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马耕田
卞为鸾至少要厚道许多,铜六铅四,每枚铜币重一钱二分,一点也有没减少,重量是东林党铜钱的三倍,含量又是三倍,劣币会驱逐良币,良币同样也可以驱逐劣币的,百姓肯定会用卞为鸾的铜钱而不会使用南京的铜钱,即使这样,由于自己的日本的红铜含有白银,除开白银之外,自己仍然能够获得百分之七十的利润。
这样,后来在大明南方等地的百姓自发地兴起了抵制天启南京铜钱运动,这让南直隶的东林党焦头烂额,天启元年以来,南京铸币司每年的铸币收入有三万两而已,至于南京铸币司到底铸了多少贯铜钱,只有天知道,天启皇帝对此事是十分震惊和愤怒。
卞为鸾还对度量衡进行全面改革,采用后世的公制单位,公里米里米毫米,公亩公顷平方公里,毫升升,毫克克吨,小时分钟秒钟毫秒,长度面积容积重量时间五种度量衡与二十一世纪的无异。
同时也不废止大明现行的度量衡,但是大明现行的度量衡也是十分的不统一,往往各地的单位也是不一的,例如浙江的尺就很短,同样的一尺也会不一样的,如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营造尺:1尺=32厘米,这三种尺度就是不一样的,石可以作为容积单位,也可以作为重量单位,还有大小石之分,天也不知道到底是多少,因此会发生混乱,一石粮食作为容积单位计算就比起重量单位要重许多。
为此,必须统一大明现行的度量衡,将一尺定为32厘米,六尺一步,三百步一里,一丈十尺,一两定为37.3克,一斤为十六两,一石大米定为75公斤,取消石作为容积单位的资格,一升定为1公升,一时辰等于2小时,一亩定为666.67平方米,税收单位的亩为产量预定为75公斤的土地面积,因此改称为税亩。
公制单位和税亩为官方使用,民间可以自由选择。
接着卞为鸾视察了大同江对岸的载宁平原的农田水利,盖辽军从盖州运来的水车,其灌溉能力可以满足一百五十万税亩地,也就是产粮十一万二千五百吨的大米,但是天启三年耕种的土地的产量只有一万六千吨,这些还要多谢朝鲜人留下的耕地。
不过卞为鸾也看到,已经兴修水利和整好的耕地已经有三分之二的水准,加上到第二年耕种的这段时间,一百五十万税亩的土地没有任何问题
在一处晒谷场内,三百多个穿着大明军衣的佃人们站在下面,一边敬畏地和敬佩的偷看站在上面的卞为鸾,一边听仔细地听旁边的谢富坤高声说着什么。
关于新政府的土地政策和奖励措施,这些佃人们可都是打听清楚了,对比起大明的待遇,可是非常优惠的,土地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只要自己愿意耕种,地主就只能让自己耕种,而且不能提高地租,在这种兵荒马乱和旱灾频发的年景中,有一个稳定吃饭的地方,比什么都强。
反正在哪里不是干活?在大明,拼死拼活地在田地中劳作,一个月也得不到五十斤大米,在毛文龙管辖之下则更惨,土地没有多少,得经常忍饥挨饿,而且依新政府的土地政策,如果勤力肯干,那多产出来的粮食也是自己的。
佃人们不怕干累活,干重活,就怕干了还吃不饱饭,每个成年的劳力有三十税亩的土地可以耕种,缴纳税收是二百二十五公斤粮食,地租三百公斤,折算成银子的话是三两和四两。
让他们庆幸不已的是,卞为鸾负责提供工具和马匹耕牛骡子,这样劳累也就大为减轻,众人立时是一片的欢呼与感谢声,感谢大将军,仁慈地让他们有吃饱饭的机会。
谢富坤宣布完后,对旁边的卞为鸾道:“大将军,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卞为鸾道:“没有了,五哥,等会让他们签订契约。”
谢富坤说道:“好,大将军。”他的脸上红光满脸虽然是忙碌些,但事业的充实感却让他感到很是满足。
在场下众人火热沸腾中,卞为鸾带着卫队离开了。
对于使用牛和马耕种田地,卞为鸾也是思考了一番,两者的优缺点也是相当的显而易见的。
旱地使用马耕,水田使用牛耕。马的费用远远大于牛,是四倍于牛,但是马拉犁的效率相当于牛拉犁的两倍多,加上运输骑乘等,可以说与牛的费用差不多了,前提是你要有大量的工作给马匹去做。
牛用于耕田可能还有其他远远超过马的优势,如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牛速度慢,人好驾驭,牛基本上不怎么挑地形,中国马匹的品种不如西方品种好,普遍都是个子矮小,力量薄弱,并不适合耕作,好的中国马匹都给阉了,这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但是马也有许多优点,速度快,可以用作挽马,运输物资,骑乘,推磨、拉车相当于十个人的力量,当然这些马是不能作为战马使用的,但是可以培养骑兵,至少也可以培养骑马的步兵,再加上自己国家的地理条件有利于牧业,因此牛马处于相当的水平。
如果中原汉族习惯把马作为大力气牲畜饲养使用,用马拉车、推磨、耕田,则马匹的繁殖、饲养数量则大为提高,中原王朝不再缺少马,不再缺少骑兵,则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必将是令一番景象。历史也将是另外的样子。
但是马匹的娇贵,阉马的习惯,政府也怕人民造反,地理条件的限制这四个缺点的限制了人民使用马匹。
从历史资料上面来看,马在中国的各种家禽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中国传统的六畜顺序是:马、牛、羊、猪、狗、鸡。马作为交通工具主要用于战争,马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是可以理解的。马被列为六畜之首,更多是出于战争和政治上的原因。
西欧的生产方式更多的是大规模的种植园经济,而中国则正好相反。中国正是停留在男耕女织的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中。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2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