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37章:八王共治的加强 1

第37章:八王共治的加强 1


神速记住【燃文书库】,给书友提供一个舒适靠谱的无弹窗小说阅读网。(小说.b。更新)大明风云史37:更新时间:24--:2:37。百姓所受征兵打仗之苦是相当深重的,因此,他们对战争的积极性无从发挥。    小。。

        尽管动员全民皆兵,其兵力来源不能不受到人口少的限制。7936232

        一般情况下,按后金满洲三丁抽一,蒙古三丁抽一披甲,汉人十丁编兵一名,现在,全抽,满抽,也只有五万七千人。

        这点兵力是不能与明相比的。

        三岔河和海州会战暴露了八旗兵的许多弱点。

        野地浪战是后金的优势,而明朝万万不能。

        在此战之前,明军一直采取对阵的打法,连连失陷领土。

        但是后金军队没有多少火力,水师更是没有,此战的失利主要在于这两点,其次,明朝军队的战力有所提升,变得更加依靠火力和水师的支援,此战也使**哈赤认识到了后金军的弱点。

        关于建立新都的事,**哈赤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同意了皇太极的提议,在现在的四平市建立新都,命名为金都。

        天启五年一月,思想敏捷和很有战略才能的皇太极被**哈赤派往广宁,去和辽东督师孙承宗谈两国和谈的大事,皇太极从一开始就对和谈持积极的态度,时时表现他对此事的热心。

        而且越到后来,他对和谈表现出越为迫切的心情,不惜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频频向广宁官员传达他要求停止战争、实行和解的良好愿望。

        对于这事,孙承宗当然不敢自作主张,将后金的条件和愿望上报于朝廷,这样的大事,即使是皇帝也不能做主,需要廷议表决来决定。

        对于后金提出的其他条件,如明朝承认战争是由它首先挑起来的,后金是受害者,双方战争的错在明朝,后金没有过错;双方划分疆界,以万历四十五年的边界为现边界;明朝赔偿后金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损失,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缎十万匹、布十万匹。

        议和之后,明每年赠黄金千两、银万两、缎一万匹、布一万匹。

        后金给明朝东珠十颗、貂皮千张、人参千斤。

        在政治上降格,把**哈赤列于明朝皇帝之下,高于明臣之上,去掉天命的年号,而使用天启年号,意为奉明朝为正朔,请求为**哈赤铸后金国汗印。

        明朝的廷议结果是战争赔偿是不可能的,其他条件可以答应,但是也有三分之一的朝廷重臣持反对意见,他们每每以宋朝与金朝议和为戒,认为讲和就会造成新的南北朝,与它平分天下,这是它绝对不能同意的。

        不管**哈赤怎样引诱,他们都保持高度警惕;唯恐中计上当。

        天启皇帝将宽甸六堡也加入其中,因为那是大明朝的新疆,叶赫部和哈达部需要剥离出来,交给自己封的三大龙虎将军,最后,将这些议和条件告知皇太极。

        辽东方面,熊廷弼袁崇焕孙元化三人是支持议和的,其他文臣的立场没有强烈反对,但是也没有支持的,武将其实是不想议和的,但是朝廷向来是不会听取武将的意见的。

        二月一日,经过八旗旗主会议决定,后金不接受了大明的议和条件,后金在书面上抱怨,叶赫部和哈达部需要剥离出来,这个条件太苛刻,难以接受,同时,如果蒙古人攻打自己或自己的蒙古盟友,自己有权出兵干预。

        议和未成功之后,**哈赤将他的第八子皇太极册立为太子,同时,对于八旗旗主的权力提升,对于八旗的变动,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代善、莽古尔泰和阿敏为辅政贝勒,从此,后金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代善、皇太极二人,究竟要哪个来接替自己的王位,执掌军政大权,**哈赤的态度一直是犹疑不决、莫之所从,现在终于下定决心立皇太极为接班人。

        关于财物的分配,也是按八份分配。

        凡是后金掠获的财物,如金帛、牲畜等,全归八旗所共有,也按八份进行分配,这样分配方法,可以避免因财富分配不均,而祸起萧墙,也可以防止新汗一人垄断财物,使新汗与八旗旗主在经济上享有同等的权力,以致对新汗的经济权加以限制。

        有人违反了财物分配,必须受到处理,有人除按规定分得一份之外,若私自贪隐一物,贪隐一次,将被革一次应得之一份;若贪隐两次,被革两次应得之一份;若贪隐三次,则永远革去其应得之一份。

        审理诉讼的程序分为三级:先由理事官初审,再由诸大臣复审,最后由八旗旗主定案。

        由于裁定权在八旗旗主那里,新汗对生杀予夺之权,也受到限制。

        **哈赤深感自己年事已高,选立储君的计划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一直为立储之事苦思良策。

        如今八旗旗主共治的改革方案已成,**哈赤就在天启五年二月一日,召集四大贝勒代善、阿敏、皇太极、莽古尔泰和新四小贝勒阿济格、多尔衮、多铎、额必伦,即八王开会。

        在会上,**哈赤向八王下旨:

        继我之后,当汗王的人,不应该是盛气凌人的人。

        因为这种人狂傲自负,以力服人。

        不能服众,不能得人心。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

        你们八人,是八个王。

        对于军国大事,若是八人共议,就会很全面,不会有失的。

        当汗王的人,必须能兼听别人的意见。

        不要那种刚愎自用的人,拒绝八王共议的人不能要。

        即使选上了,他不实行善政,不接受八王共议,要撤换,重新选择能听从八王共议的人。

        此后,**哈赤将旨意下到牛录额真一级,改革后金政体,实行八王共治国政的制度。

        **哈赤把原来的君主集权,改革为八王共同治理国政,使其拥有汗王立废、军政议决、司法诉讼、官吏任免等重大权力。

        因此,八王会议,就成为后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成为约束新汗王的监督机构。

        **哈赤试图通过八王共治国政的方式,在新汗王嗣位之后,改革君主专制,实行贵族共治。

        大明风云史37: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3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