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 > 刘氏三国 > 第十五章 张辽 上

第十五章 张辽 上


刘辩登基次日,何太后宣布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第三日,董太后突然临朝,降旨封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封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允许张让等参预朝政,以和何氏分庭抗理。

        之后,何进联合三公,强行将董太后迁至河间居住,又命禁军包围董氏府邸,董重无奈自刎而死。

        六月,何进命人毒杀董太后于河间,葬文陵。

        “大将军,近日洛阳流言四起,俱传是您毒杀太后,意图谋反自立。”大将军府中,陈琳如实向何进禀报。

        “不错。”刘表接口道,“下官也有所耳闻,百姓之间议论纷纷,人心惶恐。”他对何进斩草除根的做法本就不赞同,更何况还做得如此不干净。

        何进无甚大反映,鼻音很重道:“哦,怎会如此?”他对此类话题不感兴趣,如今大权在握,何必担心民间的流言蜚语。

        袁绍道:“据下官了解,这应该是张让等放出的谣言,意图污蔑大将军。大将军,您对此不可不防啊!”

        曹操也进言道:“大将军,如今您总揽朝政,手下又人才济济,正好乘此机会,一举诛灭十常侍,以正朝纲。”

        何进坐直身体,摇头道:“本将军也想斩除阉宦,可无奈太后不许,犹有何为?”

        袁绍又道:“大将军可招集四方英雄之士,带兵马来洛阳,到时再振臂一呼,也容不得太后不许了。”

        何进赞道:“好,本初此计大妙,我这便发檄文……”

        “万万不可!”曹操急忙阻止道,“大将军独步京畿,手握重兵,随便派一人都可扫除这帮阉党,何必借外人之力。一旦外兵入京,各有异心,反而生变。”

        何进却不理会,讥笑道:“孟德太胆小了,难不成是心软了?”曹操父亲认太监为父,故何进会有这番言语。

        何进只是随口一言,但曹操哪里受得了这般侮辱,当场拂袖离去。何进装作不见,任他离开,其他人见状,也不便阻拦。

        当下,何进暗中发出檄文,招各地有志之士入京,共讨阉党。

        七月的洛阳,遍地流火,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带不起一丝微风。路上行人都恹恹的,个个没有精神。连商铺老板、街边小贩也没了叫卖的兴致。

        “唉,公瑾,你怎么不吃啊?这羊肉汤可得趁热,凉了可就膻得很。”刘琦坐在街边的一个食摊上,不解地问道。

        周瑜瞄了一眼眼前的大海碗,还腾腾冒着热气,有些发愁。考虑半天,终于还是推开了碗,客气道:“不用了,还是你请吧。”顿了一下,又道:“我说伯瑗,你平时挺斯文一个人,怎么会喜欢这一口?大热天的,不是找罪受吗?”

        刘琦含糊不清地答了几句,可嘴里塞满羊肉,没听清楚。

        “公瑾”、“伯瑗”是周瑜和刘琦的表字,成年之后由其父授予。掐指算来,他们二人已认识近两年了。

        周瑜看着满头大汗的好友,心中也是纳闷不已。刘琦在同辈青年中,可谓出类拔萃,年纪轻轻已得皇上信任,且文武全才,听闻他手下军士对这位年轻都骑的一身本事,也敬佩的很。可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才俊,却是怪毛病不少。

        “这小子,总是弄不清自己的身份。”这是刘表的原话。刘琦没什么架子,上对高官贵族,下对平民百姓,可谓一视同仁。周瑜对此倒有些钦佩,可更多的是不屑,一个官宦子弟,怎可和愚民打作一团,的确有shi身份。

        刘琦并不了解朋友心中的念头,他此时眼中只有羊肉汤,现在正吃着周瑜那碗。洛阳羊肉汤极有特色,只用鲜羊肉,当天用肉,当天宰杀,再配上大量香料,真是汤鲜味美。刘琦对这乐此不彼。

        周瑜递过去一块丝帛,示意刘琦擦擦汗,道:“吃得嘴里满是膻臭,芙蓉怎么受得了你?”他们二人经常互相窜门,知道刘琦已有了个侍妾。

        刘琦抹了抹头上汗珠,坏笑道:“怎么,羡慕了?我家蓉蓉可乖的很。再说了,要熏,我也得先去熏熏何大将军!”

        周瑜神色一动,问道:“你待会儿要去大将军府?”

        刘琦点点头,喝完了最后一口热汤,才道:“不知道有什么事,应该不大,否则也轮不上我去了。”说完,起身付帐。

        两人慢慢在街上闲逛着,周瑜随口道:“瞧你饿成那样,今天又去练兵了?”

        “对。”刘琦摸摸鼓胀的肚子,心里十二分的满足道:“那帮家伙,一天不练就懒下去,必须要每天拔他们一层皮。”

        周瑜抬手稍稍遮挡阳光,声音也有些倦怠:“这么热的天,受的了吗?兵士还不造你的反?”

