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90章:蒲河军议 2

第90章:蒲河军议 2


“那岂不是现今的税收还不如以前?”卞为鸾大吃一惊道。

        “确实如此,由于我大明官俸一两比二石大米,价格变动通常不大,少数年份可以例外。”

        “不可思议,经过两百多年,税收不增反减。公公不知我大明有多少田地?多少人口?”

        “这个很难有精确数目,咱家估计至少十亿亩,口一亿,这已经是很低很低的了。”

        “那一亩地能产一石粮食吗?”

        “南方可以,北方很难,合起来应该可以。”

        “十亿亩田地产十亿石,两千六百万石,岂不是只有两点六的税率,挥泪打折算五亿石,也只有五点二的税率,十税一的话,挥泪打折也得有五千万石,正常得有一亿石。工商税总三百四十万两,其中盐税就有两百五十万两,就只有九十万两,工商税只怕不到零点三。大明岂不是税率的天堂,国家财政的地狱?可是我所看到的军户,日子过的像乞丐?”

        “卞总兵,两点六?五点二?挥泪打折?零点三?是什么意思?”

        “哦,两点六就是比如……比如两分六的银子比上一两银子,挥泪打折就是一亩田地产半石粮计算,六十斤。”

        “不对,前半句话还能解,一亩田地产半石粮应该是五斗,五十升粮食,不应该按斤算啊。”

        “公公说的对,总之,我大明国的税收有很大问题,要么偷税漏税非常严重,要么是有七八成的田地用不着缴税,工商业,就基本不用缴税。”

        “按理说如此,可是万岁爷一说增加赋税那,文官的抱怨就是没完没了,从来没有停止过,上疏竭尽全力攻击增加赋税的政策,在他们的描绘下,增收赋税是天怒人怨,罪恶滔天,甚至是局势恶化的原因所在,凡是向万岁爷建议增收赋税的官员,都被他们描绘成小人。至于来自百姓们的抵抗阻挠也是很厉害的,征税的公公们都叫苦不迭。此外,文人中也多有关于农民因为赋税沉重,而抛弃土地成为流民,或者卖出田地转而从事其他职业的记载。总之,这是一笔糊涂帐,不知谁对谁错?不过文官和文人总是拿祖宗之法和道德来反驳,得到了天下老百姓的同情和支持。”

        “公公,谁对谁错,想一下就会明白的。增加税赋绝对没有错,错的是文官集团,至于贫苦农民,毫无疑问,要么是田地太少而无法养活自家,要么是征税的人横征暴敛,把额外的强加于人。至于征税的公公,有没有乱来呢?战公公比我更加清楚。那么,可以判断如下,文官集团代表着地主阶层,田地太少就要去找出问题出在那里,什么原因,想出对策,问题很简单,要想解决很难。有文官集团的一致反对,什么事也别想做成,何况又是如此之难的问题。结果是有钱的人活在天堂,没钱的人活在地狱。这是个天堂与地狱混合的社会。”

        “卞总兵,慎言,说多了,没好处,这些事就是再过八辈子也不归你管。”

        “咋不关我们了,与我们息息相关,大明没钱,我们怎么打仗,能忍饥挨饿作战吗?当然不能,不谈了。嗯,接下来是兵器司的问题,决定兵器司由盖州迁往金州,武器造好之后,有海运和河运至沈阳。此项决定不用再议。”

        “卞总兵,兵器司是什么东西?莫非是私造兵器。”

        “战公公,当然不是,我怎么敢私造兵器,兵器司隶属盖辽军。”卞为鸾当然不会说实话。

        “哦。”

        “接下来是军官的问题,目前从全军中挑选出四百名余军官,除了补充目前的军队的军官缺额外,需要在挑选出百余名为预备军官,准备为未来招募新兵的军官,但是即使少了也不能滥竽充数,军官需要合格的人选。下来,大伙要注意培养队阵两级军官,已备需要之用。”

        “下一项是训练的问题,基本训练还有一个月就结束。以后的计划如下:五月底至六月初十,全军进行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训练,灌输尚武精神和爱国忠君思想,作战理论等。六月份进行行军,野营,作战配置,后勤等训练。七月份进行模拟野战训练和巷战训练。八月份,完成以上的训练,才能进行战争计划方案的制定,至此,全军四千多人才算完成全部操练。以后,新兵也需要进行九个月的训练。公公有何看法或建议。”

        “依咱家,此事就这番定,按卞总兵的计划行事。”

        “最后是浑河作战的总结,由谢参谋先介绍全过程,诸位提提看法,我做最后总结。”

        ……

        “诸位都提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接来下请诸位说说以前你们是如何作战的。”

        ……

        “好,公公也提了许多自己的看法,诸位也说了不少,我的总结如下:

        一、关于大明普通军队的作战,有如下问题,官兵的尚武精神远远不够,与建奴比较而言,差的不少。军队的训练不足,一个月操练三几次,远远不够,至少得有二十次。军队的纪律松散,很多军法军规形同虚设,有等于没有。军队的军饷不足,朝廷欠饷严重,几个月不发是常事。经过内阁六部辽东军中各级军官的层层剥皮,士兵月军饷由一两五实际到手一两或九钱。等等,咋我们的饷银和赏银是十足的?”

