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紧急营救 4
另一个卧铺车厢,几个主任医师也是一筹莫展。如果只是休克,或者是断腿断脚,要救回来还有办法。但目前好几个肋骨断裂,插进了内脏的伤员,明知道不做手术马上就要死亡,但目前的条件,只有寥寥几个主治医生,根本来不及给所有人动手术。
“就这样,先包扎,打封闭,带上氧气面罩,能不能挨到做手术,就看他们命大不大了。”其中一位说。
“先救其它人吧!死一个总比一大堆流血而死的好。”医生都无可奈何,只能选择放弃少部分,抢救大部分能抢救的。
军官松了手,陆有拎着包,下了车厢,转身上了另一个卧铺。看到几个生命垂危的人戴着氧气面罩孤零零地被留在这里,车厢的另一头却热闹得紧,一大群医生护士转轴般在忙个不停。他赶紧拉开被单,给眼前的几个包扎上了。等他还想往下看时,又被负责的医生给制止了。
五六个卧铺包厢,每个包厢只救了七八个人,加起来也就三四十来个吧。每次都被人赶下来,原因都一致,一来他不像是医生,二来你这绷带用蛇皮袋装,这是搞哪样。不过还好,自己总算救了三十来个垂危的病人,他们这几个的状态里可是明确地写着:【重伤】:半小时后死亡。
积德会有好报的,陆有这样安慰自己。
陆有也想过办法,想混一件白大褂和白口罩,但找了许久也没找到。实在是没办法,陆有很想回去把那本特聘证书拿出来,但一想,这证书上有自己的名字,而自己的技能又不好解释。
陆有不知道,用内功来忽悠,能忽悠到什么时候。
在科学面前,忽悠来忽悠去,最后只会是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陆有没办法,只好回到普座车厢,那边有许多受伤不重的人。医护人员不够,暂时还顾不上。
列车里的人已经全部救出来了,火车缓缓地启动,驶往前方的车站。现场还留着一些人,估计是在调查事故原因。
陆有没顾得上那么多,坐在餐车里开始给那些手脚受伤的人打绷带。
“咦,怎么就不疼了。”一个刚被绑好手臂的伤员小心地挥了挥手,感觉非常奇怪。
“是呀,我这脚也不疼了。”另一个只是脚崴了,本来是不能沾地的,听那个挥手的人这样说,自己也试着动了动脚。
伤员的人数还是蛮多的,听说餐车有个治疗伤势的医生,有些车厢的伤员也过来了。一时让陆有忙得不可开交。
“不要拍照!”看到有乘客拿出了手机对准自己,陆有严厉地喊了一声:“要拍的话我就走人,你们自己选。”
伤员一听,连忙把乘客的手机给抢了下来。
“哪里有伤,自己先露出来。有毛巾的自己给擦干净点。”陆有吩咐了一声。
一夜的大雨,陆有也被淋得疲惫不堪,精神有些不济了。释长生找了过来,把衣服给他给换了,这一身是血的,看着也怕人。
一些其它车厢的乘客挤在门边,小声地说:“这个不是在车站里送锦旗的吗?”
“怎么回事?给讲讲!”无聊的人还是挺多的。
卧铺车厢里,那个负责的医生小心翼翼地把腹部受伤的伤员身上裹着的绷带给拆下来了,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不流血的伤口,伤口虽然没有愈合,但看得出伤口小了很多,那血肉模糊的样子已经消失了。
“这——见鬼了!”医生大叫着。
“你这医生怎么给我拆了,又不帮我绑上呀!”伤员觉得腹部冷飕飕的,刚才不痛的伤口又痛起来了。有些焦躁地冲着医生喊。
“哦哦。”医生回过神来,赶紧把消**水拿过来给他消毒。没有打麻醉,消毒双氧水沾上去,那味道是生不如死。伤员嘶喊了一声,脸上全是汗,晕死过去。
医生戴着口罩,按程序给他把伤口做好了消毒,然后用纱布给包扎上了。现在的条件,还不能做缝合手术,必须送到前方车站城市的医院里去。
他看了一下另一个座位上的女士,兀自不甘心地说:“这位女士,刚才的绷带没消毒,不介意的话给你重新换过?”
“不用了!”女子坐起身,试着踩了踩地。“很好呀,我感觉完全不痛了!”