        刘琦不屑道:“他们有什么可抱怨的?他们练什么,本少爷就和他们一块儿练,不比他们做的少。”

        周瑜拿他没办法,闭口不言。

        刘琦走出几步,突地打了个饱嗝,熏得周瑜连忙躲到一旁。刘琦见了,有些尴尬,抢先移开话题道:“公瑾,要不你来帮我吧。我那正好缺个领兵的人,你干不干?”

        他只不过随心一提,周瑜却认真考虑了起来,随后道:“不行。”

        刘琦有些不解,问道:“干嘛不行?不想在我下面做事?你我还要分什么上下?”

        周瑜摇头,严肃道:“正因为你把我当兄弟,不分彼此,才不行。你和我性子太像,都心思细密,你能想得到的,我能也想得到,一起合作,没什么太大的益处,反会因相互竟争而起矛盾。我要的,是那种志向相投,个性相反的。他冲锋陷阵,我运筹帷幄;他攻城略地,我出谋划策;他若在外,我就要主内,这才无往而不胜,又不会互为制肘。”

        刘琦没想到自己一问,会引出周瑜的长篇大论,有些惊讶。对于好友的拒绝,难免有些不快,但也满意于他的坦诚相告,当下一脚踹过去,口中笑道:“你又不是娘们,还主内?好不知羞。”

        周瑜闪身避过,责怪道:“好你个刘伯瑗,怎地说话如此粗俗!”

        刘琦不以为异,甩甩手道:“这有什么,更俗的还有呢。在军中呆上几天,你也得如此。”

        周瑜嘲讽道:“你也就敢在我面前放肆,要是琰儿在此,你还不乖的跟猫似的?”

        刘琦闻言,一下子泄了气,道:“我都好久没见琰儿了,他爹爹要教她弹琴,不让她出来玩。”失落之情,明显刻在了脸上。

        周瑜自高奋勇道:“你不行。我去劝他爹,一定同意。”周瑜琴上造诣极高,颇得蔡邕赏识,故此刻信心十足。

        刘琦也来了兴致,道:“好,那就去邙山打猎,这几月山林之中最为凉快,正好可以避暑。”

        约定之后,两人又闲聊几句,天色渐暗,才分道离别。

        时至黄昏,日头落下,气温才有些回落。伴着少许凉风,道上行人也多了起来,比之白天更为热闹。

        刘琦来到大将军府,无须多做通报,门卫直接将他领了进去。

        刘琦来到正厅门外,却见屋内已有一人正与何进说话,不敢擅入,禀告道:“末将刘琦,求见大将军。”

        何进的粗笑声直传而出:“原来是伯瑗到了,还不快进来。”

        刘琦应了声“是”,才除靴而入。到得大厅,见何进高坐于上,上身脱得赤条条的,露出胸前的黑毛和一身油肉,后面还有两个年青美婢正为他打扇子。堂下跪坐一青年男子,观其年龄不过二十左右,身着军服,白面微须,显得很是干练。

        何进笑道:“伯瑗,叫你来也没什么大事。有人给我捎来几筐岭南荔枝,我尝过了,确实美味。你一会儿带点回去,算是我送于你父亲的。”

        刘琦恭身道谢:“末将代家父谢过大将军。”

        何进道:“伯瑗,怎地如此生分,我与你父亲乃是好友,你我也该伯侄相称嘛!”

        刘琦也不客气,道:“那……还请世伯恕小侄无礼了。”

        何进满意地点点头,看了看座下两人,又道:“来,我来给你们介绍。文远,这位便是刘景升之子,数月前入宫保驾的刘琦刘伯瑗;伯瑗,这位是张辽张文远,是并州刺使丁原麾下从事。你们好生亲热一番!”

        “张辽”,刘琦脑中“轰”的一响,“他可是了不起的名将啊,他可是……可是……”具体是什么人,又想不起来,搞的他很是郁闷。

        张辽抱拳道:“早闻刘都骑忠义之名,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英雄。”

        刘琦忙回礼:“张将军太客气了。”又转头问何进道,“丁刺使的兵马已到洛阳了?来得好快。”何进招外兵入京,刘琦也是知晓的。

        何进道:“不,文远只是带着先头部队来打个前锋,我正准备派他去河北募兵。”

        刘琦已起了招募张辽之心,哪会容他离开洛阳,找借口道:“世伯,如此并不很妥当。张将军孤身募兵,必然有不少不便之处,且他手下人马常留京城也惹人怀疑,不如临时编入北营,再由家父出面征兵,必可事半功倍。”

        何进思虑一会儿,也觉有理,道:“此等小事,我原是不想麻烦景升的。其实你手下不也有一标人马么?那好,他们就直接归你指挥,不必叨扰你父了。”他可看不出刘琦在此中会得到什么好处,倒觉得这孩子挺会为人分忧。

        此举正中下怀,刘琦毫不推辞,道:“末将领命。”想了片刻,对张辽道:“就先委屈张将军在我军中任一名百人将,日后再由家父安排合适职位。”

        张辽哪会不乐意,就此拜见新长官。

        ;


  https://www.bqvvxg.cc/wenzhang/17/17911/94035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bqvvxg.cc。文学馆手机版阅读网址:m.bqvvxg.cc