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温泉育种 下
“绿芽?”虽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土豆和红薯,但有着丰富耕种经验的宣承义等人倒也不会把那一抹不起眼的绿色当作是污渍。★精~彩`东'方’文'学DF99.c○M手打★从北方的小麦到南方的水稻以及四季的蔬果没有一样未曾侍弄过的老农们当然清楚这个发现意味着什么,反正甭管这些从万里之遥给运回来的东西叫个啥,只要它能发芽也就具备了理论上的种植可能。若是再加上自己这些世世代代都以耕种为生被招募而来的熟手,似乎也可以证明鱼大人此次并非完全是在瞎胡闹。
部分相信了鱼寒高薪招募众人前来此地的用意,又借着相互传递仔细观察的机会掂了掂,发觉仅是手头上的这个最少都得有个一二两重。包括宣承义在内已经有不少心思活络的老农在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猜测,连种子都能长这么大个头的东西,真要精心给侍弄好了,那得结出多大的果实来?怕是得有好几十斤才行吧?
种下一个就能有如此夸张的收获,那要是种上一整亩地,最终的产量还不得把人给吓晕过去?况且听这玩意还是在漂洋过海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出现在牟平,也已经证明了储藏条件不会要求得太过苛刻。若是这种出来的果子再能抗饿一点,像自己这些数十年来都只能勉强混个温饱还是在鱼大人跑去金国讹了一大堆战利品后才略微改善了点生活的农夫,今后还用担心家里的粮食不够吃?
“大人,这宝贝种出来之后真能吃?”已经根据自以为是做出的推断开始相信了鱼寒之前所说来年可以靠土豆和红薯解决登莱及宁海州粮食问题的话,但宣承义等人还是觉得应该再多问上一句,毕竟这可是谁也没见过的农作物。若是费尽心力给种了出来,到时候才发现根本无法食用,那可就真是白忙活了!
“瞧这位大叔说的,要是不能吃的东西,俺让你们帮忙种啥?”要说在数百年之后不吃土豆和红薯的人肯定是存在,但这其中也肯定不会包括鱼寒,所以这种问题对这个小混蛋来说根本是毋庸置疑的。原本想让泥鳅等人现身说法证明在这些东西的可实用性,但考虑到耳闻不如亲见,最终还是决定忍痛让众人尝尝好不容易带弄回来的这些种子是个什么味道。反正眼下就这么百十号人,每人尝一点也浪费不了多少。“若是大家伙不相信,咱也不用等种出来之后再说了,就先在这里挑些出来一起尝尝如何?”
“多谢大人赏赐!”人对未知的事物都会多多少少的存在一些顾虑,若是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太可能轻易就去尝试这些从未听过更未见过的东西味道如何。但众人都寻思着自己的这条小命其实并不值钱,若是大人物们想要夺了去也根本用不着从万里之外给运些毒物回来进行谋害。虽说这次吃的不是种出来之后结的果实,但那有啥?平日里吃的大米小麦,哪一样不是种子?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谁会用糠秕麦麸来哄骗肚子的?况且鱼大人不都说了,要“一起”品尝么?就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行,大伙就帮忙去挑挑!记住了,一定得选那种没有发芽的才能食用……”不知道如何才能保证土豆和红薯的出芽率,但鱼寒至少还记得这两种食物一旦发芽就会带有剧毒,他可不希望因为这么一点小小的常识上的疏忽而闹出什么惨剧。
“瞧大人您这话给说的,咱这可都是庄稼人,那就是再穷再饿也不能吃种子不是?”虽然原因并不相同,但最终得出的结论却是一样。对于宣承义等人来说,只要还能有一线用其它方法活下去的希望,那是说什么都不会吃掉来年就可以拯救全家人的种粮。
“此物其貌不扬,食之却甜而不腻……”土豆和红薯的加工并不复杂,最简单的方法无非也就是清水煮熟或火烤焦香。而朱熹作为一行人当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当然有特权跟在鱼寒和泥鳅等人之后率先享受到品尝的特权,也自然有资格第一个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好吃!大人,这玩意长得怪,吃着也挺怪的!老朽活了这么大把年纪,可还真没想过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就这么给煮一下就能吃出个糕点味道来!”从最开始小心翼翼的尝试,到随后的狼吞虎咽,最后甚至还没忘记把残留在手上的那点余味也给嘬干净。有些意犹未尽的老者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神色随之一暗轻声叹息道:“都怪老朽贪嘴,这么好的东西若是能带回去给咱大孙子尝尝,那该有多好!”
