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副职 > 第七十章 紧急营救 5

第七十章 紧急营救 5


“我当时被救出来,安排在餐车上。餐车上有六七十号人,都是他救治的,后来其它车厢也过来一些伤员,这里就有一百多了。喏,你看!”这位乘客把自己右腿上的裤子拉起来,露出一个花绷带。“当时他给我绑了腿,本来我还想让他给包扎一下手臂的,但受伤的人太多,我都不好意思张口。”

        “那你的手现在怎么样了?”

        “现在很好呀,像没受伤一样。当时他包好我的腿,我没张口,过了一会儿他把我叫过去,把我袖子挽起来,帮我包了手臂。虽然现在不疼,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去一趟医院为妙。”一个小瘦子狡猾地笑了笑。

        “是呀,那个医生包好后,我们都说伤口不疼了。所以……”一个壮汉憨憨地笑了笑:“所以我们才留下来最后一批走。”

        “那个医生人呢,你们见着了吗?”

        “没注意,他看火车停了,就到别的车厢去了。你们没看到,全车厢的人都为他鼓掌。这医生太了不起了,接连忙了几个小时,全身都湿透了。我看见他站起来时,累得摇摇晃晃的,随时都会倒下。”

        “能描述一下那个医生的长相吗?”

        “长相吗?是个年轻的小伙子,长头发,挺清秀的,高高瘦瘦,要有一米八几,大约十八九岁。”

        “不对,应该不止十八九,看起来有二十岁出头。”边上一个多了一句嘴。

        “好的,谢谢你们提供的新闻,如果有后续报道,请你们能配合支持。”主持人转向镜头:“各位观众,刚才我们的采访中,这次事故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医生,据说前后救治了一两百位伤员。这个人会是谁呢?这个医生二十岁左右,会是哪个名校的学生呢?我们接下来去医院,寻找这个神秘的医生。”

        镜头切换回事故现场。

        短短几个小时,事故原因就调查出来了,令全国人民不得不惊叹福尔摩斯们的强大。但随即却被镜头惊呆了。

        镜头里,是贴在铁轨上的一串“小飞镖”。

        “观众朋友,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串飞镖是什么,它们又有什么威力让这么大的一列火车翻车,现在请专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镜头前出现了一个老铁路工人,满是皱纹,一脸沧桑,证明他在铁道上几十年的经历。正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工人,在听完一群专家关于火车动力系统、刹车系统是否有问题的高论后,第一个提出铁轨上的问题。

        他弯下腰,用力把贴着铁轨上的飞镖取下来,展示给摄影机,全国人都看清了,这是一把薄如羽翼的无柄飞镖。

        “这把飞镖是怎么来的呢?你们来看,这铁轨的周围还散着几枚钢钉。你们再看,这把飞刀后有什么?黑色胶带,对。事故的原因很简单,有人将钢钉粘在铁轨上,想用火车的重量将这几枚钢钉碾成飞镖。”工人师傅痛心地解释。

        “如果只是钢钉,危险性还没有这么大。你们看!”

        镜头跟着老师傅往前走了几米,师傅再次弯腰从地面上捡起几块钢片来,“这才是这次翻车的罪魁祸首。三块钢片!同样的,粘在铁轨上想做成刀片。我们都知道,火车的轮子是卡着铁轨走的,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碰上路面上有石头,不用多大,整个车子都会抛起来。火车也一样,在高速行驶中,被这些铁钉顶了一下,稍稍起来了一点,落下来时又被这些钢片别住了,轮子进不了轨道,再加上今天大雨,轨道的吸伏力本来就比平时低,所以瞬间就脱轨翻车了。”

        “那么这位专家,会不会有人故意要让火车翻车呢?”主持人问出了电视机前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老工人摇了摇头,“不是的,这就是小孩子好玩弄的玩具。以前我们在铁路上的小孩都这样玩过,不过以前弄的是铁钉、铁片,现在换成了钢钉、钢片。但问题是铁比较软,不容易出事;而钢的韧性强,不容易被压动,加上今天的特殊气候,才酿成了这次事故。”

        “原来如此!”记者朝老人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对着镜头:“观众朋友,一颗小螺丝造成一次事故,以前我们都以为是夸大其辞。今天这个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无小事。也希望全国的小朋友们,放弃一些危险的玩具与玩法,给自己安全,也给别人留下安全的空间。”

        给拧成麻花状的火车来了一个全景镜头,事故现场的聚光灯足够让全国人民看清这次事故的惨状。支离破碎的场景更是让全国人民吸了一口冷气。

        估计今天晚上喜欢到铁轨上玩的小孩免不了一顿胖揍了。

        镜头再次回到医院。

        “观众朋友,现在我们在医院的急救中心。”主持人示意给医院急救中心一个镜头,“这只是全市急救中心的其中一个,在中医院和第二医院还分别有一个急救中心。”

        镜头里,医生和护士都行色匆匆。大部分伤员在火车上已经包扎过了,现在正在逐个地解拆绷带,重新消毒,对伤口做出处理后,再次包扎。

        “现在急救中心正关着门在抢救,我们还不知道情况怎么样。这边上还坐着一些没有受伤的旅客,我们采访一下他们。”主持人看到靠墙的椅子上坐着不少人,带着摄影师走了过去。

        “你好,你是这次事故中的伤员吗?”

