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大明风云史 > 第76章失败的影响

第76章失败的影响


卞为鸾怕大家有扯及天道道德伦理等方面的一大堆理由和标准,浪费了太多的时间,采取先发制人的战术:“我先说几句,一个国家对待另一个国家的事情象对待自己国家的事情那样认真,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在其他国家有事时,它也只能派出一支数量较小的援军;假如这支援军失利了,它也就认为自己已尽到了援助的责任,于是就会尽可能地寻找各种理由以利于脱身。这是可以理解的惯例,大明虽然与朝鲜是宗主国与藩国的关系,但并不因此就一定团结一致,共同对敌。朝鲜援军有自己的统帅,统帅只遵照本国的意志行事,而本国的意志总是和其不彻底的意图是一致的。

        假如我们承认这一点,就会对朝鲜人的话理解的很透彻。从朝鲜人的话推断,其症结在于,朝鲜君臣对我们无信心,只因奉大明为正朔,且20多年前日本侵犯又赖杨镐、刘綎等人渡过了难关,所以勉强从事,实际上却不会尽力而为。

        传言刘綎行军迟缓坐失战机乃是朝鲜军拖延的原因,朝鲜人就将交战日期提前,可以避免这种不利的指责。天兵的主将战死,朝鲜人见死不救,太可耻,朝鲜人则称刘綎自尽,至少可以少了自己的负罪感,说不定可以满天过海。分兵应是事实,我所听到的战事以来,我军不分兵才是奇怪的现象,西北两路军都是这么干的,大风突起火器失效就要看风有多大。朝鲜军4000人降,这是极为不可信的说法,朝鲜人没有必要死战到底,投降的数目应该远远超过了四千。

        建奴的资料亦不可信。萨尔浒整个战役双方双方兵力超过了16万人,又鏖战南北三百里,苦斗七日,而建奴战死者不及二百人。其夸张程度大大超过了常人的判断,高估我军兵力,不但能以寡敌众,还能包围我军,胜利自然令人更为震惊,可以极大的打击我军士气甚至是辽东乃至全国的。

        比较三方的战后说法,只要明白其中的原因,就可以更加了解整个会战。或许可以断定我方资料比起他们两方还要不可信,因为这些都是辽东文官所写,经过了精心的修饰,原因也很简单,其要上供皇帝御览,下避言官御史纠弹,很难能存真去伪,为了自己的官帽,不惜制假造假,然后贩卖给朝廷,最后贩卖给了史书。

        战败之后,逃归的官兵,也有自己的利益,相信无人愿意承认自己先逃,只会说自己是最后一个逃跑的,除了马林之外,亦不能综览整个战局的概况。而没有利害关系的文官说的话就很可信了,这些总结都是从各自的实际利益出发的。”

        众人听过之后,都在仔细回味着卞为鸾的一番话。

        “下面各位就谈谈此战的后果。”过了一会儿,卞为鸾提醒继续下去。

        急性子的边高林首先开口:“萨尔浒大战也没什么,不就死了个杜松,不就亡了个刘綎,这些老江湖,我早就看不惯,纪律不好,再说不就是五万人,大明还有十几个五万人,可以再战几场。”

        老对头汴孔嘉马上反驳:“刘綎不是你的圣人吗?现在又损起圣人来?此战有可能是一个转折点,精锐尽失,对军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没有军队就没有一切,辽东危在旦夕。”

        这一次,军官们分成了两派,边高林首次占据了上风,大家再次等待主将的论断。

        “先推断一下敌我双方的损失,我军损失了五万上下的兵力,敌人损失大约为我军的一成,或许可以将数目提高一二千人,我们的损失之惨重是令人痛心的。

        对胜利者来说,这一切能够使它勇气的进一步高涨。对我方来说,失败的感觉,从总兵一直到普通的小兵,特别当他们想到在这次会战中有许多真正的勇敢的战友阵亡和落在敌人手里的可怕景象时,失败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士兵都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所以徒劳无益,是上级指挥官的过错,因而对上级指挥官产生不信任,于是失败的感觉更加强烈。

        失败对民众、辽东和朝廷的影响是,他们的迫切希望突然变成泡影,自尊心遭到彻底的打击,代之而起的恐惧情绪则可怕地四处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不但不积极地去发挥自己的作用以扭转败局,反而惧怕自己的努力也会徒劳无益,于是在应该前进的时候踌躇不前,或者甚至束手侍毙,听凭可恶的命运摆布一切。这些就是人性的弱点,决战失败的影响不是与战果相对应的,而是要超过了许多。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坚持再打一仗的原因,现在,可以说萨尔浒失败对我们盖辽军没有多大的影响。

        而盖辽军取得的胜利则没有这种效果,我军是以出敌不意或者说兵不厌诈的方式取得的,假如你们这样被敌人打败,你会害怕和恐惧吗?恐怕连服气也谈不上。况且,一个国家出敌不意地将大量兵力指向另一个国家,这是极少见的。

        当然,失败也会唤起了我们的其他力量而变得对我们有利,比如耻辱感和雪耻复仇的意愿,但是,我们的百姓和朝廷有这种特点吗?这就要看社会状态和官僚组织,其次不能忘记的一点是我军有雪耻复仇这种能力吗?

        我的观点是,对于大明来说,萨尔浒会战不具有军事的决定性。后金军虽胜,我军虽败,但对于双方军事权力地位以及彼此间军事权力平衡,不足以产生决定性影响。大明朝若毅然振作,发愤图强,则自可击败后金的进攻而无所畏惧。如我方不做出改变,其结果不仅辽东战略形势继续恶化,辽东也很难保全,萨尔浒会战就会具有历史的决定性。

        总之,一切就取决于我方的努力了,盖辽军将会成为我方的中流砥柱,希望诸君努力!我相信盖辽军会作为胜利者到达目标。”

        “诺!”

        “辽东百姓们对此战有什么看法?”

        谢富坤先强调平民百姓的说法并不可靠:“我亲眼见到和听到有个很丑的老百姓,口水喷天,手舞足蹈的说,杜松乘兴麾兵横渡浑河时。没料到,奴尔哈赤早已派人在浑河上游筑坝蓄水,看到杜松军渡河,扒开大坝,河水陡涨,士兵们被淹死多人。车营将官恳求杜松不要将车营留在浑河对岸,竟遭怒斥,汴营长已经证明了事实,车营将官也是同意车营留在浑河对岸的。;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7/27485/17610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