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迎亲
最终将婚礼放在宣仁道都城平壤城,边东城也不在举行浪费金钱的婚礼,婚礼主要按照传统的仪式举行,其实朝鲜王国深受大明影响,也差不多少。比起战乱的抚顺婚礼要正规和隆重许多。
在这之前,六礼已经完成了五礼,男方派人送礼品到女家,表示愿和女家结亲的纳采礼。
男方修书与女家,询问女方的生辰年月的问名礼。
男方将探询的结果,问于祖先祖神的纳吉礼。
卜筮得吉兆后,男方便遣使带财币去女家订立婚约的纳徽礼。
男方确定婚期后,就将日期写在帖上,备上礼物通知女家。女家若收下礼物,说明女家同意这个婚期;若不收,婚期只好另择的请期礼。
剩下是亲迎礼,到了结婚的日子,男方先去女家,女方父亲在门外迎接,带女婿去祠庙拜祭祖先,花轿停在大门外,女方来到轿旁,男方长揖,请女方上轿与之同归。
亲迎以后,整套婚仪便告结束,剩下的就是一些风俗,但不在六礼范围之内。
如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时,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十一日一大早,迎亲队伍经八十多里的跋涉,最后在下午到达朝鲜老都平壤城。
卞为鸾领着人马一路而行,这些人主要是军队,有整整一个步兵连组成,提供可靠的护卫,一路上是军队精神抖擞,兵甲齐整,路旁朝鲜人无不羡慕嫉妒恨,低声议论。
卞为鸾却是发现朝鲜北部非常破败,田地凋零,有许多被后金军烧毁的房屋,人民与其说是居民,还不由说是难民。
**哈赤进入朝鲜之后,后金军一路烧杀抢掠,后金军但凡见到人,除了掳掠劳力之外,其余老幼病残,尽皆砍死。村庄尽被焚为平地,手段相当的残忍和野蛮,令人发指。
宣仁道成立之后,北部的大把的难民涌入平壤城附近,宣仁道的朝鲜政府开始根本来不及救济,不断有人死于饥饿与瘟疫。后来成为卞为鸾的领地之后,卞为鸾向宣仁道的朝鲜政府先后提供了十万石粮食,这种情况才得到扭转。
平壤城西门内的羡华馆驻着朝鲜的一哨兵马,在卞为鸾的迎亲队伍还没到时,己经派出人马前往宫内通告,负责迎亲事物的是宣仁道的礼司。
新建的羡华馆是宣仁道专门迎接中国和朝鲜使臣之所,大明和朝鲜使臣来时,不仅须奏乐,宣仁道高官还必须亲来羡华馆恭迎。当使臣返国时,亦由宣仁道百官立于羡华馆门外,行庄重之再拜礼。
对于朝鲜公主的婚事,这可不是小事,因此在卞为鸾等人到达羡华馆,朝鲜军马列队相迎,宣仁道的礼司官员们也早己奉命在此等候,还有先期抵达的汉人官员相迎。
卞为鸾下马时,朝鲜礼曹官员率僚属相迎,摆出了鼓乐,其服饰仪制俱与明朝相同,平壤府事在旁相陪。
众人行礼毕,礼曹官员送来酒食等物犒劳卞为鸾的队伍,然后卞为鸾被迎入当地馆堂,设宴款待,一干朝鲜官员们在旁侍宴。
宴中,卞为鸾向朝鲜官员问起了近期的宣仁道一些事物,宴罢,宿于羡华馆。
朝鲜礼曹官员欲招侍女服侍卞为鸾,卞为鸾想想还是婉言谢绝了。
第二天,队伍在敲锣打鼓,鞭炮声震耳欲聋的一片的轰鸣声中,浩浩荡荡的进入王宫城内。五百多匹马的铁蹄敲击街道,两旁的百姓,无不是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看着这支队伍,装备精良,每人身上都披着上好的铁甲,个个锐气十足。
迎亲的队伍足足有几条街长,最前头是一个仪仗,其后面是乐队,还有八名壮汉抬的大红花轿,花轿上扎有一颗大的红色的彩球。
卞为鸾是一身新郎官的打扮,头戴乌纱帽,身着状元袍,腰挎大红花,骑着一匹白马。
很快,迎亲队伍便来到了王宫门前,这座王宫,都没有两层以上的建筑,因为即使是朝鲜王国,也是大明属国,所以不得建两层以上的宫殿,否则就是僭越,下面的宣仁道就更不可能了。
此时王宫也是忙碌着,一片喜气洋洋,王宫大门紧闭,一些女眷围在门口,这时代替卞为鸾的傧相挺身而出,吟诗作对一番,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还加上歌情话等,最后是丰厚的开门利是,女眷满意后才开门,顺利让新郎卞为鸾登堂入室。
之后首先去拜祭祖先,新娘贞明公主由一位亲属大姐带领出来交给其母亲仁穆王后,再由仁穆王后交给新郎卞为鸾,正式行夫妻见面礼。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父母,新人再向仁穆王后奉茶跪拜。
新娘贞明公主头戴凤冠,身披霞帔。
拜别仁穆王后后是出门仪式,由大姐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女眷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豆,用来喂金鸡。
吉时,新娘出门时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
上轿之前新娘家人要用镜子向花轿内上下前后照一遍。再点燃爆竹一小挂,置于轿内,谓之搜轿,以赶走轿内可能躲着的妖魔鬼怪。
同时还有一个通房丫鬟和六个丫环,本来是更多的,但是卞为鸾觉得没有更好,否则自己哪有本事应付的过来。
新娘凤冠霞帔,头顶红盖头,脚着红丝履,在喜娘的指引下端坐轿中。
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之后司仪喊了一声:起轿,立时八名壮汉抬起了大花轿,一时鼓锣齐鸣,一路吹吹打打,迎亲的队伍回转到羡华馆。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