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为君伊始 四
我话题一转又回到正题,:“如今改制变法,当从朝廷政体开始,旧制之弊,相信你们比朕还要清楚,变法之途,应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今万事具备,朕明日即下旨,明令变法,并将军制和科举等方面草拟之新法制公布于天下,届时变法成功,扩充军备,整饬吏治,让耕者有其田,农民是我国之根本,要让他们首先知道变法对于他们是息息相关,有利无害的,这样国内才可无乱,形成万众一心的局面,外国亦不敢轻易来犯,我泱泱中华复为天下之首之日可待矣,哈哈!”
下面众人齐呼万岁英明,我也有点飘飘然,从下至上的改革可是最基本的常识,只有让占大多数的人得到了利益才有可能克服那强大的保守力量。我摆了摆手道:“丁宝桢和谭嗣同,梁启超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好好商量一下如何将这两件大事情昭告天下。”
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三人磕了头倒退着出了乾清宫,花开两朵各表一支,放下三大巨头如何商议暂且不表,单表皇帝这一支。
我看着三位重臣出了殿门这才笑着对丁宝桢说道:“丁宝桢,你算起来也是最早表示要效忠朕的封疆大吏,所以朕对你也是格外的看重,知道朕为什么要留你么?”
丁宝桢自从开办了四川机械制造局以来,靠着军火买卖发了大财,把个四川经营的是红红火火,一直十分的顺畅,这次得到重掌帝权的光绪皇帝第一批召见,对于自己当年能够精神支持小皇帝的做法深感庆幸,这种不舍本的买卖倒是十分的划算,当然丁宝桢也知道自己表忠心的时机到了,当下跪倒磕头,笑容可掬的高声回道:“臣恭贺皇上得以成功亲政,臣早就说过了,我朝出了皇上这样的中兴令主,实在是我们做臣子的福分,怎敢不效犬马之劳!”
我听了心中暗乐,看来这丁宝桢也不能免俗,拿起青瓷蟠龙茶碗喝了一口水,说道:“丁总督在四川的业绩朕也早就听说了,你所提倡的把自强立足于自富的基础之上的说法深得朕心,像你将原先的官运商销改而在盐场设立厂局,在销售口岸设立岸局,将盐发给私商销售。废除沿途关卡的苛捐杂税,一律并入盐税统一征收。严惩贪官污吏这一系列的举措实在是漂亮。如此富国富民,开源节流,增加国库收入的做法确实值得提倡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丁宝桢的大胡子早就翘的老高,高兴的浑身发抖。其实倒也不是我刻意的讨好这位我马上就要伸手拔其毛的四川大肥羊,丁宝桢的这种做法对于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刻意的压制民间私人资本、垄断近代工业生产的行为确实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的。
这官商矛盾由来已久,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洋务企业内部,而且还存在于洋务企业与其他民间私人资本企业之间。这种矛盾的实质或者说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清政府试图由洋务派官僚经营的洋务企业垄断近代工业生产,以达到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的目的,而民间私人资本则受剩余价值规律的驱使,意欲投资于近代工业,二者之间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种不愿让民间私人资本参与的工业生产形势从刚开始就是畸形的,毕竟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的可利用的流动资金是在民间的。
想到这里我一字一顿的大声说道:“丁总督的这种官商合作,积极的吸收私商参与的做法是值得各省督抚学习的。”这句话从乾清宫如同狂风一般刮向了各省督抚大员的耳朵里,一时间积极学四川的口号在整个华夏传唱,这些个封疆大吏在宫廷中人人有内线,得到我的这句话那只是早晚的事情。这种立榜样,以讲话形式推动政策实行的不二法门倒是实用的很。
我看着喜的不分东西的丁宝桢,趁机问道:“不知道爱卿的四川机器局经营的如何了?年产多少枪械弹药啊?”
丁宝桢想也不想的奏道:“启奏皇上,四川机器局自从臣接任四川总督后立即开始建设,这厂址选在成都城东南的下莲池,招集技术人员和工人数百名,主要机器设备是派人到上海等地购买,其余机械设备由主管工程技术的曾昭吉负责设计制造。光绪三年主厂房建成,各种机器安装就绪,正式开工投入生产。机器局开办一年多时间,生产初具规模,自行造成水轮机器及各种机器共二十五部,未合成机器及工具用器具共一万二千零六十九件,已合成前门后膛等枪共二百四十八杆,药弹八万四千颗、铜帽一百二十八万颗、铅弹二十万颗,已成洋火yao一万零二百斤。”
我听了一皱眉问道:“怎么才生产了不到三百杆枪支,这是什么原因?”
丁宝桢道:“臣以为雇请洋人工匠费用昂贵,更重要的是我方学彼之长,若再借彼人为工师,则西人之教法必将秘之而不能尽授,凡一切受制于洋匠,制造亦不能精良。因此他认为,仿照西法,制造机器、枪炮,仅可师其法,窥其意,而决不可用其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弃我之短,夺彼之长,力求争胜于外洋的目的。臣大胆启用那些精通机器制造的本国人才,对于后膛枪的仿制着实费了些时间,所以到现在才得后膛枪两百杆。”
我一听大喜道:“原来四川机器局已经能够自行生产马梯尼后膛枪了,不知道所需费用和性能如何?”
丁宝桢捧着大胡子献宝道:“四川机器局的技术人才曾昭吉仿制的后膛枪每枝所费银仅十两,比从国外买来的每枝可省银十四两,而且与外国制造的相比,灵巧捷便,毫无异致,射击距离和同类洋枪相等,出声之响,入靶之劲似有过之啊。”
(其实我国在清朝近代军事工业的建立,改变了中国手工制作兵器的历史,并逐步形成近代水平的军事工业体系。引进和跟踪西方近代军事科技,缩小了与西方国家在武器制造方面的差距,有些产品的制成,在时间上仅比创制国晚10~20年。在枪炮火yao制造技术上,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最先成批生产世界上较先进的美式林明敦边针后膛枪,为中国最早仿制出的后膛针发枪。1878年,该局又仿制成40磅前装阿姆斯特朗炮,为中国制成的第一种线膛炮。1888年,金陵机器制造局在马克沁机关枪问世后仅用4年时间便仿制成功这种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自动武器。1894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成中国第一个无烟火yao厂。在舰船制造方面,1887年福建船政局制成中国第一艘大型钢甲巡洋舰“平远”号。
马梯尼枪,全名亨利马梯尼枪,因采用亨利发明的来复枪专利和马梯尼发明的升降式闭锁枪机专利而得名。1871年被英国正式采用,每制造一支要支付八先令专利费用。该枪是当时世界上一种优良的后膛步枪。山东机器局于1876年由曾昭吉自造机器,照式仿制,不到2个月,即造出120余支,质量与英式相当。其后四川机器局也有制造。)
主要参考数据:
口径:11.43mm
枪管长:843mm
枪重:4.1kg
初速:412米/秒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