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新概念战争 2
神速记住【燃文书库】,给书友提供一个舒适靠谱的无弹窗小说阅读网。(。.)大明风云史53:更新时间:24-9-29:24:2。按照参谋制定的计划,深入河岸不会超过十里的距离,行军标准是每天二十里,按照这个速度黄昏就可以返回河岸的鲍家村,然后北上袭击其他地区。 说.b.新
早上遇到的敌军,卞为鸾估计是娘娘宫守卫的那个牛录,就算他们飞马赶回耀州,镶白旗立刻支援,估计援军也需要很明天中午才能来,这样的援军才能对抗盖辽军,否则,只有骑兵,盖辽军一点也不怕。7739447
出发一个时辰后,已经走到了距离最近的罗家村,前卫继续向东,处理的事物交给卞为鸾的主力部队处理,卞为鸾只留下一个步兵阵,骑着马才靠近村口,村长和村民们就一涌而出,跪在面前,昨天听到风声的几个汉人自卫队队员早就逃得一个不剩。
“卞将军威名远播,草民久闻将军仁义之名。”老村长磕头恭维道。
卞为鸾看着这帮剃了头的汉人,叹了一口气问道:“你们都可以起来,村里的建奴和汉军呢?”
“卞将军威名震破天,那些乌合之众自然是闻风而逃。”老村长立刻来了个马屁。
“汉军不是罗家村的人吗?”
老村长脑门来了冷汗,声音有些颤抖:“都是些忘恩负义的东西,背弃祖宗的奸人,昨天跟着兔子逃跑了。”
卞为鸾也不想为难他们:“只要他们回头是岸,可以随时投奔盖州,你们就跟着这些军人去河岸。”能加入后金汉军的,想必不是忠民,以后盖辽军绝对不会招募这些人的,即使投降了,也要解散回家为民。
“求大将军慈悲,鲍家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八辈子……”老村长的腔调带上了哀求。
卞为鸾脸色微变,给了全村男女老少三四十人两条路,要么去盖州种田,那里荒地很多,否则就要屠灭鲍家村。
紧接着就有一中年男人献出了投名状,指出老村长的小儿子投靠了建奴,是汉军的一个小小头目。
“村长大人,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卞为鸾斜眼看着老村长。
那老村长对着中年男人骂不绝口,祖宗十八代都出来了。
“村长大人,死到临头还不服?”
“草民不服!”那老头倔犟喊道:“辽东百姓也要生活,离开土地,成为流民,还有活路?”
卞为鸾指着口水纷飞的老村长说:“本将军的刀不杀老百姓,但是不代表你儿子就是好人,相反,我很希望能有一日砍下他的脑袋,你们只要不反抗,一个也不杀了,但必须得到盖州去。”
老村长下跪连连磕头:“草民,鲍家街,谢大将军不杀之恩。”
“你们快去回家,一个时辰后出发。”
“你,良心大大的好,奖励二十亩田。”卞为鸾对着那个中年男人说。
“谢大将军,鲍家村还有三个汉奸兵。”
“好,今天以后,你就是鲍家村的村长,替我看紧他们。”
“是,大将军。”
接下来卞为鸾就改变主意,让鲍家村的人提供服务,开始生火造饭,士兵现场监督,军队回程之时可以小吃一顿。
卞为鸾随后出发上路,抵达最终的目的地西古村后,盖辽军吃过当午饭的干粮,休息半个时辰后立刻开始攻城。
先头部队的一百骑兵已经将少量敌人困在里面,这是一个简陋的土木结构小堡,但足以挡住盖辽军的野战炮。
后金除了弓箭之外,没有任何火力对抗,盖辽军的十门随军野战炮打下去,坚实厚重可靠的木门出现了几个大窟窿,木栓也不知飞到那里去了。
火枪兵排列好队形后,短枪兵兵就顶着大盾牌开始靠近土堡门,墙上的十个后金兵拚命射箭,但架不住一百八十杆火枪的集中射击。
等到堡门前的壕沟填平,路障搬开。
“军令,先让火炮打掉木门,然后冲进去肉搏。”
堡内的后金军知道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堡门后面不断的堆积石块和木头,有时堡内堆积的人会被炮弹击中,堡门不断发出破裂声,堡门终于轰隆一声向后倒地崩溃了。
长枪队已经排成了战阵,端着密密麻麻的长枪冲进堡内,敌人神色毅然地冲出来堵上大门,双方一阵对刺后后金兵一个个被刺死在阵前,敌人不多,十八个。
