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河外之战
蒙骜大致估计了魏军的战力,道:“魏野营经年,若久攻不下,军必散。”
王龁道:“善!此王之所计也。”
摎道:“臣愿引军万人,击魏于荥阳之外。”
王龁道:“未也。将军之众,将出高都,臣领宁之万人出孟门;蒙卿引怀之众出荥阳。——此皆王之所议。”
摎道:“诚将击魏于荥阳,洛阳之卒正堪任也。奈何驱之河北,复令河北之师南济?”
王龁道:“洛阳之师若以一万出荥阳,只一万出高都;而孟门将过二万,不便!洛阳之师二万出高都,河内之师一万出孟门,便也。”摎听了这样的算计,才不再说话。
三人在洛阳城内计议已定,摎与王龁于当天过了河,蒙骜现在成为防御洛阳最高统帅。他带着亲随百除人立即出发前往成皋、荥阳,部署渡河事宜。
荥阳、成皋、怀城都是渡口。王龁过河后,先赶往怀城,指挥怀城的航渡。蒙骜则在荥阳、成皋接收渡过河的部队,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地方。
几乎在同一天,王龁和蒙骜各自在黄河岸边升起自己的大旗,表示自己这边已经准备就绪。王龁一声令下,怀城百余艘大小船只从沁水而出,进入黄河。大约半天时间,分别到成皋和荥阳登岸。几乎就在第一批士卒登岸的同时,第二批船只也出现在黄河河面上……然后还有第三批。
王龁组织了三四百艘船,分三批将五千士卒运送过河。行程十分紧凑,基本上没有窝工。渡河的时间连头带尾不到四个时辰。事实证明,王龁他们的谨慎是必须的。三批航渡一过,魏国卷城方向就有三五十舰船出现,试图拦截过河船只。但当他们出现在荥阳河面时,第三批渡船已经返航,赶在魏军舰队之前进入沁水河口。魏军有船只尝试着进入沁水,但遭遇秦军水陆三边弩箭齐射。虽然魏舰上有类似城垛一样的设计,但依然有不少人中箭倒下。魏舰只得下令退出沁水。双方在沁水河口对峙一阵,魏舰见天色将晚,无隙可乘,退回卷城。
新渡河的五千人,就是蒙骜用来攻打五万魏军的基本力量。王龁派过河的五千人中,有两千架弩,荥阳和成皋也配备了上千架弩,如果需要,巩城、洛阳等大型城池中,还有二千架弩。也就是说,如果需要,蒙骜最多可以装配起五千架弩来。由于成皋的狭窄地形,蒙骜相信,魏军绝不可能渡过汜水,进入伊洛平原。
荥阳并不缺少邑里可以屯驻部队。经过紧张的整编,蒙骜迅速将在荥阳登岸的两千多人编组成列,由卫兵带着进入预定的邑里中。成皋登岸的士卒则在成皋进行整编,就地宿营。
第二天,气象条件刚刚达到可以航渡的时候,魏军的舰队就出现了。这一次他们只沿黄河中流而行,明显看得出来,目的就是阻截秦军过河。蒙骜见状,心中暗叫一声侥幸。
早餐后,蒙骜一点也不耽搁,组织起一千人向东开进,直逼荥泽岸边。衍氏和厘城位于济水和鸿沟之间,正好被荥泽所掩护。秦军到了荥泽,只能与魏军隔水相望。
秦军派一千人前来挑战,似乎让魏军动了怒。隐隐可以望见,荥泽对面的城上有旗帜摇动,还可听到隐约的鼓号声。不多久,秦军就发现荥泽中出现了数百艘船,它们来到荥泽下游三五里的鸿沟边靠岸,魏军士卒依次而上,准备列阵。秦军公大夫立即报告蒙骜,自己则率军向下游前进,并迅速向还没有完全上岸列好阵势的魏军发起进攻。
魏军只进行了轻微的抵抗就转身往船上跑,大约五千人挤在岸边无法上船,秦军就已追到,大批箭矢射来,一批批魏军倒下,魏船不敢多作停留,扔下还未上船的魏军,径直开船离去。魏军有的哭喊,有的大骂,少数人返身回去与秦军作战,但迅速被秦军射倒或刺倒,大多数人见势不妙,跳入鸿沟中逃命。秦军追到岸边,对在河中的魏军进行瞄准射击,河水顿时被染成红色,支撑不住的人被河水冲倒,向下游流去;还能够支撑的,则拼命向对岸划水,上了岸,没命地往远处跑。
秦军打退了魏军的一次进攻,射箭不少,但斩获不多,魏人大部分或乘船,或泅渡,逃了回去;被河水冲到下游的不知死活,也找不到踪迹。真正被砍下头颅的只有百余人。不过逃过河的人中,带伤中箭的不少,河水一泡,多数人怕是不能活。
蒙骜带着后队一千人增援过来时,前队已经大获全胜,只在河边斩首。蒙骜在公大夫的指引下,了解了作战的全过程。他大摇其头。这次魏军的进攻,时机、阵地、兵力、兵器的选择几乎无一是处。蒙骜判断,这是一次由一名不知死的贵公子指挥的作战。他叮嘱公大夫,注意对岸的动静,特别关注有没有人被罚。
三天之后,再次哨探到荥泽岸边的秦公大夫向蒙骜报告,对岸似乎来了大人物。蒙骜赶到时,那名“大人物”已经离开了。公大夫描述说,大约十余名衣着华贵的人在数百的拥护下来到荥泽边,沿河考察了形势,指指点点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这三天里,秦军征集荥阳邑民,在荥泽、鸿沟、济水沿线构筑了多处营栅。这些营栅的位置可能是魏军将领观察的重点。蒙骜问:“闻有鼓号声否?”
