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奢安之乱 1
(小说.b。更新)大明风云史2:更新时间:24-9-:29:。甚至导致辽东全失,实乃是断送一百五十万辽东人民的生计的罪魁祸首,也辜负了山海关内的百万辽东难民,不去还真不行,不去的话,辽沈失守的悲剧还会上演,臣万望陛下明断是非,朝廷明断是非,做出正确的抉择。小。.新
臣认为辽东万万不能既有主守的熊廷弼又有主攻的王化贞张鹤鸣,再次恳请朝廷在守战两派中做出抉择,辽东各军也有统一的战略思想,否则,建奴未至,辽东先乱,这哪里是跟建奴打仗啊,这就是在拿辽东二十万军人和辽东一百五十万居民的性命开玩笑,甚至事关大明的兴亡。7669
因此卞为鸾实际上是弹劾王化贞和张鹤鸣二人,全力保熊廷弼和毛文龙二人。
最后根据情报司的辽东各军的战力报告,最强的无疑是辽东野战军。
其次是侯世禄柴国柱梁仲善尤世功四位将领率领的几万人,这些人经过了盖辽军的缩编训练后,战力提高不少。
尤其是各种武器的使用和相互配合掩护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铠甲装备已经可以媲美盖辽军,武器也是不错的,尤其是柴国柱梁仲善的军队由于有了辽阳城的大量大型火炮装配,其火炮力量已经不在盖辽军之下,对战后金军话,守城绰绰有余,野战还是有所差距的。
其余各军除了毛文龙的军队不能判断外就差远了,远远不如杨镐时期的辽东各军,比起熊廷弼第一次担任辽东经略时期的也远不如,即使比起袁应泰时期的,也有一定差距,主要在于新兵太多,训练不足,菜鸟一群,军队的集中度也是不足的,纪律差,毛文龙的军队从目前来看,装备及后勤支援是最致命的问题,像极了著名的游击队和叫花子军。
这其中最可惜的是川军及浙军,前后合计兵力有一万四千人,打得只剩下不足四千人,川军被迫跑路了,川军由秦良玉统帅,有六千老兵,即精锐的石柱土司兵,还有六千新兵。
这就与明末著名的奢安之乱有关,发起者奢崇明是四川永宁大土司,时任永宁宣抚使;安邦彦是贵州水西大土司,时任贵州宣慰司同知。
从汉朝开始到明末,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与中原封封建王朝的关系长期处于一种松散的羁縻制度的统治下,羁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政权和势力向中央政府称臣归顺,但拥有完全的自治权,只是官名职位由中央政府设定,世袭的首领由中央政府授予称号。
土司制度中,各级土司实际是大大小小的少数民族封建领主,这些封建领主世袭继承土司职务,但经政府赐印、诰敕及贡赋,土司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世袭官制,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有效安定边远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维护国家统一局面的行政管理制度。
水西安氏是贵州一带历史非常悠久的彝族少数民族势力,东汉后汉建兴元年为水西首领,其先祖罗济在三国蜀汉时期曾助诸葛亮平南中,积粮通道,佐丞相擒孟获,后被封为罗甸国王,开始了对水西的世袭统治。
罗济之后,唐宋元明四朝时都在开国时纳土袭爵,持续执掌水西地区统治权,直到清朝的康熙时改土归流。
在千余年的各朝各代更替中,水西安氏总是能率先纳土内附,足见其识时务及大局观,也促成了安氏一族统治水西地区时间长达一千四百七十四年,绝对堪称中国历史最长的少数民族地方统治政权。
而永宁奢氏虽实力不如,但与水西安氏世代联姻,两族唇亡齿寒,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大明帝国与水西、永宁二土司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显得异常微妙,朱元璋也是试探了好一番,没有找到破绽,属于合作与防范并存的关系。
到了明代中后期,帝国的吏治日益**,内忧外患。
而在西南,明朝统治者无论是与广大少数民族百姓,还是与土司阶层,矛盾都日趋复杂化与尖锐化。
中央政府所派出的流官不但鱼肉百姓,苛收重赋,对当地的土司们也是苛责打骂,视为贱民,常常以改土归流这把刀子举在土司们的头上。
万历年间奢氏首领奢效忠死后,奢氏陷入了奢效忠亲弟奢崇明与效忠庶子奢崇周的土司位置争夺战。
而永宁总兵郭成、马呈文竟然利用双方混战之机,出兵趁火打劫,将奢氏九世积财,搜掠一空。
而在奢崇明成为代永宁宣抚使后,当地流官却以行勘未定为由(估计是奢氏财产被掠,又经战乱,纳金数量上满足不了流官们的胃口),拒绝承认,并多次向朝廷议请将永宁地区改土归流。
长期高压的政治,使奢崇明日益滋生叛意。
天启元年一月,明政府在后金战线上吃紧,要求水西永宁二土司征兵赴辽作战,这成了奢安之乱的导火线,奢崇明调集兵马两万至重庆,其婿樊龙、部党张彤等领兵,但一方面,明政府拒不发放军饷军粮,本应发放的四十万两饷银也只给了四万两,另一方面,重庆巡抚徐可求又指责奢崇明所调之兵大都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要求遣回永宁重新征调。
奢崇明以此为机,扯起了反旗,率领二万徐可求所说的老弱病残永宁军攻占了重庆,杀巡抚徐可求及其它官员二十余人,并分兵攻占了合江、纳溪,遵义等重镇,后来还围攻成都达一百多天。
之后,奢崇明建立大梁国,自号大梁王。
奢安两氏虽然也有利益冲突(之前奢崇明之子奢寅与安尧臣就有领土之争),但其世代联姻,根本原因在于门外边蹲着个明朝这个大怪物在改土归流,革土司大人的命,因此其整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此时水西安氏首领安尧臣刚死,其子安位年幼,尧臣妻奢社辉(奢崇明的亲妹妹)摄事,水西大权掌握在奢社辉与安尧臣之弟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手中。
大明风云史2: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1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