        “是的。”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头扎绷带的孩子坐在椅子上,有些焦急地朝急救中心看。

        “为什么你们没在病床上,却坐在这里呢?”

        “唉呀,医生给我们检查后说没有事,就把我们赶出来了。”

        全国人民的火起来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医生,再紧张也不能把伤员赶出来呀。

        “这是哪里的医院,处理他们!”有些在网上看直播的网友直接留言。

        “是医生态度不好还是你们伤势不重,来不及管你们?”主持人很冷静地问道。

        “唉呀,我也不知道,他们带我去拍了片子,一会儿就对我说,我没有事,让我坐边上等。你看,怎么会没事,你瞧,我这腿上还打着绷带呢!你再瞧,我这孩子,当时头撞在地上,流了一地的血,要不是有个医生给打了绷带,流血都会流死,怎么会没事呢?”这是一个农村的女人,说起话来又快又啰嗦。

        镜头给了孩子,的确,在一块花绷带下,还露着斑斑血迹。

        “无良的医生,黑医院!”网友留言,瞬间被顶上了热门评论。

        “救救孩子!”简单的留言点击次数破百万,成为了当日首条。

        主持人也有点被激怒了。但毕竟多年的素养让他冷静下来。“观众朋友,我们遇上了一场事故,现在又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事故。真正原因是什么,请跟我们来。”

        主持人跟女人告别后,找到一个在忙碌的护士。护士给一个伤员包扎完毕,正好直起腰来,一张蛮清秀的小脸出现在观众面前。

        “这位护士,能采访一下吗?”主持人耐心地问。

        “这位记者,能让我先救人吗?”护士也很客气地回答。

        “只耽误您一分钟,有个问题代表全国观众询问一下。可以吗?”主持人看了一眼助手,助手手上有一台电脑,实时跟踪网上评论。

        “好吧,你快问。”护士边整理着药品,不抬头地回答。

        “好。请问你们为什么让一部分伤员坐在那里?”

        护士抬头看了一下,“噢,那些人呀,刚才照了X光片,他们没有伤。”

        “可是有个小孩的头上还有血迹,怎么会没有伤呢?”

        “嗯?”护士惊异地抬起头,看着那群人,“怎么会?带我过去。小刘,你准备一下药品,我去看一下那个孩子。”

        主持人带着护士匆匆走过去,护士看了一下孩子,从女人的手中想抱走到病床上去,但孩子牢牢地抱着母亲不撒手。

        “小刘,把药品和纱布推过来。”护士抬头喊了一句,又回头低声说:“能让我拆开看一下吗?”

        母亲点了点头,把乱动的孩子手脚绞住。护士把包扎结打开,慢慢一圈一圈解着绷带。全国人都随着这个动作有些忐忑,怕一旦解开,血就迸了出来,有些胆小的妇女已经把自己的眼睛和家里小孩的眼睛捂住了。

        这位母亲也很紧张,跟全国观众一样摒住了呼吸。镜头干脆拉到小孩的额头上,给了个特写。

        绷带终于完全解开了。

        全国人民,包括记者、护士和母亲全愣住了。

        哪里有伤口,平滑的额头上,除了脏一点,有些血迹,细腻得跟平时一样。护士把孩子的头往前按了按,看了一下后脑勺,也没伤。

        “这孩子根本没受伤!”护士把绷带丢到小推车边上的垃圾桶里。

        “不可能呀!”这位母亲喃喃着,翻来覆去地看小孩的头。“我当时明明看见他头上的血流个不停。”

        镜头给在这个母亲讶异的脸上。随即又给到了主持人讶异的脸上。

        女人看了半晌,突然想起了什么,挽起裤脚,给自己解绑在脚踝上的绷带。绷带解开后,也没有伤!

        “擦,坑爹呀!”网络上哀声一片。

        “我觉得有什么神秘的事正在发生。”有人留言。

        “你们。”女人解开自己的绷带后,朝坐在边上的一溜人说:“你们都把绷带解开看看。”

        这边上的人本来也看得出神,被她一说才想起自己的伤来,于是镜头前,有的脱鞋子,有的脱裤子,有的脱衣服就干开了。

        “擦,给力!”网络留言。因为有个美女把自己的裤子给脱了下来,只穿了一条**,长腿MM,肌肤细腻红润,让电视机前的宅男们一下就激动了。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262/19145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