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16章:广宁会战

第16章:广宁会战


(小说.。更新)大明风云史6:更新时间:24-9-35:3:35。为了攻取广宁,奴尔哈赤一面沿边各置守望河上,时遣游兵,监视明军动静;一面秘密派遣大量奸细想方设法窃取明朝军事情报。小。。更

        辽阳有一个原任通判黄衣者,受命潜入广宁,游说文臣武将投降后金,被王化贞发觉,逮捕处死。在此同时,京师逮捕了为后金传送情报的刘保父子。他们与李小芳建立了关系,每月向后金提供明廷内部的邸报,得报酬银一百两。76693

        后金奸细无孔不入的活动,使明前线与内地防不胜防,大有草木皆兵之感。兵部惊呼:广宁奸细无处不有,内地奸细无处不有!天启皇帝命令兵部派一名官员到关外传达他的谕旨,兵部唯恐被奸细窃去,一再说服皇帝不便派人。

        到了六月,后金汉将李小芳等已集舟师于太子河,将从黄泥洼进攻广宁。六月底,明朝又获悉,后金已于张义站集结兵力,马上发起攻势。消息是从扣押在后金的蒙古王公宰赛那里传出去的。他的使者先告诉给蒙古首领炒花,此人与明朝交好,故得此重要情报,立即透露给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而明兵也看到奴已跃兵河上,他们惊恐万状,广宁昼夜传烽,上下官兵半月来何曾敢一闭眼!

        但是,奴尔哈赤却迟迟没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除了渡河存在实际困难,还因对明朝方面没有摸清全部情况,一时下不了决心。从后金内部来说,他的后方还不太稳定,牵制这次向广宁的进军。其次,辽东由于卞为鸾的极力鼓吹,水师力量比起历史上要强大许多,辽河没有冰封,奴尔哈赤不敢冒险。

        这时候,毛文龙只率二百余人于六月份袭取了镇江。奴尔哈赤十分震惊,急忙调兵遣将,严厉地镇压了镇江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同时大明的部分水师和几百条民船在盖州至抚顺来来回回,因此,进攻广宁的时间便往后推迟了。

        明军却紧张地注视着后金的一举一动。。九月初,其驻军遍及辽河东岸的牛庄。迹象表明,它是后金的一支先遣部队,为进攻广宁做渡河的准备。九月二十七日,哨卒突然发现后金乘夜发兵三千,携带攻城器具,自辽阳出发,前往海州

        又据报:奴酋将各处兵马尽数发在海州一带,只见牛庄东南起烟雾五里,宽十里。谁都看得明白,后金正在调兵遣将,大规模集结,意图于海州地段的三岔河渡河,已明于指掌。这个重要情报很快得到了证实。九月十八日,奴尔哈赤离开辽阳,挥军西进,目标直取广宁。一场浴血激战即将在广宁大地展开……

        自攻下辽阳后,奴尔哈赤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进攻广宁的备战。天启元年五月至八月开始向海州、牛庄一带调兵,共三万人马,分作三路进兵:一自柳河,一自三岔,一自黄泥洼,联木为伐,乘流至狭处渡河。

        奴尔哈赤本人和部分将领于九月十八日从辽阳出发,行军三日,宿于东昌堡。九月份,辽河已经不适合明军水师舰船的航行,消除了这个威胁,奴尔哈赤安心了不少。

        自牛庄抵广宁二百余里,朝鲜使臣麟坪大君亲经这条路线,写道:大野泥浓(泞),唐朝所谓‘辽泽’,霖霾则陆地成舟,以是川旅不通。据他所见,周回顾望,野天一色,四际无山,浩浩荡荡,恍如乘船大海中。此时正是没有下雨,否则后金步骑寸步难行。

        二十二日,奴尔哈赤至辽河,此段为太子河、浑河、辽河合流于此,一般称之为三岔河。大军至狭处渡河,此处为广宁战略要地,有驻三岔,则寇不能东渡之说,以前议边守广宁,皆重三岔河之守。但守御颇难,河宽不足七十步,全不见惊涛骇浪,盈盈一水,一苇可航。沿河一百六十里,最浅处如黄泥洼、张义站已在后金的占领之下。柳河在三岔河之南,河西岸就是西平、镇武诸堡,驻有大量明军,欲取广宁,必先翦除其羽翼,孤立广宁而后取之。

        这是奴尔哈赤的一贯军事指导原则,如砍大树,先从两边砍,然后不砍自倒。因此,欲先灭明有生力量,必扑向西平诸堡。奴尔哈赤第一次派人侦察,首先来这里察看地形。在进攻之前,明哨卒已侦察到后金集结部队于海城牛庄一线。这进一步证明后金的主力是在三岔河附近,当无疑问。其余两路是在黄泥洼与柳河渡河。

