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卷 06章 海参崴堡
5天后,蒙真随军回到了街庙。10天后,又到了海东部,先到了港口重镇海参崴堡,然后向北又到了一处大湖。
冬天结冰的湖面冰雪覆盖,一眼望出去,白雪皑皑看不到尽头。不知为啥,今年的冬天走得特别晚,湖面到了4月仍然没有封冻迹象。湖边是一片平地,冬天一片白雪的情况下,让人分不清湖与岸的界限。只有沿湖的建筑让人还大致分得清楚湖与岸的分界处,沿着湖边是一个雄伟的堡垒,沿湖一面是船码头。城墙有5米高,环绕整个堡垒,这个堡垒足足可以容纳2万人。
这里就是双城堡,走进去,发现堡垒内实际上住得并不满。住户不多。约有1000户左右,东海部的村民一般都在外围的村寨,双城堡建得这么宏伟,是因为这里是贸易中转站,是属于必须死守的城堡之一。
双城子传功站位于湖边,有一个大礼堂,这是北方丐帮在此召集帮众的地方。礼堂由十多根粗大木柱建成,墙体为石头加结实的土墙构成,其建造方法极为高明,显得非常轻灵而结实。最多可容纳500人在此聚集。
1营的特遣大队聚集在这个大礼堂中。其他7个队已经在库页岛上进行水军专项训练。而特遣大队即1营1-3队,因执行特殊任务,未到北极军校修炼内功及医经。但水军的培训却早已经进行了。因此他们仍然只能单独授课。而授课内容也让关元大伤脑筋。关元只好把这3个月作为一个新的阶段。
这几天的日子均是上午9-11点理论课学习;11-12点到开始解封的湖面捕渔,12点吃午饭;下午2点到5点军事训练;晚饭后则是学员论堂,在大礼堂中,就着油灯由学员上台演讲。
每天早上9点,站在双城堡培训中心的讲台上,关元给学员们进行了理论知识的集中培训。他讲北方丐帮的历史;讲授贸易部的发展以及部落贸易特别知识课;讲军阵的知识;讲医学和内功;讲在原始部落传功的操作细则。
下午的学员论坛也丰富多彩,第一天上台演讲的是1队队长马达,他演讲的题目是:“在血与火中成长:贸易部库页岛征战史”
“贸易部是1345年成立的,贸易部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征服史。”马达讲道,“1345年贸易部成立时已经有了15000人,其中,海东5000人,奥哈3000,林内3000人。还有位于乌的河区域小部落3000人,另外1000零星分布在各贸易站。你们知道,在贸易部的发展过程中有那些战争么?”
马达喜欢互动,他一上台,就提了个问题。
“我知道有三场!”蒙真讲答道,“成立之前,遇到了库页岛上的叛乱!这是一场战争;第二场是乌的河的部落叛乱;第三场是在成立贸易部后,9月铁血将军李利而又带领500人进攻乌的河区域阴蛮部残余部落,杀敌部1000人。美中不足的是剩余乌的河残部2000人躲进了深山。”
“你说得对,乌的河发生了系列的战争,之后,李利而迁乌的河区域10个百户队至贸易部的海东等地。这才巩固了乌的河部,把贸易的后方巩固了下来。然后又在库页岛上发生了系列的战争。”
“1346-1350期间,李利而通过战争及联合等手段,又收服了库页岛上五大部落。收其众4000人。建立了南库页堡据点。”
“1346年,李利而的部将率300人,联合库页岛上一1000人的部落,打败了库页岛的另一土著人数为1500人的部落,并收其降众1000人,建立了中库页站据点,形成稳固据点。并增加人口1000人。中库页据点共有2500人。”
“1347年,李利而带领林内的500士兵,联合一支刚归附的虾夷部落,打败一北侵的虾夷部落,收其众2000人,在北虾夷岛站稳了脚根,并在北虾夷堡以北建立了征南站,与日本贸易进一步扩大与发展。北虾夷堡有3000人,征南站有2000人。原来的南征堡改为南通堡,南征岛改为南通岛。”
“到1350年.库页部终于巩固了下来,这时库页已经有20000人,包括奥哈堡3000人,北虾夷堡(林内堡)有3000人,海东3000人。征南站有2000人。乌的河堡2000人。南库页据点4000人。中库页据点共有3000人,各地零星贸易据点1000人。”
……
马达讲了很久,把贸易部的征战史讲得绘声绘色,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时间差不多了,在该结束时,他提了两个问题。
