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五十七章 精锐之师 四

第五十七章 精锐之师 四


当天晚上,张謇如约来到孙云锦府上赴宴,孙云锦的府邸在江宁城的南边,门口排列着两队仆役,都提着一盏灯笼,照的门前灯火通明。张謇是孙云锦的府上经常走动之人,自顾着径直走了进去,只见正厅中已经摆好了一桌上好的酒席,正座上坐的正是那骑白马的二品武将,而孙云锦则苦着脸坐在旁边,看来被吴长庆宰的不轻。

        “季直这边坐。”吴长庆看到张謇走进厅来,眼睛闪烁着喜悦,亲热的说着,起身迎向张謇。张謇细细打量着吴长庆笑道:“大帅还是那么风骨威严,凛然生威啊。”

        “哦?”吴长庆哈哈大笑,“季直何时这么会说话了。”

        “大帅请上坐。”张謇伸手作势恭请。吴长庆顺势落座,道:“季直可知道我为何到此相请吗?”张謇笑答:“我只是略知一二罢了。”

        “说来听听。”吴长庆喝了口酒,然后抬头看着张謇。张謇道:“前两日送到的《京报》中的谕旨部分已经写的很清楚了,皇上这次为了组建新的卫戍京师的禁卫军,特招湘淮军的四位名将进京,吴大人有幸身在其中,大人可是想让我同去京师参赞军务?”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吴长庆连连点头,端起面前的酒杯敬向张謇:“说实在的,有你在身边参赞军务,我就不用那么发愁了,这一阵你不在我身边,我的白头发都渐多,都是孙云锦这个老小子不好,来,我们喝一盅。明日就和我一同进京。”

        “季直敬大帅。”张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吴长庆一看,爽快的仰脸大笑,连饮三杯酒后然后说道:“季直啊,咱大清的兵着实不少,武将也多如牛毛,大部分人是能够拼死卫国的,可是死再多的人,也不能强国啊。为什么洋鬼子的军队就可以那么嚣张,依我看只有国强才能兵壮,这强国之道就是你们有学问人去想的事情了,现在皇上鼓吹着变法图强,这也许就是你的机会那。”

        张謇激动的施礼道:“吴大人的知遇之恩,在下感激不尽,必当尽心竭力辅佐大人。”

        天津,远古曾经是海洋,战国时有民散居。汉、隋在这里开凿运河,逐渐成为重地。宋、辽时这里是前线,金、元称直沽。明置海津镇,后取天子津渡之意以纪念明成祖朱棣夺权政权,改称天津,并筑城置天津卫。清为直隶州。天津是京师北京城的重要门户。

        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京津要地,张謇是心仪已久了的。他和吴长庆一起统带着五百兵勇一路护送着徐寿父子来到了李二先生的地盘-天津,一路上张謇倒也不寂寞,因为他结识了一位新朋友——科学家徐寿大人的儿子徐建寅。

        对徐寿父子的名字,张謇是如雷贯耳,徐寿字雪村。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咸丰初年,到上海向墨海书馆的编辑李善兰请教,接触西学,购置一批西学书籍及化学仪器返乡,钻研化学有成。1862年,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召入安庆内军械所。参与筹建安庆、江宁机器局。其子徐建寅在少年时代,受其父影响,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八六二年,徐建寅十八岁时,就在安庆协助其父徐寿研制蒸汽机和火轮船,先后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鹤”号,以及“惠吉”号等近代兵轮。

        张謇爱好广泛,所以曾经拜读过徐寿著写或者编译的:《化学分原》、《运规约指》、《器象显真》、《汽机新制》、《欧游杂录》、《化学鉴原》、《化学求数》等著作,张謇对于这位中国科学的先驱简直是顶礼膜拜,是其忠诚的粉丝,一路上最令张謇感觉到奇怪的就是徐建寅的半张脸黢黑一片,乍一看吓人一跳,半夜见到还以为是黑白无常合体了那。但是出于礼貌就没有过问。由于几个人都心存强烈的爱国强国的意愿,自然是一见如故,成为了朋友,谈笑风生中到了天津。

