独有偶,林丹汗也有这个想法。

不过他的依仗不是火铳,而是大明卖给他的铁甲。

在陆陆续续从大明获得了五千副铁甲后,察罕部精锐的实力,可以说是草原第一。

所以他的心里,早就又起了一统草原的野望。即使去年征讨嫩科尔沁被建虏击败,也没有浇灭他的雄心。

不过,大明扶持察罕部的权贵、又扶持草原各部的行为,让他认识到大明不愿意看到他统一草原。
所以他一面麻痹大明使者,一面悄悄把察罕部的主力,向着漠北转移。想要在征服漠北后,再转而征服漠南。到时就算大明也阻拦不得,除非明军出塞和察罕部野战。

不过这个计划只实行了一半,他就从八旗逃出的蒙古人口中,得知了建虏西征的消息。

内里空虚的察罕部,根本无法抵挡建虏。林丹汗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带着部落逃往河套方向——

这并非是察罕部完全没有反抗力量,而是林丹汗打算因势利导,用建虏摧毁不愿臣服他的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用大明扶持的顺义王等王公,面对建虏主力。

结果,顺义王的土默特部被摧毁,鄂尔多斯部也面临建虏的威胁。

林丹汗的替身把追兵引到鄂尔多斯沙地,然后把仪仗往沙地里一埋,就此消失无踪,谁也找不到他的踪迹。

真正的林丹汗,则轻骑前往漠北,召集派往漠北的兵马,征讨阿鲁科尔沁——

他要趁着建虏派兵西征,收服阿鲁科尔沁部。带着这个王廷护卫部落,一统整个漠北。

如今,他便以铁甲骑兵为主力,击溃了阿鲁科尔沁诸台吉组成的联军,取得了征讨漠北第一战的胜利。

狂笑一声,林丹汗向察罕部的权贵道:
“看到没有?”

“只有跟着本汗,才能在草原上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次我们征服了阿鲁科尔沁,接下来就会征服外喀尔喀,收服漠北、漠西各部。”

“到时大明君臣,还敢以臣子看待我们?”

信心满满地想要和大明、大金鼎足而三,而非像现在被大明逼迫称臣。

胜利是最好的良药,这些察罕部的权贵本来还对林丹汗强行征调他们的铁甲骑兵不满,但是如今避开建虏打击、又突袭击败阿鲁科尔沁后,他们对林丹汗又敬服起来。

一众被大明封为伯爵的鄂托克首领和台吉,都对林丹汗大肆恭维,献上自己的忠心。

林丹汗志得意满地听着这些话,前两年的郁闷一扫而空。盘算着如何把这些铁甲骑兵据为己有,都编入自己本部。

然而,没等他高兴多久,一个阿鲁科尔沁信使传来的消息,让他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什么?”

“留守的营帐都被大明人劫了?”

“大西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军队?”

大明在北方有兵他是知道的,去年就是靠着黑龙营等军队配合,才让他们战败后安全地撤回去。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大明的军队竟然深入漠北,如今还劫掠了阿鲁科尔沁。

这些可是已被他视为囊中之物的战利品,如今被大西营劫取,让他暴跳如雷:
“出兵!立刻出兵!”

“把咱们的战利品抢回来!”

招呼麾下兵马,立刻和大西营交战。

其他察罕部权贵一听,立刻劝阻起来。

打科尔沁、打建虏都没什么,但是和大明军队交战,后果却不是他们能承担起的。

察罕部这两年能够恢复实力、甚至比以前更强盛,靠的就是大明的市赏,还有用大明货物与漠北贸易的收益。

一旦和大明交兵,互市可能就断绝了。这是所有察罕部的权贵都无法承受的,尤其是那些靠着女儿成为大明皇帝嫔妃、被册封为贵族的。

这些人对林丹汗的命令纷纷反对,就连林丹汗的弟弟、帮他统领铁甲骑兵的粆图台吉,都对这并不支持。他说道:

“大汗,咱们战损的铁甲,还需要大明补充呢!”

“若和大明交恶,恐难征服漠北。”

二妹夫衮楚克台吉也说道:
“如今归化城被建虏占了,张家口那边再难贸易。”

“大西营出现在漠北,或许能通过他们和大明贸易。”

这些人接连不断地劝阻,让林丹汗被迫冷静下来,说道:

“不管怎么说,都要去那边看看。”

“阿鲁科尔沁的主力是我们打败的,战利品得有我们一份!”

率领三千铁甲骑兵,前去阿鲁科尔沁驻地。

这三千骑兵是察罕部战力最强的,铁甲都处于完好状态,兵器也都用铁器。

其余的则押着俘虏,在后面跟随他们。

张献忠听说有大队铁甲骑兵到来,立刻披甲上马,率领大西营迎战。

此时的大西营,在征讨阿鲁科尔沁留守的部落后,已经更加强大,吸纳了愿意投效的蒙古人一千多名,总兵力同样有三千。

林丹汗看到大明竟然在遥远的漠北投放了三千兵力,心中暗暗吃惊。在看到张献忠的骑兵很多都装备了铁甲后,更是把交战的心思都熄灭了。

以察罕部的实力,或许能灭掉这些人,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绝对不会小,而且会面临和大明交恶、市赏断绝的局面。

所以,他把衮楚克台吉派出去,和大明的军队交涉。衮楚克台吉大喊道:
“对面是大明的军队吗?是从哪里来的?”

“我是顺礼王的使者,击败了阿鲁科尔沁,前来接收战利品。”

大西营将士听得面面相觑,很多人才明白他们能横扫阿鲁科尔沁各部的原因。

但是张献忠却哈哈大笑道:
“阿鲁科尔沁我们已经打下来了,不劳顺礼王费心!”

“江陵公已经派船队来接收,不日就到这里。”

用张同敞的公爵头衔,对抗那边的顺礼王。

林丹汗听到后就知道麻烦了,他虽然被大明册封为亲王,其实却没有完全被大明视作自己人。察罕部的铁甲也从未超过五千之数,只相当于大明的一个卫。

江陵公则是大明的公爵,按他从孔贞运那里知道的分封制度,可以像亲王一样拥有三个卫。

眼前这支兵马有江陵公在背后,意味后面还有一万五千大军。

而且大明在北方,还有黑龙营等军队。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能否夺回战利品的问题,而是这些人会不会向漠北各部出兵,影响他征服草原的大计。

这让林丹汗迅速改变了念头,让大西营派人过来谈判,双方划分地盘,约定互不侵犯。

同时,他还要求大明在漠北设立互市地点,把市赏改到这边。

前来谈判的胡良辅对此不敢擅专,和张献忠联名把这些消息送到雅克萨,希望能传到朝廷去。

已经前来雅克萨招募索伦兵的江陵郡公张同敞,得知林丹汗出现在漠北后,也感觉兹事体大。一面派堂弟张同奎调解,一面用信鸽和快船,上报朝廷知闻。(本章完)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7914/37914909/1414069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