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双橡园
明国海军部长的正式名称是“总理提督海军事务大学士”,是明庭内阁成员之一,故而又称“海相”。
因为海军的任务即繁重庞杂,范围又很广泛。她设立有几十个造船厂和海军设施里雇佣文职人员,并维持一只相当庞大的舰队。
故而“海相”之下,设有七名次长,七人之首席称为协理次长,协理全军工作,其余六人分管各部门。叶孟言已经在协理次长马汉、第五次长蔡艮寅二人手下供过职。对于他能顺利提拔为“部长助理”,马、蔡二长官从中出力不小。
按照传统,海军“部长助理”并非是一个常设的职务,而是海军认为有这方面的必要,才会临时设立,1800年以来,共设立三次,每次时间都不长。部长助理通常选择某方面最精通的专家来担任,在过去,甚至有民间人士担任。部长助理的职务是既专业又系统的工作,
担当此任者,不会被提升军阶,但是会被授予铭文为“海相辅弼”的短剑,在制服右胸前上佩戴金旅鸽标志。在参与重大活动时,“海相辅弼”位置次于诸位提督,高于提督以下所有指挥军官、技术军官。在决定军令的海将会议上,“海相辅弼”可以出席旁听,并具有专业领域的发言权。
该职务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然而叶孟言之所以能够身兼兵工司执掌,纯属一次意外之故。
已故的前任兵工司长史都华,才华横溢,可能是海军最出色的设计家。他首次生产了大块锻铁和新式海军大炮,那就是装在新式甲巡“涨海”后甲板上的100磅“火山”大炮。称之为“火山”,纯因为这种炮的威力。其威力的根由,是史都华采用的新工艺法。他用铁箍紧套铸铁炮管,获得成功。套筒技术使炮管大大加强了应压强度,应力与发射药爆炸瞬间所产生的膨胀力和热力相对抗。
司里有人反对用锻铁加工“火山”炮管,认为那种方法会留下隐患而危及火炮。然而史都华完成了火炮制造。当刚服役的甲巡涨海驶向大奥时,史都华为了证明他的正确,进行了一次火炮试射,并邀请与之私交甚好的海相参加观看。
1819年2月13日,一个星期五,成功发射了几发后的大炮突然爆炸,当场炸死了兵工司的一群人,包括史都华自己。而爆炸时海相正在舱下正与一群水兵交谈,因而幸免于难。人们把总理提督海军事务大学士的逢凶化吉归功于妈祖,她是海洋、海商和海军的保护之神。
据说官僚政治并非英雄用武之地。它可以用一大堆规定、惯例和手续,用上级的势力和下级的顺从所形成的无穷尽的层层约束,来使一个人受到压抑而变得毫无生气,这件事故似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将兵工司司长以下几乎一扫而光,海相不得不重建这个部门,放眼望去,最方便使用的莫过于叶孟言了:首先他并非是某次长夹袋中人,其次他来自第八舰队,不会增加某舰队的影响力,再次他有强大的姻亲关系。再次他有一定的能耐。
海相对他的任务有三个:
一是调查史都华事件。该事件导致冶金技术和火炮设计遭受了严重挫折。
二是造成史都华之死的“火山”炮的可靠性。尽管该型炮试射早巳成功,但因为此事,海军有意向禁止使用锻铁和套筒炮。
三是重建整个兵工司。为此甚至允许叶孟言选择他相熟的干部。
同时为“海相辅弼”赋予的使命是:
完成新式蒸汽螺旋桨军舰的选型,调整造船、兵工及相关工厂,为建造新船提供支持。
在叶孟言来到部长楼,接受总理提督海军事务大学士宣读的双重任职令后,在荣耀的背后,他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如不是这两个位子如何如何的烫手,即便是他如何如何的表现优异,也绝轮不到他来坐。
对于以上四个任务,他皆有初步想法。
第一任务,组建一个专门的调查小组。还原现场已经不可能,但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发生爆炸时,装填的是尚未定型的卵形弹。使用卵形弹是为了增加射击距离,提高命中精度,位于发射药前的这种弹丸,惯性质量大于同直径的球形实心弹,火炮发生膛炸是很合乎逻辑的事情。
第二任务,关键是改变人们对套筒炮“火山”的看法。叶孟言查看了之前的会议记录,兵工司的反对意见认为:现有的铸造或锻冶技术来造这种炮是不可能的。从会议记录上看,他们没有金属特性和膛内弹道学发展方面的知识,连套筒的作用也不明白。而史都华也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他也许把一切都记在脑子里。这种方法实际上是知识增长、技术进步的直接产物,而不是迫于某种特殊需要而产生的,需要不是这项发明的缘由。叶孟言对此知道一点,即套筒炮是通向未来火炮的必由之路。
