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玉风令的杂烩区 > 自评《勇者斗魔王》——继高行健之後,又一

自评《勇者斗魔王》——继高行健之後,又一


坊间对玄幻小说中一片单一套路的『勇者斗魔王』故事进行讽刺的作品已经太多了。

        而这篇《勇者斗魔王》是不是其中之一?如果你抱着这种心态略过此文不读,难免不抱遗珠之憾。

        对一篇讽刺故事来说,《勇者斗魔王》(以下简称『勇』)的可读性太低,明显的是故意为之。仔细看看,赫然让人发现,本作品在仅有的六节中,每一节有着不同的风格。光从每一节的风格中去分析,我们居然就可以看见一部活生生的华文玄幻演进史。

        不相信?排出来给您看看:1-1.民初幻想;1-2.日美欧奇幻渗透;1-3.英雄主义港幻;2-1.校园幻想;2-2.非逻辑突入式幻想;2-3.阶段式觉醒。

        不认为这是东方玄幻演进史的人,请回顾一下历史。民初幻想在《蜀山剑侠传》一书中达到颠峰,并且由少数香港作家继承,比方说倪匡。因为特殊时期的十年浩劫,幻想文学的苗就这样被踩死了、死净透彻。

        特殊时期之後,悄悄在这片荒芜土地上萌芽生根的,只有外来奇幻作品。笔者198X年随父回乡探亲时,在极偏僻的乡下居然发现任天堂FC「未来战士」「洛依德——中央大陆之战」等软体盛行,十分震撼。之後以黄玉郎为首创造的港漫,可说是外来奇幻文化刺激的产物。首先,在初期自主的画风付之阙如,抄袭自日本知名漫画家池上辽一;内容又是极其夸大扭曲的英雄主义,但也正是因为这个,让马荣成说出了「我打败了日本漫画」(仅限香港一地销量^^bb)的豪语。

        黄易这个吸收洋奶长大的作家,对华文玄幻市场而言是早熟得过份了,也因此,他早期较纯粹的玄幻作品一直得不到好的销售成绩,只能从寻秦记开始一步步转回武侠的老路来。但是他造成的刺激却生效了,校园幻想故事一炮而红,毫无真实感的浪漫邂逅、毫无真实感的绝症凄恋,居然让内容空洞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创下销售佳绩。

        可是,读者要的不只是这样,还不够。现实的銍锆让他们追求更彻底的逃避主义,於是学园生活和突兀转移的怪异「玄幻」变体文学开始大行其道。同样是学园生活,我们可以看见这种故事和《哈利波特》之流的外来幻想故事巨大的差异:在《哈》文中,学园生活本身就成了幻想的对象;而学园——突兀突入式的玄幻,学园生活力求「写实」,纯粹沦为加深读者代入感的道具。

        意淫文学不可能长久走下去。就像笔者常说的「只要长成苹果园,必定可以期待里边生产出较好吃的苹果」,觉醒的迹象出现了。当然,觉醒并非一蹴可及之事,华文玄幻一步步走来,谁都会开始想:这个套路被用烂、那个套路被用烂,那麽还剩下些什麽?

        而在这六个个别阶段中,作者又藉由他神妙的文笔对每个阶段作了一次总体检。

        第一阶段的民初奇幻,最大的问题在於想像力的贫乏、和与现实社会差异性的拿捏。

        想像力贫乏的问题十分严重,就算是红极一时的『蜀山剑侠传』也不能免祸。里边写活了一个跳级式登仙的女主角,但是她有了扬手御剑、飞剑行千里等「仙术」之後,能做的事好像就只剩下铲奸除恶(甚至连非大奸大恶、只是看不顺眼的人都惩处一番,这是个别文章的缺失姑且不谈)、寻宝、观光。和这种层次的「幻想」比较起来,几十年後日本宫崎骏大师在动画电影中让懂得骑扫帚飞行的女巫进行快递事业,无疑是别种次元的东西。

        而『勇』又是怎麽凸显这个问题?主角走进了战时资源极度缺乏的总统府,因为误会而受到上宾式的礼遇,可是得到的仅仅只有一件乾净衣服、一点点钱,还有一把枪。甚至,就连整段故事发展到最後,克服种种困难,也只是为了个美人。

        想像力不可能及於知识以外的真实事物,诚哉倪匡斯言。

        另外就是和现实社会差异性的拿捏。大家都知道,『蜀山剑侠传』摆明了要讽刺当时混乱的社会,可是却不得不拿个『明末清初』的背景当幌子,就像红楼梦在书中不得不制造一些时代考据上的混乱物一样。这决不是小说家的被害妄想,事实上,这种「加害」在二十一世纪的华人世界依然存在。

