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新戊戌变法 > 第四十二章 夺宫亲政 四

第四十二章 夺宫亲政 四


拂晓十分祭祀活动正式开始,据说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而阳气能使万物滋生繁衍。拂晓时分有值司的太监过来通知我,仪式开始,路径边上,圜丘坛内已经挂起灯杆,悬着天灯,坛内外顿时一片通明。我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祭服,脱去鞋子,然后登坛行礼。这一整套的礼节我可是经过了翁同和非人的强化培训,自然是驾轻就熟。

        我来到这圆坛的中心开始虔诚地祭祀苍天。祭天大礼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共九项程序,整个仪式在赞礼官的指挥下进行。随着赞礼官的鬼哭狼嚎,我率领文武百官不断跪拜行礼。与此同时旁边的乐队奏响了《中和之曲》,迎神开始。乐曲声中,众人正在想象着昊天大帝率领众神来到祭坛,侍者把燎坛上的柴草点燃,焚烧祭品,顿时烟雾弥漫,大有焚烧秸秆才能产生的效果。就在此时在我的正前方传来了一阵巨大的轰鸣声,在场的所有人都是惊讶万分,这月亮还好好的挂在天际,怎么会打雷,而且雷声不断,我站在圆坛的中央,高兴的涕泪横流,心中暗喜:他妈的,终于来了。只见那漫天的雾气不知给什么搅动,向两边翻滚而去,现场人人目瞪口呆,不明所以地都仰脸朝天上看去。赞礼官的声音渐被沸腾的人声盖过。蓦地一个硕大的龙头在雾中探出头来,还不停的左右摇摆,气势惊人。王公大臣都为之骇然大震,一齐指着那天降飞龙高声叫喊,更有人吓得双膝发软,或跪或坐,倒在地上。一众护卫兵勇和侍卫各拿家伙拥在我和慈安太后的身旁,更有人大叫:“神机营的人那,死到哪里去了,快把大炮驾好,轰他妈的。”

        我一听心里好笑,这时候的大炮只能平射,还没听说有往天上轰的那,但是这个喊话的倒是机灵的很,这时见到一些兵勇拿着长枪装好弹丸就要射击,我连忙大声喝止,喊道:“天降神物,不得妄动,违旨者斩。”

        陈倚连忙制止,以免误伤友军的惨剧发生。人人屏息静气,等待着神龙现身,随着现场的连起惊叫,只见在浓雾深处,一条巨大的金龙再现仙踪。只见金龙盘在一个巨大的橄榄状的物体上,现场的烟雾更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那金龙怒吼连连,已经飞到了我的头顶,我趁着机会使出吃奶的力气大声的叫道:“天降金龙,我大清得此祥瑞必当中兴。”那金龙象是听懂了我的话一般在我的头顶来回盘旋,接着大雨从天而降,范围局限在我的身边,我在这甘露中双手举过头顶,仰天长啸,气势非凡。

        金龙肚子下面的吊篮里,余清涛正在奋力的往下面倒水,一个老头站在边上正在操纵这条金龙,看着余清涛麻利的动作,着急的问道:“余大侠,好了没有?”余清涛将最后一桶水倒下去,说道:“容老头,事情已经办完了,咱们快些走。”那老头连忙一阵忙乱,一不小心将一个木桶碰掉了,这时也顾不得了,金龙在老头的操纵下摇头晃脑的慢慢远去。

        看着金龙轰叫着离开,翁同和带头先跪了下来,接着人人学他跪下,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神秘莫测,充满宗教迷信的浓烈气氛感染得跪了下来。兵勇侍卫们纷纷丢弃了手中的武器跪在地上嘴里开始祈祷,祭天的礼仪彻底的名符其实了,每个人都在祈求上天成就自己的愿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之声响彻云霄,我看着这个巨大的祈祷场,心中感慨,封建迷信的力量正是大的惊人。要不然日后的义和团宣传的什么刀枪不入,鬼神附体也不会被这帮人所坚信了。正在想着那只该死的木桶就当头掉落,正巧落在一个倒霉的太监头上,那太监当场就吹灯拔蜡了,他临死的惨叫把所有人都吓了哆嗦,我也是一惊,计划里没有这一出啊?狂晕到死,就在我有点手足无措时,翁同和高声叫道:“昊天大帝有旨意,保佑我大清江山一统。”说完抢步上前把那个从天而降的大号水桶如获至宝的捧到旁边的几案上,用黄绫盖好。

