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五十四章 精锐之师 一

第五十四章 精锐之师 一


异国飞燕归故乡,广阔天空任翱翔。

        一八七九年初春,绿杨烟外晓寒轻,柳眼梅心渐欲春,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中国充满希望和生机的一年终于姗姗而来了,载着归国学子的轮船经过了几个月的航行终于来到了天津港,眼看着码头越来越近,林泰曾等一行七人并排站在船头看着那岸上星罗棋布的船厂、学堂和天津海港两崖那青萃的山峦,看着这既陌生又熟悉的景色,这些年轻人的目光中充满了渴望和好奇之情。从心中迸发出由衷的感叹:祖国啊,母亲。

        亲赴码头来迎接他们的正是直隶总督兼北方军区长官的李鸿章,望着渐渐靠岸的邮轮,李鸿章长长的慨叹了一声,对身边的随从动情地说到:“他们可是老夫十几年的心血啊,这些学生深知国家要自强,只有留学西洋,学人之长,所以都满怀奋发有为的决心,希望能从洋人那里学到办海军的奥秘,以便将来为国家效力。虽然到英国要经历七万里长途,仍然全都踊跃前往。其情可嘉啊,现在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了,中国海军的希望,就在他们身上了。”说完眯着昏花的双眼紧紧的盯着站在高高船头的几人。再也不愿挪开。

        七人依次下了船叩见总督李鸿章。那是个令人感叹的场面:十年前,这批孩子还是真正的“幼童”,小的才九岁,大的不过十五岁,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个正当年华的男子汉。李鸿章呢?十年前把第一批幼童送走的时候他四十九岁,现在,他年近花甲了。

        林泰曾和刘步蟾以及何心川三人领着四个赴美官学生下跪叩首的时候,都显得有些紧张。因为他们都害怕那几位留美官学生后脑勺上临时安装的假辫子可别在这个时候掉下来。但他们很清楚总督大人和他们的不解之缘。他们偷偷打量两鬓斑白的李鸿章,心中涌起的是亲近和敬意,正是在面前这位老者的坚持下自己才能够留学西洋,可以说是他们出洋肄业最大的后盾,而且早就听说李鸿章这位中兴名臣是一个多彩多姿的人,很似美国加斐尔总统,一样是贫苦起家,最后达到位至人臣的辉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陆军及兵工厂均在其管辖之下,每项工商建设,均得到他的支持。对外国思想,他很开明。他为训练中国青年创立了许多机构,他还创办了一个医院及穷人救济院。实在是开明派之领袖人物。

        望着已然长大成人的“幼童”们,李鸿章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十五年的宏伟的留学计划是他和曾国藩共同制定的,他希望这批孩子能顺利读完中学,进入军事学院,成为国家的栋梁。幼童们进入美国后,他几乎时时刻刻挂念着这些远渡重洋的幼童。想到在第一批幼童即将出洋的1872年3月5日,在曾国藩去世的七天前,自己还给曾国藩写了一封信,感慨当时的改革局面是:“前兴之而后毁之,此信之而彼疑之”,现在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都尚健在,就有那么多的异议,“再数年,十数年后,更当何如?”但是现在一切都好了,亲政的光绪皇帝马上就给了自己强有力的支持,下了明诏宣布朝廷不仅要划拨专门的资金用于公派官学生,而且支持私人出国学习,许诺对于其中优秀的人才以进士出身录用,形成一个制度外安排的妥善策略,毕竟强烈触动科举制度现在还不明智,还准备派出庞大的大清官员代表团,访问和考察世界各国。使大清的上层集团能够亲身的体会和他国的差距,认识到自己编织的上国幻梦是不能当饭吃的道理。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认知。

        李鸿章对于在英国学习成绩最优的林泰曾,刘步蟾早就听说过了,早早的就厚着脸皮跑到我这里强烈要求将这两个人调给他北洋水师用,我既然已经确定了先发展北洋水师的策略,自然是支持了,下了旨意个沈葆桢让他以大局为重,着重发展马尾造船厂的造船技术,将南洋水师的优秀人才先行调拨北洋使用,并许诺将学习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优先派到马尾造船厂。沈葆桢被我打了一巴掌又给了个甜枣,只好闷声大发财了。

        李鸿章看着这三个从遥远的充满着神圣感和贵族气息的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毕业的海军军官,激动的亲自将他们一一搀扶起来,李鸿章用有点颤抖的声音说道:“你们终于学成归来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大清光绪皇帝已经委派徐建寅以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身份,赴德、英、法等国考察军工厂,并协助驻德公使李凤苞订购德国铁甲舰,我大清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铁甲舰了,一只强大的舰队,不光要有先进的舰船,而且需要有开拓精神的海军军官,以及娴熟技艺的水手。而现在帝国所缺的恰是后面两项,其中尤其是海军军官,所以你们很快就是这些铁甲舰的舰长,抵制来自大洋的威胁就靠你们亲手建立起的这支强大的大洋舰队,御敌于海上,将威胁扼杀在远离帝国的大洋上。”

        林泰曾听说自己的国家已经购买了装甲巡洋舰顿时激动不已,热血在胸膛中奔流往复,生生不息,转脸一看刘步蟾,两人同时看到了在对方眼中迸出的火花,因为在那个时代里,铁甲舰无疑是海上的霸主。这种由风帆战舰时代的战列舰发展而来的身披铁甲的军舰,在海军中充当了主战军舰的角色,用以参加正规的海上大规模作战,是各国海军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按当时的简单划分标准,可以将铁甲舰按排水量分为:一等铁甲舰(排水量在5、6000吨以上),这类大型铁甲舰便是后代战列舰的始祖;另一种铁甲舰较小,称为二等铁甲舰(排水量在3、4000吨),日本的“扶桑”、“比睿”铁甲舰属于此类。

        林泰曾在英国的战舰实习是在“索来克伯林”号装甲战列舰,刘步蟾上“马那多”号装甲战列舰,蒋超英上“狄芬司”号装甲战列舰,黄建勋则去美国,上了皇家海军大西洋舰队的“伯里洛”号巡洋舰,林颖启、江懋祉赴西班牙,上了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的“爱琴考特”号巡洋舰。林泰曾对于称雄世界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军舰竟然遍及世界各大洋和各重要军港的这一事实震惊程度可想而知,自己能够成为祖国装甲战列舰的舰长那是梦中的渴望啊,但是现在一切都成为了触手可及的事情,怎能不让他激动那。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