随后,盖辽军将四十八个女真人俘虏,同时还有一百多的汉人,搜集完物资后,堡内大火冲天浓烟滚滚,在摧毁完四周的农作物后返回河岸。
此战盖辽军袭击了四个村庄,自身阵亡八人,轻重伤员共计十三人。
第二天,盖辽军进行沿河,向南袭击,遇到两个有女真人的村堡,都被后金自己先一步焚烧了,少量的守军和女真人早溜走了,很理智地避开了盖辽军的锋芒。盖辽军则负责摧毁农作物。
盖辽军东翼五六里外,出现了兵力大约两千人上下的后金军,双方就保持着这个距离平行南下,盖辽军慢慢向东翼倾斜过去,但后金军也同时做出这个动作,维持着五六里左右的距离,不离不弃地跟在盖辽军侧翼,下午,盖辽军撤到了船队上。
第三天,密密麻麻的一百五十多条船北上,后金骑兵跟随北上,步兵是跟不上的。
以后的十来天,跟随的后金骑兵规模越来越大,卞为鸾感慨道,用大部队袭击远不如小股部队合适,敌人的水面力量早就被摧毁了,小船队在辽河上也没有什么危险,在二十天内,破坏的效果也没有比以前用几十人的方法好,唯一的成果是令敌人也动用了巨大力量的骑兵部队跟随运动,卞为鸾决定以后不采取这种方式破坏了。
七月份,在小皇帝天启看到卞为鸾接旨后,十分高兴,物资装备也是快速到位,初始装备的铠甲数量一时无法凑集,先给一半,明年再给另一半,每年的铠甲数量准时运到辽南。
鲁密铳也是如此干法,一千杆,火炮被折成铜六万斤,以后每年三万斤铜,火药分三年给予,以后每年一万斤,火药不足就用原料支付,清硝二十万斤、硫磺四万斤,以后每年清硝二十万斤、硫磺四万斤。
刀枪各一万三千,刀枪每年各五千,牛皮每年一千张,牛觔每年二万条,军衣每年十万套,战车每年一百辆。
黑铅每年十万斤、真钢每年二千斤、建铁每年六万斤、炼过建铁每年三万斤、炼过西铁每年一万斤。
战马每年五百匹,劳力马每年一千匹。
这些都是及时供给。
军费按月直接存入鸾秀银司北京分司,当然是足额不了的,每年一百二十万,三十万用来满足太监的欲望。
七月十八日,天启皇帝正式中旨昭告天下,引起了了大明朝的几百次大大小小的地震,文官纷纷反对,这次可没有分什么党派的,支持者根本就没有十个人,要知道,大明文官至少有两万这个数目,这是有品级的入流的,没有品级的不入流的官吏中的吏就没在计算范位内。
帝师孙承宗上疏是极力劝阻学生皇帝收回任命,但是学生皇帝不可救药,一意孤行,表示要第三次毫赌辽东,这次第一次把宝压在一名年轻的武将身上。
在文官眼中,小皇帝天启是吃力不讨好,在百姓心中则恰恰相反,一改往日不管政事只干木工活的暗黑形象,原来小皇帝也敢奋起一击,豪赌一把。
此时武将是有色心没色胆的男人,话都憋在心中,只有人在放屁。
辽南三卫百姓也是反应不一,说卞为鸾是好汉的超过三分之一,疑虑的占了一半,昭告天下后一年的时间,辽南三卫八十万百姓跑路到山东的在十万至十五万之间,剩下的人也有不少想着跑路的,只是实在舍不得家里的三亩田,从别的地方自动跑回辽南三卫约为这个数目的一半,天下有懦弱的人也有勇敢的人。
从此,毫无疑问,卞为鸾是大明帝国的第一号配角是谁也不用怀疑的。
熊廷弼于八月初一上任大明第一新州的盖州的知州,时实际上还管着金州和复州,这一次上任,受到了大半个东林党的支持,非东林党的文官就可想而知了,主要原因是要分卞为鸾这个武夫的权力,非的熊蛮子出马不行。
熊廷弼上任时特意向天启皇帝要了一千京兵,两千徐光启的新兵,莫非要第三次再战江湖?只是这一次不同,除了这三千人之外,没有任何合法的军权,卞为鸾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听从两米熊的半点意见和建议,辽东野战军也不归熊廷弼节制。
同时上任的还有东江镇镇长,平辽将军毛文龙,总兵官,但是其权力与辽南镇镇长不可同日而语,要为辽东经略节制,首级需要在坐镇锦州的王在晋检验,军饷后勤装备要受到登莱巡抚的控制。
关于在辽西和辽南设立大规模的枪炮弹药制造厂的建议早在今年四月份就被朝廷否决,理由是怕被建奴把人财物端了锅锅。
徐光启不得不跑回天津去练兵和制造枪炮弹药,朝廷授予其大明第一任枪炮巡抚,权力也是不小。
大明风云史53: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