“莫老哥,您这头几十年里连饱饭都没吃上过几顿,还能尝过糕点是啥味?”老者的叹息声引来了不少的共鸣,却也同样有人在为了化解这种尴尬而发出调侃声。
“各位老哥,正事要紧!”为了避免被人挑出毛病给踹下村正的宝座,宣承义无时无刻不在留意这自己的行为举止。用自认为斯文的方式以最慢的速度品尝完了分配到手的土豆和红薯,却赶在第一时间制止了众人之间的嬉闹。“鱼大人,此物既可种植又可食用,吾等草民当尽心竭力负责侍弄,却不知大人可知其种植之法?”
教会宋代的农夫如何去种植土豆和红薯?鱼寒只是个赝品制作商,来到这个时代前的几十年里都是在和各种仿古器物打交道,对于这农事方面还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但先贤不都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警世名言么?承认自己的知识匮乏,并非是什么特别丢脸的事。“俺也不瞒各位大叔,具体咋个种法,俺也是不甚明了,但咱不还可以试么?要不你们先告诉俺此地有多少田亩可供冬季耕种所用?”
“回大人的话,小的世居于此,确也知道一些。”鱼寒这次是在辖区内广泛招募耕种高手,温泉村自然也不是派出了自己的代表。此时听得问及土地面积的问题,当即就有老者站了出来回应道:“别看咱这附近适宜耕种的田地不少,然能享这地热之便者十不过一二,若是大致算下来也就这几亩薄田而已!”
“那行!咱就先把这几亩地都给利用起来!各位大叔就先行分成十个组,各自寻找相熟的搭档,然后各自为阵都把拿手的绝活给使出来尽心侍弄……”顿了顿,为了能让这些被招募来的民众尽量打消顾虑,鱼寒还没忘补充道:“因为咱这都是第一次进行种植,所以咱也不提啥具体的要求。只要你们能尽力了无论结果如何,咱都不会去讨要先前支付的工钱……”
“大人,这可不行!”还没等鱼寒揣着一片好心的安慰话说完,一直谨小慎微注重行为举止的宣承义却急得嚷出了声。而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还在于他非常清楚人都是有惰性的。虽说如今应召而来的民众憨厚淳朴基本上没有偷懒的可能,但也无法完全避免有人会在已经领取到工钱的情况下想要装腔作势地混日子啊!而这耕种的事,有些情况下仅凭眼睛看是看不出谁在偷懒取巧的。所以在他看来,鱼寒不追求最终结果的想法或许是好的,却非常不合时宜。
“赏罚分明,方可使得三军用命!汝这竖子,既无为官治民之经验自当一旁观之,岂能胡乱下令?”人性本恶还是本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争议的学术话题,但在具体处理政务的时候朱熹还是宁愿倾向于前者,所以他的观点和宣承义差不多,都认为鱼寒提出的意见纯粹就是在误导民众。一巴掌把那自作聪明的小混蛋给拍到旁边去蹲着,这位负责三州之地民事工作的榆木脑袋才对着众人道:“朱某也不是要为难诸位,然则先贤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诸位都是首次种植此物且气候又属反常,先暂定亩产百斤以下者退还所领财物之规。不知诸位可否有何异议?”
“大人英明,吾等必将谨遵无误!”宋代的农业生产水平是没法和后世相提并论,但一亩地只打一百斤粮食,这对于谁来说都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任务!如今虽然受到了不少的客观条件制约,但在一起忙活的可都是从各地汇聚而来的农业高手。所以对他们来说,朱熹的要求非但不过分,反而要比鱼寒刚才的提议更加具有合理性。
“元晦先生教训得是,大伙既然没意见,那就这么先执行者!不过……”要种的可是土豆和红薯!一亩地才产一百斤的话,鱼寒还用得着让泥鳅等湖匪带着一群亡命之徒漂洋过海地跑去寻找新大陆?如今朱熹颁布的政令已经得到了民众认可,他也实在不好意思再对此发表什么意见,只能略作补充道:“刚才元晦先生所言乃是如何进行惩罚,咱既然是要赏罚分明,当然也不会让大伙白白浪费力气不是?八百斤,亩产折算下来超过八百斤的队伍,你们在此忙活几个月,咱就按照先前定下的工钱给你们多发几倍,如何?”
“若此物真能亩产八百斤,老朽等人非但不要大人赏赐,反倒愿意主动将明年税赋增加至五成!”民众主动提议加税?这可能么?不可能!所以这无非是众人在拐着弯的告诉鱼寒该干嘛就干嘛去,别在这里胡闹耽误大伙进行耕种。这年头是没人种植过土豆和红薯,但定下个比正常情况高出一倍还多的亩产才会给予奖励,这不是存心逗人玩么?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680/18101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