        “将军,三个月的饷银是杨大人亲自提出来的,致以此次赏银,辽东大败,就我军有众多斩首,是局势导致朝中与辽东不敢贪污。以后只怕……”边高林叫道。

        “嗯,不管如何,我盖辽军不能克扣士兵军饷,来多少,发多少。军队的战法也有问题,过于依赖将领和家丁,和三国演义差不多,这就是传统的战法吗?军队是一个整体,因此大体上须依靠士兵来获胜,而不是依靠将领和家丁,主将出阵,家丁护卫,其他官兵胜则蜂拥上前,败则部队瓦解。打仗不是打架,这连黑社会的老大也不如。

        像杜松同志与刘綎同志,以个人之武艺驰名,所恃者,家丁也,在盖辽军中,这番做法万万不可不能也不行的。在我盖辽军中,杜松同志与刘綎同志只能当个卫兵,在阵中担任普通士兵也不行,士兵必须在阵中作战,相信身边的战友,服从队官指挥,否则就是不合格的。”

        “将军,黑社会是什么东西?同志是谁?”边高林问道。

        “哦,搞错了,黑社会就是乌合之众的意思,同志就是总兵的意思。”

        “武器的运用很不合理,武器和对其的运用决定作战的队形,三百步开始**,六七十步开始开枪,一炮也打不死一个人,一枪也打不伤一个人,简直就是犯罪。我军制定的武器操典兵种手册必须严格遵循。”

        “浑河作战时,至少有以下两点错误,一是李长祝的火枪兵射击不合理,作战都是双方的较量,其力量是活动的,不能死板不动,二是建奴三十多个人冲向我的时候,骑兵应该马上进行反击冲锋,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浑河作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即使是火炮与火枪的完美结合,也不能挡住建奴的步兵冲锋。

        一百五十步距离上十门火炮的炮击,建奴损失约二十人,一百步距离上四门火炮的炮击,建奴损失约十人。

        三十步距离上五十三门火炮的炮击,建奴损失约一百人,当然这五十三门火炮只有四门使用散弹,其他的使用实心弹,全部使用散弹的话,至少有两倍以上效果。

        还有就是我军的火炮炮口过低,从战后的观察来看,打中的炮弹基本是建奴的下半身,火炮炮口调高点,效果会更好。

        建奴的错误在于在三十步距离上与我军打远程兵器的射击战,时间大约只有三分钟,平均约为两次炮击,如果不是需要调整炮口方向的话,则可以再炮击一次,建奴损失约两百人。

        最后一次炮击也是三十步距离上,建奴损失稍大,光当场死亡的就是一百人。

        接下来是火枪的三次射击,相当于一次齐射,损失一百八十人上下。命中率是多少呢?四成多,再考虑有三分至二是在二十步以**击的,只发挥平时训练五成的水平,这是完全可以接受。

        因此整个火力战建奴损失六百二三十人,超过半数,我搞不明白建奴还没有崩溃。我军的损失是当场阵亡三十五人,受伤一百三十八人。

        但是不要以为可以依靠火炮火枪就一定可以打败敌人。可以假设一下,数量与我军相同,同为两千人三百人的建奴一次性冲了过来,不在三十步上停留,直接冲过来,损失会在三四百,因此白刃战无可避免,而且将会是决定双方的成败。

        还有一点是,我军火炮的数量问题,两千人,五十三门火炮,我估计相当于三十门上下的学武火炮,计算目前我军拥有的,兵器司每个月只能制造一门,需要七十六个月才能满足全军的火炮需求。

        另外,我们也会提高炮弹的性能,将近距离炮击改为散弹,改进火炮性能,提高产量。

        最后必须考虑到建奴不是每次都会朝着火炮直冲过来,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开火炮,发挥其军队的机动性优势。

        综上所述,我军的优势并不大,不能说我盖辽军可以挡住建奴八旗大军,一个旗完全可以,两个旗可以考虑,会很艰难。三个旗有两万二三千兵力,我军只有七千人,野战很难匹敌敌手,直接不用考虑了,更多的兵力就不用再想了。

        城战则很不同,就算建奴四五个旗来到,我也一定要决一死战,我还不信骑兵能上城墙?火器优势完全在我军这边。我想即使沈阳城失守,也能将他打个半身不遂。建奴一定不会这么干的,大明有很多军队,八旗军却只有一支。”;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0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