        等到这个插曲完成,全场只剩下我一人昂然立在台上,面对众人高举双手,正面形像突出到了极点,这就是精心包装的好处,后来陈倚给我的评价是服装九十分(被水溅到在所难免),姿势一百分,神情六十分,靠,这么冷的天衣服都湿了除了苦笑还能有什么表情。

        陈倚乘机大叫道:“天降祥瑞,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懵懵懂懂还没回过神来,下意识的跟着齐喊:“神龙万岁,吾皇万岁!”这呼喊声潮水般起落涨退,在天坛回荡。

        作为这件事的策划者我也想不到这一招的威力如此厉害,这件事情后,要求皇帝亲政的折子雪片一般飞到醇亲王手里。为我的亲政之路扫除了障碍。这条神龙正是我一手炮制的,因为我知道早在1783年9月19日法国人蒙格尔菲兄弟受中国孔明灯的启发,研制成世界上第一个热气球。他们将一只羊、一只公鸡升到了520米的高空。这里有一个故事,就是谁来第一次上天?当时有些人提议,就是搞两个死囚犯,反正他已经判了死刑了,说摔下来摔死也没关系。但是很多科学家反对,说这么大的荣誉怎么能够给两个死囚犯呢?他们给国王上书。路易十六当时就决定,不能用死囚犯上去。最后两个为了荣誉愿意牺牲生命的勇敢的家伙哆嗦着爬到上面,总算是上帝保佑,没有变成馅饼,所以最后是两个年轻的科学家成为了飞天第一人。1852年法国人吉法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半操纵的气球,叫飞艇。它装了一个三马力的蒸汽机,可以人为的加以操纵。这艘世界上第一个带动力的飞艇。是一个空中的庞然大物。长44米,直径达12米,像一个大橄榄。在软式气囊下有一三角形风帆用来操纵飞行方向,在吊篮内装有一台仅3马力的蒸汽发动机驱动一副3叶螺旋桨。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家伙了。

        我首先让余清涛找到中国第一位耶鲁大学的留学生容闳,十九岁的广东青年容闳于一八四七年赴美求学,并于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法律。一八五四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位留美学生。回国以后,容闳前后组织了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学,开创了中国官费留学的先河。在这些留美幼童中,涌现出“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位大学校长蔡绍基等历史名人。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出国留学的开拓者,也是官派留学的首倡者。早期的中国留学生满怀报国之志,刻苦学习,他们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容闳此时是李鸿章的幕僚,找他并不难,余清涛的武艺绑架个文弱书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在余清涛的威逼利诱下,容闳通过法国js将一艘飞艇走私到国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学习和试飞,最后余清涛让人在飞艇上绘制了一条巨龙,终于成功的出演了飞龙降世的绝世大骗局。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迎神礼”,然后是洗手、擦手,再行“三上香”,“奠玉帛”,最后“献酒”。礼毕,这些王公大臣看着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和疯狂追星粉丝的眼神并无二致,一个字,崇拜啊,他们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看的是眼花缭乱,以前只听过猪叫,还没见过猪跑那,这回是大开眼界了,本人最后的总结是:这个时代只要是飞上天的东西都属于神的范畴,我回到大帷幕中,脱去祭服,换上常服,全部祭天仪式终于结束。

        长chun宫内,慈禧太后病势转剧,烧的是满头起泡,如同红烧狮子头一般,可把一众太医急的是鸡飞狗跳,但是即使如此她还是坚持要见大臣,把持朝政这根弦她紧绷不放,慈禧歪着身子躺在榻子上正在费力的读李鸿章的折子。

        再说这李鸿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历经千难万苦总算拼凑出一支舰队,心中真是感慨万千!自己都禁不住佩服自己的毅力,但他心里明白,如此一支根本不成建制的舰队,对于外国鬼子来说根本就是虾米对鲸鱼,起不了多大作用,想要扩大规模,无奈朝廷死活不给活动经费,算来算去即使自己不贪污也不够买一个鱼雷的,自己身为直隶总督,坐镇天津,不能轻易离开,最后想想,就偷偷派亲信找总理衙门首席军机大臣醇亲王,请求大佬给指条明路,醇亲王自从上台后就深刻的体会到为什么鬼子六这么依赖李鸿章,如果没有这个老小子,自己简直是寸步难行,喝口水都困难,所以顺水推舟的给李鸿章出了个主意,:“你的舰队既然已略具规模,那干脆上了道奏折,请朝廷派人检阅。他本想通过检阅,使得慈禧太后认识到海军在战争中的无比重要的地位,从而再拨巨款以扩充舰队实力。”