        从渡河后的后金兵的调动,进一步看清奴尔哈赤的战略意图:不直接攻广宁,而攻击其前哨西平诸堡,引诱广宁兵南来,至旷野处,在大规模的运动战中把它歼灭。这就避免后金兵在坚城之下被动挨打,还可以令攻克广宁这座坚城的难度大大下降。

        二十三日清晨,后金拔营,推进至河边,五万人马开始渡河。王化贞部署的河防兵实际上是防河兵而不是防人军的,见势不妙,掉头逃跑。后金前哨精兵猛追三十里,直追到西宁堡为止。后金随即开始建筑浮桥,大军迅速渡过了水浅的三岔河。

        在后金正往辽河东岸集结兵力时,王化贞为实现他的战略,也在调兵遣将,部署兵马,准备渡河出击。后金兵临河西渡,势在必行。王化贞错误地估计他们不敢渡河,甚至打算令部将罗万言带些哨卒过河诱之来,然后以精锐骑兵袭击,必给以大创。

        这个不切实际的计划被众将否定,才作罢。与此不同,从一开始,熊廷弼就提出内护广宁,外扼镇武、闾阳两路的防御方针。坚持固守广宁,集中兵力于一处防守,相度城外形势,犄角立营,深垒高栅以俟。

        徐光启也向天启建议:广宁以东一带大城只宜坚壁清野,整理大小火器,待其来攻,凭城击打,一城坚守,彼必不敢蓦越长驱,数城坚守,自然引退。这就是以铳护城,以城护民,万全无害之策,莫过于此。这种见解与熊廷弼大致相类,徐光启则更加依赖火器。

        其次,后金攻镇武,明兵勿轻战,它也不敢越镇武而取广宁,即使越过,镇武与闾阳两处明兵就抄它的后路。

        熊廷弼提议总兵刘渠、高出守镇武;祁秉忠、胡嘉栋督闾阳。但王化贞坚持驻兵河上,还要在西平、柳河等堡各置戍设防。

        熊廷弼坚决反对,指出兵分则力弱,是自弱之计也。熊廷弼认为,这些地段或要津,只宜设游击兵,更番出入,示敌不测,如西平诸处,则只宜置戍兵,作为哨探与报警之用。

        王化贞根本不予理睬,仍在河上设防河兵,还命副总兵罗一贯以三千人守西平,不久,战事的发展就证明兵分力弱,被后金以优势兵力一个一个吃掉。

        西平、镇武、西宁诸堡都在广宁东或东南,这些堡镇彼此相距很近,互为声援。它们是明代防边的军事哨所。闾阳在广宁西南侧,去西平各堡亦不甚远,从几十里到百余里不等。

        后金兵一过河,就直扑兵力单弱的西平堡,二十四日先攻南门,参将黑云鹤不听劝阻,出城迎战,被逐回。二十五日,他又出战,被斩于城下。其后,后金兵蜂拥而至,五万多人马将西平堡重重围住,战车、云梯、铁钩等攻城器具都推出阵前,搭建攻城器械,明日准备大举攻城。

        指挥汉奸军攻城的李小芳先派出一名使者,举着旗,来到城下,招罗一贯投降,说:”我们知道罗将军是个好男子汉,快投降吧,愿与将军共享福贵!”

        罗一贯站在城楼上,大骂李小芳:”逆贼!朝廷何曾亏待你,为什么要叛变?你难道不知道我罗一贯是个忠臣义士吗?”他也举起一面旗,招呼李小芳投降,喊道:”逆贼快降,免你一死!”

        李小芳大怒,下令攻城。罗一贯指挥若定,凭城固守,用猛烈的炮火还击。只擅长使用弓箭的后金兵密布在城的四周,成为炮火准确的轰击目标,每一炮弹落地,随着一阵震天动地的轰响,后金兵即倒下一片,死伤累累,没过多长时间,城下积尸几与城平!

        在打得最激烈的时候,眼看有三次将要破城,三次又被打退。激战中,一矢飞来,正射中罗一贯的一只眼睛,难忍的疼痛使他丧失指挥的能力,但兵士们仍然人自为战。火药已用完,矢石也用尽,但援兵不至,西平堡陷入绝望之中。

        此时奴尔哈赤侦知广宁大军南下援助,这不是正中下怀吗,正餐来了,吃饱再说,决定先消灭援军再攻破西平堡,令五千兵力继续围困西平堡,大军北上设伏歼敌。

        原来,这是王化贞与熊廷弼派来的援兵。后金围攻西平时,熊廷弼已在右屯卫,闻讯,立即发令箭督王化贞援西平,还说:”你平时说的大话都哪里去了?”

        大明风云史6: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