        和现实完全脱节的作品无法让读者有代入感,和现实牵扯太多的作品却可能让作家受到**,这是华文作者胸口永远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甚至在『勇』文的遭遇中又重现。『勇』文很明显的只是同时拿几个不同立场的知名人名嬉笑怒骂一番,其人之形象和事实完全不调和,也并未予以任何实质臧否,可是此文在某大陆网页贴出时,还是引发了板务工作者一阵紧张。

        当然,和现实脱节与否的拿捏不仅是「**」一个考量,还有商业考量。从『勇』文中主角啊啊啊啊被改了一个帅气好记的姓名『王仲龙』之後,有几个人会愕然醒悟:在民初的混乱年代中,中国内地一共也不会有几个拥有『卫斯理』『祝香香』之类的男帅女娇好名字的人呢?其他因为商业需求,在小说中被幻想「谋杀」的真实丑恶事物更不知凡几!

        谈到第二阶段日美欧奇幻渗透,其实笔者想说的只有一个「日本」而已。理由很简单,美欧太远,而且奇幻作品也太成熟。日本则也是从战後的零为基础发展起来,和中国只差十到二十年(如果特殊时期算负十,那麽就是二十年)。开宗明义,日本的草创奇幻也建立在一些今日看来令人笑掉大牙的老套路上,就拿FF系列来说好了,前五代中有三代(一三五)以典型的英雄救美情节作为开场(附带一提,六代的开头是女主角开机械人找幻兽,七代的开头是主角参与进行爆破恐怖活动)。可是这些东西,对於幻想根基同样浅薄的华人世界来说,无疑地十分具有感染力。

        但是,日本没有内战的包袱,终於抛掉华人世界往更高的层次前进。『勇』文提示了这个迹象的代表作:FF二代。里边着名的『天鹅湖?公主掉包』场面,可清楚看出日本人为了提昇幻想文化层次做的尝试。而这个时候的华文世界呢?

        对岸不提,台湾这边怎样?还在高唱『奉行三民主义!保卫国家安全!促进自由平等!消灭万恶**!**死光光吧!』

        被逼着喊这些口号的老百姓,心里在想什麽?作者也清楚的说出来了,这是笔者最喜欢本小说的一段,兹引用如下:

        “

        『轰隆隆』的一声,一条很胖(极太)的光束从他手中发射了出去,在他面前开出一条由魔**军的屍体铺成的血路!其场面之盛大、美术之华丽比起广岛爆发的原子弹或强殖装甲卡巴的胸部粒子炮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婢子呆了一阵,才喊道:「白痴啊!伤到公主怎麽办!」

        「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那些吵人的蚊子就会暂时安静一点。」徐紫铃安慰她说。

        ”

        如果说「伤到公主不是很好吗」是徐紫铃(小辣椒)嫉妒之下的不小心说的真心话,那麽「就算(消灭**的行动)造成反效果,好歹那些吵人的蚊子也会安静一点」又透露出什麽讯息呢?^^

        第三阶段的『港幻式英雄主义』,除了空洞之外还是空洞。因此『勇』文在这个小节中也忠实地呈现了这种空洞。作者很聪明的站到了对一个国民政府统治之下的老百姓而言最政治正确的立场:扮演勇者打倒魔**军的首领魔泽东。

        现实中在内战获胜的中国共产党,在作者的笔下,抑或该说是『国民政府的丑化宣传下』成了一群跳梁小丑,以寡敌众的壮举被宣传成易如反掌、必定达成的目标,好像随便一个三人菁英小队可以自由从後门(绕到後面就可以看到一扇不起眼的小门)闯进中共的紫禁城?中南海一样。

        勇者王仲龙和『魔**军』没有任何私人仇恨,但是却以正义之名恣意对其进行屠杀,因为这一切不过只是一场游戏,目的也不真的是主张正义或逞凶斗狠,而是一亲美女芳泽。时光迈进到1995年,微软的视窗软体虽然带来了永无止尽的当机恶梦,但网际网路的发达却给了华文世界幻想作品一线生机。

