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孙督师出马 1
这小皇帝是什么节奏,那不是要自己死的节奏,让自己先去对付后金,然后让文官慢慢的收拾自己,说实话,自己能得到什么?除了盖辽军和声望这两样东西之外,啥也没有,造反?不现实,死的机会比活的机会要大许多,看来自己要留一手万无一失的,买个终生保险。
在这之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和辽东经略王在晋两大大明重臣和忠臣继续争吵了七天七夜,已打算实施自己战略的孙承宗最终没能说服王在晋,头号保守防御派王在晋最终也没能说服孙承宗。
孙承宗回到京师后提出一份报告,阐述他的见解。他写道:“敌人未抵三岔河,而我自烧毁广宁、义州、锦州,这是经臣与抚臣的罪过;我弃三岔河,敌人终不来,而我却不敢出广宁一步,这是今日将吏的罪过。
将吏隐藏城内,却没有办法变畏敌之心为畏法令,转化其谋私利之智为谋敌,这是我与经臣的罪过。与其白白扔掉百万金钱建无用之新城,何不如筑三岔河这个要塞而防守!
新城四万人担负守三岔河冲要,与盖州互为犄角。敌人窥城,令盖辽兵卒旁出三岔河,断绝其后路,绕敌于后从侧面攻击。即便没有战事,亦收复四百里疆土(按:锦州至三岔河约四百里左右)。
总之,不尽破庸人之论,辽事不可为!”
几天后,孙承宗乘给天启皇帝侍讲的机会,当面提出王在晋不足任,应予撤换。天启皇帝同意了孙承宗的意见,转交给了内阁。内阁拟定决定送王在晋去南京养老,因为锦松杏防线是经过皇帝内阁六科共同批准下圣旨修建的,王在晋就没有任何罪过了,只能调离,理所当然不能论罪,王在晋被充任留都南京的兵部尚书,天启皇帝批准了内阁决定,给事中也是没有批驳。
自此圣旨出王在晋撤,松山杏山筑城之议即作罢论。因为新的战略又是东林党人的产品,这种包含党争在内的政治斗争,一旦失败就是一败涂地,只要东林党执政,王在晋的仕途已经确定完蛋无疑,完蛋是指不能担任实职,而去掉王在晋一派,剩下都是主张修筑三岔河堡的,除非新的战略遭到了后金的摧毁。
辽东经略屡易其人,这次要再次换马上路,而王在晋在山海关任职大半年多时间里,在大明的舆论眼中也就变成了毫无作为。
孙承宗指出:“半年来,兵未合营,将未束伍,独有逃官逃将,议筑议凿,口口声声俱说要守,而将不简,兵不练,何以为守?”此话说的有点过分。
京师,又一次廷推即将开始。朝廷既然决定送王在晋去南京养老,那就必须再廷推经略取代王在晋,所以皇帝陛下特意在挺推以前去征求孙老师的意见,孙老师就像介绍自己的学生那样,一个个的点评给天启皇帝听,头一个阎鸣泰只得分六七分,肯定不是合适人选,因为其是主张守广宁而不是三岔河的,后来两位李三才和王之臣还算过关,被孙老师确定为可备经略之选。
在天启皇帝征求了老师孙阁老的意见以后会推便开始了,名单上有四位,阎鸣泰、李三才、王之寀、王之臣,但会推的结果却是阎鸣泰当选,这下孙老师不高兴了,我才给他打了六七分,你们怎么能让他上位?可这是会推的结果,规章制度所在,总不能您孙老师说重来就重来吧?
此时,孙老师发话了,语惊四座八方,既然不能重来,那么就我来,参与廷推得文臣们还没有缓过神来,学生皇帝天启却已经欣然同意了,于是孙帝师便去了辽东负责未来的辽东军事。
孙承宗以天下为己任,勇赴国难,自请出任经略,他豪迈地说:“经略去矣,代者且将奈何?与其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人,不如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我!”
在孙帝师这次大意凛然的壮举中,最郁闷的要算阎鸣泰同志了,本来经过朝廷议会推选(议、推、选)成为了前线总司令官(辽东经略),可是副总理兼代理国防部长(暂掌兵部)孙帝师一句话就降级成了巡抚,到辽东去只能给孙大人当跟班不说,没过多久还被孙大人一脚给踹了(撤职调离)。
孙承宗是东林党人,加上辽东经略这个位置明显是个深坑,袁应泰是死的死,杨镐是关的关,熊廷弼是连降五级,所以极少人有表示不满,不过清醒的人还是有的,就在孙大人赴任之时,至少有四个人应该还是清醒的。
第一个就是王在晋,毕竟交过手、掐过架,大家知根知底;第二位便是不久前才从山海关视师复命回京的兵部尚书张鹤鸣,这位仁兄在回京复命前又喊了一嗓子,表示力挺王在晋经略;第三位则是道行高又深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早在孙大人提出要插手辽东之时他就想拦,可是没有拦住,以至于以后说叶公不能挽,悔之无及,第四位同志是卞为鸾。
皇上下诏通知各边防,让孙承宗以原官职统领辽西和蓟、东江、天津、登莱各地的军事事务,天启皇帝也是视辽东文督师辽南武经略为自己的左右双拳,相机行事,不受朝中节制,孙承宗也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辽东经略,而任用廷推得票最高的阎鸣泰为辽东巡抚。
孙承宗于是征召职方主事鹿继善、王则古为军中的赞画官,从国库请款八十万两出发。皇帝特意为他送行,赐给他尚方宝剑和坐蟒,内阁大臣一直把他送到京师城的崇文门外。
到达锦州后,孙承宗首先调整指挥系统,命将任职,搞定之后将驻地预定迁移到广宁城,孙承宗命令总兵江应诏制定规章制度,监军袁崇焕建造兵营房舍,参将李秉诚操练火器,赞画鹿继善、王则古治理军备,杜应芳修理兵器,司务沈翭兴筑炮台,中书舍人宋献、羽林经历程伦主持购买马匹,广宁道佥事万有孚主持采购木材。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