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放大鞭欢迎
在乡下,炮仗对于酒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有驱邪避鬼的意思,还可以用来迎接客人。大家千万不要误会,在放炮仗时,主人是丝毫没有带一丁点驱邪的意思,反而只是取了它声音大的优点,告诉着四方的邻居,本家又有贵客到了,添人添喜添福气。
当然,平时亲戚间的走动是不会放鞭炮庆祝的,这也只是在宴席上才会使用的一种习俗,表达对亲戚的欢迎。鞭炮在当时也有很多个档次,按鞭炮声音的大小和燃放时间长度的不同分类。当时流行的响数分为100响、200响、500响、1000响、2000响、5000响、1万响。按亲戚的关系的远近亲疏,选择不同的响数的鞭炮来欢迎。响数越高,声音越大,越能代表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
当然不是说对一个放1万响的就比对一个放100响的要更欢迎。纯粹只是一种习俗,一种简单的仪式和传统而已,并不代表好恶,这只是从老一辈那学来的一点规矩而已。
“对了,你们说待会表哥会用多少的鞭来接我们?”英子忽然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她怀里的小东西一路走来并没有什么异状,大家逗得他咯咯地笑着。英子见了,也一扫心中阴霾,笑得更开心起来,空中弥漫着淡淡的栀子花的香味。
“我猜是500响!”三妹接口应道。
“我们这里十个大人,他们不拿个2000响的来接我们,我们就放开肚子,把他家吃的喝的全部扫光,让他屁都不剩。”大姐接话。
“2000响的哪行?我们5家人,一家算2000响,加起来得1万响的才行,那才有面子。”小堂嫂眯着一双丹凤眼,眼睛冒着精光。
“1万响的那是迎接亲家和迎新娘子用的。用来迎接我们这些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亲戚,成何体统呢?你也还真敢说。”大堂嫂开口,有种无形的威严散发着,隐隐有点针对小堂嫂的意思。在这个兄长为尊的时代,大堂嫂俨然成了一个家庭的女性代言人。即使女人三姐妹与大堂哥并不是同一个父亲所生,可他们在父辈那一代可是货真价实的亲兄弟。因为,大堂哥年龄在这个家庭中又属最长,比女人大姐还要大七八岁,所以在家庭中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咱们这些亲戚比不上正贤的亲兄弟们,毕竟隔了一层,搞个2000响的也就差不多了。”英子大姐看出了点什么,开口解了围。
“对了,英子,待会你带孩子走最后面。待会放鞭炮把孩子吓到就得不偿失了。待会一定要把孩子耳朵捂紧点。”大堂姐突然想到了这点,“让你家男人跟你姐夫运昌他们走在前面,男人们走前面,我们女人都跟在后面!”
这是一种规矩,也是一种传统,在走路时,男人总应该走在女人后面,就像一个皇帝是不允许一个大臣走在自己的前面的。这个传统放在当下,简直就是狗屁不值,但过去的人们却严格地执行着这个传统。
乡村的土路幽静而实用。它们通常是沿着河或沿着田地的边缘而建。这样,即便于灌溉和解决洒农药的用水问题,又便于运输管理分清区域。为了路结实,修路的时候一般会加入一些碎砖或河卵石,来加强路的强度,避免雨天车轮打滑。这种乡村小路也一般不宽,有时仅仅够一车通行。那时的家里,最普通的、也是最重要的大型交通运输工具是板车——牛拉的板车。在板车的长年累月地辗压下就形成了路两边光滑,中间杂草丛生的乡间土路的典型特征,乍一看,还以为是两条路。
由于路不宽,人们一般也是靠右走路,绝不会逆向到对面的那半条路上去。这样一来,他们一行十来大人六七个小孩子就在土路上形成了一条一字长龙。高高矮矮,参差不齐,左拎右挎,咋咋呼呼地走了来。稍微有点眼力的人都不会忽略这条人形长龙。
专门在门口招呼迎接客人的帮工自然也很轻易看到了,连忙进去通知主人有大批客人到来。一般两三个客人,主人如果忙着招待客人,可以不亲自到门口去迎接,但超过五个成人一起来,不管亲疏与否,不去亲自迎接,就是一种没有礼数的行为了。
表哥刘正贤,人不高,稍微发福,比堂哥刘洪还要长十来岁,年纪比英子的父辈也小不到哪去。为人随和却精明节约,儿子这结婚所有费用、酒席、新房都他一手包办布置。新建的大三开房子比村里其它普通的大三开还要高两匹砖,在村里十分抢眼。
“外面有好长一条队伍快来了,加起来足足有近十个大人,怎么放鞭迎接啊?用个2000响的够不够?”帮工的伙计问道,显得有点为难。
“那怎么行,单独一家就得用500的呢,这一来四五家,2000的肯定不够。拿个5000的吧。”正贤停下手中的活计,他在清点鞭炮是否足够。当他听到这么多亲戚一同来了,立马和伙计一起大步出门去。“你待会把鞭炮拉的开一点,不要都堆在一起,这样放的时间长一点。”
“好嘞!”