        第四阶段的学园幻想故事,唉,内容确实比港漫充实一点点。毕竟,言情小说有琼瑶等诸位小姐太太丰厚的奶水在滋润,而稍加变化,就可以成为「学园幻想故事」。比方说把英俊帅气的男主角设定为吸血鬼,那就是「奇幻言情」,设定为武功高手就是「武侠言情」,设定为超能力者就是「科幻言情」,设定为侦探就是「推理言情」。别说第一次在网际网路上看到这些东西的内地人士会双眼发亮、嘴角流涎、趋之若鹜,就连已经看了这种故事几十年的港台市场,言情作品都依然占了很大的销售比例呢!什麽玄啊幻啊,不过是言情作品另加包装的门面话罢了。

        泥匡大师说得好:「我很佩服我女儿奕输。不过就是男人女人打情骂俏,怎麽能写出这麽多作品来呢?因为我写不出来,所以我佩服她。」

        回头看看『勇』文的这一小节,虽然有留下主角口袋里有个莫名其妙遥控器的伏笔,但是总之就是男孩女孩在打情骂俏,而标题的『勇者斗魔王』,以後才要慢慢提到。所谓的学园幻想故事,或是乾脆正名为言情小说的网路变体,这文体的发展潜力实在只有「EndlessWorlds」(某知名刚弹动画电影副标的谐音)一词足以形容。

        第五阶段的突兀突入,在『勇』文中是进行最写实描写的一节。这个层级的小说进入异世界的手法,无论被雷打到、从楼梯上摔下来,或是被车撞到,并没有什麽不一样,并没有人真正在乎它的合理性。当作者需要有人和主角说话时,就会有声音跟他说话;当作者不知道主角眼前该有什麽时,他看到的就是一片白茫茫的雾;当作者认为主角需要伙伴时,伙伴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当作者认为故事该接近尾声时,连魔王都转眼间到了主角跟前。一切都实现了,任何解释都显得多余。

        倒转回学园生活吗?可是,那个『世界』并没有比这个『世界』好吧。

        勇者和魔王交战的老旧套路,彼此具有依存关系,但是魔王的重要性远不及勇者,连魔王是什麽都不重要,甚至可以只是四个等待卡片的插入把它给毁灭的方块,这个讽刺从西方名作UltimaⅢ(创世纪三代)原封不动的照抄般来。然而从创世纪三代是多麽古老的作品,就可以知道华文玄幻文化已经落後了西方多少年。

        第六阶段,好像讲了些什麽,其实却又什麽都没讲。主角和女主角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房间,遇见了一个又一个的「典型幻想故事」角色,对这些角色进行观察审视。

        这个剧情本身,仿自西方幻想名着《小王子》。小王子曾经旅行过一颗又一颗的小行星,对居住於其上一位又一位所谓「典型的大人」进行观察,最後除了「大人都很奇怪」之外并没有达成什麽积极性的结论。甚至於,整部《小王子》作品唯一可观的结论也只有「因为只有你是我呵护过的玫瑰,所以你对我而言是唯一的」如此罢了。这麽一个不怎麽样的结论,被作者用年幼主角的赤子之心加以衬托,便有了深度。

        反观『勇』文又有什麽深度?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於「阶段式觉醒」的现象基本上是感到欣慰的,毕竟他让第二部男女主角「最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了嘛。可是却对觉醒的每一个阶段个别提出了讽刺性的忠告。第一,提醒埋首於书堆虚度岁月的「学习者」们想起自己要找的是什麽东西、是不是在正确的地方寻找。第二,提醒一昧追求深度的过火作者兼顾「表面功夫」。第三,提醒塑造了特出的扭曲性格就以「我的角色塑造出了个性」而沾沾自喜的作者们:这是不够的。第四,提醒人对於「道德完美」的追求虽然值得敬佩,但是因此仇视踩死跳蚤朋友的朋友未免过火了些。第五,责备某些跳不脱民族主义、传统武侠等圈圈,一边对外来挑战感到惶恐不安、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领域空虚称王称霸不肯离去的人:那麽你就去死吧。

        另外,笔者也很欣赏主角从不超过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某个小岛到达异世界、才遇见『打倒魔泽东的勇者』王仲龙(啊啊啊啊)这样的设计。不管是不是「这样的」勇者打倒「这样的」魔王,勇者斗魔王的故事本来就只存在於异世界中,最後还是得回到学校(办公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幸好,集体慾望造成的灾难虽然依然阴魂不散,影响力却已经比从前小得多了,渐渐的,作家们拥有了实现自我慾望的空间。

        《勇者斗魔王》的故事是不是这样就完了?据作者自述,是会有续集的,但很难订出行文时间表。华文世界的玄幻作品发展,不也是如此!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514/17697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