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赝品帝国 > 第二百八十三章 无力推广

第二百八十三章 无力推广


自从牟平城为那个率军北上避难的大宋前喻口县令盘踞以来,这城内的百姓们就没过上一天消停日子,以至于有不少人都在怀疑那个叫做鱼寒的小混蛋是不是真有啥治不好的癔症,否则他咋就会三天两头地想出点不靠谱的法子来瞎折腾呢?

        后悔收留了那位不太靠谱的鱼大人?不,牟平城内的百姓们只是有些不太习惯现在这种日子而已。想旧年他们好不容易才盼到鱼寒出兵去祸害大金国,结果却是那小混蛋跑去拆了一截大金国中都的城墙、收拾了一串大金国的勇士、从大金国圣主明君以及良臣猛将的手里讹了一大笔财物,还顺道给绑了个大金国的太子殿下回来!更可恶的是,那小混蛋似乎还没有闹够似的,居然又从大金国把登莱以及整个海宁州都给抢到了手里。

        一个牟平城,数万民众都不够陪那个鱼大人胡闹的,要说这得是个多大祸害?看来还是大如今居住在大金国境内的那些个幽云十六州的同胞们有先见之明,若非他们当初非常坚定地表示出了强烈的抗拒把那小混蛋给逼得无法在大金国的中都之内站稳脚跟,如今怕是也没少受到折腾!埋怨声不少,可让人奇怪的是,在牟平甚至是整个登莱及宁海三州之地,还真就没几个民众希望那个不靠谱的鱼大人现在就赶紧滚蛋。

        商人没不希望鱼寒离开,因为在他们的印象当中,无论是隔壁兵强马壮的大金国,还是南方那个可以随时置万里江山亿兆黎民与不顾的大宋,可没谁会为了商人们在对外贸易中遭受不公平待遇而出头的。但鱼大人会,谁要是敢欺负为他办事的商人,那混蛋可是真能领着大军就跑去讨回公道!而他所凭仗的仅仅是手里头攥着个大金国的太子殿下!他们中甚至已经有人在幻想,若是鱼大人能把大金国的皇帝给拧回来关在衙门里养着该多好!

        普通百姓更不愿让鱼寒离开,他们甚至还暗自窃喜幽云十六州的同胞把这小混蛋又给赶了回来。原因么也很简单,首先就是鱼大人虽然嘴里从没说过,却实实在在地让民众们感到了什么叫做“公生明、廉生威”,就因为登莱及宁海三州施行了风闻言事和举孝廉制度,让普通百姓们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了真正能够制衡官吏们的监督权,让那些个被推举出来蹲在衙门里的官员和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吏员们不得不开始把治下民众当人看,当衣食父母对待!

        民不患贫而患不均,一个看似倒行逆施的决定虽然很仓促很不完善,却也让百姓们开始希望继续过着这种吏治清明的生活。更何况在鱼大人的治下,这小日子过得也不算贫穷。可别看那小混蛋挺能折腾的,但每次胡闹过后他总能带给辖区内的民众们一些实惠。若不是他跑去大金国讹了一大笔财物回来,刚过去的元宵佳节能过得那么舒坦,能每家每户都分到一只大肥鸭尝到点荤腥?

        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承认却也不失暗地里的埋怨,登莱及宁海三州数十万民众已经在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内有养成了用这种有些矛盾的态度看待那个不太靠谱又没什么官威的鱼大人。而随着冬季的即将结束,温泉村那边试种成绩的“不经意”泄漏,民众们的这种观点表现得更为清晰,甚至都已经开始忍不住采用更激烈的行动去表示对那位鱼大人的不满。

        “宣大官人,您这还在家里磨蹭个甚呢?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两口子有啥贴己话不能等办完正事回来再慢慢絮叨?”宋代的普通民众基本上都是憨厚朴实的,一般不会能做出这种大清早就纠集在一起堵在别人在门口大声嚷嚷的不道德行为。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有什么能够关系到他们甚至是他们后辈切身利益的事情发生。

        “来了!来了!”在温泉村那边忙碌了好几个月,头天过了晌午才扛着一麻袋的农作物回到村里,先是一边在众人看待傻子一样的目光中介绍了自己这几个月的见闻,一边按照鱼寒的吩咐将带回来的那什么土豆和红薯分给大伙品尝。然后又关上房门和自家老太婆以及儿孙们畅想未来的美好生活,刚躺下还不到半个时辰的宣承义真不想离开温暖的被窝,却又不得不赶紧披上衣衫。就因为他是鱼大人治下的官员,不能留下任何可以供人指责的缺憾。