一行人还没有靠近,表哥就早已站在院子门前,向着来人的方向微笑着了。
“你们怎么现在才到,酒席都吃完了,没得吃了,你们打道回去吧!”正贤故作生气的样子。
“吃完了正好,我们搞点水喝喝,歇歇,马上就走。”众男人也很有默契,谁都没有抢着开口,默默地把这个答话的权力自然而然地留给最长的大堂哥刘洪。“凉水总应该还有的吧?”
“多得是,尽管喝!”表哥正贤的脸笑开了花,皱纹爬满了整张脸,却丝毫不显违和“今天怎么搞得这么晚?”
“我们早上起得倒是早,5点就起来了。我家那婆娘自己非要去地里,把那两分地的杂草薅了再来,这一搞一拖,洗洗涮涮就搞到现在了。”大堂哥刘说话间已经来到表哥正贤旁边。
鞭炮适时响起,响声震天,仿佛能驱除一切邪恶的东西似的。
“弟妹这么贤惠,你得了便宜还卖乖。不管怎样,你今天搞迟了,就得罚酒,待会先自罚三杯。”正德表哥扯着嗓子,几乎是用喊的声音与堂哥刘洪交流着。谈着近况,谈着庄稼,也谈着今年的收成。
“哟,迎接我们还用5000响的,不怕浪费啊?”小堂嫂艳菊眼尖,一眼就认出挂在篱笆上的鞭炮是5000响的,主动朝男人堆堆里走去,跟着讲起来。
“那是必须的!你们都是我最亲的亲人嘛。哪个我都不敢怠慢啊。”表哥回应。
英子按安排地走在了最后,自己的大姐和三妹站在她身边呈围抱之势,仿佛这样就能挡住鞭炮声似的。女人则用手捂住海山的耳朵,大家都知道这个动作的效果也不大,但她仍然做了,多一层保障总是好的。大堂嫂李明秀见艳菊挤在男人堆里在前抢着答话,心里一阵不快,针锋相对的那种厌恶的眼神,丝毫没有隐藏。见没有效果,干脆来了个眼不见为净,她索性也不在前面,急忙走到英子这里,用手适当地再给海山挡了起来。
一群人这看似没有效果的行为却起了很大的效用,海山并没有哭,只是略微地缩着身体,一阵蓝烟随风飘来,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
海山自然也醒了,却并没有哭,一手紧紧拽着英子胸前的衣服,雪亮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看着周围的一切,好奇而陌生的一切。
“来来来,来来来,屋里坐,屋里坐!”表哥正德带头把大伙让进院子,又领着大家进屋子里。院子屋里都满是亲朋好友。有三个麻将桌,上面坐满人,正打着麻将。地上早已经是红通通一片的鞭炮碎屑。可见的角落贴的都是大红的喜字,喜气洋洋。
随同来的小孩子可就不乐意了。除了三妹的孩子稍小,与他们玩不到一块去,其它的小孩子都跑去拾那没有燃掉的鞭炮去了。原本很多在院子里玩的孩子,也冲了出来加入了拾鞭炮的队伍。大姐有三个孩子,两女一男,大堂哥也是三个,两男一女,小堂哥稍微少点,一男一女。这几个孩子一路走来,本来就不老实,排的队也是歪歪扭扭,现在大人们发话了,让他们在这里自由活动,顿时乐开了花,一哄而散。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31/31265/17681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