“你们知不知道道,为什么贸易部的发展会有这么多战争?我们的大英雄李利而将军是如何处理的?”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七嘴八舌,但都答不到点子上。这也是马达意料之中的,最后,他解释道,“贸易部的扩展与其他扩展相比,特别迅速。收服的部落数量多,时间短。北方丐帮原先由于采取旧的队、村、部的旧制不太适应。这种部制适合缓慢改造,但在迅速扩展过程中,这种体制的不足就充分显现出来了,那就是各村的独立性太强,有比较强的反叛倾向,不易控制。”
“解决办法,就是移民,为了加强新征服部落的控制,李利而将军多次从外部迁入人口。例如将位于乌的河6个百户队的人口迁到库页以强化控制。新迁入的6个大队分布在奥哈、街庙、海东等地,加强对新加入的部落的控制,并平息了几次叛乱。”
“到1350年,北方丐帮终于完全控制了库页岛。库页分舵正式成立了,北方丐帮将贸易部在库页岛上的几个据点整合,成产了库页部,人数达到了20000人。
库页部独立成部后,贸易部开始转型,从此,贸易部成为纯职能部门。不再有统兵和部村管理的职能。贸易重点对象上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摆脱过份依赖日本的局面,加强了与女真辽东区域的贸易。李利以海东站作为一个据点。首先大力拓展与女真部落的铁器贸易,再寻找机会向辽东扩展。
第一天的课程终于讲完了,气氛很活跃,学员们积极性被激发了,又开始自由讨论。
第二天演讲人是一个白胡子老人,他居然是北方丐帮长老莫尔。他讲的主题是是关于北方丐帮传功体系的讲解,题目为:“长老的回忆,40年传功的泪与笑”。按照莫尔的讲解,传功体系两为两个部分:一是传功部体系;二是传功部护卫军。这两部分传功体系的发展历程,莫尔讲得十分动人。蒙真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演讲要收尾了。莫尔长老提了几个互动问题来收尾:
“你们知道,传功学校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吗?”
“不知道!”
“1347年召开的丐帮代表大会,成立了完整的传功体系,在埃文、雅库特、阿尔丹、奥哈四地,成立初纫传功学校;
1349年,在阿尔丹成立中级传功学校。埃文堡成立高级传功学校。
1350年是北方丐帮重要的里程碑节点,是传功工作到了一个新的起点。1350年,从传功部中分立出工部,工部长老莫尔,6级长老。副长老李洪荣。
到1350年,共形成了6个分部,共11万人,分别为极北分部(10000人)、鬼流分部(10000人)、雅库特分部(10000人)、阿尔丹特别大队15000人、乌的河特别大队(35000人)、堪察加特别分部(10000人)贸易特别大队(20000人,总部在库页岛)四个分部和三个特别大队组成,总部设在鬼方部的埃文堡。增长的30000人,有10000人属于人口自然增长,虽然战争不断,人口自然增长较缓,但归附的部落不少,而王略实行向乌的河部集中的策略,准备重心南移,故北部部落的增长人口都转移到了乌的河特别大队,在乌的河周边区域形成了70个百户队,而第四营也扩充为第四军团1500人。
1350年,王略与铁森等都退休了,少壮派张可泽李利而正式接班,分别担任北山部落联盟正负总舵主后,积极发展贸易,大大促进了库页岛以及黑龙江北岸的发展,使部落联盟势力进入黑龙江北岸并基本占稳了脚根。
元老会:王略,9级长老;铁森8级长老;他蒂、大也森、中行能、莫尔,7级长老
舵主:张可泽,7级长老
副总舵主:;李利而;6级长老
第二副总舵主:李洪荣6级长老
中书部:传教副长老,相伟旦5级弟子,刘悲5级弟子。
传功部:长老李利而兼,副长老,罗萍;5级弟子,隆春。
贸易部:李利而兼。副长老,方小松5级弟子
讲到这里,莫尔累了,在小组讨论中,结束了课程。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4/34897/18866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