车终于进站了。陆有一晚上包扎了一百多个重伤伤员,还有一百多轻伤,累得几乎不想动。看看车缓缓停了下来,许多救护车就停在站台上,无数的医生冲了过来,也就站起身来,捶捶腰往自己的车厢走去。
【紧急救治】的任务早已完成了,现在自己只是在尽义务。医生都上来了,就没自己什么事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陆有准备撤退。
所到之处,大家纷纷让路,为他鼓掌。
后面车厢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等陆有已经过去了,还往里面挤,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回到自己的车厢,释长生却还在外面帮忙,也不知道在哪个车厢。母亲看陆有一脸倦色,连忙跳下床来帮他脱去带血的衣服,拿毛巾去拧了一把,想帮他擦擦。
“累吗,儿子?”她关切地问着。
陆有点了点头。能不累吗?累得都不想说话了。看着窗外救护车的闪烁,他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睡着的陆有不知道,他这一晚上的辛苦,在医学界引起了多么大的关注。
车一靠站,几个主治医师就吩咐冲上车的护士:“快点,把这些垂危的伤员先送到医院,外科医生跟着回去,马上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临近几个城市的医疗力量全都组织过来了,景城的医疗队已经赶到,魔都的特快载着几十名外科医生正在途中,两小时后到。
这次事故,可能是华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人为事故。列车一千八百余名乘客,几乎人人挂彩,已经确定死亡人数达到三十五人,重伤人数好几百人。
几天后,估计死亡人数会超出人们的预料。
能赶到的电视台已经把摄影机架起来了,但这时没有记者敢上去采访,正在救人,这时候上去,等于犯错误,砸自己的饭碗。
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过,在十几年前的一次地震中,有个记者拉着抢险救人的士兵强行采访,结果舆论哗然,记者随即被革了职。
但现场直播是可以的,几乎全国所有电视台突然共同直播这次重大事故,正好是在夜间九点多钟,大家还在看电视的黄金时刻。一下子屏幕变成了黑色,画面上,只有大雨与一辆倾覆的列车,以及混乱的救人场景。
列车的所有车厢几乎都倾倒了,尤其是看到最后那节斜矗立在地上的车厢以及几节像拧麻花一样拧在一起的几节车厢,简直不忍卒视。
镜头拉近一点,所有人都看到地面上那堆积的血水,和泥泞的红土混在一起,尤为惊心动魄。
画面切换到火车站。
看着伤员一个个从火车上抬出来,连续不断,仿佛永远也抬不完。担架上的人几乎都是昏迷的,护士高举着吊瓶一路跟着担架小跑。全华国人的心一下子纠紧了。
死伤人数成为了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利刃。
十年前,曾经有一次自然灾害,死伤人数高达几万,但那毕竟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灾害。而这次却是交通事故,全华国人的注意力全集中过来了。
接下来就是互相搀扶着的伤员,轻伤的人更多,也都上了救护车,一批批拉到医院去了。
终于,所有的伤者都从火车里转移到了救护车上。只剩下一些手脚扭伤的伤员坐在候车室里等待下一批救护车。
摄影机后,这列放下伤员的火车缓缓启动,奔赴它的目的地。
令全国人民感动的是,经过记者采访,这些伤员中,有一大部分是当时从旁边停靠的列车里下去救人,不小心受伤的旅客。摄影机对着这些人,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扫过去,要让全国人记住这些无名的英雄。
“不要拍我,不要拍我。”一个大汉挡着镜头。
“不,请你放下手来。你们今天的行为,是值得我们华国人学习的榜样,满满的正能量需要传递给我们华国每一个人身上。”主持人拿着话筒,动情地说:“各位观众,为了救人,这位同志脚和手都扭伤了。你们记住这些人,还有,那辆驶走的火车上无数像这位同志一样英勇救人的旅客。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敬意。”
“真的不要拍我,我们列车上有个医生,救了一百多个人。你们应该去拍他。”
“是呀是呀,有个医生,全身都是血,这么大的雨都没有冲干净,可见他救了多少人!”另一个旅客听到这句话,也说了一句。
主持人来兴趣了,“您怎么知道他救了一百多个人呢?”
“我是从列车中逃出来的一个,当时我从车窗里爬出来,正遇到他向车厢里爬,就顺手拉了他一把。当时我以为他有什么亲人在里面,但他只回答了我一声,他是来救人的。我本来想跟他一起回去救人,他说黑漆漆的容易受伤,让我帮他下去就行。后来我就扒在窗子上看,一个车厢他救了二十多个重伤的,不信你们可以去问,我是13号车厢的。”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说。
“那也没有一百多个呀!”主持人断续问。
“后来我还看到他跑了三四个车厢。”
“何止一百多人!”边上又一个人说话。
“您能说得清楚点吗?”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5/35262/19145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