        徐建寅对于天津十分的稔熟,进到城中当仁不让的充当起导游,介绍起天津的风土人情,言语中对于天津三绝:麻花、包子、炸糕是大加夸赞,说的张謇如同老猫馋鱼般直咽唾沫,吴长庆也是直舔嘴唇,最后商议不如先吃了饭再去直隶总督署见李鸿章,万一这李大人训起话来没完没了,岂不是糟糕之极。当下吴长庆命令手下的参将带着一营的兵勇先行回驻地,做好出发进京的准备,然后逼着罪魁祸首徐建寅在附近的酒楼请客,香稻米,渤海湾盛产的对虾、螃蟹,无不让人食欲大增,几杯黄酒下肚,四人的话逐渐多了起来。

        徐建寅道:“季直兄,我看你们一直奇怪我的脸为什么是这么个怪样,其实我这是在实验火yao时炸伤的,并非天生如此,呵呵。”

        张謇恍然道:“火yao这玩意是很危险的东西,兄长日后可要当心啊!”

        徐建寅神秘的一乐:“这次我就是把脸炸烂,也是值得的。这可是划时代的东西啊,总算是不负皇上所托了。”

        吴长庆和张謇听的是一头雾水,正要细问,徐寿伸手削了徐建寅脑瓜顶一巴掌,低声喝道:“莫要得意忘形,你忘了圣谕是怎么说的了吗?”

        徐建寅吓了一跳,吐了吐舌头,连忙转移话题:“不知道季直兄可否读过魏源所著《海国图志》?”

        “本人不禁读过,而且对于其中之观点深有同感,强国之路第一就是要发展工业,使中国像西方一样有‘坚船利炮’。第二是要发展海运,可以既可以发展贸易,又可以为远洋航行积累经验。第三要发展金融业。鸦片贸易使‘夷烟蔓宇内,货币漏海外’,造成白银外流,国库空虚,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允许商民开矿,并按照西法铸造银钱,以充实国库。第四要开展对外贸易。应该允许中外商民除了鸦片外可以互易货物,互通有无,在平等基础上公开进行贸易。第五是要发展商业,西洋各国富强的原因之一,是‘以商立国’,中国要富强,也必须破除所谓‘子不言利’的厌商仇商观念。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广设学校,实行普及式教育,培养为士、为工、为商、为医等各行人才。”张謇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徐建寅,徐寿,吴长庆三人聆听张謇所论,心中无不暗自赞叹真是人才难得!

        就在几人唾沫星子横飞的胡吃海侃之际,忽然听得旁边有人高声叫好道:“好一番治国安邦的治世良言,真可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几人闪目观瞧只见靠东南一桌,有五个人正围坐喝酒,其中一个三十几岁的穿着一身素白长袍的坐在上首,这人剑眉星目,儒雅之外带着一股侠气,乌油油一条大辫子长长垂下,腰间悬着一柄长剑。几个年轻一点的,坐在他们的下边,说话的正是那居中而坐的白衣人。

        张謇举手一拱说道:“多谢,这只不过是小弟个人的一点浅薄的见识。四海之内皆兄弟,既然兄台深有同感何不同桌共饮?”

        那人正要说话,突然楼下传来一阵阵女子惊呼之声,里面还夹杂着淫亵浪荡的笑声,似乎是有流氓当街调戏妇女。原本熙攘的街道上顿时鸡飞狗跳,楼上众人都探头观瞧,一看之下无不气炸了肺,就差吐血了,原来是四名穿着长衣长裤,腰挎佩剑,头上缠着白布膏药布条的日本浪人正在追一个中国姑娘。

        愤怒的人群中冲出几个小伙子想去阻拦,但被几个日本浪人三拳两脚打倒在地,其中一个日本浪人叽哩哇啦地说了几句兽语,又是一阵狂笑之后,竟然解开裤子冲躺在地上的人扬扬洒洒地浇了一泡长尿。然后继续追赶前面的女子,徐建寅等人无不破口大骂日本人禽兽不如,正要顺着楼梯下去教训倭寇,就见眼前白影晃动,身边的白衣人已经从窗户一跃而下。轻飘飘的落在了街心。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