因为来福线和套筒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来福线的设计主要用于提高命中精度,但因弹丸紧卡在来福线上,发射药爆炸时,炮管管壁的压力大为增加,炮管的拉伸张力更为紧张。细长形弹丸,是来福线的自然匹配物,炮管需要造得更为坚实,套筒炮制造术是个解决办法,虽然这一点一开始还不太明显。
执两用中是很合乎情理的事情。叶孟言就打算采用折中的办法,他支持兵工司与春田造兵厂成立一个研究所,专门研究套筒炮、膛线、卵形弹。支持李家冶铁试验新的更适合铸造套筒炮的,诸如钢铁渗碳工艺和配方。
他为炮弹拟定了一个研究路线,仅存在于他的笔记里:
“球形实心弹——球形时间引信开花弹、榴霰弹——线膛炮专用触发引信开花弹,可同时由不同厂家制造米尼式、哈乞开斯式、弹带式,海军在战斗试用中确定最优者——线膛炮发射的帕利塞穿甲弹。”
套筒炮“火山”的使用暂时停止,转而开始发展一种新的前装滑膛铸铁炮。这就是外形象啤酒瓶的达尔格伦炮,它在压力最大的部位使用了最厚的金属。发明它的前提是空心铸件工艺,即围绕型芯进行铸炮,再以流水进行冷却,外层金属冷却时向内缩拢,向已经硬化的内层继续加压。这样,发射药的爆炸力就为炮膛四周的整个厚金属层所吸收,而不是层层向外膨胀。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使炮膛内部先行硬化的方法,叶孟言可以说这是早先套筒炮试验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空心铸件工艺可以交给李家铁厂来试验。
达尔格伦炮可以把口径做的很大,这样就能有效地击穿装甲舰的铁板。威力甚至可以得到数十年的保证。
第三,兵工司重建。因为该部门不是海军势力最大的指挥军官所青睐的岗位,也因为他同时身兼“海军辅弼”,坚持用现实主义、实用主义、非教条主义行事,因而进行的比较顺利。
在完成新式军舰的设计、调整造船、兵工及相关工厂。除了他利用春田造兵厂的关系之外,他还必须对付各个工厂。这是最大的而且可能是最难对付的一个集团。同各造船厂打交道经常会引起各种纠纷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为此叶孟言引进了工作的标准化,并为工作排定次序的生产方法,受到了欢迎。同时在他的安排下,各个海军厂都和春田进行了合作,春田因此受益匪浅。
试验新式军舰上,他获得了舰政局的支持。在叶孟言命令下,新军舰的舷侧装甲采用了厚约11厘米的铁甲在外,内由肋木支撑。原本他有一个复合的设计(从内到外14毫米铁板+两层交错放置的200毫米麻栗树木材+1层锻铁装甲,各层装甲用螺母螺栓铆接),因为太过超前而废弃。因为装甲导致舰重与吃水增加,只得减少一层甲板并减少火炮的装载量。同时由于蒸汽机功率不足,保留帆装,好在顺风时增加航速。蓝图上的全世界第一艘螺旋桨战舰是第一艘将机器置于吃水线以下部位的战舰,将装上两门一百磅口径的达尔格伦炮。
工作之外,叶孟言也需要经常参加高级的活动,这不是优待,而是“海军辅弼”的工作。在华府一片因为战争爆发而洋溢火药味的气氛里,海相需要他参加各种活动。在这些有用的、无用的活动和交际中,他见到了中枢的许多大人物,这将使他终身受益匪浅。
最让叶孟言喜出望外的是,他竟然与文官和陆军建立起了友谊。华府郊外,有园林名为“双橡园”,是某宗室贵人的别业,是法国风格的别墅花园,素有“小枫丹白露”之称。一次与华梅在这里时参加沙龙,竟然在大提琴、竖琴的和弦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熟人。昔日宁州的故人,今日沙龙的上宾,齐提督的女儿,齐七海。
当时,在洛可可风格的厅堂里,与数百来客的瞩目中,她从容不迫,带着自信和从容,身着洋裙鼓奏竖琴,琴声虽不算大,但柔如彩虹,直入人心,如珠玉般晶莹,如朝露般清澄。
一曲终了,一位陆军青年军官挽起她的手,却也是故人,定边总军的团副韩佳。
“真的是佳偶天成。”
叶孟言刚刚对华梅感慨了这么一句,就又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当年跟随李沅潮将军离开英德舰的兰度。此时他身着禁卫军大礼服,谈吐之间,早已显得不是当年吴下阿蒙。
叶孟言也为他的朋友惊喜,还开玩笑道:
“莫非还是当年的守护之约,齐小姐在这里弹琴,你也要一定来守护吗?”
兰度点头,又笑着摇摇头,唤来不远处的女伴,却是当年在宁州有一面之缘的苏烟小姐。
“这是内子,她亲自生了个女儿。”;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9/29855/1674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