公大夫道:“未也!”
蒙骜道:“早则午后,迟则旦日,必可闻也!”回去后,他派了几个当地人,泅水过河,混在当地邑民中,暗中观察魏军的动向。
第二天,公大夫派人来报,闻及对面有鼓声。蒙骜立即过来观察,见城下尘土飞扬,显然有大军集结。午时过后,号角齐鸣,声威之大,河这边都听得清清楚楚。蒙骜道:“斩矣!若斩偏裨,犹不失信陵君也。若但斩士卒,则事不可为也!”
当天晚上,头天过河侦察的邑民回来了,报告说斩了不少人,多数人都是十人一组被斩首,似乎有一个人被单独斩首;但那个被单独斩首的是不是一名偏裨,前去侦察的人也说不清。
随后几天,双方各自派出哨探过河巡哨对方的动向,魏军哨探的人数明显多于秦军,渐渐将秦军哨探的范围压缩回济水-荥泽-鸿沟以西。蒙骜感觉,魏军的大规模进攻开始了。
果然,经过几天试探性战斗后,信陵君的大军北起黄河,南到荥泽,以宽达五十里的正面,沿着济水两岸,向荥阳压来。蒙骜要以五千人,抵抗如此强大的正面压力,谁也没有信心。
蒙骜将三千人梯次配置在北邙山下,荥阳城中安排了一千人,身后的三皇山上也布置了一千人作为后卫。这个阵地的前面,是济水与黄河的交界点,交叉的河道,正好对秦军正面构成掩护。
鉴于魏军正面宽达五十里,一万人负责十里宽的阵地。而秦军的正面也宽达二十里,但分别占据着两个据点,并不是平均分配。
秦军正面的两名将军大约是以济水作为他们的战线分割线,一部在济水以南行军,一部在济水以北。到达济水河口时,南面的将军自然地转向进攻荥阳城,而北面的将军则必须在秦军面前强渡济水!两军之间的配合自然消解,两军之间出现了宽达数里的空当。蒙骜当即命令一名公大夫率领两千人下山,插向进攻荥阳城魏军的后背。魏将军在发现秦军向自己的后背前进时,匆忙调整阵型应战。
阵型调整带来了混乱,秦军乘乱向魏军发动进攻,当面之敌约一两千人迅速被击溃,围攻荥阳的魏军被截成两截。公大夫突破到荥阳城下,并立即向阵型已经被打乱的魏军侧翼发动猛攻。城内的守军也派出五百人,配合秦军进攻。魏将阵型散乱,无力抵挡,很快就崩溃了,残兵败将向南逃窜。
公大夫追击了三五里后,解除了荥阳的包围,立即回师,向济水一线压来。
这时,济水以北魏军正在强渡济水。他们冒着秦军的箭矢用船将一队又一队魏军运过河来。不少人中箭倒下,但魏将鼓声不止,没有中箭的士兵奋力前进,希图打退秦军,夺取滩头。
蒙骜现在手头只有一千人,虽然有弩箭之力,但毕竟数量有限,面对魏军不要命的进攻,只能缓缓后退。虽然河边已经有数百人中箭倒下,但过河的魏军已经多达三四千人。他们不顾伤亡,下船之后就举着盾牌,挥舞着长戟,向蒙骜这一千人冲锋,身后的弓箭兵则拼命射箭。蒙骜的两个营左右交替掩护,一面用弩箭射击,一面向山上撤退。
然而,进攻荥阳的魏军被击溃的情形,被正在强度的魏军看见。过河的魏军开始迟疑不敢继续前进,就在河边整队。蒙骜发现魏军迟疑不进,即挥师向魏军逼近,迫使他们不能安心整队,列成完整的阵型。双方相互靠近,彼此都有人中箭倒下。
又一批船来到河边,又有一千人跳下船来。但由于魏军在秦军的压迫下后退,他们在岸边无法列阵。而这时,在荥阳城下击溃了魏军的秦军也赶到了。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20381/20381103/49842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