        “诸位相亲,昨儿个宣某带回来的物件可还合胃口?”根本就不用询问,宣承义也知道乡亲们一大早就跑来找自己是为了什么。但他并没有立即直奔主题,而是学着鱼寒那小混蛋开始了跟众人闲聊。

        “好吃!宣大官人,您是不知道!老夫昨儿个回家就照着您说得法子把那俩东西给煮熟了,结果您猜咋地?家里那俩不成气候的孙子,居然为了碗底那点残汤打了一架,这时辰怕是都还在躺着直哼哼呢!”虽说是家丑不可外扬,但为了能够更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站在前排的老大爷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况且在说这话的时候他并没认为有什么好丢脸的,毕竟这年头像他们这种普通民众能混个温饱就已经是很不错,哪还有什么闲钱去给子孙们卖点零嘴?俩还不太懂事的宝贝孙子为了争夺那一小口甜得腻人的红薯糖水而闹点小矛盾,那也完全正常又不会真伤了什么和气。

        “二叔您也别气了,甭说您家里那俩半大小子,就俺家那小混球昨儿还不是缠着他娘非得再吃上一个才肯睡?可宣大官人他做事不地道啊,一家就给了那么几个,咱去哪儿给他弄去?”有些懊恼地埋怨了一句,接过话茬的青壮也没去理会宣承义的脸色变得有多难看,兀自庆幸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那玩意实在是抗饿也幸亏没能让他多吃,否则还不得撑出个毛病来?”

        “大兄弟这话说得在理,宣大官人做事实在是没人家鱼大人地道!您瞧瞧鱼大人,出去逛了一圈回来,就给让咱每家每户领了个大肥鸭吃了痛快。您倒好,去忙活了几个月,回来就给咱带那么点吃食……”青壮的话迅速引起了共鸣,不过这种埋怨也确实没什么恶意在里面,只是刚过完一个舒坦年的众人在忍不住将宣承义与鱼寒做点比较而已。

        “你个好吃懒做的东西,再胡言乱语信不信老夫打断你的狗腿?”指望着靠别人的赐予过好日子,这可从来都不是劳动民众的本色。所以即便只是一句玩笑话,却也把队伍中那位同样德高望重的老族长给惹得火冒三丈,真举起了手中的拐杖准备将适才说话的人给一顿痛揍。

        “别啊!老太爷,咱这不就是跟宣大官人说个笑话么!”族长大人要揍人,那可是没人敢反抗的。趁着拐棍还没落到自己身上,刚才说话的男子赶紧对着宣承义道:“宣大官人,这东西呢,咱也尝了!确实是香甜又扛饿,您看啥时候能领着大伙耕种啊?要知道这眼瞅着就要开春了,咱可还指望着赶紧忙活一年,好让后生小子们能吃个痛快呢!”

        “对啊!宣大官人,这种子啥时候才能发下来?赶紧给大伙说道说道!若是鱼大人要收钱啥的,咱大伙也好先掂量掂量不是?”一次简单的试吃,已经让民众们开始喜欢上了这种带着香甜味道且又抗饿的新型农作物,不少的人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也要赶紧种上一点,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哄哄晚辈。只是他们也知道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免费的种子,所以才会担心鱼寒是不是会趁机狠狠地讹上一笔,若是那样的话可就真得好好考虑一番了。

        “诸位相亲放心,鱼大人说了这种子不要钱,只不过咱今年怕是没这机会种上了!”被人叫起来以后总算是说上了一句话,但宣承义的这番表态无疑是让民众们在短时间内就感受到了悲喜两重天的巨大落差。

        “为啥啊?”这么好吃的东西,完全可以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直接从地里获得,如今鱼大人既然说了不收种子钱,民众们自然也就不明白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阻止他们在开始进行试种。

        “没种子呗!还能为啥?”作为全村唯一真正知道土豆和红薯的大面积推广意味着什么的最基层官员,宣承义比眼前这些只是打算将那些宝贝用来当作零食哄骗小孩的村民们怀有更急迫的心情,更加渴望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让自己所在的村庄有幸成为首批的试种地点,但问题是有的事情不是他想就能做成的。

        “说来也不怕大伙笑话,此次咱这些被鱼大人招募去的百十号人在那三亩多地里忙活了一整个冬天,轮番守候都没敢有半刻离人的时候,那也只种了不到八千斤出来!就这么点种子,想要让大伙都种上,那咋分都是不够啊……”若是在数百年之后,一亩土豆或红薯能产出四五千斤年也纯属正常不过。但鱼寒现在让人种的的可是未经任何改良的原始品种,能依靠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在从未接触过的情况下第一次试种就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那已经是非常值得酬神谢佛了。只不过想要借此在辖区内进行大面积的推广,那也确实只是杯水车薪。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