        李鸿章听完亲信的回报皱着眉头说道:“我前些日子已经上过一个折子了,要求增加拨款,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朝廷不仅没有增加经费,反而将原来预定的经费给削减了许多,看来太后是下决心要修颐和园了。”虽然如此李鸿章还是按照醇亲王的意思又上了一道请求派员检阅的折子。

        他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慈禧太后不禁没有想着拨款,而且还要李鸿章挤银子出来那,但是召他进京商议,未免太过明显,想派个人去要,又没有找到恰当的理由。慈禧发着高烧苦思良策,想的满脑袋大泡,没想到李鸿章的折子就呈了上来,慈禧太后不由得暗暗高兴,这下可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要是李鸿章知道慈禧的这个想法,估计会毫不犹豫的抱着鱼雷自沉海底。慈禧也不迟疑,当下不顾夜深马上传醇亲王奕譞进宫议事。

        醇亲王按照李鸿藻出的点子,让李鸿章请求派员检阅,此时听到慈禧太后召见,知道就是为了这件事,连忙脚不沾地的溜进宫来,准备就这事向慈禧太后求求情,多少给李鸿章一点,也好有个交代。

        “醇亲王,”慈禧太后如同刚刚抓到耗子的老猫,兴奋的叫着,“李鸿章那个折子你看过没有?”

        “臣看过了”醇亲王禁不住打了个寒颤,慈禧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干笑了两声接着说道:“这可太让人高兴了。这李鸿章不愧为我大清的能员,这么快就为咱大清朝建了只舰队,那些外国人以后想开战,也要掂量一下了。”

        醇亲王赔笑道:“那是,此事确实可喜可贺,没有太后的英明领导,鼎力支持,李鸿章也不会有此业绩。只不过依臣看来,此事恐怕”

        慈禧皱着眉头不高兴的问道:“恐怕怎样?”

        醇亲王小心的说道:“太后,自从李鸿章奉旨精练水师,虽说略见成绩,但朝廷所拨经费实在有限的紧。这外国进口的铁甲军舰又贵的要命,这么少的经费要办成支象样的海军,恐怕不实际,就像拿着一个铜板要吃满汉全席一般。”

        慈禧太后听罢懒洋洋的说道:“这李鸿章一向办事稳妥可靠,怎会虚言呢?再说他经营洋务这么多年,地方的银库估计比大清的国库都要富足,决不会欺瞒的,如若想欺瞒,为何还请求派员检阅呢?”

        醇亲王一听这慈禧似乎要打李鸿章腰包的主意,顿时大急,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连忙说道:“臣也认为这李鸿章不会欺瞒,但是还是拨点款给他扩大海军,也好一振我大清的军威,保我大清海防。”

        慈禧一听要拨款建军,连忙装晕,其实她还真的是晕:“你就带着善庆、恩佑等人,亲自去看个究竟吧,拨款一事以后再议。”

        “臣遵旨。”醇亲王跪倒就要跪安,没想到慈禧太后又开口说道:“醇王爷,哀家想让李莲英跟你去一趟,你意下如何?”

        听了这话,醇亲王差点吐血,心想这派谁去不好,为何偏偏派个太监,难道太后对我不信任,太监不得出京是祖制,这太后不仅让李莲英出京,还让他检阅海军,实在是挑战百官的底线啊。难道这慈禧发烧烧糊涂了不成?

        醇亲王吞了口唾沫,小心谨慎的提醒道:“太后,这恐怕不大方便吧。”

        “有何不便?"慈禧太后脸如同一张黑桃k,冷冷地喝问。

        醇亲王冷汗直流,颓然的点了点头。

        这消息一传出,朝野震动,派个太监去阅军,清朝开国第一遭啊,我听了陈倚的第一时间的消息,看着那东方的鱼肚白,冷笑道:“天就要亮了,今天是第七日了,你去准备一下,好让这老妖婆子归位大吉。”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9/19523/12716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